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寒山寺招聘你心動了嗎?佛弟子和你一起來瞭解真正的佛法僧三寶!

關於這個消息肯定是假的, 為何網上還在瘋狂轉發?每年都會出現幾個這樣類似的案例, 說哪裡哪裡招和尚, 工資很高……多年前我就看見過, 那時我也很心動, 我也很想去, 因為我對佛法很感興趣啊, 還可以拿工資啊, 覺得這是一個好事!昨天我也收到了這個圖片!我當時就想把發我這個圖片的人給拉黑, 想想還是算了。 今天在今日頭條又看見了這個新聞, 心念一發, 就想著弄篇文章發上來, 和大家一起學習瞭解一下真正的佛法僧三寶!對佛法感興趣的可以聯繫我, 想皈依三寶的也可以聯繫我,

無智或許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佛法僧三寶》

何謂三寶?三寶有何功德?三寶就是佛寶、法寶、僧寶。 

所謂三寶, 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叫同體三寶或自性三寶。 同體三寶系指真如之理, 就是說每一個有情眾生的根本佛心, 一切眾生的本心, 這叫真如, 真如是一切有情眾生之最初,

也是最後的一個皈依處, 最究竟的皈依處。 成佛就是要到這個地步來。 真如本身不可說、不可現、不可示、不可形容。 但他能出現于眾生的眼前, 眾生修學實相念佛而得開悟, 即能眼見各種真如的性用, 稱之為自性開解。 所以真如是自性三寶的佛寶。 

真如佛性顯現之後, 看見這個自性真正不虛, 真實不誤, 並顯現各種作用。 佛性顯現之後, 自然不造各種惡業, 在這裡能生各種法則, 示現各種世出世間法, 我們稱之為自性法寶。 

接下來因自性清靜的緣故, 所以動無違諍, 名為僧寶。 真如佛性顯現之後, 這真如佛性不會起執著去跟一切有情眾生起爭執或諍論, 這叫僧寶—自性僧寶。 

第二層我們稱之為出世三寶。 佛寶是什麼?報身佛、應身佛、化身佛。

應化身隨類示現, 眾生有需要, 它就示現。 這不是以物質世間形像的出現, 而是以化身、報身的形象出現, 這就叫做出世佛寶。 

出世法寶是指四諦緣生、六度詮旨。 四諦是指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 

諦即真實的義理。 真理謂之“諦”。 所以苦、苦集、苦滅、苦滅道, 為佛陀所說的四種真實之道理, 謂之“四諦”

一切眾生之各種法、相、事、物都是因緣生滅。 眾生業力所感之因, 加上眾緣和合之緣而成就今天的世界。 當緣散壞時, 一切都現像隨即變化。 因此, 因果不離因緣。 緣起緣滅, 此生故彼生, 此滅故彼滅。 凡事不離緣起之法, 故謂緣生。 

六度詮指:是指菩薩修行六度與四諦緣生不同;四諦是聲聞法, 而緣生為緣覺法。

六度詮指菩薩法門, 為:佈施、持戒、忍辱、精進、般若。 

出世僧寶:為四向五果之菩薩及十地菩薩, 稱為大乘菩薩僧。 

住持三寶:所謂世間住持佛寶;凡是泥塑、木雕的佛像, 以黃金珍寶瓔珞等種種莊嚴, 用做我們修行的工具, 稱為世間住持佛寶。 

黃卷赤軸, 三藏十二部經典稱為世間住持法寶。 剃髮著染衣, 離世俗的家, 住進佛寺者, 即為世間住侍僧寶。 

二《略說三歸依》

三歸依就是歸依佛寶、法寶、僧寶, 故名三歸依。 為什麼要歸依三寶呢?因為佛是福慧兩足尊, 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使得福德與智慧修集圓滿。 佛陀的偉大用無量無邊的偈頌讚美無量阿僧祇劫的時間也說不完, 如《大智度論》卷4〈序品〉中說:【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界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因此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中提到, 我們供佛時應該生起六種作意, 如此可以讓功德更加殊勝:1.佛是最大的功德田。 2.佛是最大的報恩田。 3.佛是三界一切眾生中最尊貴者。 4.佛如優曇花難值遇。 5.每個三千大千世界唯有一尊佛。 6.佛是一切法與義的依止一切世、出世間功德圓滿。2

注2《瑜伽師地論》卷44〈供養親近無量品〉雲:「如是菩薩于三寶所,由十種相興供養時,應緣如來發起六種增上意樂:一者、無上大功德田增上意樂。二者、無上有大恩德增上意樂。三者、一切無足、二足及多足等有情中尊增上意樂。四者、猶如鄔曇妙華極難值遇增上意樂。五者、獨一出現三千大千世界增上意樂。六者、一切世、出世間功德圓滿一切義依增上意樂。由是六種增上意樂,於如來所、若於如來法

另外,法寶就是指佛陀所說的正法,也就是三乘菩提,也都是以第八識如來藏為依止。因為成佛之道的根本,就在於我們每個眾生都各自本有的第八識——如來藏,我們自己的第八識如來藏含藏了我們所造作的一切善惡業種,並且能夠出生一切法。因為有如來藏所以有二乘解脫道,而開悟明心就是親證如來藏,又名證得般若波羅蜜多;入地後的一切種智之修行,也就是實證如來藏中一切種子之智慧。因此,我們應該要歸依第八識如來藏妙法,此如來藏般若波羅蜜多─又被稱為佛母,因為一切佛道皆由此出生。

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05〈佛母品〉中雲:

一切預流、預流果,一來、一來果,不還、不還果,阿羅漢、阿羅漢果,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生故;一切獨覺、獨覺菩提,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生故;一切菩薩摩訶薩及諸菩薩摩訶薩行,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生故;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生故。

接著第三個僧寶就是指還沒有成佛的大乘菩薩僧,但我們最好能夠歸依有證悟的勝義菩薩僧——菩薩摩訶薩。菩薩摩訶薩非常偉大,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132〈校量功德品第 30〉中說:

憍屍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化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皆令安住獨覺菩提,所獲福聚不如有人教一有情令趣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憍屍迦!若教有情令趣無上正等菩提,則令世間佛眼不斷。所以者何?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如來、應、正等覺,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佛寶、法寶、僧寶,一切世間歸依供養。

佛陀說教導一位眾生趣向佛道當菩薩,就勝過度化三千大千世界的無量眾生成為獨覺聖者——辟支佛。為什麼呢?因為聲聞、獨覺都會入無餘涅槃而無法再利益眾生,菩薩摩訶薩常住世間的緣故,才能夠使得世間佛法不會斷絕,世間才能繼續有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的正法存在。所以,只有菩薩摩訶薩才能利益無量眾生,令得成就解脫果乃至佛菩提果。因為有菩薩摩訶薩,世間便有佛、法、僧三寶,所以我們應該歸依勝義菩薩僧。

在《優婆塞戒經》中的〈淨三歸品〉皆有詳細說明三歸依的內涵,詳情請看平實導師所著的《優婆塞戒經講記》第六輯的深細解說,這裡只大略說明一下:佛陀提到對來求乞的人,我們應當先教導他受持三歸依,然後再佈施。為什麼要受三歸依呢?佛陀說為了破除諸苦,斷除煩惱,得到無上寂滅之樂,因此要受三歸依。那什麼是三歸依呢?三歸依就是歸依佛、法、僧。「佛」是能為眾生宣說壞斷煩惱之因,使眾生得到真正的解脫。「法」是能破壞煩惱的因,也就是真實的佛法,讓眾生得到真實的解脫。「僧」就是從佛秉受破壞煩惱之因,獲得真正的解脫,也能教導眾生證得解脫。而有的人可能會說:「其實三歸無非是一歸嘛!無非就是歸依於法!」佛陀說:這樣的講法是不對的!因為如來有時出現於世間,大部分時間不出現於世間,但是不論佛在不在世間出現,正法是常住的、常有的,可是卻沒有任何人能秉受正法,只有佛陀出興于世,世人才有因緣知道這個常住之法,所以要歸依佛。佛陀示現入滅之後,也只有佛弟子眾才能秉受佛陀的教化而為人分別法義;因為佛弟子眾能秉受故,是故應當歸依僧。三歸依的傳承,有人具足,有人不具足;具足的人是歸依於佛、法、僧三寶,佛弟子全部都得歸依;不具足者就只有一種聖人,就是如來歸依於法。所以佛陀作了結論說:「真正得到三歸的人,無不具足三歸,就像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接受如來所制的戒法,而成就四不壞信一樣,所以三歸依一定要具足。」3

注3《優婆塞戒經》卷5〈淨三歸品〉:【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說『有來乞者,當先教令受三歸依、然後施』者,何因緣故受三歸依?雲何名為三歸依也?」「善男子!為破諸苦,斷除煩惱,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依。如汝所問:雲何三歸依者?善男子!謂:佛、法、僧。佛者:能說壞煩惱因,得正解脫。法者:即是壞煩惱因,真實解脫。僧者:稟受破煩惱因,得正解脫。或有說言:『若如是者即是一歸。』是義不然,何以故?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分別者;如來出已,則有分別,是故應當別歸依佛。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有受者;佛弟子眾能稟受故,是故應當別歸依僧。正道解脫是名為法,無師獨覺是名為佛,能如法受是名為僧。若無三歸,雲何說有四不壞信?得三歸者,或有具足,或不具足。雲何具足?所謂歸佛法僧;不具足者:所謂如來歸依於法。善男子!得三歸者,無不具足,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戒。」】(《大正藏》冊24,頁1061,中2-19)

另外如果有人問:「如來入滅以後,我們歸依三寶的佛,那是歸依誰啊?因為如來已經滅了啊!」佛說:「這樣的歸依就叫作歸依佛:過去諸佛無學之法,也就是已經究竟成佛者,所以我釋迦牟尼佛先教導提謂長者說:『你應當歸依未來世僧。』歸依於過去佛也是這樣歸依,不一定需有佛或僧現前存在人間。」也就是說假使正法滅盡了,人間沒有佛,正法、像法和末法也都過去了,那我們要如何歸依佛?佛說可以歸依未來佛,譬如末法期法滅盡了以後,三寶都不存在了,我們可以歸依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而佛與僧又因為福田果報有差別,所以佛、法、僧三寶應該差別為三,故成就三寶而不是一寶或二寶。我們接受三歸依也是一樣,如同我們對佛陀在世時的供養與佛涅槃後的供養,果報並沒有差別;而佛陀所制定的戒法或各種約束,在佛入滅後犯戒的人還是會獲得罪報;所以我們歸依已入涅槃的過去佛,道理也是一樣,也是福德無量的。4

注4《優婆塞戒經》卷5〈淨三歸品〉:「若有問言:『如來滅已,歸依佛者是何歸依?』善男子!如是歸依,名為歸依:過去諸佛無學之法——如我先教提謂長者:『汝當歸依未來世僧;依過去佛,亦複如是。』福田果報有多少故,差別為三;若佛在世及涅槃後,供養果報無有差別,受歸依者亦複如是。如佛在世為諸弟子立諸要制,佛雖過去,有犯之者亦獲罪報;歸過去佛,亦複如是。猶如如來臨涅槃時,一切人天為涅槃故,多設供養;爾時如來未入涅槃,猶故在世,懸受未來世供養事;歸過去佛,亦複如是。譬如有人,父母在遠,是人或時瞋罵得罪,或時恭敬讚歎得福;歸過去佛,亦複如是。是故我說:我若在世及涅槃後,所設供養,施者受福,等無差別。」(《大正藏》冊24,頁1061,下2-15)

因此我們總結來說:歸依佛就是歸依無上正等正覺、福慧兩足世尊。歸依佛就是歸依本師釋迦牟尼佛,歸依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歸依圓滿報身盧舍那佛,歸依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同時也歸依十方一切諸佛。

歸依法就是歸依了義究竟正法,歸依世尊正教。也就是:

一、歸依三乘通教解脫正道,歸依大乘圓滿佛菩提道。

二、歸依了義諸經正義,不以方便法教為歸。

三、歸依十方常住佛法。

歸依僧就是歸依大乘賢聖僧,歸依大乘正見菩薩僧。也就是:

一、歸依證悟實相諸勝義菩薩僧,

二、歸依學地諸正見凡夫菩薩僧,

三、歸依十方一切勝義菩薩僧。

因為佛、法、僧三寶,具足無量無邊真實清淨的功德,能夠息滅眾生無邊的生死輪回之苦惱,讓眾生遠離大怖畏,故為眾生的究竟歸依處。但佛法甚深,很難理解與證悟,是故想要修學佛法的學人,應當要歸順依止佛、法、僧三寶以便如實修學;以此緣故,應先歸依人間住持正法之三寶。也就是說我們歸依三寶的目的是要學佛乃至修行成佛,因此修學正法、護持正法是最重要的。正法就是如實宣講第一義諦——如來藏妙義者就是正法。如果我們無法遇到明師,那就難以聽聞到正法,若能值遇真悟大善知識,為我們作三歸五戒之證明師,那是非常有福報的人。如今唯一宣揚大乘了義正法之正覺講堂,每年年底平實導師都會傳授三歸依戒暨五戒,希望有緣的眾生也能夠參與此殊勝的法會,共結難值難遇的了義正法之緣。

三《受三歸依的福德無量》

三歸依的福德是無量的,佛陀在經典上說:佈施無量無數珍寶的福德,不如受持三歸依的福德,也就是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的福德是無量無邊不可計算的。5

注5《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為阿那邠邸長者說:『過去久遠,有梵志名毗羅摩,饒財多寶。若佈施時,用八萬四千金閌⒙橐送蛩那б盛滿碎金,複以八萬四千金銀澡罐,複以八萬四千牛皆以金銀覆角,複以八萬四千玉女莊嚴具足,複以八萬四千臥具眾彩自覆,複以八萬四千衣裳,複以八萬四千象馬皆以金銀鞍勒,複以八萬四千房舍佈施;複於四城門中佈施,隨其所欲皆悉與之;複以一房舍施招提僧。如上施福,不如受三自歸。所以然者,受三歸者,施一切眾生無畏。是故歸佛、法、僧,其福不可計量也。』」(《大正藏》冊1,頁878,下10-22)

《優婆塞戒經》卷5〈八戒齋品〉:

善男子!若人能受三歸依者,當知是人,所得福報不可窮盡。善男子!迦陵伽國有「七寶」藏,名賓伽羅;其國人民大小男女,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車乘象馬駝驢擔負持去,猶不能盡;若有至心受三歸齋,是人所得功德果報,出勝彼藏所有寶物。善男子!毘提呵國有「七寶」藏,名半陸迦,其國人民男女大小,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車乘象馬駝驢擔負持去,猶不能盡;若有至心受三歸齋,是人所得功德果報,出勝彼藏所有寶物。善男子!波羅奈國有「七寶」,名曰蠰佉,其國人民男女大小,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車乘象馬駝驢擔負持去,亦不能盡;若有至心受三歸齋,是人所得功德果報,出勝彼藏所有寶物。善男子!幹陀羅國有「七寶」藏,名伊羅缽多,其國人民男女大小,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車乘象馬駝驢擔負持去,亦不能盡;若有至心受三歸齋,是人所得功德果報,勝出彼藏所有寶物。

佛開示說:「如果有人能夠受三歸依,應知他所得的福報不可窮盡啊!」佛又舉例說:「迦陵伽國有七寶的寶藏,這寶藏的地點名稱叫作賓伽羅,迦陵伽國人民不管大小男女,有人七天之中以車子或象馬駝驢來挑擔回去,有人七個月之中每天這樣來搬取,有人七年之中每天這樣搬取,仍然無窮無盡,顯然這個七寶之藏它寶物非常多,但如果有一個人能以至誠心受三歸依及八戒齋,他所得到的功德果報,超過、勝過那個七寶之藏所有的寶物啊!」佛陀不厭其煩重複說明,總共連續舉了四個國家的七寶之藏,來證明三歸齋所得的功德果報超過這些國家的七寶之藏之所有寶物,所以由此可見三歸齋所獲得之福德、功德真的很大。佛陀陀又譬喻說:「毘提呵國也有這種七寶之藏叫作半陸迦,他們的人民男女大小,一樣的或者七日中,或者七月中,或者七年中,每天用車乘象馬駝驢來擔負持去,還是不能把它取盡;如果有人至心受三歸齋,他未來所能得到的功德與果報,超出並而且勝過半陸迦七寶之藏的所有寶物。」又譬喻說:「波羅奈國有七寶之藏名為蠰佉,波羅奈國的人民男女大小同樣是七日中或者七月中,或者七年中,每天用象馬駝驢把它取回去,也是所有人民在七天、七月、七年中,每天用各種車乘象馬……等把寶物取回去,還是取不完;但但如果有人至心受三歸依和八戒齋,他所得到到的功德果報超過蠰佉七寶之藏的所有寶物。」

又譬喻說:「幹陀羅國也有七寶之藏叫作伊羅缽多,這個國家的人民男女大小於七日中、七月中、七年中,每天以車乘駝驢擔負持去,也不能取完;如果有人至心受持持三歸依並且持八戒齋,他所得的功德果報,勝過、超出伊羅缽多寶藏的所有寶物。」

6.佛是一切法與義的依止一切世、出世間功德圓滿。2

注2《瑜伽師地論》卷44〈供養親近無量品〉雲:「如是菩薩于三寶所,由十種相興供養時,應緣如來發起六種增上意樂:一者、無上大功德田增上意樂。二者、無上有大恩德增上意樂。三者、一切無足、二足及多足等有情中尊增上意樂。四者、猶如鄔曇妙華極難值遇增上意樂。五者、獨一出現三千大千世界增上意樂。六者、一切世、出世間功德圓滿一切義依增上意樂。由是六種增上意樂,於如來所、若於如來法

另外,法寶就是指佛陀所說的正法,也就是三乘菩提,也都是以第八識如來藏為依止。因為成佛之道的根本,就在於我們每個眾生都各自本有的第八識——如來藏,我們自己的第八識如來藏含藏了我們所造作的一切善惡業種,並且能夠出生一切法。因為有如來藏所以有二乘解脫道,而開悟明心就是親證如來藏,又名證得般若波羅蜜多;入地後的一切種智之修行,也就是實證如來藏中一切種子之智慧。因此,我們應該要歸依第八識如來藏妙法,此如來藏般若波羅蜜多─又被稱為佛母,因為一切佛道皆由此出生。

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05〈佛母品〉中雲:

一切預流、預流果,一來、一來果,不還、不還果,阿羅漢、阿羅漢果,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生故;一切獨覺、獨覺菩提,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生故;一切菩薩摩訶薩及諸菩薩摩訶薩行,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生故;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生故。

接著第三個僧寶就是指還沒有成佛的大乘菩薩僧,但我們最好能夠歸依有證悟的勝義菩薩僧——菩薩摩訶薩。菩薩摩訶薩非常偉大,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132〈校量功德品第 30〉中說:

憍屍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化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皆令安住獨覺菩提,所獲福聚不如有人教一有情令趣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憍屍迦!若教有情令趣無上正等菩提,則令世間佛眼不斷。所以者何?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如來、應、正等覺,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佛寶、法寶、僧寶,一切世間歸依供養。

佛陀說教導一位眾生趣向佛道當菩薩,就勝過度化三千大千世界的無量眾生成為獨覺聖者——辟支佛。為什麼呢?因為聲聞、獨覺都會入無餘涅槃而無法再利益眾生,菩薩摩訶薩常住世間的緣故,才能夠使得世間佛法不會斷絕,世間才能繼續有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的正法存在。所以,只有菩薩摩訶薩才能利益無量眾生,令得成就解脫果乃至佛菩提果。因為有菩薩摩訶薩,世間便有佛、法、僧三寶,所以我們應該歸依勝義菩薩僧。

在《優婆塞戒經》中的〈淨三歸品〉皆有詳細說明三歸依的內涵,詳情請看平實導師所著的《優婆塞戒經講記》第六輯的深細解說,這裡只大略說明一下:佛陀提到對來求乞的人,我們應當先教導他受持三歸依,然後再佈施。為什麼要受三歸依呢?佛陀說為了破除諸苦,斷除煩惱,得到無上寂滅之樂,因此要受三歸依。那什麼是三歸依呢?三歸依就是歸依佛、法、僧。「佛」是能為眾生宣說壞斷煩惱之因,使眾生得到真正的解脫。「法」是能破壞煩惱的因,也就是真實的佛法,讓眾生得到真實的解脫。「僧」就是從佛秉受破壞煩惱之因,獲得真正的解脫,也能教導眾生證得解脫。而有的人可能會說:「其實三歸無非是一歸嘛!無非就是歸依於法!」佛陀說:這樣的講法是不對的!因為如來有時出現於世間,大部分時間不出現於世間,但是不論佛在不在世間出現,正法是常住的、常有的,可是卻沒有任何人能秉受正法,只有佛陀出興于世,世人才有因緣知道這個常住之法,所以要歸依佛。佛陀示現入滅之後,也只有佛弟子眾才能秉受佛陀的教化而為人分別法義;因為佛弟子眾能秉受故,是故應當歸依僧。三歸依的傳承,有人具足,有人不具足;具足的人是歸依於佛、法、僧三寶,佛弟子全部都得歸依;不具足者就只有一種聖人,就是如來歸依於法。所以佛陀作了結論說:「真正得到三歸的人,無不具足三歸,就像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接受如來所制的戒法,而成就四不壞信一樣,所以三歸依一定要具足。」3

注3《優婆塞戒經》卷5〈淨三歸品〉:【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說『有來乞者,當先教令受三歸依、然後施』者,何因緣故受三歸依?雲何名為三歸依也?」「善男子!為破諸苦,斷除煩惱,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依。如汝所問:雲何三歸依者?善男子!謂:佛、法、僧。佛者:能說壞煩惱因,得正解脫。法者:即是壞煩惱因,真實解脫。僧者:稟受破煩惱因,得正解脫。或有說言:『若如是者即是一歸。』是義不然,何以故?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分別者;如來出已,則有分別,是故應當別歸依佛。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有受者;佛弟子眾能稟受故,是故應當別歸依僧。正道解脫是名為法,無師獨覺是名為佛,能如法受是名為僧。若無三歸,雲何說有四不壞信?得三歸者,或有具足,或不具足。雲何具足?所謂歸佛法僧;不具足者:所謂如來歸依於法。善男子!得三歸者,無不具足,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戒。」】(《大正藏》冊24,頁1061,中2-19)

另外如果有人問:「如來入滅以後,我們歸依三寶的佛,那是歸依誰啊?因為如來已經滅了啊!」佛說:「這樣的歸依就叫作歸依佛:過去諸佛無學之法,也就是已經究竟成佛者,所以我釋迦牟尼佛先教導提謂長者說:『你應當歸依未來世僧。』歸依於過去佛也是這樣歸依,不一定需有佛或僧現前存在人間。」也就是說假使正法滅盡了,人間沒有佛,正法、像法和末法也都過去了,那我們要如何歸依佛?佛說可以歸依未來佛,譬如末法期法滅盡了以後,三寶都不存在了,我們可以歸依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而佛與僧又因為福田果報有差別,所以佛、法、僧三寶應該差別為三,故成就三寶而不是一寶或二寶。我們接受三歸依也是一樣,如同我們對佛陀在世時的供養與佛涅槃後的供養,果報並沒有差別;而佛陀所制定的戒法或各種約束,在佛入滅後犯戒的人還是會獲得罪報;所以我們歸依已入涅槃的過去佛,道理也是一樣,也是福德無量的。4

注4《優婆塞戒經》卷5〈淨三歸品〉:「若有問言:『如來滅已,歸依佛者是何歸依?』善男子!如是歸依,名為歸依:過去諸佛無學之法——如我先教提謂長者:『汝當歸依未來世僧;依過去佛,亦複如是。』福田果報有多少故,差別為三;若佛在世及涅槃後,供養果報無有差別,受歸依者亦複如是。如佛在世為諸弟子立諸要制,佛雖過去,有犯之者亦獲罪報;歸過去佛,亦複如是。猶如如來臨涅槃時,一切人天為涅槃故,多設供養;爾時如來未入涅槃,猶故在世,懸受未來世供養事;歸過去佛,亦複如是。譬如有人,父母在遠,是人或時瞋罵得罪,或時恭敬讚歎得福;歸過去佛,亦複如是。是故我說:我若在世及涅槃後,所設供養,施者受福,等無差別。」(《大正藏》冊24,頁1061,下2-15)

因此我們總結來說:歸依佛就是歸依無上正等正覺、福慧兩足世尊。歸依佛就是歸依本師釋迦牟尼佛,歸依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歸依圓滿報身盧舍那佛,歸依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同時也歸依十方一切諸佛。

歸依法就是歸依了義究竟正法,歸依世尊正教。也就是:

一、歸依三乘通教解脫正道,歸依大乘圓滿佛菩提道。

二、歸依了義諸經正義,不以方便法教為歸。

三、歸依十方常住佛法。

歸依僧就是歸依大乘賢聖僧,歸依大乘正見菩薩僧。也就是:

一、歸依證悟實相諸勝義菩薩僧,

二、歸依學地諸正見凡夫菩薩僧,

三、歸依十方一切勝義菩薩僧。

因為佛、法、僧三寶,具足無量無邊真實清淨的功德,能夠息滅眾生無邊的生死輪回之苦惱,讓眾生遠離大怖畏,故為眾生的究竟歸依處。但佛法甚深,很難理解與證悟,是故想要修學佛法的學人,應當要歸順依止佛、法、僧三寶以便如實修學;以此緣故,應先歸依人間住持正法之三寶。也就是說我們歸依三寶的目的是要學佛乃至修行成佛,因此修學正法、護持正法是最重要的。正法就是如實宣講第一義諦——如來藏妙義者就是正法。如果我們無法遇到明師,那就難以聽聞到正法,若能值遇真悟大善知識,為我們作三歸五戒之證明師,那是非常有福報的人。如今唯一宣揚大乘了義正法之正覺講堂,每年年底平實導師都會傳授三歸依戒暨五戒,希望有緣的眾生也能夠參與此殊勝的法會,共結難值難遇的了義正法之緣。

三《受三歸依的福德無量》

三歸依的福德是無量的,佛陀在經典上說:佈施無量無數珍寶的福德,不如受持三歸依的福德,也就是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的福德是無量無邊不可計算的。5

注5《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為阿那邠邸長者說:『過去久遠,有梵志名毗羅摩,饒財多寶。若佈施時,用八萬四千金閌⒙橐送蛩那б盛滿碎金,複以八萬四千金銀澡罐,複以八萬四千牛皆以金銀覆角,複以八萬四千玉女莊嚴具足,複以八萬四千臥具眾彩自覆,複以八萬四千衣裳,複以八萬四千象馬皆以金銀鞍勒,複以八萬四千房舍佈施;複於四城門中佈施,隨其所欲皆悉與之;複以一房舍施招提僧。如上施福,不如受三自歸。所以然者,受三歸者,施一切眾生無畏。是故歸佛、法、僧,其福不可計量也。』」(《大正藏》冊1,頁878,下10-22)

《優婆塞戒經》卷5〈八戒齋品〉:

善男子!若人能受三歸依者,當知是人,所得福報不可窮盡。善男子!迦陵伽國有「七寶」藏,名賓伽羅;其國人民大小男女,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車乘象馬駝驢擔負持去,猶不能盡;若有至心受三歸齋,是人所得功德果報,出勝彼藏所有寶物。善男子!毘提呵國有「七寶」藏,名半陸迦,其國人民男女大小,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車乘象馬駝驢擔負持去,猶不能盡;若有至心受三歸齋,是人所得功德果報,出勝彼藏所有寶物。善男子!波羅奈國有「七寶」,名曰蠰佉,其國人民男女大小,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車乘象馬駝驢擔負持去,亦不能盡;若有至心受三歸齋,是人所得功德果報,出勝彼藏所有寶物。善男子!幹陀羅國有「七寶」藏,名伊羅缽多,其國人民男女大小,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車乘象馬駝驢擔負持去,亦不能盡;若有至心受三歸齋,是人所得功德果報,勝出彼藏所有寶物。

佛開示說:「如果有人能夠受三歸依,應知他所得的福報不可窮盡啊!」佛又舉例說:「迦陵伽國有七寶的寶藏,這寶藏的地點名稱叫作賓伽羅,迦陵伽國人民不管大小男女,有人七天之中以車子或象馬駝驢來挑擔回去,有人七個月之中每天這樣來搬取,有人七年之中每天這樣搬取,仍然無窮無盡,顯然這個七寶之藏它寶物非常多,但如果有一個人能以至誠心受三歸依及八戒齋,他所得到的功德果報,超過、勝過那個七寶之藏所有的寶物啊!」佛陀不厭其煩重複說明,總共連續舉了四個國家的七寶之藏,來證明三歸齋所得的功德果報超過這些國家的七寶之藏之所有寶物,所以由此可見三歸齋所獲得之福德、功德真的很大。佛陀陀又譬喻說:「毘提呵國也有這種七寶之藏叫作半陸迦,他們的人民男女大小,一樣的或者七日中,或者七月中,或者七年中,每天用車乘象馬駝驢來擔負持去,還是不能把它取盡;如果有人至心受三歸齋,他未來所能得到的功德與果報,超出並而且勝過半陸迦七寶之藏的所有寶物。」又譬喻說:「波羅奈國有七寶之藏名為蠰佉,波羅奈國的人民男女大小同樣是七日中或者七月中,或者七年中,每天用象馬駝驢把它取回去,也是所有人民在七天、七月、七年中,每天用各種車乘象馬……等把寶物取回去,還是取不完;但但如果有人至心受三歸依和八戒齋,他所得到到的功德果報超過蠰佉七寶之藏的所有寶物。」

又譬喻說:「幹陀羅國也有七寶之藏叫作伊羅缽多,這個國家的人民男女大小於七日中、七月中、七年中,每天以車乘駝驢擔負持去,也不能取完;如果有人至心受持持三歸依並且持八戒齋,他所得的功德果報,勝過、超出伊羅缽多寶藏的所有寶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