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骨碎補的功效與作用,治腎虛久瀉及腰痛 補腎,活血,止血

骨碎補, 別名:崖姜、岩連薑、爬岩薑、肉碎補、石碎補、飛天鼠、牛飛龍、飛來風、飛蛾草。 英文名:Drynaria fortunei。 真蕨目、骨碎補科蕨類植物, 全年均可採挖,

除去泥沙, 乾燥, 或再燎去茸毛(鱗片)。 本品呈扁平長條狀, 多彎曲, 有分枝, 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鱗片, 柔軟如毛, 經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 兩側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圓形葉痕, 少數有葉柄殘基及鬚根殘留。 體輕, 質脆, 易折斷, 斷面紅棕色, 維管束呈黃色點狀, 排列成環。 無臭, 味淡, 微澀。

功效與作用主治

補腎, 活血, 止血。 治腎虛久瀉及腰痛, 風濕痹痛, 齒痛, 耳鳴, 跌打閃挫、骨傷, 闌尾炎, 斑禿, 雞眼。

①《藥性論》:"主骨中毒氣, 風血疼痛, 五勞六極, 口(一作'足')手不收, 上熱下冷。 "

②《日華子本草》:"治惡瘡, 蝕爛肉, 殺蟲。 "

③《開寶本草》:"主破血, 止血, 補傷折。 "

④《本草正》:"療骨中邪毒, 風熱疼痛, 或外感風濕, 以致兩足痿弱疼痛。 "

⑤《本草述》:"治腰痛行痹, 中風鶴膝風攣氣證, 泄瀉, 淋, 遺精, 脫肛。 "

⑥《廣西中藥志》:"治小兒疳積。 "

⑦《四川中藥志》:"泄濕, 通經。 "

⑧《本草新編》:骨碎補, 味苦, 氣溫, 無毒。 入骨, 用之以 補接傷碎最神。 療風血積疼, 破血有功, 止血亦效。 同補血藥用之 尤良, 其功用真有不可思議之妙;同補腎藥用之, 可以固齒;同失血藥用之,

可以填竅, 不止祛風接骨獨有奇功也。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25克;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搗敷。

補腎強骨

本藥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 提高血鈣和血磷水準, 有利於骨鈣化和骨鹽形成。 骨碎補提取液對雞胚骨原基的鈣磷沉積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提高組織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

促進蛋白多糖的合成, 抑制膠原合成。 實驗性骨性炎症大鼠用骨碎補水煎劑灌胃, 連續3個月, 可改善軟骨紅細胞的功能, 推遲細胞退行性變, 降低骨關節病病變率, 對骨關節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抗藥毒

本藥補水煎劑對卡那黴素和鏈黴素所致的毒副反應有明顯的解毒功效, 可減輕卡那黴素對耳蝸的毒性作用, 對藥物的耳毒性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保護腎臟, 可減少卡那黴素對腎臟的損害。 本藥所含的雙氫黃酮苷可明顯抵消或減弱異巴比妥對小鼠的催眠作用。 異巴比妥鈉主要在肝中被肝藥酶所代謝, 雙氫黃酮苷對肝藥酶有誘導作用, 可能是通過啟動肝藥酶.分解了異巴比妥鈉。 因此骨碎補為一味保肝解毒藥。

降血脂、抗血栓和強心

骨碎補多糖酸鹽、甾體內酯和雙氫黃酮苷均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 尤以多糖酸鹽的作用更為突出。 對家兔實驗性高膽固醇有顯著的降低作用。 在降脂的同時, 不引起組織中膽固醇升高。 並且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電鏡觀察, 多糖酸鹽的降脂機制, 是由於多糖酸鹽具有保護肝和腎上腺細胞器的作用, 改善了細胞內膽固醇的代謝過程。 其另一活性成分——甾體內酯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含量, 對膽固醇無影響。

強心作用

骨碎補雙氫黃酮苷有強心作用, 能使兔心肌收縮力增加, 心律規整, 是直接作用於心肌, 而非神經系統。

保肝解毒

骨碎補能啟動肝藥酶, 減輕或解除藥物對肝臟的損害, 有保肝解毒的作用。許多西藥和免疫抑制藥大多有肝毒性,長期使用能使轉氨酶升高。臨床可用骨碎補防治,並與保肝降酶中藥女貞子、敗醬草、柴胡等同用。長期服用中草藥的病人,為了防止某些中草藥的肝毒性,可在複方中加入本藥。豚鼠實驗提示,骨碎補煎劑與卡那黴素合用可減輕卡那黴素對耳蝸的毒性作用,但不能控制停藥後中毒性耳聾的發展。

中藥骨碎補的附方

防治鏈黴素毒性及過敏反應

取骨碎補幹片5錢,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視需要可長期服用。對已知有鏈黴素毒性反應者,用鏈黴素同時使用本藥,可防其毒性反應;既往有鏈黴素過敏的患者再次使用時,除從小劑量開始外,並加服本藥脫敏。對使用鏈黴素過程中已出現毒性或過敏反應者,則用本劑治療;臨床觀察21例(過敏反應2例,毒性反應19例),服藥後除2例無效外,其餘均於第二天反應症狀減輕,大部分於第3~4天反應症狀消失。停服骨碎補後鏈黴素反應再次出現。再用骨碎補煎劑仍有效果。據觀察,本藥對反應中的頭痛、頭暈、口唇及舌尖麻木等症狀療效最好;對耳鳴、耳聾的控制也有一定效果。提示其主要作用,在於解除鏈黴素對第八對腦神經和三叉神經下頜枝的毒性作用。

治療雞眼

取骨碎補3錢,碾成粗末,放入95%酒精100毫升中浸泡3日備用。用時先將足部雞眼或疣子用溫水洗泡柔軟,再用小刀削去外層厚皮;然後塗擦骨碎補酒精浸劑,每2小時1次,連續4~6次,每日至多10次。擦後略有痛感,幾分鐘可消失。治療雞眼6例,均在10~15天內痊癒;疣子2例,均在3日內脫落而愈。

老年腎虛,腰痛腳弱

骨碎補15克,補骨脂10克,牛膝10克,桑寄生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補腎健骨之功

腎虛耳鳴耳聾,或腎虛久瀉

骨碎補適量,研為細末,每次6克,入豬腎內煨熟,食之。

跌打損傷

骨碎補15~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或用骨碎補120克,白酒500克,一同浸泡,分10次服,每日2次;另用本品同生薑同搗,外敷傷處。對胸肋挫傷或筋傷骨折的療效甚佳,為促進骨折癒合之良劑。

牙痛

骨碎補30克(去毛)。打碎煎服,或泡開水含噙漱口,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治療耳鳴

骨碎補傳統用於治療耳鳴和外傷。《本草綱目》記載“治耳鳴及腎虛久泄”。中醫理論腎開竅於耳。耳鳴辨證大多為腎虛。骨碎補對藥物引起的耳毒性損害有減毒作用,故可治療藥源性耳嗚耳聾,也可治療中老年人的神經性耳鳴。骨碎補去毛細切後,用生蜜拌,蒸,從巳至亥,暴幹,搗末,用炮豬腎空心吃。(《雷公炮炙論》)

治金瘡,傷筋斷骨,疼痛不可忍

骨碎補(去毛,麩炒微黃)、自然銅(細研)、虎脛骨(塗酥炙黃)、敗龜(塗酥炙微黃)各25克,沒藥50克,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5克,以胡桃仁半個,一處嚼爛,用溫酒一中盞下之,日三、四服。(《聖惠方》骨碎補散)

接骨續筋

骨碎補200克,浸酒500克,分十次內服,每日二次;另曬乾研末外敷。(《泉州本草》)

治挫閃

骨碎補100克,杵爛,同生薑母、菜油、茹粉少許,炒敷患處。(《閩東本草》)

治關節脫位,骨折

在關節復位或正骨手術後,取槲蕨(去毛)和榔榆皮搗爛,加麵粉適量,搗成糊狀,敷傷處,二至三日換藥一次。

治闌尾炎

鮮槲蕨(去毛)400克,切碎,加大血藤25克,紅棗200克。水煎服。(⑨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治斑禿

鮮槲蕨25克,斑蝥五隻,燒酒150克,浸十二天后,過濾擦患處,日二至三次。(《福建中草藥》)

治腎虛久瀉

骨碎補適量,研為細末,每次6克,人豬腎內煨熟,食之。

治療尋常疣

骨碎補20g,75%酒精80ml,甘油20ml。把骨碎補搗碎,裝入廣口瓶中,加入酒精與甘油,密封,搖晃廣口瓶數十次,放置7天。用時每夜取藥棉蘸藥液塗抹患處一回,半個月為1個治療療程。用藥的時候忌用香皂(肥皂)清洗患處。

治療遺尿

骨碎補500g,食鹽50g。先將2500ml清水倒進乾淨的容器內,加入食鹽攪勻,等鹽溶化後再放進骨碎補,浸泡12h,濾出骨碎補,微火焙乾,研成細末。每夜3g,睡覺前用淡鹽湯沖服,3天為1個治療療程,通常連用一至三個治療療程可基本康復。

治療頑固性皮炎

鮮骨碎補1芽,菜油少量。把鮮骨碎補刮去絨毛,接下來在土碗內放進菜油,再將骨碎補在碗內磨汁。用時取溫水洗乾淨患處,然後用棉簽蘸藥汁塗搽患處,每天三到五次,直至康復。

治療慢性腸炎結腸炎

用法:骨碎補50克水1500毫升浸透(慢火)煎。藥液估計剩800毫升濾出,一日分三次服。

骨碎補食用妙方

強腎止痛飲

骨碎補、桑寄生各15克,秦艽、稀薟草各9克,將諸藥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水煎煮半小時,取汁服用。每日1劑,分2次溫服。主治腎虛所致的腰痛以及風濕性腰腿疼痛。

骨碎補固腎飲

骨碎補、山藥各15克,補骨脂9克,五味子6克,幾味一同下鍋煎煮。取汁服用。每日1劑,分2次溫服。主治腎虛久泄之症。

骨碎補豬肝粥

骨碎補10克,豬肝40克,粳米60克,食鹽2克,味精2克,蔥花3克,幾味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熬煮成粥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骨碎補燉豬蹄

骨碎補10克,豬蹄250克,醬油、料酒各6 毫升,食鹽、味精各2克,蔥段、薑片各5克,花椒、大料、桂皮各3克。燉至豬蹄熟透即可。佐餐食用。

骨碎補紅棗茶

骨碎補5克,紅棗10克,將兩味一同放入保溫杯中,沖入適量沸水,加蓋悶15分鐘即可飲用。紅棗可嚼咽。

骨碎補泡酒

配方:骨碎補15克,川斷15克,枸杞10克,杜仲10克,白酒1斤。製作方法:將上藥放入酒中浸泡15天,取酒飲服。功效與主治:補肝腎,壯筋骨。適用於老年人及體質虛弱者骨折。服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骨碎補枸杞酒

骨碎補30克,枸杞子20克,低度白酒800毫升,將藥物放入玻璃瓶中,密封浸泡7日即可。每日早晚各飲用一小杯(約10毫升)

骨碎補湯

骨碎補10克,加水煎煮30分鐘,取汁,一日內分2次溫服。主治腎虛引起的腰痛、風濕痹痛以及牙齒疼痛、耳鳴、跌打損傷、闌尾炎等。

骨碎補的副作用 :

傳統文獻《本草綱目》:無毒。

臨床觀察骨碎補無毒。在常規劑量內水煎服一般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也沒有明顯副作用。藥性溫熱,內熱較重的人服後內火更大,會引起齒浮、咽痛、口幹、便秘等不適反應。

使用時的注意點本藥藥性溫熱,用於陽虛和寒濕者為宜。骨關節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寒熱虛實常常交雜在一起,治療也是虛實溫涼並用的。骨碎補可與川斷、補骨脂同用。如感到太熱,可與生石膏、生地等同用;或者在原來已經有效的處方中加入骨碎補可以增效。《本草綱目》等有用骨碎補治療牙痛的記載。後人評說用於寒濕和虛火牙痛者為宜,對有外邪實火也就是急性感染之牙痛者不宜使用。

阻虛及無瘀血者慎服。

骨碎補內服常規用量為10至20g。大劑量應用(100g煎服)有引起中毒的報導,表現為口幹,多語,恐懼感,心悸胸悶,繼爾出現精神恍惚,胡言亂語等精神失常表現。

骨碎補食物相克

骨碎補忌羊肉、羊血、芸苔菜。

不宜與風燥藥同用。

①《本草經巰》:不宜與風燥藥同用。

②《得配本草》:忌羊肉、羊血、芸薹菜。

③《本草匯言》:如血虛風燥,血虛有火,血虛攣痹者,俱禁用之。

有保肝解毒的作用。許多西藥和免疫抑制藥大多有肝毒性,長期使用能使轉氨酶升高。臨床可用骨碎補防治,並與保肝降酶中藥女貞子、敗醬草、柴胡等同用。長期服用中草藥的病人,為了防止某些中草藥的肝毒性,可在複方中加入本藥。豚鼠實驗提示,骨碎補煎劑與卡那黴素合用可減輕卡那黴素對耳蝸的毒性作用,但不能控制停藥後中毒性耳聾的發展。

中藥骨碎補的附方

防治鏈黴素毒性及過敏反應

取骨碎補幹片5錢,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視需要可長期服用。對已知有鏈黴素毒性反應者,用鏈黴素同時使用本藥,可防其毒性反應;既往有鏈黴素過敏的患者再次使用時,除從小劑量開始外,並加服本藥脫敏。對使用鏈黴素過程中已出現毒性或過敏反應者,則用本劑治療;臨床觀察21例(過敏反應2例,毒性反應19例),服藥後除2例無效外,其餘均於第二天反應症狀減輕,大部分於第3~4天反應症狀消失。停服骨碎補後鏈黴素反應再次出現。再用骨碎補煎劑仍有效果。據觀察,本藥對反應中的頭痛、頭暈、口唇及舌尖麻木等症狀療效最好;對耳鳴、耳聾的控制也有一定效果。提示其主要作用,在於解除鏈黴素對第八對腦神經和三叉神經下頜枝的毒性作用。

治療雞眼

取骨碎補3錢,碾成粗末,放入95%酒精100毫升中浸泡3日備用。用時先將足部雞眼或疣子用溫水洗泡柔軟,再用小刀削去外層厚皮;然後塗擦骨碎補酒精浸劑,每2小時1次,連續4~6次,每日至多10次。擦後略有痛感,幾分鐘可消失。治療雞眼6例,均在10~15天內痊癒;疣子2例,均在3日內脫落而愈。

老年腎虛,腰痛腳弱

骨碎補15克,補骨脂10克,牛膝10克,桑寄生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補腎健骨之功

腎虛耳鳴耳聾,或腎虛久瀉

骨碎補適量,研為細末,每次6克,入豬腎內煨熟,食之。

跌打損傷

骨碎補15~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或用骨碎補120克,白酒500克,一同浸泡,分10次服,每日2次;另用本品同生薑同搗,外敷傷處。對胸肋挫傷或筋傷骨折的療效甚佳,為促進骨折癒合之良劑。

牙痛

骨碎補30克(去毛)。打碎煎服,或泡開水含噙漱口,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治療耳鳴

骨碎補傳統用於治療耳鳴和外傷。《本草綱目》記載“治耳鳴及腎虛久泄”。中醫理論腎開竅於耳。耳鳴辨證大多為腎虛。骨碎補對藥物引起的耳毒性損害有減毒作用,故可治療藥源性耳嗚耳聾,也可治療中老年人的神經性耳鳴。骨碎補去毛細切後,用生蜜拌,蒸,從巳至亥,暴幹,搗末,用炮豬腎空心吃。(《雷公炮炙論》)

治金瘡,傷筋斷骨,疼痛不可忍

骨碎補(去毛,麩炒微黃)、自然銅(細研)、虎脛骨(塗酥炙黃)、敗龜(塗酥炙微黃)各25克,沒藥50克,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5克,以胡桃仁半個,一處嚼爛,用溫酒一中盞下之,日三、四服。(《聖惠方》骨碎補散)

接骨續筋

骨碎補200克,浸酒500克,分十次內服,每日二次;另曬乾研末外敷。(《泉州本草》)

治挫閃

骨碎補100克,杵爛,同生薑母、菜油、茹粉少許,炒敷患處。(《閩東本草》)

治關節脫位,骨折

在關節復位或正骨手術後,取槲蕨(去毛)和榔榆皮搗爛,加麵粉適量,搗成糊狀,敷傷處,二至三日換藥一次。

治闌尾炎

鮮槲蕨(去毛)400克,切碎,加大血藤25克,紅棗200克。水煎服。(⑨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治斑禿

鮮槲蕨25克,斑蝥五隻,燒酒150克,浸十二天后,過濾擦患處,日二至三次。(《福建中草藥》)

治腎虛久瀉

骨碎補適量,研為細末,每次6克,人豬腎內煨熟,食之。

治療尋常疣

骨碎補20g,75%酒精80ml,甘油20ml。把骨碎補搗碎,裝入廣口瓶中,加入酒精與甘油,密封,搖晃廣口瓶數十次,放置7天。用時每夜取藥棉蘸藥液塗抹患處一回,半個月為1個治療療程。用藥的時候忌用香皂(肥皂)清洗患處。

治療遺尿

骨碎補500g,食鹽50g。先將2500ml清水倒進乾淨的容器內,加入食鹽攪勻,等鹽溶化後再放進骨碎補,浸泡12h,濾出骨碎補,微火焙乾,研成細末。每夜3g,睡覺前用淡鹽湯沖服,3天為1個治療療程,通常連用一至三個治療療程可基本康復。

治療頑固性皮炎

鮮骨碎補1芽,菜油少量。把鮮骨碎補刮去絨毛,接下來在土碗內放進菜油,再將骨碎補在碗內磨汁。用時取溫水洗乾淨患處,然後用棉簽蘸藥汁塗搽患處,每天三到五次,直至康復。

治療慢性腸炎結腸炎

用法:骨碎補50克水1500毫升浸透(慢火)煎。藥液估計剩800毫升濾出,一日分三次服。

骨碎補食用妙方

強腎止痛飲

骨碎補、桑寄生各15克,秦艽、稀薟草各9克,將諸藥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水煎煮半小時,取汁服用。每日1劑,分2次溫服。主治腎虛所致的腰痛以及風濕性腰腿疼痛。

骨碎補固腎飲

骨碎補、山藥各15克,補骨脂9克,五味子6克,幾味一同下鍋煎煮。取汁服用。每日1劑,分2次溫服。主治腎虛久泄之症。

骨碎補豬肝粥

骨碎補10克,豬肝40克,粳米60克,食鹽2克,味精2克,蔥花3克,幾味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熬煮成粥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骨碎補燉豬蹄

骨碎補10克,豬蹄250克,醬油、料酒各6 毫升,食鹽、味精各2克,蔥段、薑片各5克,花椒、大料、桂皮各3克。燉至豬蹄熟透即可。佐餐食用。

骨碎補紅棗茶

骨碎補5克,紅棗10克,將兩味一同放入保溫杯中,沖入適量沸水,加蓋悶15分鐘即可飲用。紅棗可嚼咽。

骨碎補泡酒

配方:骨碎補15克,川斷15克,枸杞10克,杜仲10克,白酒1斤。製作方法:將上藥放入酒中浸泡15天,取酒飲服。功效與主治:補肝腎,壯筋骨。適用於老年人及體質虛弱者骨折。服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骨碎補枸杞酒

骨碎補30克,枸杞子20克,低度白酒800毫升,將藥物放入玻璃瓶中,密封浸泡7日即可。每日早晚各飲用一小杯(約10毫升)

骨碎補湯

骨碎補10克,加水煎煮30分鐘,取汁,一日內分2次溫服。主治腎虛引起的腰痛、風濕痹痛以及牙齒疼痛、耳鳴、跌打損傷、闌尾炎等。

骨碎補的副作用 :

傳統文獻《本草綱目》:無毒。

臨床觀察骨碎補無毒。在常規劑量內水煎服一般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也沒有明顯副作用。藥性溫熱,內熱較重的人服後內火更大,會引起齒浮、咽痛、口幹、便秘等不適反應。

使用時的注意點本藥藥性溫熱,用於陽虛和寒濕者為宜。骨關節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寒熱虛實常常交雜在一起,治療也是虛實溫涼並用的。骨碎補可與川斷、補骨脂同用。如感到太熱,可與生石膏、生地等同用;或者在原來已經有效的處方中加入骨碎補可以增效。《本草綱目》等有用骨碎補治療牙痛的記載。後人評說用於寒濕和虛火牙痛者為宜,對有外邪實火也就是急性感染之牙痛者不宜使用。

阻虛及無瘀血者慎服。

骨碎補內服常規用量為10至20g。大劑量應用(100g煎服)有引起中毒的報導,表現為口幹,多語,恐懼感,心悸胸悶,繼爾出現精神恍惚,胡言亂語等精神失常表現。

骨碎補食物相克

骨碎補忌羊肉、羊血、芸苔菜。

不宜與風燥藥同用。

①《本草經巰》:不宜與風燥藥同用。

②《得配本草》:忌羊肉、羊血、芸薹菜。

③《本草匯言》:如血虛風燥,血虛有火,血虛攣痹者,俱禁用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