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刷牙你都不會,快看看世界標準降低癌症風險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 大多數人不把口腔問題當回事兒, 更不會把牙周病和癌症聯繫起來。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 刷牙不徹底導致的牙菌斑、牙周炎問題可能加大患癌症死亡的風險。

據報導, 1/5的癌症患者有口腔感染和發炎症狀。 一項研究更顯示, 嚴重的牙菌斑、口腔細菌問題會將患癌死亡的風險增加80%, 可能減少13年壽命。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最新研究也發現, 牙周病會讓食管癌風險增加228%, 膽囊癌風險增加73%, 並與乳腺癌、肺癌等關係密切。

一部分牙周病來自遺傳或錯誤的用牙習慣, 但絕大多數牙周病都是清潔不到位所致。

國際口腔醫學界有一個公認的“80/20”原則, 即80歲時至少存留20顆健康牙齒。

然而現狀是, 有人20多歲就口腔問題頻發;30多歲就出現牙齦萎縮、牙齒鬆動, 還伴有牙周炎;才過50歲牙已經掉了好幾顆……

中國口腔醫學會發佈了一套標準刷牙法, 即美國牙科協會推薦的一種,

有效去除齦緣附近及齦溝內菌斑的方法——巴氏(Bass)刷牙法。

第一步:刷門牙外側

刷毛應與牙齒、牙齦成45度角, 以畫小圓圈的方式活動。

第二步:刷門牙內側

同樣成45度角斜放, 上排牙齒向下, 下排牙齒向上提拉輕刷。

第三步:刷牙齒咬合面

將牙刷傾斜, 與咬合面垂直, 前後短距離顫動輕刷。

第四步:刷牙齒內側面

將牙刷豎起來, 利用牙刷前端的刷毛沿牙縫上下以小圓弧刷動。

每次刷兩到三顆牙, 反復旋轉、按摩8~10次, 可多角度地對牙齒和牙齦進行全面清潔。

第五步:輕刷舌頭表面

由內向外輕輕去除食物殘渣及細菌, 讓口氣保持清新。

一些人, 只刷外面, 不刷裡面, 實際上牙齒裡外都要刷到。

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

刷牙前, 牙刷最好不要沾水, 也不要用水漱口, 這會使牙刷、牙膏與牙齒的摩擦減小;

刷牙水以35℃~36℃為宜, 能減少刺激, 以免引起出血, 甚至出現牙齦萎縮、牙齒鬆動等現象;

刷牙時間不能少於2分鐘;

牙刷應該3個月左右更換一次。

除了認真刷牙, 養成使用牙線的好習慣, 也能有效清除牙縫中的殘留物。 定期口腔檢查和潔治(洗牙)也是預防牙周病的有效方法。

一般建議, 成年人每年檢查一次, 青少年和老年人每6個月檢查一次。 定期洗牙能清除牙齒內部的牙石, 對口腔健康也非常有幫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