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這個健康長壽的“秘訣”很簡單,可惜很多人不會遵循!

孫燕, 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平凡, 但在臨床腫瘤學界絕對赫赫有名。 孫燕院士今年已經80多歲了, 他是我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腫瘤內科學創始人之一、國際著名的臨床腫瘤專家。 吃飯吃7分飽, 就是孫燕院士的一條“健康秘訣”。

(圖文無關)

吃飯只吃7分飽不易肥胖

肥胖是健康的頭號殺手, 已有研究證實它和17種癌症顯著相關。 而吃得太飽了, 代謝不掉, 就容易產生脂肪堆積, 導致肥胖。

吃飯只吃7分飽, 在不吃其他零食的情況下, 完全可以避免肥胖, 同時也就避免了很多因肥胖引起的慢性疾病, 包括大腸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

孫燕院士也在一次採訪中提及, 他每天只吃七分飽, 但自身有時也受不了美食的誘惑, 於是感覺吃得差不多了, 就馬上離開飯桌, 絕不久待。

(圖文無關)

吃飯只吃7分飽避免器官負擔過重

美食一旦入口, 在消化的過程中就會影響到人體的很多器官。 吃得太飽、吃得太油膩可不僅僅加重腸胃的負擔, 它還會加重胰臟、腎臟等器官以及血管的負擔。 以後這些負擔就是造成胃腸癌、糖尿病、胰腺炎、冠心病的罪魁禍首。

而吃飯只吃7分飽有助於身體各器官“輕鬆”地運作, 同時7分飽的量, 也避免了一些重口味人群吃得太油膩、太鹹的問題,

對於身體大有裨益。

怎樣判斷已經“七分飽”?

七分飽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坦白說, 這個“度”是很難把握的。 小圈就介紹一下怎樣就是“七分飽”。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范志紅教授做過一個很好的描述:胃裡還沒覺得滿, 但對食物的熱情已經有所下降, 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 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 可如果把食物換掉, 換個話題, 很快就會忘記吃飽東西。

(圖文無關)

每個人的“七分飽”都要自己慢慢去感受和調整。 有個小tips就是, 吃飯時間相對固定的話, 在吃了7分飽後, 在第二餐來臨之前是不會饑餓的, 提前餓了則證明沒到7分飽。

知道“每餐7分飽, 健康活到老”這句話的人已經很少了。 我們現在聽到最多的反而是“吃多點”、“吃飽點”、“吃撐了”。 實際上, 真正做到吃飯吃7分飽才是我們健康長壽的有力保障。

(大健康生活圈, 全國知名健康新媒體——家庭醫生線上出品)

更多精彩內容

在外面飯館吃飯容易被傳染上「乙肝」嗎?

70%猝死發生家中,

學會這些, 打好猝死“預防針”

老年癡呆症不可逆!患病前有3大前兆, 家屬應做好預防和心理準備

專家說, “直男癌”就是心理病!你怎麼看?

二十幾歲, 10天內應有8次性生活 性生活頻率還能靠公式來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