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它的葉子很美,果實其實也很有養生價值,可惜太多人忽略了!

秋日有兩大美景, 紅了的楓葉, 黃了的銀杏, 而兩者相比, 很多人更喜歡金色的銀杏。 一千多年前, 唐太宗李世民親手種植了一棵銀杏樹, 如今仍生機盎然, 吸引了各地的遊客去膜拜。 銀杏葉黃而落的美大家都見過, 而它的果實卻不一定是每個人都見過的。

由於銀杏樹生長十分緩慢, 母樹的壽命極長, 如果是在自然條件下栽種, 十年後才會大量的花開結果, 因此有人稱其為“公孫樹”。 而正是因為這日久的生長才得來的花開果結, 它的果實就顯得更有價值了。

銀杏果, 又叫白果, 成熟時呈金黃色偏白色。 中醫認為, 白果味甘苦澀, 性平, 有小毒。 澀斂苦降, 有斂肺氣, 止咳嗽、氣喘的作用, 還可以收澀止白濁、白帶。 作點心服食, 可以解酒, 但是白果有小毒, 不可以多吃。

銀杏用於斂肺時, 可以配伍的方劑比如定喘湯, 見於《攝生眾妙方》, 用到了白果、麻黃、款冬花、半夏、桑白皮、蘇子、杏仁、黃芩、甘草。

可以宣肺降氣, 祛痰平喘。

麻黃可以解表散寒, 宣肺平喘;白果澀收苦降, 斂肺氣定痰喘, 與麻黃配伍在一起, 一散一收, 既可以加強平喘的功效, 又可以防止麻黃耗散肺氣, 兩味藥共為君藥。 紫蘇子、杏仁、半夏、款冬花可以降氣平喘、止咳祛痰, 與麻黃配伍在一起, 宣降並用, 可以調暢氣機, 所以為臣藥。 桑白皮、黃芩清泄膈熱、止咳平喘, 共為佐藥。 甘草可以調和諸藥, 為使。 這些藥物合併配伍在一起可以使肺中風寒解散, 壅塞宣通, 痰熱得清。

所以定喘湯是治療外感風寒, 肺氣失宣, 氣逆哮喘, 兼以痰熱內蘊病證的良方。

除了斂肺氣, 白果還有收澀止帶的功效, 比如易黃湯, 出自《傅青主女科》。

易黃湯用到黃柏、芡實、山藥、車前子、白果, 治療濕熱帶下色黃者。 方中炒山藥、炒芡實可以補脾益腎、固澀止帶;白果收澀止帶, 兼除去濕熱;少量的黃柏苦寒入腎, 可以清熱燥濕, 車前子清熱利濕。

易黃湯是治療腎虛濕熱帶下的常用方, 可以治療宮頸炎、陰道炎等屬於腎虛濕熱下注類型的疾病。

在石炭紀就出現, 曾經稱霸世界的銀杏, 現在已經逐漸稀少, 與它同門的植物都已滅絕, 人們在欣賞它遺世而獨立的美的同時, 也對其保護, 在保護的同時, 也接受這來自億萬年前的大自然的饋贈。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獨家出品,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荷西,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