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株洲再添旅遊新景,3個國家AAA級景區呼之欲出

【瞭解更多湖南旅遊精彩內容, 敬請關注訂閱《三湘旅遊》頭條號;公益發佈旅遊及美食資訊, 歡迎投送原創旅遊元素稿件;如有喜歡的內容, 順手收藏並分享給您的親友】

(▲雲上大院龜龍窩 羅銘/攝影)

(▲淥江書院齋舍 景區供圖)

(▲耿傳公祠 李勇諭/攝影)

今天(11月8日), 株洲市旅遊景區品質評定委員會對外發佈公示:專家評定, 炎陵縣雲上大院景區、醴陵市淥江書院、耿傳公祠景區等3個旅遊景區,

其景觀品質均已達到國家3A品質等級要求。

(▲株洲旅遊網公示截圖)

株洲旅遊網上發佈的公示稱:根據炎陵雲上大院景區、醴陵市淥江書院、耿傳公祠景區申報, 經所在地縣市旅遊部門推薦與初審, 按照景區評審標準與程式, 十月份市景評委對以上景區採取現場考查、資料審查等方式方法開展了景觀品質審定。

根據專家評定結果, 以上景區景觀品質均已達到國家3A品質等級要求, 現予以公示。

(▲雲上大院鄉村情趣 謝再斌/攝影)

5月上旬, 茶陵縣火田鎮臥龍村臥龍山莊被評定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也就是說在今年內, 株洲市將至少誕生4個國家3A級景區, 全市A級旅遊景區增加至22個。

雲上大院:擁有眾多湖南“之最”

即大院農場, 位於株洲市炎陵縣東南邊陲, 桃源洞自然保護區, 羅霄山脈中段萬洋山西側, 是兩省三縣相交之地。 東接江西遂川, 南與策源鄉相鄰, 西、北與十都鎮和江西井岡山市交界。 總面積88.93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1350米, 森林覆蓋率96.6%, 夏季最高溫26°, 年日照時數1650小時, 負離子含量極高。

(▲雲上大院高山雲海 景區供圖)

(▲雲上大院杜鵑花海 李茂春/攝影)

境內擁有世界面積最大的野生杜鵑花群落、湖南落差最高的東坑瀑布、湖南面積最大最原始的萬年高山濕地、三百多萬年前的冰臼瀑布群、上億塊石頭鋪成的鹽茶古道、海拔1783米湖南最高海拔觀日台、湖南最美的雲海、中國最早的紅軍銀行、蘇維埃政府、紅軍醫院、毛澤東小道、鐵瓦仙道觀等數十種各類景點。

(▲雲上大院夕照鐵瓦仙 羅銘/攝影)

這裡的紅色文化、道教文化、茶文化、知青文化、古道文化、客家文化等特色資源豐富。

淥江書院:走出一大批近現代名人

淥江書院坐落在醴陵市仙嶽山(又名丁仙山、西山),山川景物,風光綺麗,鐘靈毓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淥江書院頭門 景區供圖)

(▲淥江書院課士室 景區供圖)

始于宋淳熙二年(1175),其前身為西山書院,幾經損毀,清乾隆十八年(1753),由知縣管樂倡建于青雲山梯雲閣下。書院內文化景觀底蘊厚重,有山門牌坊、泮池、頭門、講堂、禮殿、民國樓、齋舍、藏書樓、宋名臣祠、靖興寺、千年古樟等景點。

(▲淥江書院靖興寺 景區供圖)

(▲書院歷史文化陳列 景區供圖)

淥江書院是醴陵九所書院中辦學規模最大、辦學時間最長、影響最深遠的一所書院,也是醴陵唯一保存至今的書院。左宗棠曾在此任過山長。從這裡走出了寧太一、傅熊湘、李立三、左權、蔡申熙、朱克靖、宋時輪、李明灝、陳明仁等一大批近現代名人。

耿傳公祠:湘東典型的晚清古建築

晚清古民居·耿傳公祠位於醴陵市楓林鎮隆興坳村,與周邊民居構成“黃鄉民居”古村落景觀。耿傳公祠始建于清咸豐十一年(1861),占地面積3500多平方米,是耿飆將軍童年居住的地方。

(▲青瓦白牆蔚藍天 李勇諭/攝影)

(▲耿傳公祠全貌 景區供圖)

公祠為單層磚木小青瓦結構,是當時醴陵乃至湘東地區頗具影響的典型晚清古建築。文革時期被大火燒毀,2013年按原貌恢復重建。修復後的耿傳公祠由正堂、左右偏堂和左右廂房組成,共有三進81間,設4個陳列展覽,展出文物400餘件,新徵集文物300餘件。

(▲黃鄉民居牌坊 景區供圖)

公祠前建有“黃鄉民居”牌坊,突顯湘東公祠文化元素、耿傳公祠建築特徵、湘東牌坊特徵,是目前湖南省最大的牌坊之一。

(撰稿:李茂春 發佈:三湘旅遊/頭條號)

(旅遊資訊原創作品,歡迎分享和轉發;歡迎訂閱“三湘旅遊”;歡迎轉摘,請注明來源和作者,請勿載圖;攝影作品,嚴禁盜圖)

(▲雲上大院夕照鐵瓦仙 羅銘/攝影)

這裡的紅色文化、道教文化、茶文化、知青文化、古道文化、客家文化等特色資源豐富。

淥江書院:走出一大批近現代名人

淥江書院坐落在醴陵市仙嶽山(又名丁仙山、西山),山川景物,風光綺麗,鐘靈毓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淥江書院頭門 景區供圖)

(▲淥江書院課士室 景區供圖)

始于宋淳熙二年(1175),其前身為西山書院,幾經損毀,清乾隆十八年(1753),由知縣管樂倡建于青雲山梯雲閣下。書院內文化景觀底蘊厚重,有山門牌坊、泮池、頭門、講堂、禮殿、民國樓、齋舍、藏書樓、宋名臣祠、靖興寺、千年古樟等景點。

(▲淥江書院靖興寺 景區供圖)

(▲書院歷史文化陳列 景區供圖)

淥江書院是醴陵九所書院中辦學規模最大、辦學時間最長、影響最深遠的一所書院,也是醴陵唯一保存至今的書院。左宗棠曾在此任過山長。從這裡走出了寧太一、傅熊湘、李立三、左權、蔡申熙、朱克靖、宋時輪、李明灝、陳明仁等一大批近現代名人。

耿傳公祠:湘東典型的晚清古建築

晚清古民居·耿傳公祠位於醴陵市楓林鎮隆興坳村,與周邊民居構成“黃鄉民居”古村落景觀。耿傳公祠始建于清咸豐十一年(1861),占地面積3500多平方米,是耿飆將軍童年居住的地方。

(▲青瓦白牆蔚藍天 李勇諭/攝影)

(▲耿傳公祠全貌 景區供圖)

公祠為單層磚木小青瓦結構,是當時醴陵乃至湘東地區頗具影響的典型晚清古建築。文革時期被大火燒毀,2013年按原貌恢復重建。修復後的耿傳公祠由正堂、左右偏堂和左右廂房組成,共有三進81間,設4個陳列展覽,展出文物400餘件,新徵集文物300餘件。

(▲黃鄉民居牌坊 景區供圖)

公祠前建有“黃鄉民居”牌坊,突顯湘東公祠文化元素、耿傳公祠建築特徵、湘東牌坊特徵,是目前湖南省最大的牌坊之一。

(撰稿:李茂春 發佈:三湘旅遊/頭條號)

(旅遊資訊原創作品,歡迎分享和轉發;歡迎訂閱“三湘旅遊”;歡迎轉摘,請注明來源和作者,請勿載圖;攝影作品,嚴禁盜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