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心中永遠有個娘(情感故事)

每當同伴們說起家裡有個老娘, 我就羡慕不已;每當看到遠處有個嬌小的老太太, 我就感到她像我的娘。 總之, 不管何時何地, 心中永遠有個娘。

那個風雪交加的日子, 迎來了母親的第九個忌日, 一家人去給娘上“十年墳”。 按照當地閨女不能上墳的風俗, 這是我最後一次去看娘。 我迎著凜冽的寒風, 搖曳著顫抖的身體, 面向墳墓, 撲通一下跪在雪地上, 聲淚俱下地迸發出積蓄已久的心聲:“娘, 我來看你了!”

娘年幼喪母, 跟著知書明理的姥爺和寬厚善良的舅父母長大成人。 她自小心靈手巧, 街坊們有什麼喜慶事,

都少不了找她去幫忙。 由於她的針線活好得出了名, 許多有錢人家的細軟綢緞, 專門送到她這裡來縫製。

受盡兵荒馬亂之苦的姥爺, 喜歡家丁興旺, 娘十九歲那年, 帶著豐厚的嫁妝, 嫁給了貧窮但弟兄多的我的父親。

父親排行老五, 下邊還有四五個弟妹。 娘一看這群破衣爛衫的孩子, 再看看這緊巴的苦日子, 立即明白了兄嫂的義務。 她毫不吝嗇地拿出自己的私房錢, 置買了土地和牲口, 讓全家過上了溫飽的日子。 但是, 娘在坐第一個月子的時候, 因為捨不得在自己身上花一分錢, 硬把小病拖成了差點要命的大病, 結果落下了終生殘疾。 即使這樣, 每到過年給全家老小人人置辦一身新衣裳, 娘一件也不曾少過。

兄弟們漸漸大些了,

娘給六叔買了一群羊放牧, 給七叔買了一個小彈花機, 鍛煉他們掙飯吃的能力。 1948年父親正式參加了革命工作, 家庭重擔就落在了娘和年邁的爺爺身上。

爺爺是個出了名的嚴謹老人, 管教兒女一絲不苟, 可他從來沒對我娘發過脾氣。 在他病重的時候, 總是對娘的服侍過意不去。 爺爺最後幾天, 不肯吃飯了, 誰勸也不聽, 可是娘走過去小聲說:“爹, 你吃點吧, 嘗嘗我做的。 ”爺爺竟然努力睜開眼睛, 說:“好, 我嘗嘗。 ”彌留之際, 爺爺還斷斷續續地說:“老五家, 這一大家子幸虧有了你啊, 你比我親閨女都強。 ”

又過了幾年, 三個小叔子陸續結了婚, 已經四十多歲的小腳的娘, 仍然是家裡下地幹活、抬水做飯的主力, 裡裡外外打點著十幾口人的生活。

日子最困難的那年春天, 也是父親在省裡學習不能回家的時期, 奶奶和娘同意弟兄們均分家產, 各自獨立生活。 此時的娘拖著嬌小病弱的身體, 帶著未成年的我和弟弟, 與病榻上的奶奶住在一起。 娘總是把好一點的飯食給奶奶和弟弟吃, 自己吃地瓜幹熬的野菜粥。 就這樣, 娘還把家裡僅存的幾斤小米送給了坐月子的八嬸。

我放暑假回到家裡, 一看如此情況, 提出退學回家。 不承想, 這惹出了娘的一番肺腑之言:“我這輩子沒撈著識字解文, 我就是再苦再累, 也要讓你們念書, 出去見見世面。 ”就這樣, 我承載著娘的心血和希望, 念到了大學畢業。

幾個月後, 父親回來了, 一看家成了這個樣子, 很是不安, 娘卻說:“你儘管在外面好好工作,

我能撐起這個家, 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娘從沒有讓父親為難, 堅強地支撐著家, 操持著一家人的生活, 還照樣跟生產隊的男人們一起上坡幹活。 社員們實在看不過眼, 經常勸她不要去了, 可她總是不認輸。 那麼瘦弱的小腳女人, 無論割麥鋤地, 還是收糧打場, 她總是搶著幹重活累活, 早出勤晚收工, 必定把隊裡的活收拾利索, 最後一個離開。 下雨搶場, 颳風蓋垛, 樣樣跑在前頭。 那時候娘常說的一句話是:“公社這個大家和自己的小家一個道理, 大家團結一條心, 都使勁幹才能過好。 ”那年冬天, 娘被村裡選為勞動模範, 到城裡參加了全縣表彰大會。

勤勞一生的娘, 直到重病躺下之前, 雙手幾乎沒有停止過勞動。

在她只能倚著東西才能坐起來的歲月裡, 還做了一堆漂亮的鞋墊, 供孩子們墊在雙腳下。

在娘心裡, 從來沒有自己。 她用全部身心孝敬公婆, 愛護孩子, 關心他人。 即使分家之後, 還關愛著每個小叔子, 受到全家人的敬重。 那年八叔八嬸為了支邊修建嫩漠公路, 去了東北, 當他們的生活安定之後, 最先想到的就是把我娘接去住些日子。 他們說:“難忘老嫂比母。 ”那一年, 青島的六叔病重, 近八十歲的娘, 掛念著六嬸不會做針線活, 又給六叔做了壽衣捎去。 病危中的六叔, 用手拍著床邊念叨:“五嫂是俺親娘, 拉扯了我小, 又送我老。 ”

娘出身書香門第, 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道德薰陶。 她知恩必報、好善樂施, 說話辦事讓人心服口服, 走到哪裡都受人歡迎和尊重。每當看到誰生了氣或鬧彆扭的時候,她就勸道:“不能光看人家的短處,還要看到人家的長處,別忘了人家的好處,才能長長遠遠地相處。”她還常教導我們“行善積德是做人的本分”“做事要在理,行善天地寬”……

娘自己節儉得有時讓人著急心疼,可她幫別人的時候卻毫不吝嗇。記得娘六十五歲那年的深秋,她與鄰居一起去趕集,在街旁一戶人家歇腳喝了點水,看到這家窮得炕上只有一塊破席和一床破被套,小孩只穿著一條破單褲,心下憐惜。娘回來的路上邊走邊商量,到底回家抱了自家的一床棉被,走了四五裡路給那家人送去。

娘沒上過學,可她識字不少,就喜歡拿起報紙,或拿本書看來看去,還經常讓小孩子們教她認字。時間長了,她能大體看懂一些文字。有一次在趵突泉遊玩時,娘邊走邊念路邊的標牌,惹得幾個服務員又笑又喜。她思想開明,很懂事理,到老都思維清晰。記得1995年春天,娘在植物園,看著滿園的春色和一群群歡樂祥和的遊人,高興地對我們說:“現在的社會多麼好啊,你們年輕人可要記住,這麼好的世道,只要別邁錯了步,條條都是好路。”一句話,引得遊人們嘖嘖誇獎,她這話裡飽含了一位老人多麼樸素的人生哲理。

鄉親們都知道,我們兄妹從小沒有吃奶,娘是用比奶水更珍貴的心血把我們養大。她為了我們,白天黑夜不停地辛勞,還經常冒著大雨寒風,抱著我們穿街走巷,到別人家裡要口奶吃。她為了孩子,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可從來沒有對我們發過脾氣。娘病重疼痛難忍時,一看我們進了門,她馬上咬緊牙關,放鬆表情,只怕兒女們難受,還安慰我們說:“我這就好了,你們不用掛著。我只求你們家裡外頭的大大小小,旺旺祥祥,順順當當。”這是多麼珍貴無比的母愛。

雖然在偌大的地圖上,找不到一個小小的柳坡村,但在這塊神聖的土地上,生活過我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在我們的祖祖輩輩裡,有許許多多這樣德高望重、流芳後世的母親,她們向人間灑滿愛心,為後代留下高尚的情操和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在這茫茫的曠野裡,讓我再喊一聲永遠活在我心中的母親:“娘!”

走到哪裡都受人歡迎和尊重。每當看到誰生了氣或鬧彆扭的時候,她就勸道:“不能光看人家的短處,還要看到人家的長處,別忘了人家的好處,才能長長遠遠地相處。”她還常教導我們“行善積德是做人的本分”“做事要在理,行善天地寬”……

娘自己節儉得有時讓人著急心疼,可她幫別人的時候卻毫不吝嗇。記得娘六十五歲那年的深秋,她與鄰居一起去趕集,在街旁一戶人家歇腳喝了點水,看到這家窮得炕上只有一塊破席和一床破被套,小孩只穿著一條破單褲,心下憐惜。娘回來的路上邊走邊商量,到底回家抱了自家的一床棉被,走了四五裡路給那家人送去。

娘沒上過學,可她識字不少,就喜歡拿起報紙,或拿本書看來看去,還經常讓小孩子們教她認字。時間長了,她能大體看懂一些文字。有一次在趵突泉遊玩時,娘邊走邊念路邊的標牌,惹得幾個服務員又笑又喜。她思想開明,很懂事理,到老都思維清晰。記得1995年春天,娘在植物園,看著滿園的春色和一群群歡樂祥和的遊人,高興地對我們說:“現在的社會多麼好啊,你們年輕人可要記住,這麼好的世道,只要別邁錯了步,條條都是好路。”一句話,引得遊人們嘖嘖誇獎,她這話裡飽含了一位老人多麼樸素的人生哲理。

鄉親們都知道,我們兄妹從小沒有吃奶,娘是用比奶水更珍貴的心血把我們養大。她為了我們,白天黑夜不停地辛勞,還經常冒著大雨寒風,抱著我們穿街走巷,到別人家裡要口奶吃。她為了孩子,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可從來沒有對我們發過脾氣。娘病重疼痛難忍時,一看我們進了門,她馬上咬緊牙關,放鬆表情,只怕兒女們難受,還安慰我們說:“我這就好了,你們不用掛著。我只求你們家裡外頭的大大小小,旺旺祥祥,順順當當。”這是多麼珍貴無比的母愛。

雖然在偌大的地圖上,找不到一個小小的柳坡村,但在這塊神聖的土地上,生活過我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在我們的祖祖輩輩裡,有許許多多這樣德高望重、流芳後世的母親,她們向人間灑滿愛心,為後代留下高尚的情操和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在這茫茫的曠野裡,讓我再喊一聲永遠活在我心中的母親:“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