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淮北失獨老人:這有一份大禮包請你們查收!

點擊淮北發佈

關注我們

近日, 安徽省技術品質監督局發佈了《失獨老人社會工作服務指南》, 這是全國第一個失獨老人社會工作服務領域的地方性標準。

該標準依託安徽省實施“怡養家園-失獨特殊家庭養老關懷服務示範專案”經驗, 由安徽省民政廳歸口, 安徽省社會工作(者)協會、安徽現代社會工作發展中心、淮南師範學院、安徽農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省計劃生育協會、淮南市旭日社會工作綜合服務中心等單位有關專家和實務工作者聯合起草。

詳情如下

↓↓

失獨老人

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中在獨生子女因疾病或意外事故死亡後再無生育或收養孩子, 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失獨老人社會工作服務

以失獨老人及其家庭為對象, 遵循社會工作理念及中國傳統文化觀念, 運用專業的方法, 旨在緩解失獨老人身心創傷、恢復和改善其社會功能, 提高其生命品質的社會工作服務。

失獨第三代

獨生子女離世時留下的、與失獨老人共同居住的孫輩家庭成員。

失獨老人社會工作服務主要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諸多方面:

危機介入

本服務主要面向獨生子女新近離世的失獨老人,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識別並評估失獨老人面臨危機時所出現的身、心、社會交往、精神等應激後創傷特徵;

➤ 統籌制定危機介入計畫, 包括需要介入的問題、可採用的策略、可獲得的社會支援、危機介入小組的建立及分工、資訊溝通等;

➤ 及時處理最迫切的問題, 在危機發生後提供必要的保護、支援與陪伴;

➤ 進行危機干預的善後工作, 包括對介入物件的回訪、開展危機介入工作評估和小結、完善應急預案等。

創傷治療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根據失獨老人的主要臨床症狀, 評估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表現形式, 診斷其創傷程度及相應影響;

➤ 面向因失獨導致重大創傷的老年人開展創傷後應激障礙輔導, 減輕其焦慮症狀, 緩和其痛苦;

➤ 結合失獨老人實際的個性化狀況, 靈活選擇介入方式和治療技巧。

休閒娛樂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評估失獨老人休閒娛樂主觀意願與現有方式;

➤ 結合失獨老人興趣設計豐富多樣的娛樂休閒方式;

➤ 在尊重失獨老人意願的基礎上, 成立興趣自組織, 培養組織骨幹,

支援並引導自組織備案、管理與建設。

精神慰藉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識別失獨老人的認知和情緒問題, 必要時協調專業人士進行認知和情緒問題的評估或診斷;

➤ 為有需要的失獨老人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解, 助其擺脫因喪子導致的抑鬱、焦慮、心理創傷等困擾;

➤ 協助失獨老人獲得親友、鄰里、社區的尊重、關懷和理解;

➤ 幫助失獨老人適應角色轉變,重新界定喪子後的生活價值,認識人生意義,激發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 在各民族重要傳統節日,開展節日慰問;

➤ 在失獨老人生日時,以生日會等形式表達關注與慰問。

家庭服務

夫妻關係調試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瞭解喪子事件給夫妻關係帶來的影響,評估夫妻關係因喪子而破裂的風險;

➤ 以家庭治療的方式介入喪子後的家庭權力結構與互動方式,促進失獨老人夫妻間的相互理解、包容,避免相互指責,強化家庭的治療功能;

➤ 對於已解體的失獨家庭,在尊重老人意願的前提下,提供老年人婚戀諮詢和輔導,幫助重組晚年家庭。

贍養壓力緩解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評估仍有父母在世的失獨老人贍養父母的壓力與困難;

➤ 對失獨老人由於孩子離世帶來的自身壓力疏解、痛苦舒緩與對父母的孝義表達之間的矛盾進行干預,協助其尋找情感的平衡點;

➤ 就失獨老人贍養高齡父母的壓力進行減壓輔導;

➤ 為家庭經濟條件較差、仍有高齡父母需要贍養的失獨老人爭取政府、社會力量的物質救助與政策支持。

隔代教養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瞭解失獨老人與失獨第三代的互動方式,評估失獨第三代在健康成長、家庭教養、朋輩群體交往等方面的需求;

➤ 評估失獨老人在孫輩科學養育、行為習慣培養等方面存在的困難,以及對身故以後孫輩安置問題的擔心;

➤ 幫助失獨老人掌握隔代教養技巧與方法,密切祖孫關係,為失獨第三代的健康成長奠定家庭基礎。

社會支援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瞭解、分析失獨老人創傷後社會支援網路狀況,評估社會支援網路斷裂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 判斷失獨老人隔離于社會的狀況,評估、徵詢恢復重建社會支援網路的需求與意願;

➤ 幫助失獨老人建立朋輩群體,推動彼此間的互助,為與異質性群體的溝通、互動奠定基礎;

➤ 重新連接失獨老人已斷裂之社會支援,重點在家屬、親友、社會組織、政府等方面恢復重建社會支援網路。

權益保障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面向家境貧困之失獨老人提供物質救助,符合條件者協助申請社會救助;

➤ 維護和保障失獨老人財產處置和婚姻自由等合法權益;

➤ 開展社會宣傳和公眾教育,營造關注、幫扶失獨老人的社會氛圍;

➤ 協助符合條件的失獨老人享受社區和機構的各項養老服務,協助獲得計生家庭獎扶金、最低生活保障、養老保險金、高齡津貼等;

➤ 為權益受損且符合條件的失獨老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

政策宣導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研究、分析與失獨老人相關的法律法規及社會政策在制定和執行中的不完善與不合理內容,向相關職能部門提出政策完善建議;

➤ 對社會公眾進行教育、宣傳,樹立對失獨老人群體的客觀、公正的社會評價;

➤ 就失獨老人醫療保障、養老保障等需求呼籲相關政策的出臺與執行。

《指南》的發佈為各地相關群體開展失獨老人社會工作服務提供了依據和指導,為規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廣大社會工作者規範服務行為、提升專業服務品質、建立行業公信提供了參考,對加快社會工作標準化、規範化步伐起到了積極的引領推動作用。

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

➤ 協助失獨老人獲得親友、鄰里、社區的尊重、關懷和理解;

➤ 幫助失獨老人適應角色轉變,重新界定喪子後的生活價值,認識人生意義,激發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 在各民族重要傳統節日,開展節日慰問;

➤ 在失獨老人生日時,以生日會等形式表達關注與慰問。

家庭服務

夫妻關係調試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瞭解喪子事件給夫妻關係帶來的影響,評估夫妻關係因喪子而破裂的風險;

➤ 以家庭治療的方式介入喪子後的家庭權力結構與互動方式,促進失獨老人夫妻間的相互理解、包容,避免相互指責,強化家庭的治療功能;

➤ 對於已解體的失獨家庭,在尊重老人意願的前提下,提供老年人婚戀諮詢和輔導,幫助重組晚年家庭。

贍養壓力緩解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評估仍有父母在世的失獨老人贍養父母的壓力與困難;

➤ 對失獨老人由於孩子離世帶來的自身壓力疏解、痛苦舒緩與對父母的孝義表達之間的矛盾進行干預,協助其尋找情感的平衡點;

➤ 就失獨老人贍養高齡父母的壓力進行減壓輔導;

➤ 為家庭經濟條件較差、仍有高齡父母需要贍養的失獨老人爭取政府、社會力量的物質救助與政策支持。

隔代教養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瞭解失獨老人與失獨第三代的互動方式,評估失獨第三代在健康成長、家庭教養、朋輩群體交往等方面的需求;

➤ 評估失獨老人在孫輩科學養育、行為習慣培養等方面存在的困難,以及對身故以後孫輩安置問題的擔心;

➤ 幫助失獨老人掌握隔代教養技巧與方法,密切祖孫關係,為失獨第三代的健康成長奠定家庭基礎。

社會支援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瞭解、分析失獨老人創傷後社會支援網路狀況,評估社會支援網路斷裂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 判斷失獨老人隔離于社會的狀況,評估、徵詢恢復重建社會支援網路的需求與意願;

➤ 幫助失獨老人建立朋輩群體,推動彼此間的互助,為與異質性群體的溝通、互動奠定基礎;

➤ 重新連接失獨老人已斷裂之社會支援,重點在家屬、親友、社會組織、政府等方面恢復重建社會支援網路。

權益保障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面向家境貧困之失獨老人提供物質救助,符合條件者協助申請社會救助;

➤ 維護和保障失獨老人財產處置和婚姻自由等合法權益;

➤ 開展社會宣傳和公眾教育,營造關注、幫扶失獨老人的社會氛圍;

➤ 協助符合條件的失獨老人享受社區和機構的各項養老服務,協助獲得計生家庭獎扶金、最低生活保障、養老保險金、高齡津貼等;

➤ 為權益受損且符合條件的失獨老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

政策宣導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研究、分析與失獨老人相關的法律法規及社會政策在制定和執行中的不完善與不合理內容,向相關職能部門提出政策完善建議;

➤ 對社會公眾進行教育、宣傳,樹立對失獨老人群體的客觀、公正的社會評價;

➤ 就失獨老人醫療保障、養老保障等需求呼籲相關政策的出臺與執行。

《指南》的發佈為各地相關群體開展失獨老人社會工作服務提供了依據和指導,為規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廣大社會工作者規範服務行為、提升專業服務品質、建立行業公信提供了參考,對加快社會工作標準化、規範化步伐起到了積極的引領推動作用。

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