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薦書|珊瑚竟然喜歡吃塑膠垃圾?!

這是〖薦書〗欄目的第46期

珊瑚礁的生機和美麗在於它的繽紛色彩和它的多樣性, 這裡有構成珊瑚的珊瑚蟲, 還有遊弋、爬行和滑過它周圍的各種奇異動物。

讓人悲傷的是, 它們的生命正遭受嚴重的威脅, 但願本書的出版在未來能夠喚起越來越多的人們對保護珍貴海洋生物的認識和熱情。

——尼克·貝克 自然主義者

今天我們要推薦的這本書就和珊瑚有關↓↓

作者:英國斯卡巴瑞潛水樂園 / 著

出版社:新世紀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圖書分類:科普 / 生態

珊瑚礁被稱為“海中雨林”, 它的美麗令人目眩, 多種多樣的動物和植物組成了一個紛繁複雜的龐大生態系統。

這個曾經保持著微妙平衡的系統如今卻面臨著巨大的威脅。

圖自浮水印

這本書的作者斯卡巴瑞潛水樂園由水下攝影師和海洋生物學家組成, 他們將畢生精力奉獻於世界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拍攝和保護工作。

翻開這本書, 你就知道珊瑚為什麼被稱為“海中雨林”了。

因為它和雨林一樣, 不僅有著廣泛的生物多樣性,

而且和雨林一樣脆弱。

貪婪而短視的人類看不到保護海洋的迫切性, 看不到保護珊瑚礁脆弱的生態系統的必要性, 而過度的、毀滅性的捕魚、海洋污染、海岸開發和全球氣溫變暖都在威脅著珊瑚的生存。

圖自當當

然而今天, 蝌蚪君想給大家說說珊瑚的另一面:吃塑膠垃圾。

北卡羅來納(North Carolina)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地理資訊系統分析員以及海洋研究人員亞歷山大·西摩(Alexander Seymour)表示,多年來,生物學家和自然資源保護論者認為大多數海洋生物偶爾都是會吃到塑膠的。因為海底世界豐富而有複雜,海洋生物無法避免會吃到垃圾。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還有一個更令人不安的原因,塑膠中可能存在一種能增加食欲的成分。

杜克大學海洋科學博士生奧斯丁·艾倫(Austin Allen)說:“塑膠本來就可能很好吃。”艾倫和西摩是剛剛發表在《海洋污染公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上的一項研究的主要作者。

他們和杜克海洋生態學家丹尼爾·瑞特朔夫(Daniel Rittschof)一起展示了珊瑚對微型塑膠碎片的反應,就好像這些塑膠是它們的食物一樣。

這個實驗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包括人工餵養珊瑚,以及珊瑚在被直徑不超過一毫米的塑膠碎屑污染的海水容器中生長。

在餵食試驗中,科學家們用鑷子夾起塑膠或者沙粒,然後放到珊瑚蟲的附近。如果沙粒靠近嘴邊,它們會用細小的毛髮覆蓋自己的身體來保持清潔。但是,如果靠近嘴邊的是塑膠,珊瑚蟲就會迅速行動起來。

它們發射一種帶有爆炸聲的細胞魚叉槍,又叫做刺細胞(腔腸動物的防禦器,生於體壁的外層),將有毒的倒刺送進塑膠碎屑中,然後用觸手把塑膠送到嘴裡,狼吞虎嚥吃起來。

研究人員提供了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其他六中塑膠,超過80%的塑膠碎屑被珊瑚蟲吃掉了,不過在十次試驗中,有一隻珊瑚蟲試圖吃過一次沙粒。西摩表示,扔一粒沙子珊瑚蟲顯然不會有什麼反應。

大多數情況下,珊瑚會在六小時之內吐出塑膠。大概有8%的實驗中,這些塑膠在整個實驗期間——24小時內都待在珊瑚的體內。

珊瑚沒有眼睛,它們無法通過視覺來捕獲食物,而舌頭對它們來說更實用,類似於化學感測器,可以用來判斷食物的好壞。這顯然不同于利用嗅覺將動物吸引或者遠離某個物體。

杜克大學的科學研究人員試圖在塑膠表面塗上一層微生物膜,以改變塑膠的化學剖面。他們假設珊瑚可能更喜歡這樣的食物,微生物可以隱藏塑膠的味道,還能給它們提供一些營養。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珊瑚更喜歡原來的塑膠。在水族館進行的測試中,珊瑚攝入食物的乾淨程度要比生物污染的塑膠高出5倍。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偏好表明,工廠塑膠中含有一種吸引珊瑚的成分。西摩還說:“至少有幾百種添加劑起著類似於誘食劑——美味的化合物的作用。”

塞弗卡也沒有預料到珊瑚會喜歡塑膠。2016年,他和他的同事曾報告稱海鳥被氣味難聞甚至細菌覆蓋的塑膠吸引,最近他又發現鳳尾魚魚群喜歡圍繞在塑膠因被污染而發出的氣味周圍。

西摩說:“我們應該把塑膠的味道當作一個範例,而不僅僅限於珊瑚。”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海洋垃圾項目的研究分析員卡莉•赫林(Carlie Herring)表示,很少有研究人員去研究微型塑膠和珊瑚之間的相互作用,最新的這項研究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塑膠和珊瑚之間的關係在海洋中可能跟實驗中的情況有所不同。儘管早期的研究表明野生珊瑚會吃塑膠,但是他們的研究並沒有提供證據證明珊瑚更喜歡塑膠製品而不是食物。

版權聲明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如欲轉載請聯繫授權,盜轉必究。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帶你領略科普的世界

北卡羅來納(North Carolina)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地理資訊系統分析員以及海洋研究人員亞歷山大·西摩(Alexander Seymour)表示,多年來,生物學家和自然資源保護論者認為大多數海洋生物偶爾都是會吃到塑膠的。因為海底世界豐富而有複雜,海洋生物無法避免會吃到垃圾。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還有一個更令人不安的原因,塑膠中可能存在一種能增加食欲的成分。

杜克大學海洋科學博士生奧斯丁·艾倫(Austin Allen)說:“塑膠本來就可能很好吃。”艾倫和西摩是剛剛發表在《海洋污染公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上的一項研究的主要作者。

他們和杜克海洋生態學家丹尼爾·瑞特朔夫(Daniel Rittschof)一起展示了珊瑚對微型塑膠碎片的反應,就好像這些塑膠是它們的食物一樣。

這個實驗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包括人工餵養珊瑚,以及珊瑚在被直徑不超過一毫米的塑膠碎屑污染的海水容器中生長。

在餵食試驗中,科學家們用鑷子夾起塑膠或者沙粒,然後放到珊瑚蟲的附近。如果沙粒靠近嘴邊,它們會用細小的毛髮覆蓋自己的身體來保持清潔。但是,如果靠近嘴邊的是塑膠,珊瑚蟲就會迅速行動起來。

它們發射一種帶有爆炸聲的細胞魚叉槍,又叫做刺細胞(腔腸動物的防禦器,生於體壁的外層),將有毒的倒刺送進塑膠碎屑中,然後用觸手把塑膠送到嘴裡,狼吞虎嚥吃起來。

研究人員提供了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其他六中塑膠,超過80%的塑膠碎屑被珊瑚蟲吃掉了,不過在十次試驗中,有一隻珊瑚蟲試圖吃過一次沙粒。西摩表示,扔一粒沙子珊瑚蟲顯然不會有什麼反應。

大多數情況下,珊瑚會在六小時之內吐出塑膠。大概有8%的實驗中,這些塑膠在整個實驗期間——24小時內都待在珊瑚的體內。

珊瑚沒有眼睛,它們無法通過視覺來捕獲食物,而舌頭對它們來說更實用,類似於化學感測器,可以用來判斷食物的好壞。這顯然不同于利用嗅覺將動物吸引或者遠離某個物體。

杜克大學的科學研究人員試圖在塑膠表面塗上一層微生物膜,以改變塑膠的化學剖面。他們假設珊瑚可能更喜歡這樣的食物,微生物可以隱藏塑膠的味道,還能給它們提供一些營養。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珊瑚更喜歡原來的塑膠。在水族館進行的測試中,珊瑚攝入食物的乾淨程度要比生物污染的塑膠高出5倍。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偏好表明,工廠塑膠中含有一種吸引珊瑚的成分。西摩還說:“至少有幾百種添加劑起著類似於誘食劑——美味的化合物的作用。”

塞弗卡也沒有預料到珊瑚會喜歡塑膠。2016年,他和他的同事曾報告稱海鳥被氣味難聞甚至細菌覆蓋的塑膠吸引,最近他又發現鳳尾魚魚群喜歡圍繞在塑膠因被污染而發出的氣味周圍。

西摩說:“我們應該把塑膠的味道當作一個範例,而不僅僅限於珊瑚。”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海洋垃圾項目的研究分析員卡莉•赫林(Carlie Herring)表示,很少有研究人員去研究微型塑膠和珊瑚之間的相互作用,最新的這項研究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塑膠和珊瑚之間的關係在海洋中可能跟實驗中的情況有所不同。儘管早期的研究表明野生珊瑚會吃塑膠,但是他們的研究並沒有提供證據證明珊瑚更喜歡塑膠製品而不是食物。

版權聲明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如欲轉載請聯繫授權,盜轉必究。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帶你領略科普的世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