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塑膠包裝地位難保,快遞領域率先迎來變革,行業巨鱷迎全新挑戰

2017年11月, 郵政局、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環境保護部、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日前聯合發佈《關於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 意見提出每年11月第一周定為“綠色快遞宣傳周”, 2020年可降解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將達50%。

雙十一包裝變革

《指導意見》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要實現的三大目標, 即:綠色化、減量化、可迴圈取得明顯效果, 科技創新和應用水準大幅提升, 治理體系日益完善。 到2020年, 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將提高到50%, 基本淘汰重金屬等特殊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 基本建成專門的快遞包裝物回收體系。 主要快遞品牌協定客戶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90%以上, 平均每件快遞包裝耗材減少10%以上, 推廣使用中轉箱、籠車等設備,

編織袋和膠帶使用量進一步減少。 基本建立快遞業包裝治理體系。

塑膠包裝一直佔據包裝領域的統治地位, 而國內快遞行業90%以上包裝為塑膠製品。 隨著目前市場上可降解塑膠不斷爆出降解技術並未達標或形成危害更大的微塑膠新聞及言論, 本次《指導意見》可謂給國內快遞業提出一個巨大的挑戰課題。

2017年, 英國多行業協會聯合抵制2008年歐盟提處的含氧可降解塑膠技術, 這項技術曾通過了歐盟EC、美國FDA的相關塑膠管制規定。 在今年8月, 英國提出強有力證據表明含氧降解塑膠無法完全降解!

近年來, 塑膠行業不斷湧現出形形色色的可降解技術, 然而在筆者看來更多的技術還未成熟或不能在生產環境使用, 例如,

某可降解塑膠技術需要在地下50攝氏度高溫下才可以完成降解;又如, 某降解技術需要在農作物中提取聚乳酸作為塑膠替代品, 然而全球還有近8億人未解決饑餓問題。

本次《指導意見》中提出採用可降解材料, 而非可降解塑膠, 無疑促進更多新材料進入包裝領域,

同時提出採用中轉箱、籠車等設備減少使用一些不必要的包裝, 讓人眼前一亮。

據瞭解, 目前京東物流、順豐、菜鳥等國內知名物流公司正在積極尋找綠色環保的包裝材料。 就塑膠包裝而言, 目前有可能完成可降解技術的是澳大利亞科學家發明的POET(聚合物有機能源)添加劑及中國的BDP(一種可繁殖微生物的氨基酸)添加劑, 其共同特點是添加到現有塑膠原料中, 繁殖微生物完成生物降解, 使塑膠生成二氧化碳、水及甲烷。 欣喜的是, BDP目前已經經過國內多權威機構的研究論證, 是一款可以量產使用的塑膠添加劑。

物流快遞業紛紛尋找新型綠色環保材料

《指導意見》的出臺從市場角度來看, 包裝業勢必興起一場變革,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 新型可降解塑膠勢必會出現並取代傳統塑膠包裝, 同時其他新環保材料也挑戰塑膠包裝的統治地位;從環保角度, “十三五”期間, 《指導意見》與2018年1月執行的《環保稅法》、實施禁止進口四類固體廢料等規定, 無疑給提高國內環境及空氣品質注入一劑強心針。

生活品質的提高不應已環境污染作為代價,在政府及企業為環保不遺餘力的做出自己應該有的貢獻同時,作為社會一份子,每一個個體也應該盡自己一份力量!

生活品質的提高不應已環境污染作為代價,在政府及企業為環保不遺餘力的做出自己應該有的貢獻同時,作為社會一份子,每一個個體也應該盡自己一份力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