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投資時代如何規避書畫收藏風險

中國古代藝術品收藏歷史源遠流長, 是非常稀缺的、無法再生的珍貴文化資源, 這就決定了它永遠是財富階級追求的物件。

除了一批先富起來的成功商人財富階層以外, 經濟發展, 物質生活的發達, 也催生了龐大的中產階級以及對他們對文化與精神生活的回歸與追求, 又進一步擴大了對古代藝術品的認識和需求。 香港福羲國際藝術品拍賣行, 擁有一批對客戶充滿激情和責任感、專業知識豐富的經紀人團隊, 真誠服務, 以快的時間, 嚴謹的鑒賞態度, 多元化的推廣方式, 滿足客戶需求。 傳承和發揚中華文明, 為廣大的收藏愛好者提供一個國際化的服務平臺。 依託雄厚的隊伍和遍及海內外的買家資源, 開拓進取、不斷創新。 以前沿的投資理念和敬業的服務精神躋身於國內外具競爭力的藝術品十大拍賣行行列。 如有合作意向!歡迎您前來我公司考察洽談!願您通過與我們的合作、會展拍賣將會給你帶來經濟收益!如果你有古玩精品想拍賣或者參加拍賣推薦會請諮詢Fygj058與福羲國際拍賣客服經理或授權徵集點客服經理聯絡,
洽談市場趨勢與托售事宜。

在國內高通脹的巨大壓力下,

在房地產受到國家調控限購、股市長期低迷徘徊的大背景下, 藝術品正成為各種社會閒散資金尋求升值、保值的一大投資對象, 越來越多的遊資開始紛紛殺入藝術品市場, 書畫成為它們的首選。 從2011年國內春拍天價頻出、新人倍增、成交猛漲中,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藝術品真正進入了“投資時代”。

一、大批遊資湧入, 催生市場瘋狂。

透過剛結束的2017春拍可以清晰地看到, 新資金進場十分明顯, 導致2017春拍成交額急劇放大。 幾大龍頭拍賣企業受益尤為突出, 保利61.3億元, 嘉德53.2億元, 翰海24.5億元, 匡時20億元, 與2016年秋拍相比均有20%左右的增幅, 僅四家公司成交就放大了30億元。 粗略估算, 如果加上國內許多二三線中小拍賣公司的成交增幅,

2017年國內春拍成交增長超過50億元。 與股票、房地產市場龐大的規模相比, 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盤子畢竟過小, 幾十億的資金流入就可以使行情翻江倒海, 目前僅僅幾十億的新資本進場就催生了齊白石《松柏高立圖》4.25億的天價, 如果未來上百億資本進場搶籌的話, 市場瘋狂程度將不可想像。

一些藝術基金甚至上市公司在春拍中也虎視眈眈大舉殺入。 目前國內的10多家藝術品基金的規模已達幾十億元, 其中不乏私募基金。 由於這些新資金比較寬裕, 它們的一大特點就是專盯上千萬、上億的拍品, 擇貴而買, 對市場瘋狂“追高”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據一些媒體報導, 4.25億元的天價齊白石《松柏高立圖》就是被湖南電廣傳媒買走的,

沒想到現在連上市公司也開始投資藝術品了。 該公司對外透露的年報資訊中明確表示:“目前收藏了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黃賓虹等中國近現代名家160多幅藝術精品。 ”可見, 現今藝術品正成為各路資金眼中的“香餑餑”。

二、書畫成交最熱, 板塊嚴重失衡。

從成交來看,今年春拍的熱點仍主要集中在書畫板塊。5件億元拍品中,除了唐“大聖遺音”伏羲式琴成交價為1.15億元外,還有其他4件:齊白石《松柏高立圖》成交價為4.25億元,元王蒙《稚川移居圖》成交價為4.025億元,任伯年《華祝三多圖》成交價為1.67億元,吳冠中《獅子林》成交價為1.15億元,全都集中在中國書畫上。其他板塊雖有表現,但跟書畫板塊的瘋狂相比還是遜色不少。如油畫最高價為陳逸飛的《山地風》,成交為8165萬元;古董最高價為“清乾隆銅鎏金轉花轉水法大吉葫蘆鐘”,成交價為7820萬元;傢俱最高價為“明末黃花梨獨板圍子馬蹄足羅漢床”,成交價為3220萬元;古籍善本最高價為元抄本《西漢策要十二卷》,成交價為4830萬元。

就今年春拍資料來看,許多公司都在仰仗書畫的強勢。以北京保利為例,61.3億元的春拍總成交額中,書畫就占了41.8億元,所占比例高達68%;嘉德近現代書畫部分,總成交額超過26億元,平均成交率93%,超過1000萬的拍品達37件,占整個春拍成交的一半。這種成交過於集中的狀況無疑給今後的發展帶來阻礙,一旦書畫風光不再,日後進行調整的話,成交縮水將不可避免。所以如何改變當前熱點單一的現狀,實現多品種均衡發展,培養和引導買家進行多點分散收藏投資,而不是大家都去一窩蜂追逐一個市場熱點,是眼下國內藝術品市場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急功近利介入,風險快速累積。

眼下國內的書畫拍賣市場顯露出許多資本市場的特徵,如莊家做市、盲目追高、緊追熱點、不計品質等。在行情快速飆升的同時,市場風險也在迅速累積。伴隨著今年春拍火爆的行情,許多拍品在“高位換手”,不少有經驗的收藏大鱷紛紛趁行情高位出貨,一些投資新貴茫然不覺接盤買單。在買賣換手中,風險被轉嫁給了新手,搞不好有些新手恐怕將“永久在山頂上站崗”了。少數新資金“不求最真,但求最貴”的玩法也給市場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當今的書畫拍賣在資本的炒作下,已完全淪為一個高度投機性的市場。不少新入市的買家狂熱追逐市場熱點,對真偽並不在乎,市場熱什麼就買什麼,只考慮能否短期變現獲利,完全不考慮風險。這些新進場的資金由於有短期回報的要求,所以更願意殺入熱門品種,追求“短平快”和暴利,其他品種即便風險小,但由於升值慢、週期長,資本也不會光顧。有的投機性買家甚至直言:“拍品真假無所謂,只要自己有差價能賺錢就行!”正是在這種濃厚的投機氛圍下,2011年春拍中不少千萬元以上有爭議的如齊白石的《新喜圖》,以1782萬元順利成交,也就不足為奇了。

四、提倡理性投資,注重長期回報。

在當前炙熱的市場氛圍下,尤需提倡理性投資,把風險擺在第一位,升值、贏利放在第二位。筆者一直強調,書畫是高風險收藏,在所有收藏門類裡書畫的風險是最大的,因為書畫的贗品也最多。眼下國內書畫拍場的贗品比例這麼大,控制風險就顯得很重要,尤其對新入場的新手而言。否則你買了10件拍品,如果眼力不濟的話,只有兩件是真跡,8件是假的,那兩件真跡再如何升值,將來你也是賠錢的。如果碰上全是贗品,連翻身回本的機會都沒有。只有先控制了風險,保證資金的安全性,才有機會收藏到真品來升值贏利。現在很多人完全不顧風險往裡沖,忽視書畫投資收藏的高風險,喪失了理智,買來一大堆假畫,何談投資?

書畫是高門檻收藏,把書畫簡單地當股票來炒是膚淺和錯誤的。這兩年一些人看到書畫行情快速飆升,天價不斷,受到誘惑,覺得買幅畫既高雅體面還能升值,於是紛紛跑到這個市場裡妄想分一杯羹。但是,書畫絕不是普通的投資對象,沒有專業的鑒別眼光,買來的往往是三流的贗品。現在國內的一些藝術基金和藝術投資機構也不加分辨地狂熱追逐高價書畫拍品,筆者覺得是一種十分愚蠢的投機行為,蘊含著很大的風險,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當然,在一個投機的市場中有時贗品也不乏有賺取差價的機會,但靠“博傻”來投資書畫註定是輸家。

現在的古代書畫和近現代書畫確實有如“沙裡淘金”,機會有,但概率小。王蒙的《稚川移居圖》今春拍了4.02億元,但馬上被人寫文章質疑有“十大漏洞”,其實看過這幅畫的人都多少可以看出其中的問題。2017年春拍國內上拍了上百件八大山人的畫,真跡又有幾幅?齊白石的畫在拍場遍地開花,一年足有幾千幅之多,但真跡實在太少了,一年中國內拍場能否有幾十件齊白石真品都是個問題。隨著徐悲鴻作品超億元大關,其假畫也越來越多。在一個假畫占80%的市場裡,每一個買家都應該問一下自己:你有多大勝算?

現在市場上瘋狂追逐齊白石作品,過分追求短期效益,不管看得懂看不懂齊白石作品,只要有錢,大家都去買。由於市場需求大,於是拍賣公司也紛紛搶拍齊白石作品,造成假畫批量湧現。越是熱門的,假畫往往就越多。如果你不是研究齊白石的專家,還不如去選擇二、三線名家大師的作品去收藏,比如李苦禪、葉淺予、吳作人等,他們也是大師,但價位、行情還不是很高,收藏風險小,未來升值空間大。不要眼睛老盯著齊白石、徐悲鴻這些超級大熱門,對於對書畫收藏瞭解不深的新人來講,棄熱求冷,收藏非熱門畫家,追求中長期回報,是更佳的選擇。

不怕買貴,就怕買假。真跡買貴了並不可怕,買錯了錢就打水漂了。一件齊白石的畫只要是真跡,多花了幾百萬沒有什麼,將來畫還會升值的。但若買張假畫,那就分文不值了,更別說升值了。有人說“吳冠中的《獅子林》拍出了1.15億元,太貴了!有這錢還不如去買幅齊白石、徐悲鴻的作品呢?”但我不這麼看。《獅子林》雖說貴了點,但好歹是真品,現在想買幅齊白石真跡哪是這麼容易的事?4.25億元的《松柏高立圖》有人說是齊白石的,還是畫給蔣介石的,但從畫本身來講,更像是一個拍場故事罷了,所以買幅吳冠中的精品遠比買幅不靠譜的假齊白石作品要高明得多。在拍場上,開門的真跡遠比動聽的故事更重要,開門的真跡可以多花錢去買,而動聽的故事再好聽也是騙人的。

從成交來看,今年春拍的熱點仍主要集中在書畫板塊。5件億元拍品中,除了唐“大聖遺音”伏羲式琴成交價為1.15億元外,還有其他4件:齊白石《松柏高立圖》成交價為4.25億元,元王蒙《稚川移居圖》成交價為4.025億元,任伯年《華祝三多圖》成交價為1.67億元,吳冠中《獅子林》成交價為1.15億元,全都集中在中國書畫上。其他板塊雖有表現,但跟書畫板塊的瘋狂相比還是遜色不少。如油畫最高價為陳逸飛的《山地風》,成交為8165萬元;古董最高價為“清乾隆銅鎏金轉花轉水法大吉葫蘆鐘”,成交價為7820萬元;傢俱最高價為“明末黃花梨獨板圍子馬蹄足羅漢床”,成交價為3220萬元;古籍善本最高價為元抄本《西漢策要十二卷》,成交價為4830萬元。

就今年春拍資料來看,許多公司都在仰仗書畫的強勢。以北京保利為例,61.3億元的春拍總成交額中,書畫就占了41.8億元,所占比例高達68%;嘉德近現代書畫部分,總成交額超過26億元,平均成交率93%,超過1000萬的拍品達37件,占整個春拍成交的一半。這種成交過於集中的狀況無疑給今後的發展帶來阻礙,一旦書畫風光不再,日後進行調整的話,成交縮水將不可避免。所以如何改變當前熱點單一的現狀,實現多品種均衡發展,培養和引導買家進行多點分散收藏投資,而不是大家都去一窩蜂追逐一個市場熱點,是眼下國內藝術品市場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急功近利介入,風險快速累積。

眼下國內的書畫拍賣市場顯露出許多資本市場的特徵,如莊家做市、盲目追高、緊追熱點、不計品質等。在行情快速飆升的同時,市場風險也在迅速累積。伴隨著今年春拍火爆的行情,許多拍品在“高位換手”,不少有經驗的收藏大鱷紛紛趁行情高位出貨,一些投資新貴茫然不覺接盤買單。在買賣換手中,風險被轉嫁給了新手,搞不好有些新手恐怕將“永久在山頂上站崗”了。少數新資金“不求最真,但求最貴”的玩法也給市場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當今的書畫拍賣在資本的炒作下,已完全淪為一個高度投機性的市場。不少新入市的買家狂熱追逐市場熱點,對真偽並不在乎,市場熱什麼就買什麼,只考慮能否短期變現獲利,完全不考慮風險。這些新進場的資金由於有短期回報的要求,所以更願意殺入熱門品種,追求“短平快”和暴利,其他品種即便風險小,但由於升值慢、週期長,資本也不會光顧。有的投機性買家甚至直言:“拍品真假無所謂,只要自己有差價能賺錢就行!”正是在這種濃厚的投機氛圍下,2011年春拍中不少千萬元以上有爭議的如齊白石的《新喜圖》,以1782萬元順利成交,也就不足為奇了。

四、提倡理性投資,注重長期回報。

在當前炙熱的市場氛圍下,尤需提倡理性投資,把風險擺在第一位,升值、贏利放在第二位。筆者一直強調,書畫是高風險收藏,在所有收藏門類裡書畫的風險是最大的,因為書畫的贗品也最多。眼下國內書畫拍場的贗品比例這麼大,控制風險就顯得很重要,尤其對新入場的新手而言。否則你買了10件拍品,如果眼力不濟的話,只有兩件是真跡,8件是假的,那兩件真跡再如何升值,將來你也是賠錢的。如果碰上全是贗品,連翻身回本的機會都沒有。只有先控制了風險,保證資金的安全性,才有機會收藏到真品來升值贏利。現在很多人完全不顧風險往裡沖,忽視書畫投資收藏的高風險,喪失了理智,買來一大堆假畫,何談投資?

書畫是高門檻收藏,把書畫簡單地當股票來炒是膚淺和錯誤的。這兩年一些人看到書畫行情快速飆升,天價不斷,受到誘惑,覺得買幅畫既高雅體面還能升值,於是紛紛跑到這個市場裡妄想分一杯羹。但是,書畫絕不是普通的投資對象,沒有專業的鑒別眼光,買來的往往是三流的贗品。現在國內的一些藝術基金和藝術投資機構也不加分辨地狂熱追逐高價書畫拍品,筆者覺得是一種十分愚蠢的投機行為,蘊含著很大的風險,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當然,在一個投機的市場中有時贗品也不乏有賺取差價的機會,但靠“博傻”來投資書畫註定是輸家。

現在的古代書畫和近現代書畫確實有如“沙裡淘金”,機會有,但概率小。王蒙的《稚川移居圖》今春拍了4.02億元,但馬上被人寫文章質疑有“十大漏洞”,其實看過這幅畫的人都多少可以看出其中的問題。2017年春拍國內上拍了上百件八大山人的畫,真跡又有幾幅?齊白石的畫在拍場遍地開花,一年足有幾千幅之多,但真跡實在太少了,一年中國內拍場能否有幾十件齊白石真品都是個問題。隨著徐悲鴻作品超億元大關,其假畫也越來越多。在一個假畫占80%的市場裡,每一個買家都應該問一下自己:你有多大勝算?

現在市場上瘋狂追逐齊白石作品,過分追求短期效益,不管看得懂看不懂齊白石作品,只要有錢,大家都去買。由於市場需求大,於是拍賣公司也紛紛搶拍齊白石作品,造成假畫批量湧現。越是熱門的,假畫往往就越多。如果你不是研究齊白石的專家,還不如去選擇二、三線名家大師的作品去收藏,比如李苦禪、葉淺予、吳作人等,他們也是大師,但價位、行情還不是很高,收藏風險小,未來升值空間大。不要眼睛老盯著齊白石、徐悲鴻這些超級大熱門,對於對書畫收藏瞭解不深的新人來講,棄熱求冷,收藏非熱門畫家,追求中長期回報,是更佳的選擇。

不怕買貴,就怕買假。真跡買貴了並不可怕,買錯了錢就打水漂了。一件齊白石的畫只要是真跡,多花了幾百萬沒有什麼,將來畫還會升值的。但若買張假畫,那就分文不值了,更別說升值了。有人說“吳冠中的《獅子林》拍出了1.15億元,太貴了!有這錢還不如去買幅齊白石、徐悲鴻的作品呢?”但我不這麼看。《獅子林》雖說貴了點,但好歹是真品,現在想買幅齊白石真跡哪是這麼容易的事?4.25億元的《松柏高立圖》有人說是齊白石的,還是畫給蔣介石的,但從畫本身來講,更像是一個拍場故事罷了,所以買幅吳冠中的精品遠比買幅不靠譜的假齊白石作品要高明得多。在拍場上,開門的真跡遠比動聽的故事更重要,開門的真跡可以多花錢去買,而動聽的故事再好聽也是騙人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