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攜程親子園虐☆禁☆童事件,何不讓家長直接連上園區攝像頭!

近期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持續發酵, 隨著更多的視頻被曝光, 一些托幼所的老師竟然用一套可怕的流程來管理基本不會說話的2歲小孩!

事件起因是11月8日攜程親子園的孩子家長向媒體曝光投訴:教職員工涉嫌虐待兒童, 給孩子餵食不明食物、並且有推搡幼兒的動作。 而且曝光了相關的視頻, 視頻中老師粗暴地推開孩子, 導致孩子的頭磕到了桌角上, 再把孩子惡狠狠地拉回來, 孩子們除了哭, 不知道該怎麼辦。 因為大多數孩子只有十幾個月大, 甚至不怎麼會說話, 而令人氣憤的是但是越哭,

老師就對他越凶。 不止一次, 老師只要覺得孩子不乖, 就把芥末直接塞進孩子的嘴裡, 逼他們吃下去。

而其他在場的老師, 對此無動於衷, 可以推測這不是第一次, 或者其他老師是否之前也用此方法對待其他小孩, 現在還不得而知。

事件發生後, 攜程也第一時間開了道歉會,

道歉會上, 一位媽媽特別崩潰地說, “我們家孩子17個半月, 老師給我寶寶半小時喂了半管芥末, 然後寶寶一個小時拉了6次, 10分鐘一次……老師還不給寶寶換尿布……老師還拿消毒水往孩子的眼睛和嘴裡噴……”

看了監控, 家長們才知道, 原來老師的虐待行為是一整套的, 還喂他們吃安眠藥, 還把孩子關禁閉, 還用柵欄把孩子關到角落……

其中一個孩子, 已經產生了應激反應, 需要心理疏導。

據小明評測瞭解這間攜程親子園是於2016年2月18日正式開業, 開業當天長寧區婦聯主席王秀紅、長寧區婦聯副主席錢坤奕、《現代家庭》雜誌社社長、總編輯紀大慶、攜程旅行網副總裁、人力資源部總經理施琦、臨空園區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蔣玉仙等出席了剪綵儀式。

在2017年5月31日上海市婦聯舉行的專題新聞發佈會上, 上海市婦聯曾向媒體宣佈, 2017年上海市政府實事專案“公共托育服務”第一批試點已揭曉, 該專案自今年2月28日啟動至今已完成23個點的選址。

目前, 長寧區攜程親子園、楊浦區五角場社區、浦東新區高橋鎮學前一村等在內的3個試點完成項目驗收,

6月份首批投入試運營。

至於攜程為何會選擇“為了孩子”學苑作為親子園的協力廠商管理機構, 攜程副總裁、黨委書記施琦曾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透露, 當初選擇親子園管理方時, 曾有三家機構共同參與競爭, 最後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後, 選擇了《現代家庭》雜誌社下屬“為了孩子學苑”進行管理。

作為首批“公共托育服務”的試點專案之一, 攜程親子園位於上海攜程總部淩空SOHO的一幢寫字樓一層, 占地800平方米, 總投資400萬元, 提供5間各超過50平米的幼稚園教師、2間超過10平米的幼兒專用廁所, 另設一間保健室、一間保潔室、一間營養室, 以及接待大廳、員工辦公室和專用廁所,

場地可支援100名孩子的託管服務。

在收費上, 親子園每月收費1600元。 此外, 攜程會派HR員工對親子園的每個小班級進行督促管理。 親子園目前共有5個班(涉事班級為彩虹班), 每天的託管時間從早晨8:30到晚上6:30, 託管期間, 親子園每日為孩子提供午餐、晚餐和兩頓水果點心。

看起來條件不錯的托兒機構為什麼出現如此惡劣事件?也許正是監管的缺失, 據一位長期從事早教行業的業內人士介紹, 國內的早教培訓一直有很大的缺口, 但由於教育資質的托兒所很難申辦, 大部分都是走工商登記管道的企業, 其比例超過90%。 這些企業的經營行為受工商部門監管, 但其教學內容、師資和環境等問題, 卻沒有明確的監管方。 在監管缺失的情況下,早教行業的責任心純屬企業自覺。

所以在市場化運作的前提下,資本最先考慮的是怎麼先賺錢,而後才是客戶的滿意度,對於從業者的要求,更沒有嚴格的要求,對於市場上幼兒託管教育的缺失,更會助長一些所謂的老師管理行為,因為有經驗,那怕被這一家辭退了,去另外一家還是照常工作,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情況。

那麼短時間內怎麼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比如在國外,很多托班就是社區內的全職媽媽,她們在家照顧自己的小孩,覺得還有餘力,就會去完成一個能夠從事幼兒照看資質的考試,然後基於社區就職一個托育機構。這樣的機構規模不大,但全職媽媽們很有愛心,也有基本的職業素養。

和國外模式相比,國內的早教機構規模並不小,但出於成本考慮,民辦幼稚園、早托班對老師要求較低,不少老師甚至是“半路出家”的其他人員,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也難談道德感,社會各方對此則缺乏足夠監管機制。

而要根治問題,顯然需要多個政府部門和相關方面,尤其是這些機構組織的培育方、託管方即刻介入,予以根治。

而根治恐怕還有一段時間,做為每個孩子的家長,可以和園區協商,把園區監控的許可權下放給孩子家長,這樣有時間就可以看小孩在學校的情況,或許能起到一定的監控作用。

在監管缺失的情況下,早教行業的責任心純屬企業自覺。

所以在市場化運作的前提下,資本最先考慮的是怎麼先賺錢,而後才是客戶的滿意度,對於從業者的要求,更沒有嚴格的要求,對於市場上幼兒託管教育的缺失,更會助長一些所謂的老師管理行為,因為有經驗,那怕被這一家辭退了,去另外一家還是照常工作,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情況。

那麼短時間內怎麼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比如在國外,很多托班就是社區內的全職媽媽,她們在家照顧自己的小孩,覺得還有餘力,就會去完成一個能夠從事幼兒照看資質的考試,然後基於社區就職一個托育機構。這樣的機構規模不大,但全職媽媽們很有愛心,也有基本的職業素養。

和國外模式相比,國內的早教機構規模並不小,但出於成本考慮,民辦幼稚園、早托班對老師要求較低,不少老師甚至是“半路出家”的其他人員,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也難談道德感,社會各方對此則缺乏足夠監管機制。

而要根治問題,顯然需要多個政府部門和相關方面,尤其是這些機構組織的培育方、託管方即刻介入,予以根治。

而根治恐怕還有一段時間,做為每個孩子的家長,可以和園區協商,把園區監控的許可權下放給孩子家長,這樣有時間就可以看小孩在學校的情況,或許能起到一定的監控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