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河姆渡CEO華建剛:從五個關鍵字,談對產業互聯網的認知

在國家工業資訊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指導、B2B內參主辦的行業盛會——2017第二屆中國B2B峰會暨首屆中國B2B博覽會上, 河姆渡CEO華建剛發表了演講, 暢談智慧建築電商的模式、打法及未來, 以下是演講實錄。

最近幾年, 我經常對B2B領域的一些女同學產生由衷的敬佩, 因為B2B是特別辛苦的活。 今天我們看到有這麼多女同學參加峰會, 跟男人們一樣衝鋒陷陣在B2B領域。 現在已經是下午六點了, 竟然還有這麼多女同學坐在會場, 令人感動。

所以我想中國的B2B產業, 一定會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中佔據重要的位置。

所以我提議, 我們今天在座的B2B人, 以掌聲祝賀一下我們, 謝謝!

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紹, 我是河姆渡電子商務的CEO, 我叫華建剛。 河姆渡這個名字大家在學生時代可能有印象, 河姆渡是我們中華民族建築文明的發源地, 我們公司為什麼叫河姆渡, 因為我們從事的是智慧建築、智慧家居和智慧城市的產業, 面向未來的智慧和科技建築, 所以我們的名字是這麼來的。

河姆渡電子商務網站, 我們有這樣的規劃, 我們1.0版本定位於行業商品的電子商務;2.0版本定位於行業的服務生態;3.0版本定位於行業的大資料。 我們規劃河姆渡網站是未來城市與建築管理的綜合性平臺。

河姆渡也可以理解為“互聯網+物聯網”, 是一家智能化的網站。

目前我們處於1.0版本到2.0版本之間, 我們目前是自營。 為什麼做自營, 因為大家知道, 首批行業用戶的體驗非常重要, 所以前期我們希望通過自營, 來幫助形成一定的市場口碑。

我們河姆渡2015年8月份成立, 去年是正式運營的第一年, 這裡跟大家彙報一下我們目前的一些成績。 我們去年完成了十幾億的銷售, 今年大概可以完成四十億左右的銷售, 都是自營的。

去年我們基本實現了盈虧持平, 我個人是做傳統製造業出來的, 我還是相信作為企業還是要面向盈利。 也有朋友問, 你們怎麼實現盈利的, 第一個我們沒有做任何的補貼。 第二個, 我們嚴控各項管理成本。 同時我們沒有做大規模的市場推廣, 所以我們每個訂單最起碼都是保本的,

或者說有點基本利潤。

今年我們做到四十億的銷量, 就能達到既定的經營目標了, 明年我們計畫完成一百億的自營, 就像前面的嘉賓一樣, 希望日子能滋潤起來。

今天坐在現場可能有好幾類同學, 第一類同學是在B2B領域已經取得良好成績的同學, 第二類是像我這樣幹了幾年的新同學, 估計還有一大批嚮往B2B, 嚮往產業互聯網的新新同學。 所以我在這裡想代表幹了兩三年B2B的同學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這幾年的幾點體會。

第一個關鍵字:坑。

今天大家都講了很多坑, B2B真的是有很多坑。 我們自己這兩三年踩過的坑可真不少。 在這裡我們羅列幾個印象最深刻, 教訓最深刻的坑。

一是錯的邏輯。 我們在座的夥伴們,

有的夥伴像我一樣來自傳統產業, 有的夥伴來自互聯網行業。 我們前一撥的互聯網絕大多數都是B2C領域, 那麼傳統產業的商業邏輯思維, B2C行業的商業邏輯思維, 一定會自覺不自覺帶到我們現在正在做的B2B領域, 而B2B恰恰是與傳統商業、B2C有很大不同的模式。 這些曾經是對的商業邏輯很容易讓我們帶著慣性思維的習慣, 來誤導我們現在的判斷與決策, 這往往給我們帶來不少坑。 這方面, 我們河姆渡是有深刻體會的。

比如, 開始我們認為做一個網站, 做一些推廣就可以得來流量。 安排一些像B2C一樣的客服就可以服務好客戶, 其實完全兩回事。 今天因為時間關係不進行展開, 我們有很多傳統的慣性思維給我們帶來很多邏輯上的坑,

特別是做B2C出來的, 因為B端和C端的做法有很多根本上的不一樣。

二是偽的需求。 站在傳統思維的角度認為存在的用戶需求, 在B2B領域往往是不存在的, 並且這樣的情況還很多。 比如說有時候上一些爆款, 這個價格比平時線下的價格優惠很多, 但還是沒有人來採購, 這讓我們很鬱悶。 現在我們清楚了, 商業的本質, 除了商品本身的因素之外, 還需要情感的交流與信任的建立。 我們通過一個網, 一個螢幕, 是不能夠完全建立情感的交流與信任的建立。 所以, 做B2B與B2C的區別就特別大了, 對B端的信任建立比對C端的要難得多得多。 以上種種, 就出現了經營者自認為的用戶需求, 而這些自認為, 用戶是不買帳的, 這就是我們需要高度警惕的偽需求。 偽需求往往都是一個坑,甚至是個大坑,一不小心,讓你掉下去起不來,因為創業企業的資源與生命力都是有限的。

三是假的真話。今天我們一天聽下來聽到很多真話,我相信每個演講嘉賓都跟我一樣說的是心裡話。但是因為場景不一樣,從事的領域不一樣,企業的性質與階段不一樣,我們一定要一分為二的聽。比如說今天上午關於什麼是B2B,兩位嘉賓就形成不同的觀點,一位嘉賓認為B2B一定要符合這樣的屬性,另一位元嘉賓說沒有那麼複雜,都有不同的觀點。我的觀點是只要是利用了互聯網模式與工具,同時又是企業對企業的服務,那麼他們都是B2B。新事物都是這樣,在做的過程中,隨著經營的不斷深入,B2B的模式與特徵會越來越清晰,而各行各業的B2B又往往是大不一樣,所以,前期對B2B進行具體的定位,也是沒有必要的。這是我的觀點。

我們開創河姆渡的時候聽了很多前輩的意見,也看了不少資料。比如有人說互聯網要快,但我們實際做下來,我覺得做產業互聯網穩比快更重要,要把事情做扎實。有人說做互聯網要有免費思維,我們覺得做產業互聯網免費的意義與價值並不大,免費帶來的流量價值也許是適得其反。

還有很多坑,前面有人提醒我演講時間過半了,我就加快速度,以後有機會再交流。

前幾天和一個投資人交流,我們討論為什麼中國這麼多創業企業走出來的不多,其實歸根到底就是人。成功的企業70%的價值是CEO創造的,失敗的企業一定是由CEO造成的。B2B企業的CEO要求特別高,既要懂產業,又要擁抱互聯網,並且能夠形成有機的融合,制訂出符合企業發展的科學路線,這就對B2B企業的管理層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第二個關鍵字:人。

把這麼一撥人團結在一個企業裡,既有傳統產業的人,又有互聯網行業的人,其實是件很有挑戰的事情。

對傳統行業的人而言,以前在自己熟悉的產業內混的好好的,現在要這個改變,那個轉變。大多數人到了40歲50歲,其實是不願意去改變,改變起來也很難。對互聯網行業的人而言,突然身邊出現了一群喜歡戴領帶,挎公事包的人,好像感覺是被欺騙到了傳銷窩一樣。

所以,要把這兩撥基因不一樣的人融合起來,是需要努力的。而B2B目前都是在摸索過程中,前面路在何方,還需要做出很多艱苦的探索。這時候,如果出現團隊不和諧,人進人出,不能沉澱下一批核心骨幹,那麼很多的探索往往是白做了,所以對團隊的管理要求是高的。

同時,一個稍有規模的B2B企業,需要的是一批人才,而不是幾個人才。消費互聯網需要的是物流與快遞,而產業互聯網需要的是專業化的服務。專業化的服務往往是一個服務生態鏈,這時候,就需要一批精通行業的人才,才能搭建出鏈上的服務。不以專業服務作為保障的B2B是不太具備價值鏈與生命力的。

以我們河姆渡為例,目前我們的15萬個SKU中,跨越12大品類,每一個類別的產品專業化都很高,沒有行業的10年以上經歷,往往是無法獨立開展工作的。而涉及到的服務內容又更加複雜,每一個服務專案,背後都需要一支專業的具有互聯網精神的人。

所以,人是決定B2B成敗的最核心因素,搭建優秀的人才隊伍,對一個創業型的B2B企業而言,那是非常非常的難。

第三個關鍵字:錢。

我們河姆渡上面有母公司,叫愛譜華頓集團,是中國智慧建築、智慧城市領域的領先企業。所以,前期投資都是自有資金,已經投入了好幾個億。因為母公司每年都有上億的利潤,所以資金壓力並不大。

但如果B2B的創業者,沒有一定的資金支援與保障,那壓力與風險就比較大了。如果就等著投資人的資金來養活團隊與企業的經營需求,那其實是在走一條風險極大的路。

創業就得保證好必要的糧草。錢如血,血沒了,人沒了;錢沒了,企業也就沒了。B2B具有強大的行業屬性,在前期冷開機過程中,如果沒有很好的行業資源與一定量的資金保障,那麼這個階段,會萬般痛苦。

第四個關鍵字:專穩好省。

京東有一個詞叫多快好省。那麼我們B2B應該有什麼詞呢,我們河姆渡追捧的是專穩好省。

B2B立足於某一個領域,一定要具有行業的專業度,做到服務的專業性,這就是第一個字:專。只有專業才能立業。

第二個字是穩,穩代表著穩重與靠譜,對自身的經營與發展而言,是穩中求存,穩中求進,穩中求快。對用戶而言,那麼這個穩就代表著誠信篤實,穩定可靠。

第三與第四個字是好與省,在這裡就不展開了,B2B的用戶都是非常理性與專業的,靠忽悠,靠炒作,沒有人會買你的賬,只有實實在的做好商品,做好服務;實實在在的為用戶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證良好的體驗,才是B2B平臺的出路所在。

第五個關鍵字:廣深高速。

廣深高速,我們都知道,連接著兩個非常有活力的城市。我們今天講的廣深高速是另外的含義。

指的是我們既要考慮到平臺的廣度,又要考慮到經營的深度,還要把握好發展的速度。

作為B2B創業企業,太廣,戰線就拉長,往往聚不了力;太窄,又容易出現局限性,局面打不開。這是兩難,兩者取捨,我個人認為聚力比廣闊重要。其實,在這個方面,河姆渡是走過彎路的。創業者往往帶著很多美好的願望,這個想做,那個也想做,這樣就很容易把場子拉大,最後戰線太長,顧此失彼。今年來,河姆渡一直在做減法,按我們的說法是,小切口,深挖掘。

這個深挖掘就是深度,我們努力在局部的領域做深做透,並通過這個深點,向兩邊開拓,逐步的有序的做開內容與局面。

關於高速發展的問題,我前面已經講到,穩比快更重要。這一點,要特別感謝衛哲老師,每次交流,都是提醒我們不要著急,要穩紮穩打。

各位B2B領域的朋友們,我們正在從事一項特別苦逼的活,有人說做成了是牛逼,所以,這就叫B2B。B2B中間有個2,象徵著B2B人要一根筋,認准的路,最苦最難,也要堅持到底,去爭取勝利。

最近感覺政府對B2B領域也越來越重視,今天參加峰會的也有很多資本圈的朋友們,說明我們的環境在不斷改善,相信我們一定能迎來B2B的春天。讓我們一起努力。

以上是我在經營河姆渡幾年來的體會,希望得到朋友們的批評指正。謝謝!

偽需求往往都是一個坑,甚至是個大坑,一不小心,讓你掉下去起不來,因為創業企業的資源與生命力都是有限的。

三是假的真話。今天我們一天聽下來聽到很多真話,我相信每個演講嘉賓都跟我一樣說的是心裡話。但是因為場景不一樣,從事的領域不一樣,企業的性質與階段不一樣,我們一定要一分為二的聽。比如說今天上午關於什麼是B2B,兩位嘉賓就形成不同的觀點,一位嘉賓認為B2B一定要符合這樣的屬性,另一位元嘉賓說沒有那麼複雜,都有不同的觀點。我的觀點是只要是利用了互聯網模式與工具,同時又是企業對企業的服務,那麼他們都是B2B。新事物都是這樣,在做的過程中,隨著經營的不斷深入,B2B的模式與特徵會越來越清晰,而各行各業的B2B又往往是大不一樣,所以,前期對B2B進行具體的定位,也是沒有必要的。這是我的觀點。

我們開創河姆渡的時候聽了很多前輩的意見,也看了不少資料。比如有人說互聯網要快,但我們實際做下來,我覺得做產業互聯網穩比快更重要,要把事情做扎實。有人說做互聯網要有免費思維,我們覺得做產業互聯網免費的意義與價值並不大,免費帶來的流量價值也許是適得其反。

還有很多坑,前面有人提醒我演講時間過半了,我就加快速度,以後有機會再交流。

前幾天和一個投資人交流,我們討論為什麼中國這麼多創業企業走出來的不多,其實歸根到底就是人。成功的企業70%的價值是CEO創造的,失敗的企業一定是由CEO造成的。B2B企業的CEO要求特別高,既要懂產業,又要擁抱互聯網,並且能夠形成有機的融合,制訂出符合企業發展的科學路線,這就對B2B企業的管理層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第二個關鍵字:人。

把這麼一撥人團結在一個企業裡,既有傳統產業的人,又有互聯網行業的人,其實是件很有挑戰的事情。

對傳統行業的人而言,以前在自己熟悉的產業內混的好好的,現在要這個改變,那個轉變。大多數人到了40歲50歲,其實是不願意去改變,改變起來也很難。對互聯網行業的人而言,突然身邊出現了一群喜歡戴領帶,挎公事包的人,好像感覺是被欺騙到了傳銷窩一樣。

所以,要把這兩撥基因不一樣的人融合起來,是需要努力的。而B2B目前都是在摸索過程中,前面路在何方,還需要做出很多艱苦的探索。這時候,如果出現團隊不和諧,人進人出,不能沉澱下一批核心骨幹,那麼很多的探索往往是白做了,所以對團隊的管理要求是高的。

同時,一個稍有規模的B2B企業,需要的是一批人才,而不是幾個人才。消費互聯網需要的是物流與快遞,而產業互聯網需要的是專業化的服務。專業化的服務往往是一個服務生態鏈,這時候,就需要一批精通行業的人才,才能搭建出鏈上的服務。不以專業服務作為保障的B2B是不太具備價值鏈與生命力的。

以我們河姆渡為例,目前我們的15萬個SKU中,跨越12大品類,每一個類別的產品專業化都很高,沒有行業的10年以上經歷,往往是無法獨立開展工作的。而涉及到的服務內容又更加複雜,每一個服務專案,背後都需要一支專業的具有互聯網精神的人。

所以,人是決定B2B成敗的最核心因素,搭建優秀的人才隊伍,對一個創業型的B2B企業而言,那是非常非常的難。

第三個關鍵字:錢。

我們河姆渡上面有母公司,叫愛譜華頓集團,是中國智慧建築、智慧城市領域的領先企業。所以,前期投資都是自有資金,已經投入了好幾個億。因為母公司每年都有上億的利潤,所以資金壓力並不大。

但如果B2B的創業者,沒有一定的資金支援與保障,那壓力與風險就比較大了。如果就等著投資人的資金來養活團隊與企業的經營需求,那其實是在走一條風險極大的路。

創業就得保證好必要的糧草。錢如血,血沒了,人沒了;錢沒了,企業也就沒了。B2B具有強大的行業屬性,在前期冷開機過程中,如果沒有很好的行業資源與一定量的資金保障,那麼這個階段,會萬般痛苦。

第四個關鍵字:專穩好省。

京東有一個詞叫多快好省。那麼我們B2B應該有什麼詞呢,我們河姆渡追捧的是專穩好省。

B2B立足於某一個領域,一定要具有行業的專業度,做到服務的專業性,這就是第一個字:專。只有專業才能立業。

第二個字是穩,穩代表著穩重與靠譜,對自身的經營與發展而言,是穩中求存,穩中求進,穩中求快。對用戶而言,那麼這個穩就代表著誠信篤實,穩定可靠。

第三與第四個字是好與省,在這裡就不展開了,B2B的用戶都是非常理性與專業的,靠忽悠,靠炒作,沒有人會買你的賬,只有實實在的做好商品,做好服務;實實在在的為用戶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證良好的體驗,才是B2B平臺的出路所在。

第五個關鍵字:廣深高速。

廣深高速,我們都知道,連接著兩個非常有活力的城市。我們今天講的廣深高速是另外的含義。

指的是我們既要考慮到平臺的廣度,又要考慮到經營的深度,還要把握好發展的速度。

作為B2B創業企業,太廣,戰線就拉長,往往聚不了力;太窄,又容易出現局限性,局面打不開。這是兩難,兩者取捨,我個人認為聚力比廣闊重要。其實,在這個方面,河姆渡是走過彎路的。創業者往往帶著很多美好的願望,這個想做,那個也想做,這樣就很容易把場子拉大,最後戰線太長,顧此失彼。今年來,河姆渡一直在做減法,按我們的說法是,小切口,深挖掘。

這個深挖掘就是深度,我們努力在局部的領域做深做透,並通過這個深點,向兩邊開拓,逐步的有序的做開內容與局面。

關於高速發展的問題,我前面已經講到,穩比快更重要。這一點,要特別感謝衛哲老師,每次交流,都是提醒我們不要著急,要穩紮穩打。

各位B2B領域的朋友們,我們正在從事一項特別苦逼的活,有人說做成了是牛逼,所以,這就叫B2B。B2B中間有個2,象徵著B2B人要一根筋,認准的路,最苦最難,也要堅持到底,去爭取勝利。

最近感覺政府對B2B領域也越來越重視,今天參加峰會的也有很多資本圈的朋友們,說明我們的環境在不斷改善,相信我們一定能迎來B2B的春天。讓我們一起努力。

以上是我在經營河姆渡幾年來的體會,希望得到朋友們的批評指正。謝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