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被妖魔化的電擊療法,其實真相是這樣!

在精神科領域, 曾湧現過許多不可思議的治療手段, 如放血療法、胰島素休克療法、腦白質切除術等, 但有一種治療方法, 讓人聽起來就覺得不靠譜, 甚至被認為是一種邪惡的存在, 很多患者及家屬對其極為排斥, 那就是電休克治療,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電擊療法。

被電死的可能性大不大

2008 年的一篇研究則提示, 在英國, 有超過 20% 接受電休克療法的人, 擔心自己會被電死, 生命安全是大多數人對電擊療法的擔憂之一。

而一篇發表於 2017 年的 Meta 分析則提示, 因電休克治療致死的發生概率很低, 每 10 萬次治療出現 2.1 次。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 因手術而進行麻醉導致的死亡率則為, 每 10 萬次治療出現 3.4 次。

隨著治療方式的改進, 在 2001 年後發表的文章中提到, 觀察了 41 萬餘次治療中, 僅出現了 1 例與電休克治療相關的死亡個案。

會不會被電傻

在臨床上, 經常會有患者及其家屬詢問, 做過電休克之後, 腦子是不是會不好使了?

實際上, 有大量的證據提示, 即使患者進行了多次電休克治療, 也不會影響其腦結構。 但的確有一些患者在進行電休克治療後, 會出現記憶力的下降。 不過就算電休克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記憶力受損,

但值得慶倖的是, 這些副作用一般都是可逆的, 大多數患者能在 3~6 個月內恢復。 而對於我們常說的智力和理解能力等, 則一般不受電休克治療影響。

被妖魔化的電擊治療

電擊治療這個名字乍聽起來會讓人感到非常害怕, 很容易聯想到電影中死刑犯被執行電刑時渾身抽搐、歇斯底里的樣子。

實際上, 目前精神科幾乎都是使用改良後的電擊治療, 患者不會體驗痛苦, 更不會出現極度掙扎以致於骨折的情況,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較好。

但由於“電擊狂人楊永信”這類人的存在, 電擊治療被濫用, 亂用, 導致了它的真實作用被誤解, 應當接受電擊治療的患者, 得不到及時的干預, 遊走在生與死的邊緣。 而我們精神科醫生, 明知這種治療方式, 對於存在強烈自殺觀念、難治性抑鬱症等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 卻因無法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患者受罪。

希望能通過此文, 告訴更多的人,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並不可怕。 若您的患者、朋友需要無抽搐電休克治療,

不要遲疑, 請讓他們積極配合精神科醫生, 爭取早日康復!

文 | 新生命幹細胞 圖 | 網路

◎ 本文版權歸新生命幹細胞所有, 侵權必究

如需轉載, 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