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文學家完成了首次小行星跨國跟蹤行動

圖片來源: Kiso Observatory, 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長野縣的Kiso Schmidt望遠鏡於2017年10月11日拍攝到了阿波羅型近地小行星2012TC4的運動畫面。

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全球演習,

使用了一顆真正的小行星來測試全球預警系統的反應能力。

在NASA的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的贊助下, “TC4觀測運動”於4月份啟動。 而當7月下旬, 歐洲南方天文臺的巨型望遠鏡發現了這顆小行星時, 演習正式開始了。 高潮則是在10月中旬2012TC4小行星即將飛過地球表面的時候。 天文學家們此次演習的目標是找到、追蹤並描述一顆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 同時測試全球行星預警系統在面對一顆危險行星時的觀測、建模、預測和通訊能力。

這次演習的目標是2012TC4小行星。 最初科學家們估計它的尺寸在30到100英尺(10到30米), 並且可能會以非常近的距離掠過地球。 最終, 在10月12日, TC4在距離地球表面約27200英里(43780公里)的地方安全飛掠過地球表面。

此前的幾個月內, 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都從地面和太空望遠鏡中追蹤到了TC4, 並對其軌道、形狀、運轉和組成進行了聯合觀測。

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地區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的巨型望遠鏡在37組50秒曝光的拍攝中捕捉到了圖中被圈出來的圓點——2012TC4小行星。 為了突出該小行星。 其它個別圖像已被移除, 因此背景中的其它恒星和星系看起來就像一條條明亮的軌跡。

圖片來源: ESO / ESA NEOCC / O. Hainaut / M. Micheli /

來自歐洲航天局(ESA)空間態勢感知專案組的近地天體(NEO)部門經理Detlef Koschny表示:“此次追蹤行動對於國際小行星預警網路系統是一次極好的考驗。 我們已經針對多種情況做好了準備。 ”

俄羅斯科學院天文研究所的科學主任Boris Shustov補充道:“此次行動是展示研究人員們對參與解決近地天體潛在危險的意願的絕佳機會。 我很高興能夠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們有效、熱情地共同努力達成這一個目標。 未來, 我相信這樣的國際觀察活動將會成為慣例。 ”

在2012TC4小行星運動的數個月時間內,

處於加州帕薩迪納NASA近地天體研究中心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精確地計算出了該小行星的運行軌道, 預測出了10月12日當天TC4小行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 並尋找出其可能產生影響的可能性。 負責確定行星軌道的團隊負責人Davide Farnocchia表示:“光學和雷達望遠鏡的高品質觀測使我們能夠排除2012TC4小行星可能對地球產生的任何影響。 這些觀察也有助於我們理解諸如太陽輻射壓力等細微的影響, 這些影響可能會導致小行星的軌道發生變化。 ”

由於2012年和2017年與地球的近距離接觸, 2012TC4小行星的日心軌道發生了變化。 青色顯示的是2012年飛行前的軌跡, 洋紅色顯示的是2012年飛掠後的軌跡, 黃色顯示的則是2017年飛掠地球之後的軌跡。

儘管有輕微的傾斜度變化, 但TC4軌道的變化主要還是發生在半主軸和偏心距。

圖片來源: NASA/JPL-Caltech

一組光學望遠鏡網路研究了TC4旋轉的速度。 一開始, 天文學家們認為它旋轉得很快, 但他們發現TC4小行星不僅每12分鐘自轉一次, 甚至還會進行翻轉。 馬格達萊納嶺天文臺主任Eileen Ryan表示2012TC4小行星的翻轉運動集齊了各國天文學家進行追蹤記錄, 她的團隊對TC4進行了約2個月的跟蹤。

來自NASA的戈德斯通深空網路監測站和西維吉尼亞國家射電天文觀測站的天文學家們揭示了這顆小行星的形狀,並證實了它的構成。噴氣推進實驗室小行星雷達組地成員Marina Brozovic說道:“TC4是一顆非常細長的小行星,大約50英尺(15米)長,25英尺(8米)寬。”

找出TC4的組成成分更具挑戰性。由於惡劣的天氣條件,NASA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天文臺的紅外望遠鏡無法確認TC4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要麼是深色富含碳物質的,要麼是明亮的岩漿岩。

莫納克亞山天文臺的望遠鏡設備在2012TC4小行星的追蹤運動中提供了兩個月的天體測量和光度觀測資料。

圖片來源: Magdalena Ridge Observatory, New Mexico Tech

“雷達能夠識別具有高反射岩石或金屬材料表面的小行星,”噴氣推進實驗室負責雷達觀測的Lance Benner表示,“我們證實了雷達觀測到的散射特性與明亮的岩石表面是一致的,那和一種能將照射在星體上的光線反射出去高達50%的隕石類相似。”

除了觀察活動,NASA還利用這次演習測試了其它資訊和通訊。

此次追蹤行動的負責人,來自亞利桑那大學月球行星實驗室的Vishnu Reddy表示:“我們證明,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組織一個大型、全球範圍的觀測運動,並有效地進行交流。”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如需轉載請訪問//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獲得合法授權。

她的團隊對TC4進行了約2個月的跟蹤。

來自NASA的戈德斯通深空網路監測站和西維吉尼亞國家射電天文觀測站的天文學家們揭示了這顆小行星的形狀,並證實了它的構成。噴氣推進實驗室小行星雷達組地成員Marina Brozovic說道:“TC4是一顆非常細長的小行星,大約50英尺(15米)長,25英尺(8米)寬。”

找出TC4的組成成分更具挑戰性。由於惡劣的天氣條件,NASA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天文臺的紅外望遠鏡無法確認TC4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要麼是深色富含碳物質的,要麼是明亮的岩漿岩。

莫納克亞山天文臺的望遠鏡設備在2012TC4小行星的追蹤運動中提供了兩個月的天體測量和光度觀測資料。

圖片來源: Magdalena Ridge Observatory, New Mexico Tech

“雷達能夠識別具有高反射岩石或金屬材料表面的小行星,”噴氣推進實驗室負責雷達觀測的Lance Benner表示,“我們證實了雷達觀測到的散射特性與明亮的岩石表面是一致的,那和一種能將照射在星體上的光線反射出去高達50%的隕石類相似。”

除了觀察活動,NASA還利用這次演習測試了其它資訊和通訊。

此次追蹤行動的負責人,來自亞利桑那大學月球行星實驗室的Vishnu Reddy表示:“我們證明,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組織一個大型、全球範圍的觀測運動,並有效地進行交流。”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如需轉載請訪問//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獲得合法授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