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此物三國時定型,因犯忌諱改了名字,香港人拿它稱呼女朋友

要說人什麼事事最著急的, 那當然是上廁所了, 也就是內急呀, 古代人可是極其講究的, 那麼在衛生條件很差的古代, 古人會用什麼呢?

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內急那些事。 其實, 在秦朝以前, 廁所無非是在地上挖個坑, 上面墊兩塊板, 簡簡單單。 到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 上廁所就出現了一個新的物件"虎子",就是下面這個東西了。

六朝博物館中, 一件三國孫吳時期的青瓷螭虎柄的虎子, “把手”設計成一隻小螭虎的造型, 其軀幹弓成一個弧形, 虎頭前爪搭在虎子的口部。 整個虎子總體上形成一個“大虎背小虎”的造型。 而西晉的“青瓷刻雙翼紋虎子”, 其“把手”簡化成繩索紋飾, 但虎子的軀幹更加伸展, 動作更加生動, 而身體兩側也增加了飛翼的花紋。 而到了東晉, 一些“虎子”直接放棄了老虎的造型, 主體變成了“圓壺”形狀, 僅口部、把手還保留原來形狀與佈局,

因而被歸為“虎子”一類。 六朝博物館的虎子, 沒有一模一樣的, 從花紋到大小規格、口部直徑, 幾乎各不相同。

把動物造型做成生活用品, 是中國先民的傳統。 迄今為止, 所發現的最早的虎子出現在先秦時期, 為青銅與漆木器。 而看到青瓷虎子的造型, 十有八九會認為這是古代的“夜壺”。

口部與把手的位置排列、主體空間的容量, 如何操作更是不言而喻……

而在考古發掘中, 虎子都出現在男性墓或夫妻合葬墓的男性一邊, 同時放置在死者腳邊或單置一處, 也說明“虎子是一種不潔之物。 ”這是目前的主流觀點。

不過早些年, 曾有觀點認為虎子是盛酒器或盛水器。

所以說, 在三國時期就已經定型, 後來到了唐朝, 因為李唐的祖先有位叫李虎, 為了忌諱, 將虎子改成了馬子。 從三國開始用的名字就因為唐太宗一句話就給改了, 而現在香港人, 特別是小混子都會叫自己的女朋友為“馬子”,

或許是認為自己的女朋友就像這“馬子”一樣可以隨便侮辱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