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獨備四時之氣者的水果—枇杷

枇杷, 別名:蘆橘、金丸、蘆枝, 枇杷與大部分果樹不同, 在秋天或初冬開花, 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 比其它水果都早, 因此被稱是“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 在我國的肅、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等十餘個省市具有種植。

枇杷是南方夏天常見的一種水果, 因為它酸甜可口, 還可以消暑解渴, 成為很多人喜愛的夏季水果之一。 枇杷不僅果肉可入藥, 其核、葉、根也 有藥用價值。 鮮枇杷洗淨, 生吃, 就能治療口幹煩渴等不適。

枇杷果味道甜美, 營養頗豐, 有各種果糖、葡萄糖、鉀、磷、鐵、鈣以及維生素A、B、C等。 當中胡蘿蔔素含量在各水果中為第三位。 中醫認為枇杷果實有潤肺、止咳、止渴的功效。 吃枇杷時要剝皮。 除了鮮吃外, 亦有以枇杷肉製成糖水罐頭, 或以枇杷釀酒。 枇杷不論是葉、果和核都含有扁桃苷。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每百克鮮枇杷含碳水化合物7克, 蛋白質0.7克, 粗纖維0.8克,

鈣22毫克, 鐵0.3毫克, 胡蘿蔔素1.3毫克, 磷36毫克, 抗壞血酸3毫克。 其胡蘿蔔素和磷的含量, 比荔枝、鳳梨、香蕉、柑橘都高。 枇杷果具有保護視力、保持皮膚健康潤澤、促進兒童的身體發育的功用,

《本草綱目》記載“枇杷能潤五臟, 滋心肺”。 中醫認為枇杷性涼, 味甘酸治療肺熱咳喘, 吐逆, 煩渴。 具有功效:潤肺下氣;止渴的功效。 枇杷果可以清肺生津止渴;核, 祛痰止咳, 和胃降逆;用於治療肺熱和咳嗽、久咳不愈、咽幹口渴及胃氣不足等病症。

枇杷果實及葉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 常吃可以預防四時感冒。

枇杷葉亦是中藥的一種, 以大塊枇杷葉曬乾入藥, 有清肺胃熱, 降氣化痰的功用。 味苦, 微寒;歸經歸肺, 胃經。 有清肺止咳, 降逆止嘔的功效。 用於治療肺熱咳嗽, 氣逆喘急, 胃熱嘔吐, 噦逆。 可治療口幹消渴, 肺風面瘡, 粉刺等症。 用法用量:煎服, 5~10克;止咳宜炙用, 止嘔宜生用。

用藥禁忌:《本草經疏》:胃寒嘔吐及肺感風寒咳嗽者, 法並忌之。

枇杷葉還可以補充營養:枇杷含有多種營養素, 能夠有效地補充機體營養成分, 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發揮強身健體的作用。 預防流感:枇杷果實及葉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 可以預防四時感冒。

枇杷根:苦, 平。 清肺止咳, 鎮痛下乳。 主治肺結核咳嗽, 風濕筋骨痛, 乳汁不通。

枇杷核:苦, 寒。 疏肝理氣。 主治疝痛, 淋巴結結核, 咳嗽。

推薦一款:桑葉枇杷茶

選取桑葉、野菊花、枇杷葉各10克。 將上三味制為粗末, 代茶頻飲。 本品桑葉、菊花清肝瀉火, 祛風化痰解表。 適合於肝陽上亢, 肝火犯胃所致的頭重腳輕, 口幹口苦以及血壓升高等症狀。 另外本品兼具解表功效, 對風熱感冒之咽喉疼痛、發熱、咳嗽氣喘、咯吐黃痰等亦有效。 注意:此三味均是寒涼之品,飲茶後若出現脘腹、少腹冷痛,泄瀉,即刻停用;素體陽虛怕冷之人慎用。

為了更好的實施醫療精准扶貧,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醫藥衛生發展工作委員會和北京濟仁醫藥科技中心2017-2018年在貴州、甘肅、雲南、湖南等地繼續開展醫療幫扶,現在邀請志願幫扶專家,組建專家幫扶團,要求:有愛心,志願輔助貧困地區、10年以上主治醫師經歷,能夠在週末為貧困地區做貢獻!

注意:此三味均是寒涼之品,飲茶後若出現脘腹、少腹冷痛,泄瀉,即刻停用;素體陽虛怕冷之人慎用。

為了更好的實施醫療精准扶貧,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醫藥衛生發展工作委員會和北京濟仁醫藥科技中心2017-2018年在貴州、甘肅、雲南、湖南等地繼續開展醫療幫扶,現在邀請志願幫扶專家,組建專家幫扶團,要求:有愛心,志願輔助貧困地區、10年以上主治醫師經歷,能夠在週末為貧困地區做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