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生哲理小品:唐僧是信仰苦旅的一條鯨

在《西遊記》的四個人當中, 唐僧是最令人擔憂的一個。 他沒什麼能耐, 卻偏偏當了齊天大聖孫悟空、天蓬元帥豬八戒和捲簾大將沙和尚的師父, 看著極不協調。 他軟弱, 哪怕遇到一丁點兒的麻煩事都搞不定;他偏執, 有時偏執得令人抓狂, 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和“真假美猴王”那兩件事上, 看得真讓人為他著急。 他這個師父當的, 既無駕馭徒弟的能力, 又無上天入地的本事, 關鍵時刻還要靠幾個忠勇的徒弟保護, 顯得無能極了。 這是唐僧給人們留下的最直觀的印象。

但是有一點是其他任何人都比不上他的, 唐僧信仰堅定, 對人畜無害, 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緩慢地向目標邁進, 即便無數次地被取經路上的各種妖怪威逼利誘, 但他總是不為所動, 只要孫悟空把他救出魔窟, 他就不會停止向西天前進的步伐。 正是這種一根筋的執著精神成就了唐僧,

使他成為取回真經第一人, 名垂千古, 受人膜拜。

可以這麼說, 在信仰的苦旅上, 唐僧是一條執著的鯨。 鯨有什麼樣的精神品格呢?軀體笨重, 和平安詳, 總是按照自己的方向緩慢地前進, 即便被鯊魚咬掉一塊肉也不停止前進、也不糾纏打鬥。 它在海中潛行, 孤獨地遨遊, 只知前行, 不問結果。 這說的完全就是唐僧嘛。

看過《西遊記》的人不難發現, 在取經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中, 唐僧遇到過金錢、權力、美色的誘惑, 更有數不清的危險危及生命, 但唐僧不為所動, 一心向佛, 最終帶領團隊來到大雷音寺, 取得真經。 如果取經路上有哪怕半個考驗沒挺住, 他就不可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

唐僧像極了大海裡遨遊的鯨, 和平安詳, 一生只做一件事, 不爭功不躲過, 不嘩眾取寵, 也不打退堂鼓, 他只有一個信念, 就是去西天取經, 其他事似乎和他無關。 這些性格和他的徒弟們形成鮮明的對比, 當面對強大的邪惡勢力搞不定時, 孫悟空會任性地說:俺老孫可以回花果山當齊天大聖!豬八戒則鬧著要分行李回高老莊找媳婦。

沙和尚不言不語, 隨大流, 取經要參與, 分家時也少不了他, 屬於牆頭草。 就這樣一個團隊, 最終戰勝了所有的災難和考驗, 來到了大雷音寺, 不得不歸功於唐僧的堅定信仰, 他不僅是團隊的風向標, 也是整個取經團隊的精神領袖。 他把取經路上的考驗作為一種修行, 用堅定的信仰輻射整個團隊, 使團隊具有超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最終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其實,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裡都有一個取經團隊。 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就像李宗盛《凡人歌》裡唱的那樣:“你我皆凡人, 生在人世間, 終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閒, 既然不是仙, 難免有雜念……”這個雜念是什麼呢?《西遊記》總結得很清楚:孫悟空代表著我們的表現欲, 豬八戒代表著我們的享樂欲, 沙和尚代表著我們的贖罪欲, 只有唐僧代表著我們精神的最高信仰。

所以人生中不管有多少困難, 只要認定目標, 就要像唐僧一樣, 做一條默默前行的鯨, 在浩瀚無比的大海中靜靜遊弋, 不管世俗如何, 只做最好的自己。(劉志軍/文)

只做最好的自己。(劉志軍/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