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劉國梁借文旅熱進入商業,能否像姚明一樣“倒逼”胖球繼續改革?

在中國體育改革史上, 明星運動員有很大機會成為推動體制改革的關鍵力量, 而這也對運動員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商業與官場、手段與手腕、聲望與口碑必須全部具備。

作者 | 張偉

時隔五個月, 劉國梁再度回到公眾視線, 這一次的身份是商人。

11月6日, 中國女子乒乓球功勳運動員王楠在社交媒體透露, 劉國梁將攜手王楠夫婦一起“下海”經商。 隨後, 劉國梁通過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證實此事,

他寫道:

“新嘗試.新挑戰!我們攜手老朋友.新夥伴在威海市南海新區, 共同打造體育休閒特色小鎮典範, 今天正式啟動啦!讓大家攜起手來一起努力,

把握歷史機遇, 推廣全民健身活動, 讓更多的人瞭解體育、熱愛體育、參與體育、把體育融入生活, 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我喜歡創新, 也喜歡挑戰, 渴望在不同的領域做各種嘗試, 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 同時我也能更深度的剖析、瞭解體育的多元化, 更深刻的理解體育內涵, 積累寶貴經驗, 更好的為中國體育事業做貢獻!不忘初心, 繼續前行……”

這組乒乓球前國手創業者的合作方是地產公司雅居樂。 其官方新聞公告介紹道:11月6日, 雅居樂聯手劉國梁以及王楠夫婦, 與威海市南海新區簽訂一項協議。 根據協定, 雅居樂將斥資500億打造體育產業特色小鎮, 劉國梁將擔任本項目的首席顧問官。

王楠老公郭斌是這場新聞事件中的另外一個關鍵人物。

在五個月前, 他曾用激烈的語言表達對劉國梁的支援和對主管單位的批評, 這場舉國關注的任命成為劉國梁正式離開乒乓球事業的決定性原因。

6月21日, 乒乓球協會宣佈國家乒乓球隊管理模式將進行改革:不再設總、主教練崗位, 劉國梁改任中國乒乓球協會副主席。 實際上, 此前乒乓球協會副主席已經有18位了。 讓戰功赫赫的劉國梁從國家隊乒乓球總教練這樣的實幹職位離開, 前往一個看似可有可無的副主席的位置。

由此引發了中國乒乓球男隊主力隊員的激烈反應和社會輿論的全面關注。 這場轟轟烈烈的“嘩變”最終並未改變劉國梁在體制內的原因, 也讓“劉國梁”變為一個或多或少的敏感詞。

作為國乒“第三次創業”的推動者和實施者, 劉國梁不僅讓這支冠軍之師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包攬該項目的所有金牌, 還將這支隊伍打造成商業價值極高的“網紅之師”。

46歲的郭斌與劉國梁有著超過二十年的友誼,

根據此前媒體報導, 王楠和郭斌的姻緣中也有劉國梁的功勞。 2008年, 郭斌和王楠在山東威海正式登記結婚, 前者的主要事業便是在威海經營房地產生意, 而劉國梁此次投身商海的體育小鎮也正是位於威海。

雖然郭斌並非體育行業人士, 但因為性格豪爽、人脈廣泛, 又好打抱不平與仗義執言, 在乒乓球圈子裡有著非常不錯的口碑和影響力。 2017年7月16日, 郭斌還在本人的社交媒體帳號上透露, “領導勸讓我擔任遼寧省乒協主席”, 十幾年前, 僅有二十多歲的郭斌還出任過山東威海的乒協副主席。

郭斌明確表示了對於這個職務缺乏興趣, “出力不討好”。 他也借機表達對於體育產業改革的想法。 “此次也是體育改革, 是利用企業和體育的結合以及優勢互補,

更好地推廣全民體育健身運動。 ”

這顯然不是郭斌的理論表達。 在四個月後的11月6日的, 郭斌在自己長期經營的城市與雅樂居、劉國梁牽手進入了“企業和體育的結合”和“推廣全民健身運動”之中。 根據這項合作協定, 這個計畫中的體育小鎮以“全民體育”、“全民健身”、“全民參與”為理念, 以專業體育培訓服務為支撐, 導入國家級運動導師資源、國際性體育教育平臺, 打造國家級體育後備人才培育基地。

同時, 該項目將融合濱海休閒度假、醫療康養服務、高端教育配套、主題商業配套等城市功能的國家特色體育產業示範基地。

某種意義上, 文旅項目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和從業者認為是房地產市場的新機會。 這場文旅項目熱的背後,不僅是中國正在出現的消費升級運動和土地經營理念的變化,也是受益於宏觀政策影響。

2017年3月,發改委等八部委聯合推出《“十三五”時期文化旅遊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意在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與升級。打造特色小鎮和投資古城鎮成為一些房地產商的選擇。克而瑞的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旅遊地產銷售額同比增長大概40%,而到了2017年上半年已同比增長至60%。而恒大地產也在極短的時間內動用48.6億元人民幣在江蘇省拿下34塊土地,並全部配有旅遊專案規劃。

“體育+地產”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也與所謂的小鎮熱潮相互結合。僅以冰雪專案為例,兩大地產巨頭萬科和萬達已經分別在東北地區建造了自己的滑雪小鎮,而北京和張家口冬奧會的紅利也快速催熱了張家口地區崇禮小鎮的滑雪產業和地產價格。

就在今日,《中國基金報》從中國政府採購網獲悉,中體競賽管理有限公司(牽頭方)、中體產業(600158)、中體地產儀征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等公司組成聯合體,中標銅山體育小鎮片區開發建設PPP專案,專案總投資約24億元,合作年限為25年(含建設期,建設期不超過5年)。

實際上,這也並非雅居樂第一次涉足“體育+地產”。9月9日,雅居樂與上海阿裡體育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拓展體育產業園、產業基地、特色小鎮、體育場館規劃建設運營、體育大資料體系、社區體育服務體系及和體育相關的體育IP內容、教育培訓、建設、物管、文化、旅遊等領域合作,並推進專案落地、招商運營等。

8月14日,雅居樂與上海泉林大河體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共同開展體育IP合作、社群營運、體育文化媒體產業、體育旅遊、體育上下游產業及相關體育配套功能項目方面的合作。

在這樣的趨勢之下,在體育行業與威海地方同時擁有多年交往經驗的郭斌處於非常有利的交叉點,而路途不順卻人氣極旺的劉國梁顯然是這個體育小鎮非常珍貴的品牌形象和資源集合人士。

在現場致辭中,劉國梁提出,“目前全民健身已經逐步上升成為國家戰略,這使得中國體育產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體育已經慢慢演化成了一種有著多元化需求、盡情彰顯個性、從骨子裡熱愛運動的文化。”

長期浸染于舉國體制和嚴格的國家隊生活之中,劉國梁在公開表達中往往會帶有較為正統的說法,這幾乎是他無法擺脫掉的話術習慣。比如,他在昨天還說道,“我覺得這次的威海雅居樂體育休閒特色小鎮項目,既順應體育改革的潮流,又符合老百姓的需求,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劉國梁的這番話也並非冠冕堂皇的言論。這位少年出名的乒乓球天才,也深知傳統體育選拔和管理體制對於項目本身的限制。在接過國乒主教練的交接棒之後,雖然面對有了一些起色的外敵,但劉國梁仍然將主要改革方向放在新的時代順應市場的多元化發展,讓乒乓球繼續保持“國球”的地位與人氣。

在這個過程中,劉國梁堅定而不遺餘力,甚至動用偶像包裝的方法推動乒乓球被更多的年輕人熟悉和熱愛。讓乒乓球真正成為“全民健身”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劉國梁主導的“第三次創業”中的重要命題。

效果是顯著的,在保證梯隊建設的同時,國乒隊創造了商業意義上的明星,並且逐步被稱為“胖球隊”,亞文化傳播中需要的因素也都在紛紛備齊。例如,人氣火熱的張繼科在娛樂舞臺上不斷亮相,擁有了自己的龐大粉絲勢力,並且獲得了極高的商業認可。2017年5月末,《體壇週刊》公佈了中國體壇財富榜。張繼科僅排在孫楊之後,以6000萬元人民幣的收入名列第二。

在央視春晚小品中被調侃後,乒乓球的公眾形象一度遭遇危機,這個政治意義極強的運動在劉國梁的努力下開始逐漸親民。在《三聲》(微信公號ID:tosansheng)在6月的採訪中,前去無錫亞錦賽看比賽的資深乒乓球迷小新表示,近幾年的乒乓球的人氣確實上漲了很多。“幾年前乒乓球比賽只有老頭老太太看,門票幾十塊都賣不動。但今年我去看亞錦賽,680的門票幾乎都搶不到。”

不過,劉國梁曾經發揮的改革作用是否會延續到他的商業生涯中,或者說,這位家喻戶曉的乒乓球巨星,能夠借助商業的力量繼續他曾在體制內推動的改革,目前尚不得知也無法斷言。

在中國體育改革史上,明星運動員有很大機會成為推動體制改革的關鍵力量,而這也對運動員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商業與官場、手段與手腕、聲望與口碑必須全部具備。

姚明是目前為止最佳的例子。這位在NBA建立了中國和自己品牌的籃球巨星,不僅在運動員生涯中獲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就,也在商業世界頗有建樹。正是這樣的商業能力和實力,讓姚明在推進體育改革時擁有了更進一步的資本金。

目前,姚明名下已有17家公司(共21家,17家為存續狀態),再加上妻子葉莉持股的5家公司,公司總數已超20家。除了與體育相關的熟知領域,姚明已涉及的金融板塊還包括餐飲、體育、股市、音樂、紅酒、房產、影視等等。

推動中國籃球體制職業化和市場化進程是姚明的追求,他也面臨著危機和難局。中國國家隊在姚明2011年退役後就陷入長期的低谷和重建期,兩屆奧運決賽圈10場比賽全敗,亞洲籃壇霸主地位也難以確保。而在聯賽層面,籃協的管理方法始終落後於商業迅速發展的聯賽,和國家隊相互關聯進入某種困境。

這爆發出諸多激烈地衝突,一度讓中國籃球職業聯賽成為體育暴力事件的重災區。裁判水準、操守和威望欠缺的問題、外援引進和本土球員培養之間的平衡問題、聯賽商務開發與俱樂部連年虧損的問題、大賽不容有失與鍛煉新人的問題……紛亂地糾纏在一起,加重了中國籃球體制改革的難度。

和劉國梁早早成為少帥不同,姚明的改革自上而下、從商業到體制。在經營俱樂部方面,姚明就樹立了良好樣板,除了在外援制度、主場運營和球隊管理方面做出突破。重要的是,姚明在合適地時機從週邊倒逼改革,並且在整個過程中保持政治智慧和手腕靈活。

2016年初,姚明聯合18家俱樂部成立CBA聯賽公司即“中職聯籃球俱樂部(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出任公司的副董事長。此舉意在啟動職業聯賽的商業造血功能,解決俱樂部經營困境。

姚明的“倒逼”式改革並非一帆順風。姚明關於成立中職聯的動議從一開始在國企球隊就遭遇障礙,疑問之一在於如何控制這個公司的運營風險,以及如何中國籃協彼此協調,如何實現“管辦分離”。在籌備的幾個月中,姚明的大量精力放在交流和溝通上,即便如此,也難以20家俱樂部的統一。只有18家俱樂部的總經理參加了中職聯的成立大會。

隨後,姚明在中國籃協大會上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包括延長聯賽時間、增加聯賽場次、南北分區、分區內外雙循環賽事數量調整、縮短國家隊集訓時間、採取美國式的邀請制度、取消亞洲外援,把其他外援上場時間縮減成四節四人次。

不過,這樣的改革方案遭到了否決,中職聯的諸多建議也多難以進行。長期存在的管理體制和俱樂部利益是橫梗在姚明面前的重要障礙。但是姚明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改革進取,他利用在政協的發言、籃協的談判、中職聯內部協調以及媒體採訪中,一直不順利卻不停息的推動籃球體制改革。

2017年2月,中國籃球協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姚明全票當選為新一任主席,標誌著中國籃球的改革開始進入深水區,也意味著姚明在改革中的位置和話語權發生了積極變化。10月20日晚,上海男籃在官微上發出公告,正式宣佈姚明退出上海東方籃球俱樂部,實現“政商分離”的姚明更專心致志地投入到中國籃球改革當中。

在國球體制內遇到挫折而選擇在友人的幫助下進入文旅地產行業的劉國梁,與海外留洋歸來、運用商業能力和行業影響力推動改革的姚明,非常難以完全對比和要求。但是,如果還要持續改革自己曾經熱愛和付出的體育運動,並且在商業世界中同樣獲得成就,劉國梁可能還需要向姚明學習。

這場文旅項目熱的背後,不僅是中國正在出現的消費升級運動和土地經營理念的變化,也是受益於宏觀政策影響。

2017年3月,發改委等八部委聯合推出《“十三五”時期文化旅遊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意在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與升級。打造特色小鎮和投資古城鎮成為一些房地產商的選擇。克而瑞的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旅遊地產銷售額同比增長大概40%,而到了2017年上半年已同比增長至60%。而恒大地產也在極短的時間內動用48.6億元人民幣在江蘇省拿下34塊土地,並全部配有旅遊專案規劃。

“體育+地產”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也與所謂的小鎮熱潮相互結合。僅以冰雪專案為例,兩大地產巨頭萬科和萬達已經分別在東北地區建造了自己的滑雪小鎮,而北京和張家口冬奧會的紅利也快速催熱了張家口地區崇禮小鎮的滑雪產業和地產價格。

就在今日,《中國基金報》從中國政府採購網獲悉,中體競賽管理有限公司(牽頭方)、中體產業(600158)、中體地產儀征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等公司組成聯合體,中標銅山體育小鎮片區開發建設PPP專案,專案總投資約24億元,合作年限為25年(含建設期,建設期不超過5年)。

實際上,這也並非雅居樂第一次涉足“體育+地產”。9月9日,雅居樂與上海阿裡體育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拓展體育產業園、產業基地、特色小鎮、體育場館規劃建設運營、體育大資料體系、社區體育服務體系及和體育相關的體育IP內容、教育培訓、建設、物管、文化、旅遊等領域合作,並推進專案落地、招商運營等。

8月14日,雅居樂與上海泉林大河體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共同開展體育IP合作、社群營運、體育文化媒體產業、體育旅遊、體育上下游產業及相關體育配套功能項目方面的合作。

在這樣的趨勢之下,在體育行業與威海地方同時擁有多年交往經驗的郭斌處於非常有利的交叉點,而路途不順卻人氣極旺的劉國梁顯然是這個體育小鎮非常珍貴的品牌形象和資源集合人士。

在現場致辭中,劉國梁提出,“目前全民健身已經逐步上升成為國家戰略,這使得中國體育產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體育已經慢慢演化成了一種有著多元化需求、盡情彰顯個性、從骨子裡熱愛運動的文化。”

長期浸染于舉國體制和嚴格的國家隊生活之中,劉國梁在公開表達中往往會帶有較為正統的說法,這幾乎是他無法擺脫掉的話術習慣。比如,他在昨天還說道,“我覺得這次的威海雅居樂體育休閒特色小鎮項目,既順應體育改革的潮流,又符合老百姓的需求,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劉國梁的這番話也並非冠冕堂皇的言論。這位少年出名的乒乓球天才,也深知傳統體育選拔和管理體制對於項目本身的限制。在接過國乒主教練的交接棒之後,雖然面對有了一些起色的外敵,但劉國梁仍然將主要改革方向放在新的時代順應市場的多元化發展,讓乒乓球繼續保持“國球”的地位與人氣。

在這個過程中,劉國梁堅定而不遺餘力,甚至動用偶像包裝的方法推動乒乓球被更多的年輕人熟悉和熱愛。讓乒乓球真正成為“全民健身”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劉國梁主導的“第三次創業”中的重要命題。

效果是顯著的,在保證梯隊建設的同時,國乒隊創造了商業意義上的明星,並且逐步被稱為“胖球隊”,亞文化傳播中需要的因素也都在紛紛備齊。例如,人氣火熱的張繼科在娛樂舞臺上不斷亮相,擁有了自己的龐大粉絲勢力,並且獲得了極高的商業認可。2017年5月末,《體壇週刊》公佈了中國體壇財富榜。張繼科僅排在孫楊之後,以6000萬元人民幣的收入名列第二。

在央視春晚小品中被調侃後,乒乓球的公眾形象一度遭遇危機,這個政治意義極強的運動在劉國梁的努力下開始逐漸親民。在《三聲》(微信公號ID:tosansheng)在6月的採訪中,前去無錫亞錦賽看比賽的資深乒乓球迷小新表示,近幾年的乒乓球的人氣確實上漲了很多。“幾年前乒乓球比賽只有老頭老太太看,門票幾十塊都賣不動。但今年我去看亞錦賽,680的門票幾乎都搶不到。”

不過,劉國梁曾經發揮的改革作用是否會延續到他的商業生涯中,或者說,這位家喻戶曉的乒乓球巨星,能夠借助商業的力量繼續他曾在體制內推動的改革,目前尚不得知也無法斷言。

在中國體育改革史上,明星運動員有很大機會成為推動體制改革的關鍵力量,而這也對運動員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商業與官場、手段與手腕、聲望與口碑必須全部具備。

姚明是目前為止最佳的例子。這位在NBA建立了中國和自己品牌的籃球巨星,不僅在運動員生涯中獲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就,也在商業世界頗有建樹。正是這樣的商業能力和實力,讓姚明在推進體育改革時擁有了更進一步的資本金。

目前,姚明名下已有17家公司(共21家,17家為存續狀態),再加上妻子葉莉持股的5家公司,公司總數已超20家。除了與體育相關的熟知領域,姚明已涉及的金融板塊還包括餐飲、體育、股市、音樂、紅酒、房產、影視等等。

推動中國籃球體制職業化和市場化進程是姚明的追求,他也面臨著危機和難局。中國國家隊在姚明2011年退役後就陷入長期的低谷和重建期,兩屆奧運決賽圈10場比賽全敗,亞洲籃壇霸主地位也難以確保。而在聯賽層面,籃協的管理方法始終落後於商業迅速發展的聯賽,和國家隊相互關聯進入某種困境。

這爆發出諸多激烈地衝突,一度讓中國籃球職業聯賽成為體育暴力事件的重災區。裁判水準、操守和威望欠缺的問題、外援引進和本土球員培養之間的平衡問題、聯賽商務開發與俱樂部連年虧損的問題、大賽不容有失與鍛煉新人的問題……紛亂地糾纏在一起,加重了中國籃球體制改革的難度。

和劉國梁早早成為少帥不同,姚明的改革自上而下、從商業到體制。在經營俱樂部方面,姚明就樹立了良好樣板,除了在外援制度、主場運營和球隊管理方面做出突破。重要的是,姚明在合適地時機從週邊倒逼改革,並且在整個過程中保持政治智慧和手腕靈活。

2016年初,姚明聯合18家俱樂部成立CBA聯賽公司即“中職聯籃球俱樂部(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出任公司的副董事長。此舉意在啟動職業聯賽的商業造血功能,解決俱樂部經營困境。

姚明的“倒逼”式改革並非一帆順風。姚明關於成立中職聯的動議從一開始在國企球隊就遭遇障礙,疑問之一在於如何控制這個公司的運營風險,以及如何中國籃協彼此協調,如何實現“管辦分離”。在籌備的幾個月中,姚明的大量精力放在交流和溝通上,即便如此,也難以20家俱樂部的統一。只有18家俱樂部的總經理參加了中職聯的成立大會。

隨後,姚明在中國籃協大會上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包括延長聯賽時間、增加聯賽場次、南北分區、分區內外雙循環賽事數量調整、縮短國家隊集訓時間、採取美國式的邀請制度、取消亞洲外援,把其他外援上場時間縮減成四節四人次。

不過,這樣的改革方案遭到了否決,中職聯的諸多建議也多難以進行。長期存在的管理體制和俱樂部利益是橫梗在姚明面前的重要障礙。但是姚明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改革進取,他利用在政協的發言、籃協的談判、中職聯內部協調以及媒體採訪中,一直不順利卻不停息的推動籃球體制改革。

2017年2月,中國籃球協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姚明全票當選為新一任主席,標誌著中國籃球的改革開始進入深水區,也意味著姚明在改革中的位置和話語權發生了積極變化。10月20日晚,上海男籃在官微上發出公告,正式宣佈姚明退出上海東方籃球俱樂部,實現“政商分離”的姚明更專心致志地投入到中國籃球改革當中。

在國球體制內遇到挫折而選擇在友人的幫助下進入文旅地產行業的劉國梁,與海外留洋歸來、運用商業能力和行業影響力推動改革的姚明,非常難以完全對比和要求。但是,如果還要持續改革自己曾經熱愛和付出的體育運動,並且在商業世界中同樣獲得成就,劉國梁可能還需要向姚明學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