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跛腳美國”印象:注重個性教育、種族隔閡深、基建像第三世界

如果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初次出國的人常由於中美城市建設和生活水準的巨大差距而受到衝擊, 那麼, 到了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 隨著國內迅速發展, 中美現代化水準的鴻溝已大大縮小, 走進美國, 更多的衝擊來自文化差異帶來的新鮮感。

中美兩國的自然環境、民族歷史、傳統思想、社會認知、語言文字等方面各有千秋。 在美國留學期間, 我有機會深入領略這個國家的多元文化, 尤其關注到它的教育理念、種族狀況以及基礎設施現狀, 當中有不少值得我們思考之處。

哈佛大學

注重個性培養的教育模式

美國人非常注重個性, 也樂意強調自己與眾不同。 初到美國, 我就發現身邊很多人都有獨特的經歷:有些曾在軍隊服役, 有些有在海外從事志願服務的經歷, 有些曾在華爾街工作過再回學校讀研究生, 等等, 背景十分多元。 不少人都會說多門語言,

例如跟我一起選課的Barney不但會英語、法語、希伯來語, 還在學習中文。 類似的情況在華盛頓的高校裡不在少數。

有意思的是, 每當與初次見面的美國人相互做自我介紹時, 他們通常會給你一段很長的回答, 比如說:“我是一個德國裔的美國人, 我是一個游泳運動員, 還是一個女權主義者”, 抑或“我是一個非洲裔的紐約人, 我是一名退役軍人, 曾在阿富汗服役, 我愛打棒球”等, 每個人都極力彰顯與他人的不同。 比起中國人大多願意隨大流、容易形成網路流行語的行為, 美國人似乎並不在意是否融入主流, 反而是刻意尋找自己所屬的小群體。 美國社會也容易孕育出較多非政府組織和社團, 只要不觸犯法律, 多數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群。

之所以如此, 主要是因為美國人比較在意自己的身份, 有較強的自我意識。 關於這一點, 我曾請教過許多同學, 他們告訴我, 在美國, 特別是中學時代, 如果只會讀書, 而沒有其它的興趣愛好, 往往會被身邊的人視作書呆子。 年輕人若想成為社交達人, 贏得同學矚目, 最好是參與各種運動比賽, 比如橄欖球、籃球、游泳、田徑等;或者擔綱社團活動, 例如參與演講、辯論、模擬聯合國等社團。 只有這樣, 在同學心目中才會顯得比較“酷”。 也正是在這種觀念下, 美國學生在廣泛的課外活動中, 不斷拓展視野, 培養能力, 逐漸擁有越來越廣泛的特長和技能。

如今, 美國大學在考核申請學生的簡歷時, 也普遍重視他們在文藝活動和體育競技方面的綜合素質,

使其成為成績之外的重要指標。 SAT(美國大學升學考試)、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等的成績依然是必備門檻, 但光有學習成績, 只代表對書本知識掌握得不錯, 卻未必是適合搞學術、做研究的人才。 若輔以在某些領域的特長, 則代表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動手能力, 也有相當的探究精神, 這對日後的深入鑽研大有裨益。 參與社會活動還能說明學生對周圍事務的關心程度, 以及發現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而出色的體育成績更能說明學生有良好體質和競爭心態, 這些都是從事研究所必需的重要品格和特質。

在這種背景下, 自我追尋和升學機制的激勵讓美國學生從小就比較重視課外興趣的培養。

進入大學後, 美國學生往往有更多後勁, 也更容易在最前沿的領域取得突破。 相對來說, 剛來美國的中國學生則略顯千人一面。 畢竟在國內, 尤其是二三線城市, 繁重的學習負擔使得學生除了課堂知識以外, 很少有時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 因此美國人往往給人一種有意思、有個性的第一印象, 進一步而言, 也更容易與人接觸和交往。

“種族的馬賽克”

在美國留學期間,另一個引起我思考的問題就是美國的種族問題。我認為,中國留學生若想要更好地理解美國、融入美國,實現赴美留學的真正意義,讀懂美國的種族現狀便是其中一個重要途徑,通過觀察和探討種族問題,或許能為更好地明白當下美國的社會現狀提供一些思考線索。

眾所周知,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移民國家,常被稱為“種族的熔爐”,其開放、包容的態度可以讓每個懷揣“美國夢”的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多元文化、多元種族在這裡和諧共處。然而,現實中的美國雖然容納了各種族的成員,卻未能發揮“熔爐”的實際效果,我認為,當今的美國更像是“種族的馬賽克”——把各個種族簡單地拼接、堆積在一起。和法國刻意打破民族意識,塑造法蘭西民族認同的做法相反,美國社會有意識地保留和強調了各民族的身份。不同族裔往往“抱團”生活,不同種族之間“大雜居、小聚居”,形成典型的黑人社區、華人社區等,族裔間的隔閡也較為明顯。

以我所在的華盛頓特區為例,其境內有58%的黑人和39%的白人,然而黑人和白人卻並非如想像般生活在一起,而是仿佛活在兩個平行世界,涇渭分明,鮮有交集。

先說說地理上的。白人通常聚集在華盛頓西北部的喬治城地區,這是一個富有古典氣質的歐式城鎮,附近有喬治城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AIS分校等世界名校,可以說是華盛頓特區的文化教育中心。我在這裡就讀,發現這個地區不是一般的“白”,白人佔據了絕大多數,平時走在路上都感覺不到自己其實是身處華盛頓這個以黑人為主要人口的城市。

黑人都生活在華盛頓東部。以安娜卡斯蒂亞等地區為例,區域內居住的幾乎都是黑人,而其它族裔卻只能敬而遠之。據美國警察局的統計,華盛頓東部地區一些貧窮社區,治安問題嚴重,槍擊事件時有發生,小偷小摸就更不用說了。但即便如此,收入較高、家庭殷實的黑人也不會搬去西部的白人區,而是在東北部的拉格鎮一帶居住。我曾在拉格鎮一個關係較好的黑人同學家中寄宿,發現那裡的住宅條件非常好,一看就知道是富人社區,不過卻很少有白人來此定居。可見收入條件並不是劃分華盛頓社區的主要條件,種族成分才是。

而新興的上層人士、收入較高的外來移民,近年來明顯往華盛頓南部的阿靈頓地區集中(資料顯示阿靈頓的平均收入全美最高)。例如美國華人和中國留學生就大多選擇居住在這一帶。儘管這裡不屬於華盛頓傳統的核心地區,但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配套設施可以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

從生活方式看,不同族裔也差異顯著。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的使用者幾乎都是黑人,往往一整輛滿員的公車,難見一個白人的身影。有段時間我每天坐車往返於郊區和市中心,由於華盛頓地鐵線路較少,公車又不夠頻繁,每到高峰期公車總是滿滿當當的。但放眼望去,除了我以外都是清一色的黑人,一個亞洲人在其中顯得特別另類。而白人基本選擇駕車出行。因此在白人聚居的華盛頓西北部地區,地鐵都不是特別發達,因為除了學生之外,極少有人使用。

而在業餘生活方面,不同族裔的選擇也各有不同。白人往往去公園遛狗、騎腳踏車、跑步鍛煉,而黑人對這些興趣較低,更愛打籃球等集體活動。到了週末,美國的主要族裔都會參加教會活動。美國作為世界上宗教氛圍最濃厚的國家之一,幾乎人人信教,這與世俗化程度較高的歐洲差異顯著。但是不同族裔往往去不同教堂,例如韓裔美國人會去韓國教會、黑人會去黑人教堂。我發現各個教會的活動其實大同小異,但參與成員卻有很強的民族色彩,一般很少出現跨種族的教會組織。畢竟宗教活動也是一種社會交往,除了享受免費餐食、文化課程外,更多的是建立人與人之間聯繫的紐帶。

而在職業選擇方面,族裔之間的反差之大更是到了讓人觸目驚心的地步。無論是我所在的學校,還是兼職的辦公單位,坐辦公室的、社會地位較高的工作,幾乎都是白人在做,而打掃衛生、公車司機、地鐵執勤、路面修理等社會地位相對較低的勞動者都是黑人。

以上種種生活痕跡從不同側面描繪出令人唏噓的美國社會種族現狀。儘管種族隔離的高牆早已被推倒,但那堵看不見的“心牆”依然橫亙於不同族裔之間,並通過家庭、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影響不斷得到強化和延續。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在其著作《跛腳的美國》中痛陳美國社會的種種問題。事實上,美國的問題始終都在,只不過主流媒體不願去報導,對此視而不見。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種族問題是一個必須正視和嚴肅面對的大問題,但是承認問題的存在僅僅是個開始,要改變這個多年來形成的社會矛盾,需要做的還有太多。

美國鐵路

基礎設施的“第三世界化”

到過美國的人,一定對美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印象深刻。想像中的美國先進、發達、“高大上”,然而,到了美國才發現,現實是:橋樑搖搖欲墜、道路亟須維修、港口破敗不堪、列車無法提速……對於已經習慣國內高水準基建的中國人來說,美國基礎設施的老舊和破敗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事實上,在大半個世紀以前,美國曾有世界上最好的道路交通系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作為“先發國家”的劣勢逐漸暴露:當後發國家開始把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基建時,美國卻只能對舊設施“縫縫補補”,整個國家的基建水準已淪為第三世界的標準。有時明明身在紐約,恍惚間會以為自己到了墨西哥城。

據統計,中國每年在基建方面的花費達到GDP的9%以上,即使是同屬發達國家的歐洲各國投入也超過5%,而美國的投入僅為2.5%,遠遠落後於其它國家。受體制和私有化的制約,美國始終難以集中力量搞基建,自羅斯福新政以降,已有70多年沒有全國性的大規模基建計畫了。

缺少聯邦政府的頂層支持,各州只能依靠州財政自食其力,因此美國的市政建設相差很大,不同的州財政狀況不同,由此進一步體現在基建效果上。例如從華盛頓驅車一路向北,在馬里蘭州道路平坦,車道寬闊,出行順暢;一旦進入賓夕法尼亞州的地界,路況立刻急轉直下,明明是高速公路,卻仿佛行走在一條鄉村路上,這當然嚴重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更不必說美國的鐵路。現在除了貨運以外,普通的客運鐵路基本已失去客源。根據美國運輸部的統計,現在在美國進行距離超過80公里以上的中長途旅行的美國人中,只有大約1%的人以火車為首選交通工具。2015年我在美國時,正好遇上一起嚴重的列車脫軌事故,往返於華盛頓和紐約的列車在急速行駛過程中脫軌,導致8人死亡,超過200人受傷。當時我正考慮去紐約旅行,見到美國鐵路的殘破景象後,最終還是選擇了自駕。

美國基礎設施的殘破凋敝,一方面是由於公共財政缺乏,另一方面也是私企的短視和逐利行為造成的。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此次能夠贏得眾多支援,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拋出的大規模基建計畫。特朗普提出了所謂的美版“4萬億”(每年拿出至少5500億美元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可以說是回應了廣大美國中產階級的核心需求。雖然這一計畫執行難度很高——美國的財政赤字已經遠超安全邊際,何來多餘的資金支持基建呢?但是特朗普的計畫至少給出了一種希望:美國政府終於有決心改變現狀了。或許是聯邦撥款和州政府合作,或許是公私合營模式的介入,也可能是搞跨國基礎設施合作(比如中國的國內產能就有很大的投資動力)……

談了美國的很多不足,但還是要承認,美國依然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最有影響力的國家。雖然現在有很多問題,不過這個“跛腳美國”仍然不可小覷。今後很多年美國也將繼續引領世界發展的步伐,只要能夠克服國內的種種問題,美國發達的科技基礎和巨大成熟的市場,都是其維持國際地位的重要保證。美國到底能不能“Great again(再次偉大)”,實現復興,讓我們拭目以待。

原題:“跛腳美國”的近距離觀察

作者:曹靖楠,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種族的馬賽克”

在美國留學期間,另一個引起我思考的問題就是美國的種族問題。我認為,中國留學生若想要更好地理解美國、融入美國,實現赴美留學的真正意義,讀懂美國的種族現狀便是其中一個重要途徑,通過觀察和探討種族問題,或許能為更好地明白當下美國的社會現狀提供一些思考線索。

眾所周知,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移民國家,常被稱為“種族的熔爐”,其開放、包容的態度可以讓每個懷揣“美國夢”的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多元文化、多元種族在這裡和諧共處。然而,現實中的美國雖然容納了各種族的成員,卻未能發揮“熔爐”的實際效果,我認為,當今的美國更像是“種族的馬賽克”——把各個種族簡單地拼接、堆積在一起。和法國刻意打破民族意識,塑造法蘭西民族認同的做法相反,美國社會有意識地保留和強調了各民族的身份。不同族裔往往“抱團”生活,不同種族之間“大雜居、小聚居”,形成典型的黑人社區、華人社區等,族裔間的隔閡也較為明顯。

以我所在的華盛頓特區為例,其境內有58%的黑人和39%的白人,然而黑人和白人卻並非如想像般生活在一起,而是仿佛活在兩個平行世界,涇渭分明,鮮有交集。

先說說地理上的。白人通常聚集在華盛頓西北部的喬治城地區,這是一個富有古典氣質的歐式城鎮,附近有喬治城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AIS分校等世界名校,可以說是華盛頓特區的文化教育中心。我在這裡就讀,發現這個地區不是一般的“白”,白人佔據了絕大多數,平時走在路上都感覺不到自己其實是身處華盛頓這個以黑人為主要人口的城市。

黑人都生活在華盛頓東部。以安娜卡斯蒂亞等地區為例,區域內居住的幾乎都是黑人,而其它族裔卻只能敬而遠之。據美國警察局的統計,華盛頓東部地區一些貧窮社區,治安問題嚴重,槍擊事件時有發生,小偷小摸就更不用說了。但即便如此,收入較高、家庭殷實的黑人也不會搬去西部的白人區,而是在東北部的拉格鎮一帶居住。我曾在拉格鎮一個關係較好的黑人同學家中寄宿,發現那裡的住宅條件非常好,一看就知道是富人社區,不過卻很少有白人來此定居。可見收入條件並不是劃分華盛頓社區的主要條件,種族成分才是。

而新興的上層人士、收入較高的外來移民,近年來明顯往華盛頓南部的阿靈頓地區集中(資料顯示阿靈頓的平均收入全美最高)。例如美國華人和中國留學生就大多選擇居住在這一帶。儘管這裡不屬於華盛頓傳統的核心地區,但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配套設施可以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

從生活方式看,不同族裔也差異顯著。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的使用者幾乎都是黑人,往往一整輛滿員的公車,難見一個白人的身影。有段時間我每天坐車往返於郊區和市中心,由於華盛頓地鐵線路較少,公車又不夠頻繁,每到高峰期公車總是滿滿當當的。但放眼望去,除了我以外都是清一色的黑人,一個亞洲人在其中顯得特別另類。而白人基本選擇駕車出行。因此在白人聚居的華盛頓西北部地區,地鐵都不是特別發達,因為除了學生之外,極少有人使用。

而在業餘生活方面,不同族裔的選擇也各有不同。白人往往去公園遛狗、騎腳踏車、跑步鍛煉,而黑人對這些興趣較低,更愛打籃球等集體活動。到了週末,美國的主要族裔都會參加教會活動。美國作為世界上宗教氛圍最濃厚的國家之一,幾乎人人信教,這與世俗化程度較高的歐洲差異顯著。但是不同族裔往往去不同教堂,例如韓裔美國人會去韓國教會、黑人會去黑人教堂。我發現各個教會的活動其實大同小異,但參與成員卻有很強的民族色彩,一般很少出現跨種族的教會組織。畢竟宗教活動也是一種社會交往,除了享受免費餐食、文化課程外,更多的是建立人與人之間聯繫的紐帶。

而在職業選擇方面,族裔之間的反差之大更是到了讓人觸目驚心的地步。無論是我所在的學校,還是兼職的辦公單位,坐辦公室的、社會地位較高的工作,幾乎都是白人在做,而打掃衛生、公車司機、地鐵執勤、路面修理等社會地位相對較低的勞動者都是黑人。

以上種種生活痕跡從不同側面描繪出令人唏噓的美國社會種族現狀。儘管種族隔離的高牆早已被推倒,但那堵看不見的“心牆”依然橫亙於不同族裔之間,並通過家庭、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影響不斷得到強化和延續。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在其著作《跛腳的美國》中痛陳美國社會的種種問題。事實上,美國的問題始終都在,只不過主流媒體不願去報導,對此視而不見。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種族問題是一個必須正視和嚴肅面對的大問題,但是承認問題的存在僅僅是個開始,要改變這個多年來形成的社會矛盾,需要做的還有太多。

美國鐵路

基礎設施的“第三世界化”

到過美國的人,一定對美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印象深刻。想像中的美國先進、發達、“高大上”,然而,到了美國才發現,現實是:橋樑搖搖欲墜、道路亟須維修、港口破敗不堪、列車無法提速……對於已經習慣國內高水準基建的中國人來說,美國基礎設施的老舊和破敗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事實上,在大半個世紀以前,美國曾有世界上最好的道路交通系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作為“先發國家”的劣勢逐漸暴露:當後發國家開始把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基建時,美國卻只能對舊設施“縫縫補補”,整個國家的基建水準已淪為第三世界的標準。有時明明身在紐約,恍惚間會以為自己到了墨西哥城。

據統計,中國每年在基建方面的花費達到GDP的9%以上,即使是同屬發達國家的歐洲各國投入也超過5%,而美國的投入僅為2.5%,遠遠落後於其它國家。受體制和私有化的制約,美國始終難以集中力量搞基建,自羅斯福新政以降,已有70多年沒有全國性的大規模基建計畫了。

缺少聯邦政府的頂層支持,各州只能依靠州財政自食其力,因此美國的市政建設相差很大,不同的州財政狀況不同,由此進一步體現在基建效果上。例如從華盛頓驅車一路向北,在馬里蘭州道路平坦,車道寬闊,出行順暢;一旦進入賓夕法尼亞州的地界,路況立刻急轉直下,明明是高速公路,卻仿佛行走在一條鄉村路上,這當然嚴重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更不必說美國的鐵路。現在除了貨運以外,普通的客運鐵路基本已失去客源。根據美國運輸部的統計,現在在美國進行距離超過80公里以上的中長途旅行的美國人中,只有大約1%的人以火車為首選交通工具。2015年我在美國時,正好遇上一起嚴重的列車脫軌事故,往返於華盛頓和紐約的列車在急速行駛過程中脫軌,導致8人死亡,超過200人受傷。當時我正考慮去紐約旅行,見到美國鐵路的殘破景象後,最終還是選擇了自駕。

美國基礎設施的殘破凋敝,一方面是由於公共財政缺乏,另一方面也是私企的短視和逐利行為造成的。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此次能夠贏得眾多支援,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拋出的大規模基建計畫。特朗普提出了所謂的美版“4萬億”(每年拿出至少5500億美元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可以說是回應了廣大美國中產階級的核心需求。雖然這一計畫執行難度很高——美國的財政赤字已經遠超安全邊際,何來多餘的資金支持基建呢?但是特朗普的計畫至少給出了一種希望:美國政府終於有決心改變現狀了。或許是聯邦撥款和州政府合作,或許是公私合營模式的介入,也可能是搞跨國基礎設施合作(比如中國的國內產能就有很大的投資動力)……

談了美國的很多不足,但還是要承認,美國依然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最有影響力的國家。雖然現在有很多問題,不過這個“跛腳美國”仍然不可小覷。今後很多年美國也將繼續引領世界發展的步伐,只要能夠克服國內的種種問題,美國發達的科技基礎和巨大成熟的市場,都是其維持國際地位的重要保證。美國到底能不能“Great again(再次偉大)”,實現復興,讓我們拭目以待。

原題:“跛腳美國”的近距離觀察

作者:曹靖楠,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