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姚輝冠:甘做網路森林的“啄木鳥”

□徐公軒

姚輝冠, 男, 30歲, 中共黨員, 2011年8月畢業于江蘇警官學院, 現任沛縣公安局沛城派出所四中隊中隊長。 他從一名基層派出所民警做起,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 刻苦鑽研打擊網路犯罪的新方法, 逐漸成為網路案件偵辦的行家裡手。

從警6年來, 姚輝冠5次榮立個人三等功, 3次獲得市局嘉獎, 1次被評為市局人民滿意員警, 2次被評為縣局人民滿意員警。 他常常掛在嘴邊的就是:“我是派出所的一名基層民警, 雖然沒有管理整個網路森林的能力, 但是我願意做一隻勤勞、敏銳的啄木鳥, 盡自己最大努力,

去消滅網路森林中的一個個蛀蟲。 ”

初出茅廬, 網路追逃小試牛刀

涉嫌尋釁滋事罪的耿某在逃兩年仍未被抓獲, 受害人時常會到所裡詢問情況, 剛剛畢業實習的姚輝冠看著受害人詢問無果後的失落神態, 覺得心有不甘, 一定要儘快給受害人一個滿意的答覆。

通過研判卷宗, 發現耿某與自己是同齡人, 而作為青年人又大多有著上網聊天的習慣, 姚輝冠就想著, 能不能利用當下發展迅速的互聯網力量來幫助抓逃, 於是他不斷調查, 最終發現耿某正在用某網路社交平臺談朋友。

得到這一線索後, 姚輝冠開動腦筋, 在網路上偽裝成一名青年女性, 開始與耿某交談。 近半個月的“情感交流”, 姚輝冠慢慢獲得耿某的信任, 獲取耿某確切的地址後順利將其抓獲。

耿某被抓獲, 案件是結束了, 但姚輝冠覺得工作不能就此結束, 他結合具體案件進一步總結完善, 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網路追逃經驗。

此後, 姚輝冠通過網路連續抓獲各類在逃人員20余名, 抓獲各類案件嫌疑人20餘名。 2014年8月份, 姚輝冠抓捕了一名特大詐騙案件犯罪嫌疑人, 涉案價值高達10萬餘元。

由於追逃工作出色, 參加工作1年多的姚輝冠就站到了縣局會議廳的演講臺上, 向全縣民警做報告, 短短20分鐘的彙報, 讓大家對這位初出茅廬的80後新警刮目相看。

再接再厲, 偵破“網案”初窺門徑

“姚輝冠不僅會抓逃犯, 還破了不少網路犯罪案件, 真得給他點個贊。 ”沛城派出所所長沈瑜君告訴記者。

2015年,

在公安部等六部委聯合開展的打擊“網上銀行卡非法買賣”專項行動中, 姚輝冠在某聊天軟體群內發現了非法買賣銀行卡的犯罪線索。 經過近一個月的網上偵查, 最終確定該團夥的窩點位於湖南省長沙市。

在彙報領導後, 他帶上案卷, 和縣局網安部門的同事一起“戰長沙”。 經過近一周時間, 最終將錢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扣押沒有來得及銷售的銀行卡100余張, 作案用的筆記型電腦3台, 手機6部, 該案件打響了全國專項行動集群戰役的“第一槍”。

隨著公安機關對網路犯罪打擊力度的持續加大, 犯罪嫌疑人越來越狡猾, 有的犯罪嫌疑人在網上有好幾個身份, 用合法的身份掩蓋自己的犯罪行為, 偵破難度很大。 但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過好獵手。

2017年5月, 姚輝冠在和朋友聊天的過程中發現, 在沛縣地區出現了一個出售男性保健品的微商團隊。 然而, 令人氣憤的是, 該微商團隊為了吸引人氣, 自建了所謂的“福利群”, 大肆傳播淫穢視頻。

姚輝冠得到消息後, 經過兩周的調查, 逐漸摸清該團夥的組織架構, 他迅速將情況上報, 與同事一起抓獲了魏某等人, 並以傳播淫穢物品罪將其移送起訴。

而在辦理此案的過程中又牽出了案中案, 這個團隊銷售的一種保健商品經徐州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鑒定為假藥。 於是姚輝冠一追到底, 於2017年9月初, 又與同事一起將楊某等制售假藥團夥一網打盡, 該案共採取刑事措施21人, 批准逮捕6人。

獨當一面, 屢破大案爐火純青

雖然姚輝冠不是專業的網安民警,

但是他利用派出所民警的便利條件, 從最接近基層群眾的地方入手, 憑藉敏銳的案件嗅覺, 深入研究、果斷出擊, 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派出所民警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網路案件行家。

2016年3月, 姚輝冠在轄區走訪的過程中聽到一些大媽們在討論“上課”、“賺錢”、“網路幣”等字眼。 敏銳的姚輝冠察覺到了問題, 他通過進一步偵查, 最終發現沛縣的滿某等人私自成立了工作室, 發展某網路幣會員, 涉及人員眾多, 金額巨大, 疑似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 得到消息的姚輝冠立即向上級彙報, 而他也被任命為此案件的主辦人, 最終抓獲嫌疑人30餘名, 涉案金額上億元。

沛城派出所教導員朱守謙說道:“姚輝冠就像網路森林裡的一隻‘啄木鳥’, 啄出著一個又一個的網路蛀蟲,為網路安寧貢獻自己的力量。現在只要遇到了網路案件,都會讓他參與其中,缺他不可。”

同年8月份,在走訪中,姚輝冠又發現了一個名叫“××利”的傳銷組織,通過微信群在沛縣城區蔓延。網路的隱蔽性、欺騙性、虛擬性使得“××利”隊伍日益壯大。

姚輝冠再次請纓,擔任了此案件的主辦人,通過細心的偵查、大膽的猜想、小心的求證,終於剷除了“××利”這一傳銷組織,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

2016年12月份,某網路幣與“××利”兩起網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件被公安部掛牌督辦,而作為主辦人的姚輝冠也成了沛縣群眾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破案能手。

啄出著一個又一個的網路蛀蟲,為網路安寧貢獻自己的力量。現在只要遇到了網路案件,都會讓他參與其中,缺他不可。”

同年8月份,在走訪中,姚輝冠又發現了一個名叫“××利”的傳銷組織,通過微信群在沛縣城區蔓延。網路的隱蔽性、欺騙性、虛擬性使得“××利”隊伍日益壯大。

姚輝冠再次請纓,擔任了此案件的主辦人,通過細心的偵查、大膽的猜想、小心的求證,終於剷除了“××利”這一傳銷組織,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

2016年12月份,某網路幣與“××利”兩起網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件被公安部掛牌督辦,而作為主辦人的姚輝冠也成了沛縣群眾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破案能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