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0年深耕易耨 農業科技改變包頭人“菜譜”

市農科院溫室裡展出的番茄新品種

呂佩珂(中)與同事們一起進行研究舊照(資料圖)

陰山腳下、黃河岸邊、敕勒川上, 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 有關這座城市的“耕耘故事”, 從未停止上演。 無數懷揣建設草原鋼城夢想的拓荒者從四面八方趕來, 把激揚青春奉獻給這片熱土。 在鋼花四濺、重器轟隆之間, 有這樣一群特殊的科研工作者, 幾十年如一日, 深耕易耨于田壟之間。 悠悠歲月六十載,

正因他們的特殊貢獻, 包頭的“菜籃子”日益充實, 鹿城人的餐盤也越來越“五彩繽紛”。

蔬菜試驗與工業建設同步

1957年, 在度過了三天“等待分配期”、乘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後, 22歲的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畢業生袁家琦站在了位於包頭郊區的荒地上。 這位深受蘇聯著名植物育種家米丘林影響的北京青年, 還未從踏足異鄉的興奮中緩過神來, 就接到了一個重要任務:參與建設華北農業研究院(現為中國農業科學院)派出機構包頭蔬菜試驗站。

這是一項關乎成千上萬人吃飯大事的民生工程:按照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 包頭開始興建工業基地, 人口數量迅速膨脹, 建設副食品生產供應基地的構想也應運而生。 成立專門的蔬菜試驗機構,

就是為了讓農業科技更好地為副食品供應服務。

在獲撥2萬元經費後, 袁家琦和四位從內蒙古農牧學院(今內蒙古農業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一起, 在麻池鎮沃土壕村第七大隊選定了蔬菜試驗站的建設位址, 並開始打井、建溫室。 他們與工程隊一起住進了帳篷, 吃“用羊油拌的砂鍋燜飯”。

1958年, 包頭蔬菜試驗站正式成立, 並開始進行蔬菜科研生產試驗。 華北農業研究院派來了蔣名川、陶國華、陶辛秋、王堅、王珍5位專家來蹲點指導, 袁家琦的師傅, 便是著名的園藝學家、蔬菜貯藏與采後處理技術專家陶辛秋。

時至今日, 袁家琦仍記得第一次與菜農接觸的場景。 在農民技術員高二的家裡, 菜農們圍坐在一起吞雲吐霧,

談論著如何提高蔬菜產量, 袁家琦則坐在離眾人幾米遠的門口, 躲避著煙氣。

在那個年代, 菜農們無法意識到, 一個首都來的從未下地育過一秧苗的毛頭小子, 將改變他們沿用了十幾年的種植方式。

當時, 為了阻擋季候風, 菜農都會在田間栽培畦北面設置一排風障。 袁家琦到田間查看發現, 一個風障只能提高周邊幾米栽培畦的溫度, 發揮的效力有限。 於是他和菜農一起動手, 將單排風障改為多排風障, 間隔有序, 層次分明, 保溫的效果更加明顯。 這一改進, 讓菜農對袁家琦格外信服。

相對於改善原始的保護栽培設施, 袁家琦的主要工作在育種方面。 在蔬菜品種匱乏的情況下, 袁家琦和其他科研人員一道, 奔赴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

引回了上百種蔬菜品種進行試種、篩選、示範推廣, 使不少優良品種在包頭“安家落戶”。 在那個年代, 保護地蔬菜生產技術的推廣, 讓包頭人已能在冬春兩季吃到韭菜、蒜黃、芹菜、黃瓜等時鮮蔬菜。

從“解決溫飽”到“吃出花樣”

1961年, 包頭蔬菜試驗站與郊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合併, 更名為包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現為包頭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 那時, 包頭已在河東鎮、麻池鎮、哈林格爾鎮等地建起了8大片溫室蔬菜生產基地, 蔬菜種植面積已達7萬多畝, 總產量比以前翻了三番。

從山東農學院畢業的戚惕吾為包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長。 這位出身於書香世家、與余秋雨同鄉的江浙女子, 把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了農業科研中。 與此同時,從內蒙古農牧學院植物保護專業畢業的的呂佩珂也成為袁家琦的同事。儘管因研究稀土在農作物上的應用而為人熟知,但戚惕吾早年的科研方向,還是在茄子雜一代的選育上。因為育成“海六茄”,她曾獲得內蒙古科技進步三等獎。而呂佩珂則把主要精力放在對蔬菜病害的研究上。他所編著的《蔬菜病蟲原色圖譜》,可謂蔬菜病蟲防治的百科全書。

在包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成立後的近20多年時間裡,老一輩的農業科研工作者除進行引種、制種繁育和栽培技術試驗外,還為郊區蔬菜生產隊培訓農民技術員。

上世紀70年代初期,袁家琦開始了對白菜育種的研究。當時,在包頭普遍種植的白菜品種是“青麻葉”,由天津和河北兩地的白菜品種雜交而來,產量雖大,出苗卻不整齊。在人事變動、白菜育種研究中斷的情況下,袁家琦從零開始,選育了不同品系之間的雜一代品種“中青816”。這一品種得到推廣和種植後,產量和整齊度都較以往有明顯提升。

育苗溫室中不分四季,幼苗的任何反應,都有可能為研究帶來啟示,這使得農業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時間被無限延長。成千上萬株秧苗裡,強壯的“幸運者”被一株一株遴選了出來,為了使各品種之間的優勢雜交在一起,袁家琦幾乎住在了田裡。在他眼中,“科研與農時一樣,是不能被耽誤的”。

經過反復的選育及雜一代利用、推廣,到上世紀70年代末,包頭基本建成了以自繁為主、引進為輔的種子繁育經營體系,實現了大白菜、茄子、菜豆、青蘿蔔種子的完全自給。溫飽問題得到解決,“提高飲食水準”便成了蔬菜科研的新方向。上世紀80年代,包頭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菜籃子”工程建設,蔬菜科研、試驗、推廣也被列為農業科技重點。農業科研人員從國內其他省份甚至是國外引進了一系列名、優、特、稀的蔬菜,如荷蘭豆、苦瓜、茼蒿、櫻桃水蘿蔔等,這在區內的其他盟市,都是十分少見的。

農業科研影響包頭人“菜譜”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包頭設施農業興起,農業科研人員對於蔬菜的研究,已不單單著眼於穩產豐產上,而開始追求抗病、優質、適應性強等目標。1980年,作為高考制度恢復後的首批大學生之一,從內蒙古農牧學院畢業的楊茂森成為包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一名技術員。這個小學未畢業就被迫輟學、對土地懷有特殊感情的年輕人,專注于茄子育種研究。如今,在包頭種植的茄子品種,大部分都是由他和團隊選育的。為了能借鑒更多的外地品種,楊茂森獨自乘坐火車,前往北京、天津、河北、遼寧等地,收集了200多份茄種。根據親本選配原則,楊茂森將兩個地方品種經多年自交單株選擇後雜交,選育出了具有早熟、豐產、抗病性強的“蒙茄3號”。

為了觀察茄子的開花結果習性,楊茂森利用大量時間進行田間記錄。在無數個中午,他頂著灼人的烈日,觀察植株細微的變化。那段科研經歷,雖然艱辛,卻給楊茂森帶來了巨大的成就感。因為早熟20多天,“蒙茄3號”被本地菜農迅速大量種植,甚至被推廣到陝西、山東等地。

楊茂森參加工作5年後,他的師弟、日後被稱作“娶了番茄的男人”的尚春明也進入了包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尚春明的身上帶有強烈的“莊戶氣質”,對番茄育種研究情有獨鍾,他育成的“星宇”系列品種,在國內20多個省市推廣,種植面積達136萬多畝,幫農民增收近12.3億元。上世紀90年代,科研機構開始進行綜合配套改革,在科研經費緊張、人事調整頻繁的情況下,為保證科研不間斷,尚春明甚至靠賣種子來支撐自己的科研專案。

按照官方記載,1957年,包頭全市的蔬菜種植面積有2萬多畝,應市品種僅有白菜、土豆、胡蘿蔔、番茄等,且均為露天栽培,城市人均年供應量還不到1公斤。到了1990年,全市的蔬菜種植面積已增加到5.5萬畝,城市人均年供應量已達234公斤,比全國較大城市的人均年供應量高出70公斤。到2016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已達23萬畝,徹底扭轉了大部分蔬菜從外地購進的局面。

一代代的農業科研工作者薪火相傳,在60年時間裡,從溫室到田野、從高產到優產,從“有機”到“無機”,科技的力量不但鼓了菜農的錢袋子,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包頭人的“菜譜”。

攝影 首席攝影記者 李強

與此同時,從內蒙古農牧學院植物保護專業畢業的的呂佩珂也成為袁家琦的同事。儘管因研究稀土在農作物上的應用而為人熟知,但戚惕吾早年的科研方向,還是在茄子雜一代的選育上。因為育成“海六茄”,她曾獲得內蒙古科技進步三等獎。而呂佩珂則把主要精力放在對蔬菜病害的研究上。他所編著的《蔬菜病蟲原色圖譜》,可謂蔬菜病蟲防治的百科全書。

在包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成立後的近20多年時間裡,老一輩的農業科研工作者除進行引種、制種繁育和栽培技術試驗外,還為郊區蔬菜生產隊培訓農民技術員。

上世紀70年代初期,袁家琦開始了對白菜育種的研究。當時,在包頭普遍種植的白菜品種是“青麻葉”,由天津和河北兩地的白菜品種雜交而來,產量雖大,出苗卻不整齊。在人事變動、白菜育種研究中斷的情況下,袁家琦從零開始,選育了不同品系之間的雜一代品種“中青816”。這一品種得到推廣和種植後,產量和整齊度都較以往有明顯提升。

育苗溫室中不分四季,幼苗的任何反應,都有可能為研究帶來啟示,這使得農業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時間被無限延長。成千上萬株秧苗裡,強壯的“幸運者”被一株一株遴選了出來,為了使各品種之間的優勢雜交在一起,袁家琦幾乎住在了田裡。在他眼中,“科研與農時一樣,是不能被耽誤的”。

經過反復的選育及雜一代利用、推廣,到上世紀70年代末,包頭基本建成了以自繁為主、引進為輔的種子繁育經營體系,實現了大白菜、茄子、菜豆、青蘿蔔種子的完全自給。溫飽問題得到解決,“提高飲食水準”便成了蔬菜科研的新方向。上世紀80年代,包頭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菜籃子”工程建設,蔬菜科研、試驗、推廣也被列為農業科技重點。農業科研人員從國內其他省份甚至是國外引進了一系列名、優、特、稀的蔬菜,如荷蘭豆、苦瓜、茼蒿、櫻桃水蘿蔔等,這在區內的其他盟市,都是十分少見的。

農業科研影響包頭人“菜譜”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包頭設施農業興起,農業科研人員對於蔬菜的研究,已不單單著眼於穩產豐產上,而開始追求抗病、優質、適應性強等目標。1980年,作為高考制度恢復後的首批大學生之一,從內蒙古農牧學院畢業的楊茂森成為包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一名技術員。這個小學未畢業就被迫輟學、對土地懷有特殊感情的年輕人,專注于茄子育種研究。如今,在包頭種植的茄子品種,大部分都是由他和團隊選育的。為了能借鑒更多的外地品種,楊茂森獨自乘坐火車,前往北京、天津、河北、遼寧等地,收集了200多份茄種。根據親本選配原則,楊茂森將兩個地方品種經多年自交單株選擇後雜交,選育出了具有早熟、豐產、抗病性強的“蒙茄3號”。

為了觀察茄子的開花結果習性,楊茂森利用大量時間進行田間記錄。在無數個中午,他頂著灼人的烈日,觀察植株細微的變化。那段科研經歷,雖然艱辛,卻給楊茂森帶來了巨大的成就感。因為早熟20多天,“蒙茄3號”被本地菜農迅速大量種植,甚至被推廣到陝西、山東等地。

楊茂森參加工作5年後,他的師弟、日後被稱作“娶了番茄的男人”的尚春明也進入了包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尚春明的身上帶有強烈的“莊戶氣質”,對番茄育種研究情有獨鍾,他育成的“星宇”系列品種,在國內20多個省市推廣,種植面積達136萬多畝,幫農民增收近12.3億元。上世紀90年代,科研機構開始進行綜合配套改革,在科研經費緊張、人事調整頻繁的情況下,為保證科研不間斷,尚春明甚至靠賣種子來支撐自己的科研專案。

按照官方記載,1957年,包頭全市的蔬菜種植面積有2萬多畝,應市品種僅有白菜、土豆、胡蘿蔔、番茄等,且均為露天栽培,城市人均年供應量還不到1公斤。到了1990年,全市的蔬菜種植面積已增加到5.5萬畝,城市人均年供應量已達234公斤,比全國較大城市的人均年供應量高出70公斤。到2016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已達23萬畝,徹底扭轉了大部分蔬菜從外地購進的局面。

一代代的農業科研工作者薪火相傳,在60年時間裡,從溫室到田野、從高產到優產,從“有機”到“無機”,科技的力量不但鼓了菜農的錢袋子,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包頭人的“菜譜”。

攝影 首席攝影記者 李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