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調理氣虛體質的小偏方

看看這些氣虛體質病例, 初步瞭解一下氣虛體質表現。

1、一次汗蒸流汗半年

汗蒸很多人都享受過, 一進入汗蒸房悶熱的環境使毛孔打開再泡個澡很舒服, 一天的疲乏得到了緩解, 身心得到了放鬆。 但這樣的好事也並非適合每個人, 這不24歲的小張就是如此。 小張以前曾因夜間汗出過多來找過我診治, 當時按陰虛盜汗給以六味地黃湯合牡蠣散加減, 治癒後便沒再複診。 就在前幾天小張又來看病, 只見他一邊述說病情一邊拿紙巾擦汗, 隨著他的講訴我漸漸明白, 原來半年前小張自以為汗出病好了就去汗蒸房享受了一下,

沒想到汗蒸後, 汗出不止, 以前只是晚上出汗, 現在白天晚上均出汗。 漸漸的汗出症狀沒好轉還出現了氣短、胸悶、乏力、畏風等不適, 嚴重影響了他的的工作和生活。 講完後他還自嘲說別人花一次錢汗蒸出汗一次, 我倒好花一次錢, 卻能天天享受汗蒸的效果。 《醫旨緒余-宗氣營氣衛氣》說“衛氣者, 為言護衛周身, 溫分肉, 肥腠理, 不使外邪侵犯也。 ”也就是說衛氣具有防禦外邪, 溫養全身, 調控毛孔開合的功能, 小張本就氣虛, 汗蒸使汗孔張開, 衛外不固, 調控腠理(張仲景《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說:"腠者, 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 為血氣所注;理者, 是皮膚臟腑之文理也。 "現代多理解皮膚和肌肉的間隙相互溝通,
是滲泄體液、流通氣血的門戶, 有抗禦外邪內侵的功能。 )失司, 汗孔閉合不能, 故而出現汗出不止, 畏風。 又因津能載氣, 氣隨汗出, 更加重了氣虛, 形成了惡性循環, 所以現在小張不僅有汗出不止還有氣短乏力等氣虛加重的表現。 診過舌脈後給以玉屏風散合牡蠣散加減並重用黃芪以益氣固表止汗。 一周後小張已無氣短乏力汗出減少。 先後調理月余, 患者痊癒, 我最後囑其服用補中益氣丸和六味地黃丸以鞏固。

2、看看這個“風流人物”是何因?

我想大家都看過郭冬林的小品“有事您說話”, 為了排隊買火車票, 被寒風吹得感冒, 鼻涕一個勁的流, 得到個“一夜風流”的稱號, 其實在門診上我還遇到過一個比郭冬林還厲害的小夥子小王,

他可是幾乎天天“風流”。 現在我們就講講這位“風流人物”。 那天在門診上小王一手拿著兩包紙巾, 一手用紙擦著鼻涕, 挺帥的一個小夥子這樣一來形象一下子就大打折扣, 按理說一個小夥子聲音洪亮, 可輪到他就診時聲音低怯, 加上鼻音比較重, 一句話要說幾遍, 原來小王上高中前身體佳, 上了高中後由於學習壓力重, 身體素質漸差, 以打籃球提高體質, 但每次球後大汗淋漓便去沖涼水澡, 結果反反復複感冒, 一變天就流涕不止, 發展成了鼻炎, 因此在大學期間也告別了喜愛的籃球運動, 這不這兩天天氣變冷小王的鼻涕便不管不顧的流出。 《黃帝內經》雲:“肺主皮毛, 開竅於鼻”, 肺氣虛衛外不固, 寒氣犯肺,
鼻竅為之不通。 中醫辯證後, 我給他補中益氣東加減, 以益氣固表, 調和營衛, 散寒通竅。 同時配合“冬病夏治膏藥穴位貼敷, 經過一月的治療小王又能瀟灑的在籃球場上投球了, 最後我叮囑他每次活動量勿太過, 除了夏天適合適當出汗, 其他時間運動勿大汗淋漓, 汗後勿當風沖涼, 勿貪涼飲冷, 後囑其用玉屏風散鞏固療效。

3、愛惜身體勿逞強

大家都知道天有三寶“日、月星”, 可大家知道人體也有三寶嗎?那就是“精、氣、神”, 精是基礎、氣為動力、神為主宰, 構成了“形與身俱”的有機整體。 精是構成人之形體的最基本物質, 也是化氣、生神的物質基礎;精藏於臟腑之中而不妄泄, 受神和氣的調控。 氣是構成人體及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也是化生神的基本物質, 氣充則神旺, 即所謂“氣能生神”;氣的生成和運行, 又賴於神的調控, 即所謂“神能馭氣”。 在門診上就遇到過這樣一個病人, 年過30而立之年的小常, 是一位運貨司機, 上週五因為貨物多就加班朵拉了幾趟, 本想週末好好在家睡個懶覺休息一下, 怎奈親戚朋友決定去雲臺山遊玩, 無奈也只好陪同前往, 為了不落人之後, 被別人笑話, 不固疲憊的身體一路攀登, 俗語有雲“望山跑死馬”, 為了面子硬是登上了山頂。 而等小常回來後就“臥床不起”, 整整休息了兩天仍感覺氣短乏力少氣懶言, 連眼皮都不想抬, 無奈之下只得來我門診求治。 小常加班首先耗氣, 次日有長途跋涉, 耗氣傷神損精, 《靈樞-邪客》說:“宗氣積於胸中, 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說:“宗氣者,動氣也,凡呼吸、言語、聲音,以及肢體運動,筋力強弱者,宗氣之功用也。”由此可知小常少氣懶言等症狀均緣於氣虛所致,故給以補中益氣東加減以益氣補宗氣之虛。並囑其好好在家休養,安眠以養神。現代這樣的病人非常多,許多同志工作了一天很勞累,晚上本該回家休養生息,可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不得不去應酬和繼續加班,身心長期得不到調養和修養,使“精、氣、神”進一步耗散,重者過勞死,輕者亞健康。

4、坐著睡覺的老大爺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的社會已經進入了老齡化階段,來我門診的老年人也很多,而前幾天就有這樣一位搞笑的患者,那天當我的學生正在給一位老大爺問診寫病歷時,突然聽見呼嚕聲,原來這位老大爺竟然睡著了,幸好其家屬在旁,沒有影響病歷的完成。當輪到老大爺就診時,人未到,氣喘之聲便“先聲奪人”,只見老大爺形體瘦小,駝背頭前傾,呼吸困難,氣喘連連,坐下後詢問後得知患者患“慢阻肺”多年,反復氣喘,疲乏無力,聽力下降,困倦頭懵,最痛苦的是不能平臥而眠,每天只能半仰臥或坐著睡覺,否則就會被憋醒。此患者正如《靈樞-口問》所說:“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根據患者氣短不足以息,努力呼吸,頭懵不清,聽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狀,辯證為肺腎兩虛。肺主氣,為生氣之主;腎主納氣,開竅於耳。由此處以《醫學衷中參西錄》之升陷湯和都氣丸加減。老大爺病久年高,取效非一日之功,囑其堅持調理,並多食山藥大棗以培養氣之生化之源。吳崑曾言“人生與天地相似,天地之氣一升,則萬物皆生,天地之氣一降,則萬物皆死。”

最後告誡各位朋友,勿耗氣傷氣,氣在我們人體很重要,如《難經-八難》說:“氣者,人之根本也。”《類經-攝生類》又說:“人之有生,全賴此氣。”下面為大家介紹氣虛體質的詳細情況。

1、氣虛體質表現

氣虛體質的人是我在臨床中碰到最多的了。他們在見到我的時候說,“呂大夫,我渾身沒勁,上個樓氣喘吁吁的,腿還打滑,幹什麼事兒也提不起精神,沒一點活力”,為什麼沒勁?因為身體的氣不夠了。我們看商場做促銷活動的時候,會有很多騰起的充氣的塑膠柱子,但如果把氣給放了,柱子就落下來了。人身體氣虛了其實是同樣的道理。

一般氣虛的人,平常面色有點兒黃黃的、或黃白的,容易倦怠無力、少氣懶言,或頭暈目眩,自汗,活動後諸症加重,現在的亞健康多屬於這種情況。當領導的最怕開會講話,因為講一會兒氣就跟不上了;當老闆的自覺沒有能力駕馭職工了,因為稍一耗神就累;當職工的自覺前途不光明瞭,因為提不起勁拼搏;但是體檢好像也沒大問題。總體來說,就是身體各項機能下降了。

2、氣虛體質分類

氣虛也分許多種,例如心氣虛總想哭,有時自覺心臟跳動,悸動不寧,做事丟三落四,缺腦子似的;腎氣虛容易驚恐,小便頻數,腰酸酸的,勞累房事加重,做事缺乏持久力;肺氣虛容易悲傷,反復感冒,咳嗽,做事缺乏魄力;脾氣虛肢倦無力,便溏,光想睡覺,做事沒脾氣,老好人;像老年人氣虛,最常見的表現症狀就是反復的感冒,臨床上多屬肺氣虛。還有,我們醫院每年冬病夏治這個項目特別火,治什麼?哮喘、咳嗽、過敏性鼻炎等等,這些毛病都跟肺氣虛有關。

但是,不管哪一種氣虛,終究是元氣不足,再加上某一臟腑先天薄弱,後天過勞,例如思慮勞累過多就容易脾氣虛,久之,又導致心氣虛。如果身體元氣充沛,百脈和暢,自然就不虛了。但元氣一源於先天,二源於後天飲食補養,有人先天充沛,但後天以各種方式消耗掉了,如過勞過耗不睡覺,飲食不規律,房事不節制,不按時作息等等.也有先天元氣就不足,後天由於種種原因過度挑戰自己,做力不從心的事,結果就病了。

當然,人體的氣主要有來源於稟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氣、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即水穀之精氣,簡稱“穀氣”)和存在於自然界的清氣。通過肺、脾胃和腎等臟器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將三者結合起來而生成。在氣的生成過程中,脾胃的運化功能尤其重要。人活一口氣,古人最知道養氣了,例如創建的各種氣功和食療方法、以及艾灸法。

3、氣虛體質調養方案:

3.1.氣虛體質的飲食調養

3.1.1多喝黃豆大米粥

氣虛的人要多喝粥,大米粥最好了。我小的時候,身體不太好,典型的氣虛體質,長大後學了中醫,明白了大米粥的功效,就天天喝,自己感覺調養得還不錯。再後來,市面上有豆漿機了,我就買了一個。早晨用黃豆和大米,黃豆是黃色的,入脾胃,能夠健脾氣。大米是白色,可以補肺氣。大米和黃豆在一塊,補中益氣的效果還真是不錯,有很多人氣虛腹瀉,我把這個方子告訴他們,大部分都不拉肚子了。做的時候很簡單,照各種型號豆漿機使用說明即可。我們家三口的量用豆漿機配有75ml的標有刻度的小量杯,黃豆取小量杯的1/3,晚上提前泡上,早晨沖洗乾淨,再取大米2/3杯淘洗乾淨,一起放入豆漿機內,加入水到豆漿機所標的刻度水位,通上電源,按米糊鍵,做好後豆漿機自動提示,如果是老式豆漿機,大家照上面的配量,煮熟就行了。這個方法做早餐很好,因為上午脾胃經當令,補脾益氣可事半功倍。

3.1.2.黃芪燉童子雞補肺氣好

如果整天虛乏無力,怕寒畏冷,我首推藥膳黃芪童子雞,就是用小雞子燉黃芪。有一次我老家一個親戚過來找我看病,他說只要天稍微寒一丁點兒,或者空調溫度低一點,她就會咳嗽不止。自己吃了很多藥,都不管用。我說藥補不如食補,回去試試用白公雞燉黃芪30克,加10克白胡椒粉,一周兩次,吃肉喝湯,堅持一段時間,買雞的時候最好買活的,白色的小公雞最好。

具體做法:將白條雞洗淨切塊,汆水去腥,後放入內盛適量開水的燉鍋內加入30克生薑片、30克黃芪清燉,燉熟後根據個人口味放入調料和白胡椒,再沸騰即可。

因為雞補肺氣,而白色也入肺,胡椒溫中散寒宣肺。這樣不但補肺氣,還治咳嗽。我這個親戚回去堅持了三個月,咳嗽好了,人也精神了。中醫認為,“諸氣者,皆屬於肺”,肺氣充沛,血氧飽和度就高,隨血液帶給各臟器的營養就足,臟腑功能強大了,病自然就沒了。

3.1.3.職業用嗓者可多吃松子仁

說話的時候耗的是胸中之氣——宗氣,宗氣是以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和脾胃從飲食物中運化而生成的水穀精氣為其主要組成部分,相互結合而成。因此要想胸中之氣充沛,第一要脾胃好;第二還是要脾胃好。中醫理論認為,五臟五行各有所屬,肺為金,脾胃為土,土能生金,故土為母,金為子。肺氣的充沛從哪裡補呢?脾胃是肺的母親,補脾健脾多吃易消化的食物,脾才能將水穀精微物質輸給肺,給肺以能量,久之,肺氣也就充沛了。

有人說話說一天,口乾舌燥,或講一天課,回去就生病了,這就和宗氣消耗過度有關,因此,少說話、小聲說話就可以養氣。就說我吧,每天要大量地與病人說話交流,很容易氣虛,所以儘量將聲音柔和壓低,並多吃松子仁。

松子具有滋陰潤燥、扶正補虛的功效,是果中仙品,適宜做菜,也適宜做餡,特別適合講話用嗓多的人食用。所以,像售貨員、推銷員、教師、演員等職業用嗓者,沒事的時候多吃些松子仁。松子在食品商店有售,大家最好買開口松子,回來邊剝開邊享用,細嚼慢嚥,一次5-10g,一天兩次就可以了,補氣效果很好,貴在堅持。但不可過量,不然就會拉肚子了。

3.1.4.炒熟的白芝麻,補虛珍品。

大家都知道,香油是芝麻磨出來的,芝麻香啊,香味有醒脾和補脾的作用。像大家有時候不想吃飯了,把饃烤黃烤焦,焦香味就出來了,這味道就有醒脾和補脾氣的作用。所以,如果您經常感覺氣虛的話,把白芝麻炒一炒,記住,炒香立即出鍋,不可炒糊。

現代研究發現,白芝麻裡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有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e、卵磷脂、鈣、鐵、鎂等營養成分;中醫認為,白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腎、肺、脾經。有補血明目、祛風潤腸、生津通乳、益肝養發、強身體、抗衰老之功效。對於產後氣虛的女士、有貧血或者身體虛弱瘦小的孩子、有頭髮早白、陽痿、遺精等腎氣虛的中年男性,以及有頭暈耳鳴、高血壓、高血脂、大便乾燥的老年人,都可以炒點白芝麻吃。芝麻還具有養血的功效,可以治療皮膚乾枯、粗糙、令皮膚細膩光滑、紅潤光澤。但大便滑瀉者勿食。

具體吃多少,因人而異,一般成年人一次3-5g就可以了,也就是我們平時吃飯的中等大小的湯勺子,一勺就好,一天兩次。便秘者可以兩勺,一天三次,空腹吃。

3.2氣虛體質的運動方:

3.2.1氣虛體質的人首選的運動就是下蹲,跪坐和盤坐。

具體做法:我以前在我的博客裡面寫了一篇文章,叫做《日本人長壽,可能和跪坐有關》,因為當我們蹲著的時候,氣會向下走,沉到小腹丹田裡。經常練習氣沉丹田,人的氣就足,全身的血液迴圈就好,就不會出現氣鬱和其他的病症。現代研究發現,做這些動作時,腹腔靜脈回流變好,心腎供血充沛,內臟迴圈變佳,內臟迴圈營養供給充分,身體自然也就表現出健康積極向上的一面了。

3.2.2閉口調息法:經常閉口調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勻、和緩。

具體做法:口唇微閉,牙齒輕啟,舌抵上齶,眼觀鼻,鼻觀臍,儘量緩慢深長呼吸,切記調息時咬牙切齒,肌肉緊張,使通氣量減少,舌抵上齶可有效打開咽腔,增加通氣量。這樣做,可以增加肺的有效通氣量,提高血氧飽和度,給全身細胞迅速補充營養和促進代謝產物排出。難怪《內經》雲:“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比天地,無有終時。”

3.3氣虛體質的艾灸方:

3.3.1灸關元—大補元氣

元氣不足,古人早已幫我們想好了補氣的好辦法,最被歷代醫家推崇的是灸法,例如《扁鵲心書》言:“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每年于霜降節時灸關元穴15-30分鐘,灸到立冬停止,怕冷畏寒重的人士,可灸到次年立春。為了寫這本書,驗證古方之靈驗,本人親自用隨身灸重灸關元穴一周(每次約三個小時),結果小腹部有一團熱氣,感覺甚好,來暖氣後,感覺太乾燥而停止,但天一冷就手腳冰冷的毛病沒了,不戴帽子就前額痛的毛病沒了,一減少衣服就打噴嚏的毛病沒了,在有暖氣的屋裡不用再加一件薄棉襖了,這一切說明什麼,說明元氣充沛了,抵抗力強大了。

出版社總認為這方法太古老了,問我有什麼密招沒?這是祖先幾千年的總結,創新沒那麼容易,但是有幾個人真正實踐了呢?現代人真聰明,隨身灸的發明對艾灸的推廣太好了,因為太方便了,太好使了,以前有研究說艾灸的熱療作用和紅外線的功效相似,事實看來不是這樣。以前我用電暖寶覺得很方便,但真正補氣補陽效果最好的隨著實踐和認識的深入,個人認為還是遵循古人的方法------灼艾第一。隨身灸由於使用方便靈巧,網上、藥店、醫療器械店均有銷售,大家不必擔心不會使用,看說明和實物對照即會使用。

3.3.2. 灸隱白、大敦—補氣固陰

氣虛之人喜汗出,吃一碗飯,頭上背上都是汗。有的人更嚴重,坐著不動也汗出。為什麼?這是因為氣太少了,固不住陰液了。還有的女子會出現崩漏,月經量多,這都跟氣虛時氣不攝陰有關。像這種情況,自己拿一個艾條,每天去灸大腳趾指甲根旁兩側的隱白穴、大敦穴(如圖所示),各15分鐘左右。同時,每天再灸關元穴15-30分鐘左右,補後天元氣的效果非常好。

隱白:在足大趾內側甲根角旁0.1寸 大敦:在足大趾外側甲根角旁0.1寸

3.4氣虛體質的常用中藥方:

3.4.1 四君子湯

如果您願意喝點湯藥的話,中醫有一個有名的湯劑叫做四君子湯,處方就是“白老夫人”,白就是白術,老是國老,國老是什麼?甘草。茯是茯苓,人是人參。我常常把人參換成黨參,因為黨參藥性比較平和,擅補脾肺之氣,還能補血生津,價格相對便宜。

3.4.2玉屏風散

有的人氣虛的時候容易感冒,這時候,可用黃芪,一次10克,一天一次,來回泡水代茶飲就可以了;另外,有一個叫玉屏風散的方劑也比較適合氣虛愛感冒之人。玉屏風散由黃芪、防風、白術組成,其中黃芪補氣固表,防風祛風散寒,白術最擅長補氣健脾,諸藥共用,內補脾肺,外祛風寒,所以是臨床首選治療氣虛感冒常用方劑。藥店有中成藥,如果天氣稍變涼,您就感冒,可買這個藥,照說明服用即可。

3.4.3補中益氣湯(丸)、參苓白術丸

補中益氣湯也是臨床治療氣虛的常用方劑,可促進中焦脾胃消化轉輸功能,脾胃消化轉輸功能增強,供給其他臟腑的營養就會充沛,體質就會強壯,所以凡是氣壯山河的人一定胃口好,能吃才能幹。本人近年用此方加減使用臨床各科,例如加補腎藥治療腎氣虛所導致的疾病,加補肺藥治療肺氣虛,加宣肺藥治療過敏性鼻炎,加溫裡藥治療脾胃虛寒,加利濕強筋骨藥治療頸項腰肌僵硬不適,如果您是一個簡單的脾氣虛,神倦無力,便溏,受點寒、吃點冷就泄瀉,可以直接買中成藥補中益氣湯按照說明服用,當然,對於中氣不足導致的腹瀉,參苓白術丸效果也不錯。臨床上,本人也常用補中益氣丸和六味地黃丸聯合使用,治療老人伴腰酸腿疼虛損無力,自我感覺身體各項功能低下的老年虛勞證,這兩種成藥聯合使用,有先後天同補之妙,由於使用方便,很受老人喜愛。

3.4.4生脈飲

大家心氣不足了,心慌心悸了,可口服生脈飲(藥店要成藥),這方有人參、麥冬、五味子組成,可益氣養陰複脈,治療舌紅少苔,津液不足的心悸比較好。

呂大夫溫馨提示:

氣虛的時候不能過勞,因為過勞容易傷氣。我曾經有個病人,剛上軍校,強體力訓練,俯臥撐做了一百多個,然後又撐單杠撐了一百多個,訓練沒結束,他的四肢就萎軟了。後來整個人渾身一點勁兒都沒有,走路都費力,只有休學在家養病。原因是脾主四肢,突然強體力訓練,把脾氣傷得太過了,四肢當然就沒法正常活動了。這是過勞致病的典範。其實,咱們祖先也經常告誡大家:物勿過用。

1.吃多了也容易傷氣

我老家在信陽新縣,新縣是勞務輸出大縣,其中有很多的勞力都輸送到日本。但是,他們在輸送到日本之前,都要進行勞務培訓,培訓其中有一項訓練是什麼?是少吃。大家都知道中原人厚道,用的碗叫“大碗公”,河南的特產——燴面就是用大碗公盛的,一般年輕人吃一大碗公太平常了。但是,到了日本就不一樣了,他就讓你吃一小碗,原因很簡單,日本人認為吃多了浪費,消化吸收不了,排泄出去了。一方面是因為日本是一個島國,他們物質資源不很豐富,所以在能源上面很節儉,但是節儉有好處,日本人長壽就與此有關。小孩子也不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中醫認為,脾胃為生氣之源,吃多了傷氣,吃少了氣不足,都不能長壽。

2.過度勞累易耗氣

氣虛體質的人不能過度勞累,因為過勞耗氣。最近,我遇到一個氣虛體質的病人,高血脂,天天服用降脂藥,自訴幾年來腿腳走路無力,他問我:“大夫,降脂藥我怎麼越吃血脂越高?現在都達到12點多,甚至最高達到15點多。很奇怪,我一吃藥,血脂就降下來,降脂藥一停血脂下次反彈得會更高。”

我一號他的脈,發現他的脈象就跟小河的水差不多。看著河塘裡水不少,其實底下都是淤泥,上面就那淺淺一點水在漂浮著。這時候,第一步定要把瘀泥給鏟出去,第二步要補一部分氣,促進它的排出。我告訴他:“你是脾氣虛,吃厚膩食品,脾胃運化不了,所以降脂藥吃了就有效,不吃就沒效了。為了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要加強鍛煉。”

那個病人說:“我特別喜歡跳舞,以後我每天去跳上兩小時。”

我告訴他:“不能跳那麼久,適量的運動是補氣,運動過多就會耗氣了。運動也不要太劇烈,把動作放慢。動作放慢了,就能避免汗出得太多。我覺得氣虛的人打打太極、站站樁都挺好,但是時間不要太長,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即可。

氣很重要,氣是生命。俗話說,人活一口氣,佛爭一柱香。關於氣虛,我在本節用了很多文字,如果您有氣虛的話,最好趕緊對號入座,調理調理。

河南省中醫院治未病科 呂沛宛

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說:“宗氣者,動氣也,凡呼吸、言語、聲音,以及肢體運動,筋力強弱者,宗氣之功用也。”由此可知小常少氣懶言等症狀均緣於氣虛所致,故給以補中益氣東加減以益氣補宗氣之虛。並囑其好好在家休養,安眠以養神。現代這樣的病人非常多,許多同志工作了一天很勞累,晚上本該回家休養生息,可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不得不去應酬和繼續加班,身心長期得不到調養和修養,使“精、氣、神”進一步耗散,重者過勞死,輕者亞健康。

4、坐著睡覺的老大爺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的社會已經進入了老齡化階段,來我門診的老年人也很多,而前幾天就有這樣一位搞笑的患者,那天當我的學生正在給一位老大爺問診寫病歷時,突然聽見呼嚕聲,原來這位老大爺竟然睡著了,幸好其家屬在旁,沒有影響病歷的完成。當輪到老大爺就診時,人未到,氣喘之聲便“先聲奪人”,只見老大爺形體瘦小,駝背頭前傾,呼吸困難,氣喘連連,坐下後詢問後得知患者患“慢阻肺”多年,反復氣喘,疲乏無力,聽力下降,困倦頭懵,最痛苦的是不能平臥而眠,每天只能半仰臥或坐著睡覺,否則就會被憋醒。此患者正如《靈樞-口問》所說:“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根據患者氣短不足以息,努力呼吸,頭懵不清,聽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狀,辯證為肺腎兩虛。肺主氣,為生氣之主;腎主納氣,開竅於耳。由此處以《醫學衷中參西錄》之升陷湯和都氣丸加減。老大爺病久年高,取效非一日之功,囑其堅持調理,並多食山藥大棗以培養氣之生化之源。吳崑曾言“人生與天地相似,天地之氣一升,則萬物皆生,天地之氣一降,則萬物皆死。”

最後告誡各位朋友,勿耗氣傷氣,氣在我們人體很重要,如《難經-八難》說:“氣者,人之根本也。”《類經-攝生類》又說:“人之有生,全賴此氣。”下面為大家介紹氣虛體質的詳細情況。

1、氣虛體質表現

氣虛體質的人是我在臨床中碰到最多的了。他們在見到我的時候說,“呂大夫,我渾身沒勁,上個樓氣喘吁吁的,腿還打滑,幹什麼事兒也提不起精神,沒一點活力”,為什麼沒勁?因為身體的氣不夠了。我們看商場做促銷活動的時候,會有很多騰起的充氣的塑膠柱子,但如果把氣給放了,柱子就落下來了。人身體氣虛了其實是同樣的道理。

一般氣虛的人,平常面色有點兒黃黃的、或黃白的,容易倦怠無力、少氣懶言,或頭暈目眩,自汗,活動後諸症加重,現在的亞健康多屬於這種情況。當領導的最怕開會講話,因為講一會兒氣就跟不上了;當老闆的自覺沒有能力駕馭職工了,因為稍一耗神就累;當職工的自覺前途不光明瞭,因為提不起勁拼搏;但是體檢好像也沒大問題。總體來說,就是身體各項機能下降了。

2、氣虛體質分類

氣虛也分許多種,例如心氣虛總想哭,有時自覺心臟跳動,悸動不寧,做事丟三落四,缺腦子似的;腎氣虛容易驚恐,小便頻數,腰酸酸的,勞累房事加重,做事缺乏持久力;肺氣虛容易悲傷,反復感冒,咳嗽,做事缺乏魄力;脾氣虛肢倦無力,便溏,光想睡覺,做事沒脾氣,老好人;像老年人氣虛,最常見的表現症狀就是反復的感冒,臨床上多屬肺氣虛。還有,我們醫院每年冬病夏治這個項目特別火,治什麼?哮喘、咳嗽、過敏性鼻炎等等,這些毛病都跟肺氣虛有關。

但是,不管哪一種氣虛,終究是元氣不足,再加上某一臟腑先天薄弱,後天過勞,例如思慮勞累過多就容易脾氣虛,久之,又導致心氣虛。如果身體元氣充沛,百脈和暢,自然就不虛了。但元氣一源於先天,二源於後天飲食補養,有人先天充沛,但後天以各種方式消耗掉了,如過勞過耗不睡覺,飲食不規律,房事不節制,不按時作息等等.也有先天元氣就不足,後天由於種種原因過度挑戰自己,做力不從心的事,結果就病了。

當然,人體的氣主要有來源於稟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氣、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即水穀之精氣,簡稱“穀氣”)和存在於自然界的清氣。通過肺、脾胃和腎等臟器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將三者結合起來而生成。在氣的生成過程中,脾胃的運化功能尤其重要。人活一口氣,古人最知道養氣了,例如創建的各種氣功和食療方法、以及艾灸法。

3、氣虛體質調養方案:

3.1.氣虛體質的飲食調養

3.1.1多喝黃豆大米粥

氣虛的人要多喝粥,大米粥最好了。我小的時候,身體不太好,典型的氣虛體質,長大後學了中醫,明白了大米粥的功效,就天天喝,自己感覺調養得還不錯。再後來,市面上有豆漿機了,我就買了一個。早晨用黃豆和大米,黃豆是黃色的,入脾胃,能夠健脾氣。大米是白色,可以補肺氣。大米和黃豆在一塊,補中益氣的效果還真是不錯,有很多人氣虛腹瀉,我把這個方子告訴他們,大部分都不拉肚子了。做的時候很簡單,照各種型號豆漿機使用說明即可。我們家三口的量用豆漿機配有75ml的標有刻度的小量杯,黃豆取小量杯的1/3,晚上提前泡上,早晨沖洗乾淨,再取大米2/3杯淘洗乾淨,一起放入豆漿機內,加入水到豆漿機所標的刻度水位,通上電源,按米糊鍵,做好後豆漿機自動提示,如果是老式豆漿機,大家照上面的配量,煮熟就行了。這個方法做早餐很好,因為上午脾胃經當令,補脾益氣可事半功倍。

3.1.2.黃芪燉童子雞補肺氣好

如果整天虛乏無力,怕寒畏冷,我首推藥膳黃芪童子雞,就是用小雞子燉黃芪。有一次我老家一個親戚過來找我看病,他說只要天稍微寒一丁點兒,或者空調溫度低一點,她就會咳嗽不止。自己吃了很多藥,都不管用。我說藥補不如食補,回去試試用白公雞燉黃芪30克,加10克白胡椒粉,一周兩次,吃肉喝湯,堅持一段時間,買雞的時候最好買活的,白色的小公雞最好。

具體做法:將白條雞洗淨切塊,汆水去腥,後放入內盛適量開水的燉鍋內加入30克生薑片、30克黃芪清燉,燉熟後根據個人口味放入調料和白胡椒,再沸騰即可。

因為雞補肺氣,而白色也入肺,胡椒溫中散寒宣肺。這樣不但補肺氣,還治咳嗽。我這個親戚回去堅持了三個月,咳嗽好了,人也精神了。中醫認為,“諸氣者,皆屬於肺”,肺氣充沛,血氧飽和度就高,隨血液帶給各臟器的營養就足,臟腑功能強大了,病自然就沒了。

3.1.3.職業用嗓者可多吃松子仁

說話的時候耗的是胸中之氣——宗氣,宗氣是以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和脾胃從飲食物中運化而生成的水穀精氣為其主要組成部分,相互結合而成。因此要想胸中之氣充沛,第一要脾胃好;第二還是要脾胃好。中醫理論認為,五臟五行各有所屬,肺為金,脾胃為土,土能生金,故土為母,金為子。肺氣的充沛從哪裡補呢?脾胃是肺的母親,補脾健脾多吃易消化的食物,脾才能將水穀精微物質輸給肺,給肺以能量,久之,肺氣也就充沛了。

有人說話說一天,口乾舌燥,或講一天課,回去就生病了,這就和宗氣消耗過度有關,因此,少說話、小聲說話就可以養氣。就說我吧,每天要大量地與病人說話交流,很容易氣虛,所以儘量將聲音柔和壓低,並多吃松子仁。

松子具有滋陰潤燥、扶正補虛的功效,是果中仙品,適宜做菜,也適宜做餡,特別適合講話用嗓多的人食用。所以,像售貨員、推銷員、教師、演員等職業用嗓者,沒事的時候多吃些松子仁。松子在食品商店有售,大家最好買開口松子,回來邊剝開邊享用,細嚼慢嚥,一次5-10g,一天兩次就可以了,補氣效果很好,貴在堅持。但不可過量,不然就會拉肚子了。

3.1.4.炒熟的白芝麻,補虛珍品。

大家都知道,香油是芝麻磨出來的,芝麻香啊,香味有醒脾和補脾的作用。像大家有時候不想吃飯了,把饃烤黃烤焦,焦香味就出來了,這味道就有醒脾和補脾氣的作用。所以,如果您經常感覺氣虛的話,把白芝麻炒一炒,記住,炒香立即出鍋,不可炒糊。

現代研究發現,白芝麻裡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有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e、卵磷脂、鈣、鐵、鎂等營養成分;中醫認為,白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腎、肺、脾經。有補血明目、祛風潤腸、生津通乳、益肝養發、強身體、抗衰老之功效。對於產後氣虛的女士、有貧血或者身體虛弱瘦小的孩子、有頭髮早白、陽痿、遺精等腎氣虛的中年男性,以及有頭暈耳鳴、高血壓、高血脂、大便乾燥的老年人,都可以炒點白芝麻吃。芝麻還具有養血的功效,可以治療皮膚乾枯、粗糙、令皮膚細膩光滑、紅潤光澤。但大便滑瀉者勿食。

具體吃多少,因人而異,一般成年人一次3-5g就可以了,也就是我們平時吃飯的中等大小的湯勺子,一勺就好,一天兩次。便秘者可以兩勺,一天三次,空腹吃。

3.2氣虛體質的運動方:

3.2.1氣虛體質的人首選的運動就是下蹲,跪坐和盤坐。

具體做法:我以前在我的博客裡面寫了一篇文章,叫做《日本人長壽,可能和跪坐有關》,因為當我們蹲著的時候,氣會向下走,沉到小腹丹田裡。經常練習氣沉丹田,人的氣就足,全身的血液迴圈就好,就不會出現氣鬱和其他的病症。現代研究發現,做這些動作時,腹腔靜脈回流變好,心腎供血充沛,內臟迴圈變佳,內臟迴圈營養供給充分,身體自然也就表現出健康積極向上的一面了。

3.2.2閉口調息法:經常閉口調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勻、和緩。

具體做法:口唇微閉,牙齒輕啟,舌抵上齶,眼觀鼻,鼻觀臍,儘量緩慢深長呼吸,切記調息時咬牙切齒,肌肉緊張,使通氣量減少,舌抵上齶可有效打開咽腔,增加通氣量。這樣做,可以增加肺的有效通氣量,提高血氧飽和度,給全身細胞迅速補充營養和促進代謝產物排出。難怪《內經》雲:“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比天地,無有終時。”

3.3氣虛體質的艾灸方:

3.3.1灸關元—大補元氣

元氣不足,古人早已幫我們想好了補氣的好辦法,最被歷代醫家推崇的是灸法,例如《扁鵲心書》言:“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每年于霜降節時灸關元穴15-30分鐘,灸到立冬停止,怕冷畏寒重的人士,可灸到次年立春。為了寫這本書,驗證古方之靈驗,本人親自用隨身灸重灸關元穴一周(每次約三個小時),結果小腹部有一團熱氣,感覺甚好,來暖氣後,感覺太乾燥而停止,但天一冷就手腳冰冷的毛病沒了,不戴帽子就前額痛的毛病沒了,一減少衣服就打噴嚏的毛病沒了,在有暖氣的屋裡不用再加一件薄棉襖了,這一切說明什麼,說明元氣充沛了,抵抗力強大了。

出版社總認為這方法太古老了,問我有什麼密招沒?這是祖先幾千年的總結,創新沒那麼容易,但是有幾個人真正實踐了呢?現代人真聰明,隨身灸的發明對艾灸的推廣太好了,因為太方便了,太好使了,以前有研究說艾灸的熱療作用和紅外線的功效相似,事實看來不是這樣。以前我用電暖寶覺得很方便,但真正補氣補陽效果最好的隨著實踐和認識的深入,個人認為還是遵循古人的方法------灼艾第一。隨身灸由於使用方便靈巧,網上、藥店、醫療器械店均有銷售,大家不必擔心不會使用,看說明和實物對照即會使用。

3.3.2. 灸隱白、大敦—補氣固陰

氣虛之人喜汗出,吃一碗飯,頭上背上都是汗。有的人更嚴重,坐著不動也汗出。為什麼?這是因為氣太少了,固不住陰液了。還有的女子會出現崩漏,月經量多,這都跟氣虛時氣不攝陰有關。像這種情況,自己拿一個艾條,每天去灸大腳趾指甲根旁兩側的隱白穴、大敦穴(如圖所示),各15分鐘左右。同時,每天再灸關元穴15-30分鐘左右,補後天元氣的效果非常好。

隱白:在足大趾內側甲根角旁0.1寸 大敦:在足大趾外側甲根角旁0.1寸

3.4氣虛體質的常用中藥方:

3.4.1 四君子湯

如果您願意喝點湯藥的話,中醫有一個有名的湯劑叫做四君子湯,處方就是“白老夫人”,白就是白術,老是國老,國老是什麼?甘草。茯是茯苓,人是人參。我常常把人參換成黨參,因為黨參藥性比較平和,擅補脾肺之氣,還能補血生津,價格相對便宜。

3.4.2玉屏風散

有的人氣虛的時候容易感冒,這時候,可用黃芪,一次10克,一天一次,來回泡水代茶飲就可以了;另外,有一個叫玉屏風散的方劑也比較適合氣虛愛感冒之人。玉屏風散由黃芪、防風、白術組成,其中黃芪補氣固表,防風祛風散寒,白術最擅長補氣健脾,諸藥共用,內補脾肺,外祛風寒,所以是臨床首選治療氣虛感冒常用方劑。藥店有中成藥,如果天氣稍變涼,您就感冒,可買這個藥,照說明服用即可。

3.4.3補中益氣湯(丸)、參苓白術丸

補中益氣湯也是臨床治療氣虛的常用方劑,可促進中焦脾胃消化轉輸功能,脾胃消化轉輸功能增強,供給其他臟腑的營養就會充沛,體質就會強壯,所以凡是氣壯山河的人一定胃口好,能吃才能幹。本人近年用此方加減使用臨床各科,例如加補腎藥治療腎氣虛所導致的疾病,加補肺藥治療肺氣虛,加宣肺藥治療過敏性鼻炎,加溫裡藥治療脾胃虛寒,加利濕強筋骨藥治療頸項腰肌僵硬不適,如果您是一個簡單的脾氣虛,神倦無力,便溏,受點寒、吃點冷就泄瀉,可以直接買中成藥補中益氣湯按照說明服用,當然,對於中氣不足導致的腹瀉,參苓白術丸效果也不錯。臨床上,本人也常用補中益氣丸和六味地黃丸聯合使用,治療老人伴腰酸腿疼虛損無力,自我感覺身體各項功能低下的老年虛勞證,這兩種成藥聯合使用,有先後天同補之妙,由於使用方便,很受老人喜愛。

3.4.4生脈飲

大家心氣不足了,心慌心悸了,可口服生脈飲(藥店要成藥),這方有人參、麥冬、五味子組成,可益氣養陰複脈,治療舌紅少苔,津液不足的心悸比較好。

呂大夫溫馨提示:

氣虛的時候不能過勞,因為過勞容易傷氣。我曾經有個病人,剛上軍校,強體力訓練,俯臥撐做了一百多個,然後又撐單杠撐了一百多個,訓練沒結束,他的四肢就萎軟了。後來整個人渾身一點勁兒都沒有,走路都費力,只有休學在家養病。原因是脾主四肢,突然強體力訓練,把脾氣傷得太過了,四肢當然就沒法正常活動了。這是過勞致病的典範。其實,咱們祖先也經常告誡大家:物勿過用。

1.吃多了也容易傷氣

我老家在信陽新縣,新縣是勞務輸出大縣,其中有很多的勞力都輸送到日本。但是,他們在輸送到日本之前,都要進行勞務培訓,培訓其中有一項訓練是什麼?是少吃。大家都知道中原人厚道,用的碗叫“大碗公”,河南的特產——燴面就是用大碗公盛的,一般年輕人吃一大碗公太平常了。但是,到了日本就不一樣了,他就讓你吃一小碗,原因很簡單,日本人認為吃多了浪費,消化吸收不了,排泄出去了。一方面是因為日本是一個島國,他們物質資源不很豐富,所以在能源上面很節儉,但是節儉有好處,日本人長壽就與此有關。小孩子也不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中醫認為,脾胃為生氣之源,吃多了傷氣,吃少了氣不足,都不能長壽。

2.過度勞累易耗氣

氣虛體質的人不能過度勞累,因為過勞耗氣。最近,我遇到一個氣虛體質的病人,高血脂,天天服用降脂藥,自訴幾年來腿腳走路無力,他問我:“大夫,降脂藥我怎麼越吃血脂越高?現在都達到12點多,甚至最高達到15點多。很奇怪,我一吃藥,血脂就降下來,降脂藥一停血脂下次反彈得會更高。”

我一號他的脈,發現他的脈象就跟小河的水差不多。看著河塘裡水不少,其實底下都是淤泥,上面就那淺淺一點水在漂浮著。這時候,第一步定要把瘀泥給鏟出去,第二步要補一部分氣,促進它的排出。我告訴他:“你是脾氣虛,吃厚膩食品,脾胃運化不了,所以降脂藥吃了就有效,不吃就沒效了。為了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要加強鍛煉。”

那個病人說:“我特別喜歡跳舞,以後我每天去跳上兩小時。”

我告訴他:“不能跳那麼久,適量的運動是補氣,運動過多就會耗氣了。運動也不要太劇烈,把動作放慢。動作放慢了,就能避免汗出得太多。我覺得氣虛的人打打太極、站站樁都挺好,但是時間不要太長,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即可。

氣很重要,氣是生命。俗話說,人活一口氣,佛爭一柱香。關於氣虛,我在本節用了很多文字,如果您有氣虛的話,最好趕緊對號入座,調理調理。

河南省中醫院治未病科 呂沛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