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京品:四上中國海拔最高鄉

↑張京品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隊在海拔5500米的普若崗日冰原腳下出鏡報導。

張京品, 現任新華社西藏分社機動採訪部主任。

研究生畢業後自願進藏工作, 先後在分社經濟採訪部、政文採訪部、對外採訪部工作。 多次深入海拔5000多米的農牧區採訪調研, 《西藏邊境千年古村的“鳳凰涅槃”——新華社記者六上地震重災區乃村影像記》等稿件獲社級好稿, 先後獲中宣部“新春走基層”先進個人、西藏自治區優秀新聞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2016年考取西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在職博士研究生, 努力成為一名涉藏問題的專家型記者。

【演講稿】四上中國海拔最高鄉

大家請看, 這是一幅多麼雄渾遼闊的畫卷!藍天白雲、雪山牧場, 都不足以描繪它的美麗。

但是, 各位知道嗎?就是這麼美麗的地方, 人均壽命還不到50歲。

這個地方叫普瑪江塘, 位於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境內,

海拔5373米,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鄉, 空氣中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40%。打個比方, 各位今天坐在這裡呼吸一次, 在普瑪江塘可能就要呼吸三次。

畫面上這位元“老大爺”, 叫格桑確拉, 是普瑪江塘鄉黨委書記。 說他是老大爺, 其實他只有35歲。

2014年, 格桑主動申請從低海拔地區到普瑪江塘工作。 有人對他開玩笑說:“去普瑪江塘當幹部,躺著就是奉獻。”

但格桑捨不得多躺一分鐘。 因為他有一個夢想, 那就是提高普瑪江塘的人均壽命, 讓鄉親們不用等到60歲就可以領取養老保險。

↑張京品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隊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採訪。

邀請醫生來巡診, 改善鄉衛生院醫療條件, 安排孕婦到醫院分娩……格桑的每一分鐘, 都在努力提高普瑪江塘的人均壽命。

三年多過去了, 普瑪江塘的人均壽命已從45歲提高到了49.5歲。 這看起來只是短短4.5歲, 但如果以普瑪江塘1031人的人口算, 那可就是4000多年啊!

普瑪江塘的人均壽命上去了, 但是格桑的體重卻下降了十多斤, 頭髮越來越稀疏,

記憶力也越來越差。採訪中, 當我問格桑是否要調到低海拔地區工作時, 他說, 如果他的生命, 能夠延長普瑪江塘人的壽命, 就值了。

有人在這裡追尋生命的意義, 也有人在這裡實現人生的價值。

畫面上這位元帥哥, 是普瑪江塘鄉小學的老師, 叫米瑪桑傑。 我第一次見到桑傑時, 還以為他是位菜農, 因為當時他正在打理學校的菜園。

↑張京品在西藏那曲地區聶榮縣牧場採訪時和牧民合影。

其實, 他教漢語、教英語、教藏語, 還是學校的廚師和水電工, 有時甚至還當保姆。 哪個調皮的孩子衣服破了, 哪個孩子跟同學鬧彆扭了, 哪個孩子想家了, 他都得一一操心。

轉眼間, 桑傑已經在那裡度過了12個年頭。 這12年, 看著一波又一波的孩子, 長大成人走出大山, 他很欣慰。 這期間, 他有很多次調離的機會, 但他都選擇了放棄。

桑傑說, 為了普瑪江塘的孩子們, 作為老師, 他不會走。 但他有一個夢想, 就是孩子們能到海拔低一些的地方上學。

有人因為情懷不願離開, 也有人因為使命執著堅守。

大螢幕上這位瘦高個,叫陳科民。三年前,他援藏來到普瑪江塘邊防派出所,擔任教導員。這個派出所的邊防官兵,除了兩名80後,其他都是90後,最小的只有22歲。

↑張京品到海拔5373米的中國海拔最高鄉普瑪江塘鄉採訪。

守衛好祖國的領土,是官兵們的神聖職責,他們要經常到邊境線上巡邏,最遠的巡邏區域是海拔高達6300米的冰川。冰川的那一邊,就是不丹了。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行走,相當於在平原負重30公斤。那您設想一下,他們背著十幾公斤的裝備巡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該有多難啊!

在戰士們眼裡,普瑪江塘的太陽只有光照,沒有溫度。洗衣機要用熱水暖上半個小時,才能轉起來。七八月份,看到戰士們依然蓋兩三床被子,我就問為什麼不燒爐子。他們說,因為燒爐子會搶走本來就稀少的氧氣。

陳科民說,作為軍人,他的夢想就是祖國邊疆穩固。這裡是生命的禁區,但即便是禁區,它也是中國的領土。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每一個人都是祖國的座標。

過去三年,我和同事四次到普瑪江塘採訪。我反復問自己:到底是什麼東西,讓這些幹部群眾和邊防官兵堅守在普瑪江塘?

後來,我終於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對党忠誠的信念,為國堅守的情懷,勿忘人民的境界。

普瑪江塘,也成為了我的精神高地。

通過我們的報導,這個“遠在天邊的鄉”,不斷出現在媒體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普瑪江塘,援藏醫生、志願者、公益組織相繼走進普瑪江塘,一批批愛心捐助翻山越嶺,抵達世界之巔。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詢問了新華社關於普瑪江塘的調研。

就在前幾天,格桑給我打來電話說,他的夢想實現了。新華社反映普瑪江塘養老保險的事,已經有回音了。上級部門同意把普瑪江塘領取養老保險的年齡,從60歲下調到50歲。這樣一來,全鄉領取養老保險的人數,從過去的0變成了今年的77。

桑傑也告訴我,今年新學期,普瑪江塘小學搬到了海拔4500米的浪卡子縣城,這比原來低了將近1000米,孩子們的上學條件改善了。

投資上億元的普瑪江塘邊境小康示範村工程也動工了。明年,鄉親們就將搬到鋼筋水泥結構的新房。

幾次到普瑪江塘採訪,我都被普瑪江塘人逐夢“生命禁區”的擔當和情懷所感染,也對記者的使命有了新的領悟。

西藏分社已將普瑪江塘列為重點調研基地。等到鄉親們搬進新房的那一天,我還要再上普瑪江塘!

大螢幕上這位瘦高個,叫陳科民。三年前,他援藏來到普瑪江塘邊防派出所,擔任教導員。這個派出所的邊防官兵,除了兩名80後,其他都是90後,最小的只有22歲。

↑張京品到海拔5373米的中國海拔最高鄉普瑪江塘鄉採訪。

守衛好祖國的領土,是官兵們的神聖職責,他們要經常到邊境線上巡邏,最遠的巡邏區域是海拔高達6300米的冰川。冰川的那一邊,就是不丹了。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行走,相當於在平原負重30公斤。那您設想一下,他們背著十幾公斤的裝備巡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該有多難啊!

在戰士們眼裡,普瑪江塘的太陽只有光照,沒有溫度。洗衣機要用熱水暖上半個小時,才能轉起來。七八月份,看到戰士們依然蓋兩三床被子,我就問為什麼不燒爐子。他們說,因為燒爐子會搶走本來就稀少的氧氣。

陳科民說,作為軍人,他的夢想就是祖國邊疆穩固。這裡是生命的禁區,但即便是禁區,它也是中國的領土。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每一個人都是祖國的座標。

過去三年,我和同事四次到普瑪江塘採訪。我反復問自己:到底是什麼東西,讓這些幹部群眾和邊防官兵堅守在普瑪江塘?

後來,我終於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對党忠誠的信念,為國堅守的情懷,勿忘人民的境界。

普瑪江塘,也成為了我的精神高地。

通過我們的報導,這個“遠在天邊的鄉”,不斷出現在媒體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普瑪江塘,援藏醫生、志願者、公益組織相繼走進普瑪江塘,一批批愛心捐助翻山越嶺,抵達世界之巔。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詢問了新華社關於普瑪江塘的調研。

就在前幾天,格桑給我打來電話說,他的夢想實現了。新華社反映普瑪江塘養老保險的事,已經有回音了。上級部門同意把普瑪江塘領取養老保險的年齡,從60歲下調到50歲。這樣一來,全鄉領取養老保險的人數,從過去的0變成了今年的77。

桑傑也告訴我,今年新學期,普瑪江塘小學搬到了海拔4500米的浪卡子縣城,這比原來低了將近1000米,孩子們的上學條件改善了。

投資上億元的普瑪江塘邊境小康示範村工程也動工了。明年,鄉親們就將搬到鋼筋水泥結構的新房。

幾次到普瑪江塘採訪,我都被普瑪江塘人逐夢“生命禁區”的擔當和情懷所感染,也對記者的使命有了新的領悟。

西藏分社已將普瑪江塘列為重點調研基地。等到鄉親們搬進新房的那一天,我還要再上普瑪江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