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騎友分享」如何選擇城市通勤折疊自行車?

美騎編輯按:據Max觀察, 有相當一部分騎行者是從“買一輛車上下班通勤”這一方面從而入門騎行世界的。 最開始只是早晚騎騎, 然後就發展到認識一些當地車友, 大家一起來個週末小長途, 進而萌生升級愛車的念頭, 最後在這個坑裡越走越深。 不過今天這篇文章裡不會扯這麼長篇大論的內容, 我們只基於最開始的通勤問題, 來看看關於城市通勤折疊自行車, 應該要怎麼選?

這是一篇源於知乎的問答, 原題主的問題是:

本人上下班單程在16km左右, 想瞭解一下有哪些品牌的某些款式適合上下班通勤?

有在CHH看到一些品牌比如Dahon Strida還有神一樣的Brompton但不知道具體各有哪些特色?

點贊數最高的回答來自於知乎用戶林森, 下面是原文:

首先確定折疊車是否能夠滿足樓主基本需求的問題!

1、樓主單程16km的路程, 折疊車可以滿足這個路程需求;

2、車子需要變速功能, 單程這個長度的距離, 單速車會比較辛苦, 如果樓主要選擇單速車, 齒比建議要在50:11到60:9之間選擇, 齒比過小會在車子速度起來以後, 很容易變成踩空圈, 使不上勁;齒比過大會使起步階段踩不動並且傷膝蓋。 大多數有變速功能的折疊車都是公路型的變速系統以及輪組, 就是考慮城市交通的需要。

3、常規騎行的巡航時速一般會在20km/h左右(完全不累毫無壓力, 我們車隊以及公司的女生騎這個速度巡航都完全沒有問題),

考慮到紅綠燈等等時間消耗, 16km的路程保守應該會在1小時左右完成, 樓主可以看看時間方面是否能夠允許;

4、無法騎車的時候, 樓主需要考慮好第二第三種備選交通工具(比如下雨天我就無法接受披著雨衣騎行, 本人車子從來不裝擋泥板, 因為那樣完全不帥);

5、路程情況:

(1)平路的話就最簡單了, 一般的折疊車都OK;

(2)一些路段有坡度, 這樣的話要看坡度的角度以及長度。 如果比較長或者比較陡的話, 樓主就需要牙盤至少有雙盤的傳動系統, 直接多花點銀子配好點的公路套件比較好, 一定會需要經常變換齒比來節約體力的;

(3)推行或者拎著走的路程有多少?如果有需要扛車或者折疊起來帶走的需求,

那麼對車子的重量就有比較高的要求, 一般折疊車重量會在7kg-13kg之間, 別看這麼點重量, 因為形狀不規則導致拎的姿勢比較彆扭, 一般拎不了多長距離就會手酸。 如果不缺銀子, 那選擇一些折疊起來帶導輪能夠推行的款式或者輕量化的碳纖維以及鈦金屬的就最好了;

(4)顛簸的、路面差的路程有多少?如果顛簸情況比較嚴重而又不能選擇山地車的話, 也可以考慮一些有避震功能的折疊車。 路面如果比較差的話, 車胎方面就要考究一點;

6、對車子佔用空間有沒有很高要求?不同品牌不同種類的折疊車, 折疊之後的形態以及空間佔用也不盡相同。 本人乃屌絲一枚, 住巴掌點大的地方, 而車子的價格又不允許把它丟在樓下自生自滅,

所以對車子佔用的空間要求比較高, 每天拎重播在陽臺比較放心, 在公司放在自己辦公桌靠牆邊也不占地方。

7、除了通勤上班, 平時有沒有騎車出去玩或者耍帥的需求?這個不用多說, 如果有的話, 下面就介紹一些帥呆的車子。

先按照常規品牌來介紹好了:

折疊車在國內, 普及化的品牌是Dahon以及歐亞馬, 近幾年狼途也有幾款有不錯的評價。

【Dahon】是美國的品牌, 中文名“大行”(以下統稱大行), 全球化量產的折疊車, 可以說是折疊車當中的老大哥, 擁有一些相當不錯的專利技術, 產品主打入門級以及中端市場。 入門級推薦!

【歐亞馬】是國產品牌, 最近幾年發展得也不錯, 以超過大行的性價比來贏得一部分市場,

近一兩年開始有自己高新技術的專利, 讓我對這個品牌開始有更多的信心。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 折疊車發燒友當中有相當一部分看不上歐亞馬, 認為大行才是最起碼能看上眼的。

【狼途】跟歐亞馬一個路子, 只是市場佔有率更小, 只有幾個車型能夠說的上還不錯。

以上3個算是入門級的品牌, 大行最推薦, 技術最成熟, 車型多, 門店多, 有保障, 但是價格相比較其他兩個要貴一些。

鑒於本人只瞭解大行, 所以只介紹大行的一些車型。

大行當中, SP8(車型:KBC083)屬於常規入門的級別, 也是市面上大行能見到最多的車型。 好評無數, 各方面性能都不錯。 但是SP8的牙盤(就是腳踏連接的大齒輪盤)是單盤的, 也就是如果有很陡的上坡, SP8會踩的非常累。原裝整車價格應該在2K多,具體價格可以自行上網查看。(Max注:由於原答主回答這個問題時是2013年,而大行在2015年時推出了KBC093,是P8的升級款P9。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自行上大行官網搜索P9,查看配置)

大行SP8(圖片by大行官網)

大行SP18(車型:KAC083),可以說是P8的進階版本,整車造型看起來差不多。但是SP18是雙牙盤,公路齒比的套件。原裝整車應該在3K多的價格。

大行SP18(圖片by大行官網)

如果樓主對尺寸有非常高的要求,可以選擇經典的BYA412(車型:BAY412),非常小巧的車型,但可惜是單速車。原裝整車價格1K多點,但是這車子不改的話非常難騎,幾乎必改。(適合給女朋友配一輛,雙人騎遊)

大行BAY412(圖片by大行官網)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相比較輪徑,騎行效率跟傳動系統的關係更大一些,輪徑主要影響的是騎行的穩定性與路面通過性。大輪徑的通過性好,不容易摔車。我女朋友的412,配的56:9的齒比,騎個25碼輕輕鬆松,16km單程如果沒上下坡毫無問題。(單速車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變速經不起上下坡折騰)

如果樓主騎行的路面非常糟糕,那麼可以選擇JP8(車型:FAA083),底盤較高並且有前後避震器。價格應該在4K多的樣子。

大行JP8(圖片by大行官網)

(Max再次注:由於回答年代久遠,價格資訊僅供參考,請自行上網查詢或諮詢當地零售店)

【歐亞馬】推薦一款爆款:CR16,評價相當不錯:

【狼途】的話,推薦一款028吧。性能不錯,特點未知:

如果樓主對以上都不滿意,接下來還有很多價格高一些,但是性能以及外觀也都更好的車子供欣賞。鑒於本人也是屌絲,並沒有實際入手過,只能簡單介紹特色。這些車子騎起來性能以及舒適程度都沒有問題,只是各有特色,可以根據喜好選擇。

【KHS功學社】臺灣品牌,KHS-F20R是萬元以下騎行感覺最好的車子之一,缺點是折疊性能不佳,因為頭把太大了。它有幾種把型可供選擇:

【ORI】英國車,造型奇特,強度不錯,材質不錯,除了奇特的頭管造型,其他都挺好。

【Brompton】英國車,品質感以及品牌調性有特色,材質優秀。車子的特點是折疊形式與常規的不同,是三段折疊車。在所有車型裡,最大的優點就是折疊後形態是最好的,大部分型號在折疊後有導輪推行,折疊後站立性以及體積是最好的。

【Birdy】知名度相當高的高端車型,俗稱“鳥車”,最便宜的型號印象中是1萬多,鈦系列就直接往3、4萬奔去了。造型特點非常突出,折疊形式為縱向折疊,剛性非常好,擁有避震系統,折疊後形態很好。在所有折疊車品牌當中,擁有最強的綜合性能。舒適度、折疊性、重量、路面通過性、剛性、便攜性、外觀等,全部都有,但也全部都不是最優的。十項全能選手。

【FROG】Birdy的小號版,目前已經停產。僅供欣賞:

【Bike Friday】美國車,手工製品,可定制。我的目標車!大致分為3個類型:普通型,價格2萬左右起步;prp,高端競速型;tikit,速折型(3秒折疊)。

Bike Friday

PRP

TIKIT

speeding tikit(圖片by Blueszen,chiphell)

【Alex Moulton】最後介紹這個高端牛逼吊的自行車,本人不才,暫時無法欣賞這種美。英國貨,歷史悠久,價格算是折疊車當中的最高級別了,價格最低的型號的似乎是3萬多。

最後簡單談一下騎行的注意事項:

1、遵守交通規則,如果沒有自行車紅綠燈,十字路口左轉時,可以跟汽車左轉的指示燈走。

2、如果需要改車,請先從與人體接觸的三個部位開始。把套(手握處,主要考慮避震性能以及防滑性能)、坐墊(屁股坐的地方,主要考慮舒適度以及透氣性)、腳踏(腳踩的地方,主要考慮防滑性能、踩踏面積)。

3、坐墊還是專門拿出來說一下,選擇坐墊的原則是適合自己的屁股最重要,不是價格高就好,實際地讓自己的屁股感受怎樣的適合自己最重要。

4、騎行時請務必戴頭盔。我知道這個挺難保證的,但是請儘量把。頭盔這個東西,從30塊到3000塊的,最重要的功能都是一樣,幫我們擋一下摔。是的,跟價格無關,僅僅都只能擋一下,然後它們就完成使命報廢了,這一下有時候就是救命的。

5、騎行時不要帶耳機聽音樂,打電話。耳機會影響聽覺,打電話會分神。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自行車是肉包鐵,任何事故都可能是慘痛不能接受的。

6、下坡時把速度控制在時速30碼以內,如果沒有碼表,那就保持比日常騎行稍快的速度就好。自行車的速度超過40碼以後,操控性就開始變差,感覺車子在飄,這種速度刹車,要麼是短時間停不下來,要麼是人容易飛出去。

7、前刹制動性好,但是會使人重心前傾,容易整車往前翻;後刹不會出現重心前傾的問題,但是制動性不如前刹,並且路滑時會容易出現側滑。

8、樓主16km的距離,騎行手套也是建議一定要帶,不然長時間的騎行容易讓手腕受傷。騎行時,過一會可以屁股稍微動動,離開坐墊一下,保持會陰血液通暢。說騎行會影響男性生殖器官,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一般人不騎到環法車手那種訓練強度,對身體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9、夜晚騎行請帶上前後燈,有路燈也要打開。燈的作用不一定是幫助我們看清楚前方,晚上更重要的作用是幫助別人注意到我們。

10、騎行習慣要往保持踏頻的方向練習,保持不管在什麼速度下,都採用相同的踏頻,有助於保持呼吸頻率,騎車的時候,呼吸一亂,節奏就亂了,常規來說,要求踏頻90次每分鐘就OK了。不要採用那種大力踩高齒比騎行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踩踏時只需要稍微發力就可以保持當前速度,大力、緩慢的踩踏方式一定會傷膝蓋。

11、夏天的時候,16km的距離幾乎肯定要出汗,建議樓主考慮騎行服,排汗以及快幹,如果覺得上班不夠正式,可以背包裡帶正裝。本人夏天騎5km就已經跟洗澡似的,每天到辦公室第一件事情是先整理自己。

12、車胎要及時打氣,避免低氣壓騎車,容易爆胎。夏天氣壓可以稍微低一點點。

13、超過1000塊的車子,鎖這種東西我個人認為就屬於浮雲了。誇張一點來說,車子離開視線5分鐘就難以保證它還在那裡了。本人車子從來不上鎖,隨身帶著,小折麼,帶著方便。那些騎幾萬塊公路車的朋友就苦逼了,只能看著車,不敢到處走。

SP8會踩的非常累。原裝整車價格應該在2K多,具體價格可以自行上網查看。(Max注:由於原答主回答這個問題時是2013年,而大行在2015年時推出了KBC093,是P8的升級款P9。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自行上大行官網搜索P9,查看配置)

大行SP8(圖片by大行官網)

大行SP18(車型:KAC083),可以說是P8的進階版本,整車造型看起來差不多。但是SP18是雙牙盤,公路齒比的套件。原裝整車應該在3K多的價格。

大行SP18(圖片by大行官網)

如果樓主對尺寸有非常高的要求,可以選擇經典的BYA412(車型:BAY412),非常小巧的車型,但可惜是單速車。原裝整車價格1K多點,但是這車子不改的話非常難騎,幾乎必改。(適合給女朋友配一輛,雙人騎遊)

大行BAY412(圖片by大行官網)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相比較輪徑,騎行效率跟傳動系統的關係更大一些,輪徑主要影響的是騎行的穩定性與路面通過性。大輪徑的通過性好,不容易摔車。我女朋友的412,配的56:9的齒比,騎個25碼輕輕鬆松,16km單程如果沒上下坡毫無問題。(單速車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變速經不起上下坡折騰)

如果樓主騎行的路面非常糟糕,那麼可以選擇JP8(車型:FAA083),底盤較高並且有前後避震器。價格應該在4K多的樣子。

大行JP8(圖片by大行官網)

(Max再次注:由於回答年代久遠,價格資訊僅供參考,請自行上網查詢或諮詢當地零售店)

【歐亞馬】推薦一款爆款:CR16,評價相當不錯:

【狼途】的話,推薦一款028吧。性能不錯,特點未知:

如果樓主對以上都不滿意,接下來還有很多價格高一些,但是性能以及外觀也都更好的車子供欣賞。鑒於本人也是屌絲,並沒有實際入手過,只能簡單介紹特色。這些車子騎起來性能以及舒適程度都沒有問題,只是各有特色,可以根據喜好選擇。

【KHS功學社】臺灣品牌,KHS-F20R是萬元以下騎行感覺最好的車子之一,缺點是折疊性能不佳,因為頭把太大了。它有幾種把型可供選擇:

【ORI】英國車,造型奇特,強度不錯,材質不錯,除了奇特的頭管造型,其他都挺好。

【Brompton】英國車,品質感以及品牌調性有特色,材質優秀。車子的特點是折疊形式與常規的不同,是三段折疊車。在所有車型裡,最大的優點就是折疊後形態是最好的,大部分型號在折疊後有導輪推行,折疊後站立性以及體積是最好的。

【Birdy】知名度相當高的高端車型,俗稱“鳥車”,最便宜的型號印象中是1萬多,鈦系列就直接往3、4萬奔去了。造型特點非常突出,折疊形式為縱向折疊,剛性非常好,擁有避震系統,折疊後形態很好。在所有折疊車品牌當中,擁有最強的綜合性能。舒適度、折疊性、重量、路面通過性、剛性、便攜性、外觀等,全部都有,但也全部都不是最優的。十項全能選手。

【FROG】Birdy的小號版,目前已經停產。僅供欣賞:

【Bike Friday】美國車,手工製品,可定制。我的目標車!大致分為3個類型:普通型,價格2萬左右起步;prp,高端競速型;tikit,速折型(3秒折疊)。

Bike Friday

PRP

TIKIT

speeding tikit(圖片by Blueszen,chiphell)

【Alex Moulton】最後介紹這個高端牛逼吊的自行車,本人不才,暫時無法欣賞這種美。英國貨,歷史悠久,價格算是折疊車當中的最高級別了,價格最低的型號的似乎是3萬多。

最後簡單談一下騎行的注意事項:

1、遵守交通規則,如果沒有自行車紅綠燈,十字路口左轉時,可以跟汽車左轉的指示燈走。

2、如果需要改車,請先從與人體接觸的三個部位開始。把套(手握處,主要考慮避震性能以及防滑性能)、坐墊(屁股坐的地方,主要考慮舒適度以及透氣性)、腳踏(腳踩的地方,主要考慮防滑性能、踩踏面積)。

3、坐墊還是專門拿出來說一下,選擇坐墊的原則是適合自己的屁股最重要,不是價格高就好,實際地讓自己的屁股感受怎樣的適合自己最重要。

4、騎行時請務必戴頭盔。我知道這個挺難保證的,但是請儘量把。頭盔這個東西,從30塊到3000塊的,最重要的功能都是一樣,幫我們擋一下摔。是的,跟價格無關,僅僅都只能擋一下,然後它們就完成使命報廢了,這一下有時候就是救命的。

5、騎行時不要帶耳機聽音樂,打電話。耳機會影響聽覺,打電話會分神。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自行車是肉包鐵,任何事故都可能是慘痛不能接受的。

6、下坡時把速度控制在時速30碼以內,如果沒有碼表,那就保持比日常騎行稍快的速度就好。自行車的速度超過40碼以後,操控性就開始變差,感覺車子在飄,這種速度刹車,要麼是短時間停不下來,要麼是人容易飛出去。

7、前刹制動性好,但是會使人重心前傾,容易整車往前翻;後刹不會出現重心前傾的問題,但是制動性不如前刹,並且路滑時會容易出現側滑。

8、樓主16km的距離,騎行手套也是建議一定要帶,不然長時間的騎行容易讓手腕受傷。騎行時,過一會可以屁股稍微動動,離開坐墊一下,保持會陰血液通暢。說騎行會影響男性生殖器官,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一般人不騎到環法車手那種訓練強度,對身體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9、夜晚騎行請帶上前後燈,有路燈也要打開。燈的作用不一定是幫助我們看清楚前方,晚上更重要的作用是幫助別人注意到我們。

10、騎行習慣要往保持踏頻的方向練習,保持不管在什麼速度下,都採用相同的踏頻,有助於保持呼吸頻率,騎車的時候,呼吸一亂,節奏就亂了,常規來說,要求踏頻90次每分鐘就OK了。不要採用那種大力踩高齒比騎行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踩踏時只需要稍微發力就可以保持當前速度,大力、緩慢的踩踏方式一定會傷膝蓋。

11、夏天的時候,16km的距離幾乎肯定要出汗,建議樓主考慮騎行服,排汗以及快幹,如果覺得上班不夠正式,可以背包裡帶正裝。本人夏天騎5km就已經跟洗澡似的,每天到辦公室第一件事情是先整理自己。

12、車胎要及時打氣,避免低氣壓騎車,容易爆胎。夏天氣壓可以稍微低一點點。

13、超過1000塊的車子,鎖這種東西我個人認為就屬於浮雲了。誇張一點來說,車子離開視線5分鐘就難以保證它還在那裡了。本人車子從來不上鎖,隨身帶著,小折麼,帶著方便。那些騎幾萬塊公路車的朋友就苦逼了,只能看著車,不敢到處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