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類古錢幣一般人沒有,普通藏家也收藏不起!

我國歷史上唯一一種由皇帝親自策劃、親筆禦書的錢幣——北宋“淳化元寶”黃金錢幣昨日亮相瀋陽金融博物館。 該金幣由宋太宗趙光義設計。 錢幣充滿傳奇色彩, 與宋代開國初期的皇位傳承和軍事鬥爭密切相關。 1988年, 該錢出土時曾遭倒賣, 一枚金幣可換一輛豪華轎車, 其珍貴程度令人咋舌。

光緒丙午年造大清金幣一兩大雲一枚, 北京誠軒2013年春拍-機制幣專場成交價格:3736000元。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戶部天津造幣總廠試鑄, 純金鑄造, 光邊大雲版, 光澤完美, 品相上乘。 PCGS SP58金盾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天津造幣總廠試製“大清金幣”, 幣面鐫帝號及歲次“光緒丙午年”造, 次年再造歲次改丁未(1907年)的金幣, 這是中國首次以中央名義製作的金幣, 也是清代唯一的一次。

然而, 由於朝廷對近代貨幣學的認識非常有限, 幣制爭議沒有結論, 使清政府在“圓兩之爭”與“金本位”、“銀本位”的各種主張間舉棋不定。 隨著銀價逐漸回升, 光緒三十一年時已等於庚子賠款的基準, 隨後繼續攀升, 中國在庚子賠款的償付上還有所“鎊盈”, 清政府改革的動力大不如前, 加上之前朝中重臣張之洞等的反對, 清政府自然就失去了推行金本位的興趣。

光緒丁未年造大清金幣庫平一兩樣幣, NGC鑒定MS63, 為NGC目前大清金幣丁未一兩評分第一名, 埃及國王法魯克舊藏,目前亞高收藏, 價格估計150萬元人民幣。 SBP2011年8月香港夏拍第70003號拍品, 也是此次拍賣會圖錄封面一號藏品。 作為集珍稀度、好品相為一體的珍稀錢幣,

它“流傳有序”遞藏曆史同樣引人關注。

山東省造民國15年黼黻圖背嘉禾貳拾圓金幣是民國時期屈指可數的由天津造幣總廠打制的金幣試樣, 也是民國時期唯一一種鑄有地名省份的金幣, 赤金打制, 工藝精湛。 由於金幣的文獻資料非常缺乏, 再加上山東當時沒有造幣廠,

而此金幣工藝又十分精美, 形制與民國15年龍鳳二角、壹角大致相同, 以此推斷黼黻圖案應該是使用同一沖模製作, 出自天津造幣廠的可能性非常高。

據查閱資料, “龍鳳銀幣”圖案原先是作為民國國徽而設計的。 1912年5月由魯迅, 許壽裳(季市)、錢稻孫同擬民國國徽圖案, 三人共同研究設計了一幅古為今用的“十二章圖案” 。“十二章圖案”意即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粉米、黼、黻。其內含解釋為:“......上見古書,其源亦遠漢唐以來,說經者曰:日月星辰,取其照臨也,山取其鎮也,黼取其斷也,黻取其辨也。美德之最,莫不賅備,從其說,相度其宜,會合錯綜,擬為中華民國徽識。由於設計圖案新穎,被天津造幣總廠用作銀幣圖案,方有“龍鳳銀幣”問世。

袁世凱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銀幣簽字版金制金制樣幣,由天津造幣總廠試鑄,有義大利雕刻師L.GIORGI簽名。L.GIORGI曾在1910-1920年間,服務于天津造幣廠,擔任首席設計師及總雕刻師。因此,天津造幣總廠鑄造之人像幣,如袁世凱像共和、飛龍幣均有部分“L.GIORGI”簽字版銀質樣幣存世,但是,簽字版之金質樣幣則甚為罕見,目前所知含此枚存世不超過三枚,均為國際知名收藏家秘藏,目前國內公、私立博物館及私人均無收藏紀錄。

中國機制銀幣的幣制單位問題,在其開制之初即已產生。在廣東設局造幣獲得成功後,就有人主張中國龍銀應以傳統計重單位的「兩」來結算,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底京城擬籌備設立銀圓局,當時軍機處及戶部致電各省詢問主幣龍銀重量應重若干。隨後,總局按照袁世凱指示進行一兩銀幣的生產,並委託日本正金銀行任辦模具。「光緒元寶 戶部 庫平一兩 金幣」為機制原模後鑄,但字體刻劃卻不失鐵畫銀鉤、渾然天成的感覺,而龍身以及龍麟刻劃刻劃細膩且精美大氣,是為藏家值得收藏的珍品之一

有藏品鑒定入手出手可以加我:pyt_1314520

三人共同研究設計了一幅古為今用的“十二章圖案” 。“十二章圖案”意即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粉米、黼、黻。其內含解釋為:“......上見古書,其源亦遠漢唐以來,說經者曰:日月星辰,取其照臨也,山取其鎮也,黼取其斷也,黻取其辨也。美德之最,莫不賅備,從其說,相度其宜,會合錯綜,擬為中華民國徽識。由於設計圖案新穎,被天津造幣總廠用作銀幣圖案,方有“龍鳳銀幣”問世。

袁世凱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銀幣簽字版金制金制樣幣,由天津造幣總廠試鑄,有義大利雕刻師L.GIORGI簽名。L.GIORGI曾在1910-1920年間,服務于天津造幣廠,擔任首席設計師及總雕刻師。因此,天津造幣總廠鑄造之人像幣,如袁世凱像共和、飛龍幣均有部分“L.GIORGI”簽字版銀質樣幣存世,但是,簽字版之金質樣幣則甚為罕見,目前所知含此枚存世不超過三枚,均為國際知名收藏家秘藏,目前國內公、私立博物館及私人均無收藏紀錄。

中國機制銀幣的幣制單位問題,在其開制之初即已產生。在廣東設局造幣獲得成功後,就有人主張中國龍銀應以傳統計重單位的「兩」來結算,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底京城擬籌備設立銀圓局,當時軍機處及戶部致電各省詢問主幣龍銀重量應重若干。隨後,總局按照袁世凱指示進行一兩銀幣的生產,並委託日本正金銀行任辦模具。「光緒元寶 戶部 庫平一兩 金幣」為機制原模後鑄,但字體刻劃卻不失鐵畫銀鉤、渾然天成的感覺,而龍身以及龍麟刻劃刻劃細膩且精美大氣,是為藏家值得收藏的珍品之一

有藏品鑒定入手出手可以加我:pyt_1314520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