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閩北職業技術學院把服務觸角延伸到基層

“學習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 關鍵要知行合一, 學以致用, 做好結合文章。 ”昨日, 閩北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高建富說, 近年來, 閩職院積極回應《省級扶貧工作重點縣人才支持計畫科技人員專項計畫實施方案》的精神, 利用自身人才和技術優勢, 做到學科建設和閩北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相匹配, 並派出了三個批次的科技特派員, 把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區縣、延伸到基層, 為全市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一人挑起“扶智擔”

“這次實驗比上次好, 你那邊還要做好分類和記錄, 剩下的技術問題我下次去處理。 ”謝善慈是食品與資訊工程系一名老師,

也是第二批選派的科技扶貧專員, 在順昌縣神農菇業股份有限公司定點開展科技扶貧工作, 與神農菇業技術人員就菇力神酶的技術問題進行溝通。 像這樣的溝通每隔幾天都在進行。

神農菇業公司自2003年6月創辦, 是一家工廠化栽培珍稀食用菌的標杆企業, 目前擁有日產10萬瓶的先進瓶栽生產流水線和日產7萬袋的袋栽生產線, 日產海鮮菇高達80噸。 “菇力神酶是一種新型的食用菌培養基營養素, 在食用菌栽培的過程中能夠起到啟動菌絲的作用, 能夠縮短蒸料時間、抗污染、提高產量、增加效益、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謝善慈介紹, 菇力神酶已經在平菇、金針菇以及香菇上應用, 效果顯著,

針對像神農菇業這樣工廠化生產能源消耗大的問題, 通過添加菇力神酶批量使用, 可以實現節能節糧降耗減少污染和提高產品品質的目的。

在科技特派員實踐過程中, 閩職院許多老師都表示增長了知識, 積累了經驗, 開闊了眼界, 探索出“任務驅動→科技引導→目標同向→交流互動→共同實踐→校企共贏”的特派員工作模式。

鞠璐寧是食品與資訊工程系一名教師, 在2015-2016年, 作為我市第二批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科技人員, 對接服務福建省幸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得到企業的肯定, 繼續作為2016-2017年我市第三批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科技人員, 對接服務順昌縣新莊稼人果蔬專業合作社。

鞠璐寧深有感觸地說, 專業老師的特長就在於“專”,

現代農業技術日新月異, 農民朋友都在不斷地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技能, 如果我們不深入實際加強學習, 歷練專業技能, 就會落伍。 多參加社會實踐服務, 多開展科技幫扶活動, 讓汗水在希望的田野揮灑, 才能讓夢想在職教生涯中閃光。

眾人拾柴火焰高

單一的科技特派只能讓個別地方受益, 有教師提出, 當前的閩北各地農村正在開展美麗鄉村建設, 許多內容無不和學院的教育科研緊密聯繫, 可以在這方面下大力氣, 深入服務農村, 延伸工作手臂。

收到這條回饋單後, 該學院高度重視, 開始對這項工作的可行性方案進行認真地研究和商討。 2016年3月25日, 該學院管理系主任兼黨總支副書記詹茂光率先帶領著系旅遊管理專業團隊教師一行五人,

赴延平區夏道鎮洋坑村開展關於發展鄉村旅遊的調研活動, 現場為該村的旅遊發展建設提意見。 時隔不久, 管理系再次派出一行6位教師到村, 並就旅遊線路設計、景點佈局規劃、特色文化挖掘等方面與村委進行研討交流。

兩次深入農村調研指導, 拉開了科技特派員服務的新篇章。

同年7月至8月期間, 管理系安排李尾咕、朱瑜等老師與藝術與傳播系有關教師共同組建了鄉村旅遊規劃設計團隊, 前往浦城縣富嶺鎮雙坑村和水北街鎮東路村開展旅遊總體規劃和旅遊專案設計工作。 朱瑜介紹說, 我們團隊發揮自身專業優勢, 先後完成了兩個村的旅遊總規、親水準台施工、星級旅遊公廁、旅遊村LOGO、旅遊導覽圖、宣傳冊、導遊詞、標識牌、陳列館和產品包裝等一系列規劃設計工作,

於去年11月份, 順利通過省旅遊特色村專家組終審驗收。

到了2017年2月, 由管理系教工黨支部牽頭的“美麗鄉村規劃團隊”又赴建甌市東峰鎮裴橋村開展調研, 謀劃將該村打造成一個以北苑茶文化為亮點, 宜居宜游的綜合性美麗鄉村示範點。

眾人拾柴火焰高。 正如高建富所說, 閩北職業技術學院利用各位老師專業特長, 發揮黨員教師的聰明才智與主觀能動性的事蹟, 不勝枚舉。 而一次次的調查、走訪、活動與實踐, 也讓教師們能力得以提升, 服務意識得以增強, 為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閩北日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