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第24屆中國楊淩農高會陝西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

“我們最驕傲的是激發起貧困戶自主發展的勁頭”

延安市寶塔區甘谷驛鎮蘇家溝村現年50歲的郭保史2016年之前還是個普通的農民, 每年靠作務地裡的樹苗收益, 而現今, 他不但是甘谷驛鎮甘紅電子商務服務站的站長, 還成為當地有名的致富帶頭人。 到這個年紀身份來了個大轉變, 郭保史原本想都不敢想, 而這些改變都源于甘紅團隊的幫助。

在今年農高會首次亮相的陝西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中, 甘穀驛鎮第一書記和大學生村官組建起的青年服務團隊甘紅團隊作為延安市“第一書記”代表在展會上對當地的特色農產品進行展覽展示。

在其展區內, 記者見到了甘穀驛鎮黨委組織委員、甘紅團隊隊長馮宇。

採訪中, 馮宇告訴記者, 甘紅團隊成立於2013年, 成立之初團隊僅8人, 現已發展到33人, 團隊之所以取名“甘紅”, 一則因為甘谷驛紅薯聞名, 二則因為團隊成立之初8人中有6人是女性, 所以取“紅色娘子軍”之意, 三則希望團隊以此勉勵, 做延安紅色精神的傳承人。

帶著鄉親們脫貧致富, 面對鎮上16個村子大批量的貧困農戶, 甘紅團隊成員深知, 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做、怎麼突破的問題。

“我們以當地的紅薯產業發展為基點, 讓貧困戶種紅薯, 並從紅薯種植向二三產業轉型, 先後推出了紅薯乾、紅薯月餅等產品, 不但利用線上線下兩種銷售形式為這些產品打通銷路,

也帶動了區域小米、蘋果及小手工等特色產品的銷售, 今年中秋節前後幾天我們的銷售額就達38萬元。 ”馮宇告訴記者。 但她也深知, 扶貧僅扶產業不行, 更需要扶智, 得讓貧困戶從思想上改變。 “大多數貧困戶缺乏自信, 不相信自己能做好, 我們就做給他們看, 教會他們幹, 讓他們不但樹立起信心, 也有了思想, 去主動作為, 去創新發展。 ”馮宇說。

通過甘紅團隊手把手的幫助, 郭保史去年網上銷售額50萬元, 今年預計達七八十萬元。 採訪中, 馮宇告訴記者, 之前是他們給郭保史做示範, 現在郭保史是他們的學習典型。 但最讓他們感到驕傲的不是他們幫農民賣了多少東西, 而是他們激發起農民自主發展產業的勁頭。

圖為甘紅團隊隊長馮宇向參會群眾介紹富硒皇菊。

本網記者 趙允

編輯:王晴晴 責編:牛博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