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長子“煤改氣”:讓村民步入新生活

11月初的丹朱大地已有些許寒意, 記者來到南漳鎮、宋村鄉調查瞭解"以氣代煤"工程, 聽聽老百姓是如何說的。
在南漳鎮中漳村的大街小巷, 為了能讓廣大老百姓早日通氣、早日取暖、溫暖過冬, "以氣代煤"工程施工隊正在抓緊施工, 施工現場站了不少前來關心工程進展的村民。
村民張旭斌是"以氣代煤"先進戶, 早早就把管道通到了家。 他說:"‘以氣代煤’是一項惠民工程, 領導幹部重視, 每天入戶看情況, 查進度, 解決了工作面大、協調難、施工難等許多困難和問題, 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讓老百姓用上清潔能源, 過上溫暖舒適的新生活。 "他以他家為例給我們算了一筆賬, "以前家裡用鍋爐取暖, 電磁爐、煤氣做飯, 一個採暖季下來大約需要4000多元。
現在估計在保證家裡溫暖的情況下, 一天能花30塊錢左右, 最冷的時候, 一天花費70元, 這樣算來, 一個採暖季需要花費5000多元, 再說政府還會補貼2400元, 這樣一算, 自己也就花費2600多元, 經濟賬挺划算, 還乾淨衛生, 讓我們步入了農村新生活。 "
聽聞記者來意, 村民常海棠主動把我們拉進她的家裡, 大門過道擺放著已經拆卸下來的傳統小鍋爐。 指著牆上已經安裝完畢的壁掛爐, 常海棠笑語盈盈:"你看看, 這就是我家新安裝的壁掛爐, 別看沒有我原來的鍋爐大, 卻能供暖160平米, 我家實際供暖也就70多平米,
今年能暖暖和和地過冬了。 "說到"以氣代煤"的好處, 旁邊站著看熱鬧的鄰居忍不住了, "‘以氣代煤’真的好, 省時省力還乾淨, 以前得自己燒火, 麻煩不說, 還落得到處都是灰, 堆放煤炭加上煤灰, 院子裡到處都是黑乎乎、灰突突的。 每天只是收拾鍋爐都得半天, 現在好了, 按按按鈕家就暖和了, 還不用四處落灰。 " 南漳村村民和正堂家裡裡外外裝修一新,他興沖沖地向記者展示著新安裝的壁掛爐,"裝了天然氣壁掛爐,今年冬天就更好了,不髒了,不亂了,和新裝修的家更相配了。"他說,"以前用的小鍋爐,只能掛兩個暖氣包,今年直接安裝了八個暖氣包,雖然住在村裡,卻也能和城裡人一樣乾乾淨淨、暖暖和和過冬了。"南漳村村民郜立祥家裡沒有安裝鍋爐,以往過冬取暖做飯全靠煤球,正值午飯時分,郜立祥家的廚房傳出陣陣煤球的味道。她對記者說,"還是‘以氣代煤’好呀,以後再也不用煤球了,不用忍受難聞的味道,省去了搬運煤球、倒灰,擺放煤球的麻煩,還不用擔心冬季煤氣中毒了。"周圍鄰居也在你一言我一語說著"以氣代煤"的好處。長子"煤改氣",改變了農村環境,改出了空氣清新,改出了天藍地綠,改出了民心所向,改出了"長子溫度",一家乾淨,戶戶清潔,"煤改氣"讓村民用的放心、住得舒心,對農村未來的發展更是充滿了信心。(牛婷) 南漳村村民和正堂家裡裡外外裝修一新,他興沖沖地向記者展示著新安裝的壁掛爐,"裝了天然氣壁掛爐,今年冬天就更好了,不髒了,不亂了,和新裝修的家更相配了。"他說,"以前用的小鍋爐,只能掛兩個暖氣包,今年直接安裝了八個暖氣包,雖然住在村裡,卻也能和城裡人一樣乾乾淨淨、暖暖和和過冬了。"南漳村村民郜立祥家裡沒有安裝鍋爐,以往過冬取暖做飯全靠煤球,正值午飯時分,郜立祥家的廚房傳出陣陣煤球的味道。她對記者說,"還是‘以氣代煤’好呀,以後再也不用煤球了,不用忍受難聞的味道,省去了搬運煤球、倒灰,擺放煤球的麻煩,還不用擔心冬季煤氣中毒了。"周圍鄰居也在你一言我一語說著"以氣代煤"的好處。長子"煤改氣",改變了農村環境,改出了空氣清新,改出了天藍地綠,改出了民心所向,改出了"長子溫度",一家乾淨,戶戶清潔,"煤改氣"讓村民用的放心、住得舒心,對農村未來的發展更是充滿了信心。(牛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