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飼料“無抗”趨勢明朗 精油添加劑蓄勢待發

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諾氟沙星等4種抗生素已被禁止在畜牧業使用, 農業部2428公告有規定11月起硫酸粘桿菌素禁止用於動物促生長, 並且2017年4月後禁止在飼料市場流通。 飼料中常用抗生素之一的硫酸粘桿菌素被禁用, 是行業在減抗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 甚至可以說禁抗趨勢已然明確。 留下來的抗菌藥空白由誰來填充, 坊間一時熱議。

飼料中抗生素替代品的應用目前多見於以下幾類產品:有機酸、酶製劑、微生態製劑、益生元、抗菌肽、包括植物精油在內的植物提取物等。 雖然酸化劑占了替抗產品的很大比例(有資料認為達到41%),

但不少受訪者認為, 植物精油類產品明年將迎來爆發年。

精油同時具有抑菌、促生長作用

植物精油是萃取植物特有的芳香物質, 可以抗細菌、抗真菌、防黴菌、殺蟲、抗氧化等。 現已證明對動物有效的植物精油有:香芹酚、百里香酚、丁香酚、肉桂醛、桉葉油、薄荷油、薑黃素等。 其中香芹酚是早期植物精油——牛至油的主要成分走哦, 可以人工合成, 而且中國產量最大。

控制仔豬腹瀉是植物精油進入養豬業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若發生腹瀉, 豬場將蒙受巨大損失。 為避免麻煩, 也是最容易過量使用抗生素的時期。 不少飼料業人士認為, 在教保料中添加抗生素, 能夠有效防止乳仔豬腹瀉, 但是過量添加又會導致後期中大豬長速不及預期。

而植物精油在這方面表現好得多, 很多精油產品建議在母仔豬料中添加, 起到降低乳房炎、黃白痢發病率作用。

植物精油在養雞業用處也很大。 北京菲迪飼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市場部經理陶春衛介紹說, 肉雞後期一般都有球蟲病, 精油對其具有抑制作用, 還會促進肉雞生長;蛋雞在產蛋後期輸卵管炎發病率非常高, 對蛋殼、蛋色影響很大, 甚至產斑點蛋、血蛋, 精油預防該類炎症效果明顯。

建明中國腸道健康產品經理羅正認為, 抗生素全稱為抗生素促生長劑, 具有治療, 預防, 促生長三個作用, 植物精油與後兩個作用具有很高的匹配度,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市面上一些抗革蘭氏陽性菌的抗生素,

比如恩拉黴素, 阿維拉黴素, 維吉尼亞黴素等。

廣州美瑞泰科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金立志曾指出, 公司的精油產品曾與硫酸粘桿菌素做試驗對比, 從增重、料肉比、正品率和腹瀉率方面, 對照組和實驗組都非常接近。 “完全取代硫粘沒有問題。 ”

使用成本普遍高於抗生素

目前沒有任何一種單一添加劑可以完全取代抗生素。 目前很多公司提出了“植物精油+酸化劑”聯用的概念, 植物精油破壞細菌的細胞膜, 有機酸的完整分子形式得以穿過細胞膜發揮抑菌殺菌作用, 據悉, 這種組合對預防腹瀉非常有效。 但配伍使用的成本很可能超過單獨添加抗生素。

陶春衛介紹說, 以北京菲迪的產品為例,

幼齡動物飼料添加量較大, 比如仔豬、雛雞, 添加量喂200—300g/噸, 成本為50元/噸左右。 而中大動物以促生長作用為主, 比如中大雞50g/噸, 成本只有5元/噸。 而抗生素的添加成本較為均衡, 約為10元/噸。 植物精油類產品通過不同階段不同用量的方式, 將成本控制在飼料廠客戶可以接受的程度。

目前很多預混劑添加劑公司習慣了飼料廠業務, 即便終端客戶也以規模養殖場為主。 陶春衛認為, 養殖場要想直接自己添加, 必須具有好的混合設備, 精油添加量可以低到一噸幾十克, 簡單混合不一定能保證均勻。

“2428公告一出, 很多飼企都在找我們談應對措施。 ”羅正介紹說, 飼料企業出於控制腹瀉、促生長會考慮天然替代物, 如果徹底禁抗,

甚至會把精油添加到治療濃度;一條龍農牧企業目標是生產無抗肉食, 也比較青睞植物精油。 目前植物精油的綜合添加成本可以控制在20—30g/噸, 國內60%的大型飼料企業在高端產品、定制產品中多多少少開始使用。

對此, 金立志曾評價說, 後抗時代飼料配方調整的思路, 主要是要考慮腸道菌群, 消化吸收, 免疫與適口性, 植物精油和抗生素在這個四個方面的匹配度是最高的。

精油產品爆發已有先兆

據金立志介紹, 美瑞泰科的產品早在2000年就已在農業部註冊, 而在2006年之前銷售基本為零, 主要原因是產品太超前時機不對。 而據同行介紹, 到2015年, 美瑞泰科此前為中英合資, 產品年銷售額已達到7000—8000萬元, 在中國市場一家獨大, 佔據了近40%的份額。 這說明植物精油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孕育基礎。其後美瑞泰科與英國合作方式變更,後續產品走向也被全行業關注。

羅正介紹說,目前替抗類產品中,以益生菌生產廠家最多,國內全行業年銷售額估計有10億元,今年很多飼企、養殖場發展自家發酵飼料,用量明顯增大。其次是酸化劑,主要應用在乳仔豬產品。而植物精油則應用在高檔飼料產品,全行業年銷售額估算有2億元。除了美瑞泰科外,一些重點廠家如嘉吉、北京菲迪、建明的精油產品年銷售額也達到2000—3000萬元,“益生菌一直是建明的優勢領域,但建明的主推產品已轉為精油。”

2016年北京菲迪的精油產品銷量預計增長40%以上,但陶春衛認為真正的高峰還沒到來,“禁抗令還未完全生效。不規範添加抗生素的情況依然存在,有時會多用好幾種配伍,單個量不超,但總量會很多。”

2017年4月硫酸粘桿菌素將徹底不能在市場流通,一些獸藥經銷商也在尋找後續的產品出路,因此其後很可能是精油產品的一個爆發期。“明年銷售量可能精油全行業環比增長80%”,羅正說。

“2016年以後是千軍萬馬登場的時期。”羅正評價說,這兩年有很多精油新產品註冊,最開始10多個,現在可能接近30個。“一些大型企業比如河北遠征、安佑也在涉足精油行業。”陶春衛說。

精油的合成、天然之爭

牛至油是常見的植物精油之一,而且中草藥牛至還被稱為“止痢草”。羅正介紹說,目前精油產品還是以天然提取為主導。5%—10%濃度的天然提純精油售價可以達到100—150元/公斤,而人工合成精油原料可以便宜到10—20元/公斤。“植物精油有很多不確定性成分,對動物的作用還沒有定義清楚,所以以前牛至油曾經寫到農業部168公告,但後來又因此取消。”

羅正認為,人工合成的精油,有很多隨機的組分,如果不純化就用到產品中,往往有負面效果,比如影響採食量。“即便是一些人工合成的高配精油,提純到95%以上,但在試驗對比中,天然產品還是能更明顯的提高動物長速。”正因如此,羅正認為,如果將飼用精油產業化,就一定要去做種植。

但這種觀點並不是所有人認同。中國是人工合成精油第一大國。陶春衛認為,這是國內發展精油產業的一大優勢。人工合成產品複配可以做到定量定比例,形成產業標準,目前北京菲迪也是精油類產品中有飼料添加劑生產許可證文號的唯一一家。而其他進口產品多以藥物飼料添加劑的形式進入國內。

陶春衛認為,以植物提取為宣傳口號,很容易形成噱頭,植物提取成本很高,提取量、濃度都非常低,很難滿足需求。“提取、合成的理論成分是相同的,沒什麼好與不好。目前市場上的10多個品牌估計百分百是合成產品。”

除了人工與天然之爭。精油產品還有其他爭議點, 精油中不同的組分對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的各自的最小抑菌濃度不同,不同的工藝也會導致不同的抑菌濃度,品質評價參差不齊。

在應用中,精油揮發性比較強,易於氧化,異味會影響適口性,需要做如包被之類的工藝處理。陶春衛說,有的產品1—2個月揮發率能達到30-40%,也有的放6個月揮發率不到5%。

不僅如此,不同公司還推出了不同的替抗服務方案,比如“植物精油+酸化劑”、“+益生元”、“+乳酸菌”、“+低蛋白日糧”等。目前精油市場還遠遠未達到抗生素的同質化地步,價格區間也很大。分佈在50—300元/公斤之間。

“精油類產品一定會成為主流產品,因為全球很多國家禁抗後,原有飼料的生長性能、均勻度健康度肯定會有所下降,必然需要新產品補充。”羅正說。

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新牧網原創稿件文圖,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建立映射。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編輯部電話020-83003429

標籤精油5添加劑667 這說明植物精油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孕育基礎。其後美瑞泰科與英國合作方式變更,後續產品走向也被全行業關注。

羅正介紹說,目前替抗類產品中,以益生菌生產廠家最多,國內全行業年銷售額估計有10億元,今年很多飼企、養殖場發展自家發酵飼料,用量明顯增大。其次是酸化劑,主要應用在乳仔豬產品。而植物精油則應用在高檔飼料產品,全行業年銷售額估算有2億元。除了美瑞泰科外,一些重點廠家如嘉吉、北京菲迪、建明的精油產品年銷售額也達到2000—3000萬元,“益生菌一直是建明的優勢領域,但建明的主推產品已轉為精油。”

2016年北京菲迪的精油產品銷量預計增長40%以上,但陶春衛認為真正的高峰還沒到來,“禁抗令還未完全生效。不規範添加抗生素的情況依然存在,有時會多用好幾種配伍,單個量不超,但總量會很多。”

2017年4月硫酸粘桿菌素將徹底不能在市場流通,一些獸藥經銷商也在尋找後續的產品出路,因此其後很可能是精油產品的一個爆發期。“明年銷售量可能精油全行業環比增長80%”,羅正說。

“2016年以後是千軍萬馬登場的時期。”羅正評價說,這兩年有很多精油新產品註冊,最開始10多個,現在可能接近30個。“一些大型企業比如河北遠征、安佑也在涉足精油行業。”陶春衛說。

精油的合成、天然之爭

牛至油是常見的植物精油之一,而且中草藥牛至還被稱為“止痢草”。羅正介紹說,目前精油產品還是以天然提取為主導。5%—10%濃度的天然提純精油售價可以達到100—150元/公斤,而人工合成精油原料可以便宜到10—20元/公斤。“植物精油有很多不確定性成分,對動物的作用還沒有定義清楚,所以以前牛至油曾經寫到農業部168公告,但後來又因此取消。”

羅正認為,人工合成的精油,有很多隨機的組分,如果不純化就用到產品中,往往有負面效果,比如影響採食量。“即便是一些人工合成的高配精油,提純到95%以上,但在試驗對比中,天然產品還是能更明顯的提高動物長速。”正因如此,羅正認為,如果將飼用精油產業化,就一定要去做種植。

但這種觀點並不是所有人認同。中國是人工合成精油第一大國。陶春衛認為,這是國內發展精油產業的一大優勢。人工合成產品複配可以做到定量定比例,形成產業標準,目前北京菲迪也是精油類產品中有飼料添加劑生產許可證文號的唯一一家。而其他進口產品多以藥物飼料添加劑的形式進入國內。

陶春衛認為,以植物提取為宣傳口號,很容易形成噱頭,植物提取成本很高,提取量、濃度都非常低,很難滿足需求。“提取、合成的理論成分是相同的,沒什麼好與不好。目前市場上的10多個品牌估計百分百是合成產品。”

除了人工與天然之爭。精油產品還有其他爭議點, 精油中不同的組分對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的各自的最小抑菌濃度不同,不同的工藝也會導致不同的抑菌濃度,品質評價參差不齊。

在應用中,精油揮發性比較強,易於氧化,異味會影響適口性,需要做如包被之類的工藝處理。陶春衛說,有的產品1—2個月揮發率能達到30-40%,也有的放6個月揮發率不到5%。

不僅如此,不同公司還推出了不同的替抗服務方案,比如“植物精油+酸化劑”、“+益生元”、“+乳酸菌”、“+低蛋白日糧”等。目前精油市場還遠遠未達到抗生素的同質化地步,價格區間也很大。分佈在50—300元/公斤之間。

“精油類產品一定會成為主流產品,因為全球很多國家禁抗後,原有飼料的生長性能、均勻度健康度肯定會有所下降,必然需要新產品補充。”羅正說。

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新牧網原創稿件文圖,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建立映射。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編輯部電話020-83003429

標籤精油5添加劑667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