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昆明“創城”要讓百姓得實惠 城市功能配套將更完善

昆明資訊港·昆明日報 記者毛韻心近日,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滇中新區党工委書記程連元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推進會上指出,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意義不在於“得牌”, 而是讓老百姓受益;不是讓城市“受獎”, 而是讓老百姓得實惠。 目前距離全國文明城市測評僅剩下3個月左右的時間, 目標和抓手已經明確, 需要全市上下立即行動起來, 拿出“脫皮掉肉”的毅力和決心, 萬眾一心、奮力拼搏, 堅決打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場攻堅戰。

程連元說, 自2011年昆明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以來, 我市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總的來看, 這些工作還僅僅是初步的、階段性的。 隨著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標準的優化調整、參選城市的持續增加, 標準越來越嚴格, 測評越來越精細, 競爭越來越激烈, 我們面臨的創建任務更加艱巨而繁重。

“摘取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牌’, 只能靠硬實力和真本事, 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程連元說, 現在距離全國文明城市測評僅剩下3個月左右的時間, 形勢非常嚴峻, 要解決的問題異常複雜繁重, 各項工作已經到了“百日攻堅”“百米衝刺”的最後關頭。 “如果我們再不加油、再不衝刺, 就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數年的努力也將付之東流。 開弓沒有回頭箭, 現在即便只有1%的希望, 我們也要付出100%的努力。 ”

程連元提出, 就是要通過創建工作,

切切實實辦一批惠及群眾的好事實事, 努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 使城市科學發展、文明進步、和諧建設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要實現摘金目標, 需要切實做到狠抓各項工作落實, 力爭2017年步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狠抓教育引導 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衡量一個城市的文明水準, 不僅要看硬體設施, 更要看市民素質、文明風尚、精神狀態、人文氛圍。

我市提出, 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創建全過程, 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小手拉大手”等主題實踐活動, 廣泛開展道德模範、美德少年、最美人物等評選活動, 挖掘、推選更多的道德模範、“昆明好人”, 用身邊事教育影響身邊人;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工作網路,

加強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建設, 廣泛開展“我的中國夢”、經典誦讀等道德實踐活動, 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打造春城志願服務品牌, 組織引導各類志願者參與創建工作, 在全社會形成“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良好風尚。 大力宣導文明服務, 在服務行業和視窗單位持續開展規範化服務創評活動, 實施服務標準化規範化建設, 提高各領域各行業文明服務水準。

狠抓基礎建設 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基礎設施是城市的“筋骨”, 也是創建文明城市的硬任務。 創城過程中, 將認真排查我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著力解決路面破損、樹木缺失、街道照明、河道治理、工地圍擋、集貿市場等硬體設施不達標問題,

儘快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

嚴格供電、移動、聯通、電信、天然氣、供水、有線電視等部門施工管理, 凡是已有地下管孔的單位, 一律限期入地, 新建道路鋪設線纜要嚴格規劃審批, 嚴禁私拉亂建。 嚴格落實廣場、公園、垃圾站、公廁等市政設施管理責任, 制定市區道路修整計畫, 該修補的修補, 該完善的完善, 確保正常安全使用。

抓好市政道路、公共綠地、中小學校、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增強城市內部佈局的合理性。 完善旅遊服務設施, 不斷改善旅遊住宿、餐飲、衛生、交通、通訊、車輛和遊客服務中心等方面的條件, 為遊客提供優質高效的旅遊服務。 把城鄉結合部、城中村納入城市統一管理,

加大對違法加層和臨違建築的整治力度, 切實提升城鄉結合部和城中村環境。

狠抓環境提升 改善城市整體形象

城市環境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觀、最直接的表現。 通過推進城市網格化管理, 建立健全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管理網路;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 抓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七改三清”等各項工作;開展公園綠地建設提升、城市門戶節點提升、街道景觀綜合整治、夜景照明系統升級等工程, 確保城市環境明顯改善;加大戶外廣告治理力度, 規範廣告內容, 提升藝術品位元, 拿出整治提升的具體方案, 及時取締和拆除未經審批、審批已到期、存在安全隱患、影響市容的各類戶外廣告, 嚴厲打擊小廣告。

此外, 我市還要對戶外廣告實行分區域差別化管理,在商業街區、集中居住區、公共文化場所要區別對待,全市戶外廣告的三分之一以上要用於公益廣告,絕不能搞得整個城市都是商業廣告和店招店牌。

狠抓專項整治 規範城市發展秩序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必須針對薄弱環節,對症下藥。

通過開展文明交通行動計畫,依法從嚴懲處市區鳴笛、無照行車、非法營運、超限超載、超速行駛、亂停亂放,以及渣土運輸車輛沿途撒漏、肆意傾倒等行為,強化對市民亂穿馬路、亂闖紅燈、翻越防護欄等不文明現象的教育引導,切實規範城市交通秩序。

同時大力普及工作生活、社會交往、人際關係、公共場所等方面的文明禮儀規範,對在公共場合隨意吸煙、高聲喧嘩,以及踐踏草坪、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損害公共設施等不文明現象,加大教育勸導力度,引導市民自覺遵守公共秩序規則。

狠抓城市市場秩序整治,建立誠信“紅黑榜”制度,開展好“品質第一”“誠信經營示範點”“放心消費創建”等活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違法行為,著力營造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

狠抓城市安全秩序整治,深入推進“平安昆明”“法治昆明”建設,健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抓好礦山、消防、交通、校園、食品藥品等領域安全監管,防範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狠抓民生改善 提升群眾獲得感

為民創建、創建惠民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創城過程中,要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實際問題,嚴格落實每年10件惠民實事,不斷提升群眾生活水準。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扎實推進“五館”、農家書屋、群眾性文體活動廣場、城市社區“15分鐘體育健身圈”等文化體育惠民項目,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創建工作為契機,完善各項便民利民措施,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社區、樓門的公共服務事項做起,以社區為單位,組織徵集群眾反映強烈的公共服務未到位的問題,動員組織社區群眾共同解決問題,完善公共設施,真正做到人人參與、人人奉獻、人人共用。

推動機關效能建設和幹部作風轉變,切實提高服務品質和辦事效率,堅決杜絕“臉難看、門難進、話難聽、事難辦”現象和“吃拿卡要”問題,為市民和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

我市還要對戶外廣告實行分區域差別化管理,在商業街區、集中居住區、公共文化場所要區別對待,全市戶外廣告的三分之一以上要用於公益廣告,絕不能搞得整個城市都是商業廣告和店招店牌。

狠抓專項整治 規範城市發展秩序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必須針對薄弱環節,對症下藥。

通過開展文明交通行動計畫,依法從嚴懲處市區鳴笛、無照行車、非法營運、超限超載、超速行駛、亂停亂放,以及渣土運輸車輛沿途撒漏、肆意傾倒等行為,強化對市民亂穿馬路、亂闖紅燈、翻越防護欄等不文明現象的教育引導,切實規範城市交通秩序。

同時大力普及工作生活、社會交往、人際關係、公共場所等方面的文明禮儀規範,對在公共場合隨意吸煙、高聲喧嘩,以及踐踏草坪、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損害公共設施等不文明現象,加大教育勸導力度,引導市民自覺遵守公共秩序規則。

狠抓城市市場秩序整治,建立誠信“紅黑榜”制度,開展好“品質第一”“誠信經營示範點”“放心消費創建”等活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違法行為,著力營造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

狠抓城市安全秩序整治,深入推進“平安昆明”“法治昆明”建設,健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抓好礦山、消防、交通、校園、食品藥品等領域安全監管,防範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狠抓民生改善 提升群眾獲得感

為民創建、創建惠民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創城過程中,要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實際問題,嚴格落實每年10件惠民實事,不斷提升群眾生活水準。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扎實推進“五館”、農家書屋、群眾性文體活動廣場、城市社區“15分鐘體育健身圈”等文化體育惠民項目,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創建工作為契機,完善各項便民利民措施,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社區、樓門的公共服務事項做起,以社區為單位,組織徵集群眾反映強烈的公共服務未到位的問題,動員組織社區群眾共同解決問題,完善公共設施,真正做到人人參與、人人奉獻、人人共用。

推動機關效能建設和幹部作風轉變,切實提高服務品質和辦事效率,堅決杜絕“臉難看、門難進、話難聽、事難辦”現象和“吃拿卡要”問題,為市民和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