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楊麗萍:女人最大的驕傲是給自己一個夢想中的家

文/貴貴

一說“楊麗萍”, 腦中冒出的就是“孔雀舞”、“長指甲”、“民族服飾”這樣的具體印象, 以及“為了跳舞不要孩子”、“不老女神”這樣的描述。

是的, 她太像一個神話。

這兩天, 《魯豫有約》曝光了她的月亮宮。

現實版“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更看到了一個“去神話”的“普通人”楊麗萍。

月亮宮建在洱海畔, 依著自然而建。

碗口粗的樹枝被保留在玻璃房中, 洗手間裡那棵需要人合抱的樹則也被完整保留。

一樓的客房, 有大大的天窗。 一抬頭, 便是大理的藍天。

二樓的長廊看臺, 懸掛在洱海之上, 盤腿坐上蒲團, 過耳大概有微風吹過樹葉的聲響。

三樓的露臺, 種滿了花朵, 靜坐聞茶, 遊客的吵嚷很近又很遠。

大大的露天浴缸, 可在太陽底下沐浴, 又遮擋所有“該遮的地方”。

在世俗之中, 又與其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屋內的裝飾, 是當地老奶奶自己畫的杜鵑花, 是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茶几是石頭, 座椅是從水中打撈出來的木船, 刻滿時光的痕跡。

廚房也有大大的落地窗,面朝洱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有花園、有大樹,有舞蹈,有詩和遠方。

除了出差,楊麗萍有大部分的時間都住在這裡。

在外人看來,房子和房子裡的每一件物什,連同這裡的主人——都是藝術。

而在楊麗萍眼中,這一切都是生活。

有一個很日常的場景,楊麗萍和魯豫無論是在月亮宮聊天還是走過街巷,都會引起很多遊客拍照和求握手。

魯豫問她會不會覺得被打擾,她說,沒事兒,要“共用”。

她是一個特別崇尚自然的人。

其實她人也自然。比如,不特意離群索居,也沒什麼明星包袱,願意“共用”。

魯豫問她,是不是內心沒有年齡感。

她說,並不是,還很反感人家說“楊老師你怎麼不老”。

我很驚訝,原以為她也和諸多女明星一樣怕老。

可她說,是人都會老,不用塑造假話或神話,人就是人。

節目裡最打動我的,不是那所美麗的房子。

而是楊麗萍帶著魯豫去看媽媽。

楊媽媽的院子,和楊麗萍家的“仙氣”完全不同。

大概是午後吧,陽光灑進來。

院子有些雜亂:一排排的籠子,裡面是咯咯直叫的雞;楊家姐妹小時候騎的自行車生滿了鏽;有很多“破銅爛鐵”堆在那裡。

“她就喜歡堆積”。楊麗萍一邊說一邊隔著玻璃偷看正在睡覺的楊媽媽。

楊媽媽一邊出門一邊穿衣服。楊麗萍走過去給她卷袖子。

她們的對話變成了這樣:

“飯你吃飽了?”

“吃飽了。”

“戴眼鏡幹什麼?”

“太陽太大了。”

“待會兒拿掉,戴眼鏡不好看。”

一如全天下所有的母女。媽媽總是碎碎念,關心女兒吃沒吃飯,還關心女兒好不好看。

楊麗萍說“你不去麗江了?”

楊媽媽說:“去不動了,沒有精神。”

楊麗萍調侃“挺精神的嘛!”

81歲的楊媽媽伸手就拍上了楊麗萍的背,假裝惱怒地“懲罰”這個“淘氣的小孩”。

要拍照,楊媽媽特意去拿一條新圍巾,楊麗萍給她系好。

在家裡,她的狀態很放鬆,動動胳膊動動腿,一點都不“端莊”。

合完影,楊媽媽立刻問“給你拿點兒飲料?”

“去拿吧。”

於是,楊媽媽搬出了冰箱裡所有的飲料……

走的時候,楊媽媽又在追著楊麗萍一邊轉圈一邊念叨吃飯的事情,楊麗萍搬出了更瘦的魯豫,說“她更瘦。”

嘮叨的楊媽媽再次上線:“再忙三餐飯也要吃,12點以後要睡覺。你看她,不吃不睡……剛吃一口飯,電話一來又跑了……”

“媽媽,你明天看我演出。”楊麗萍擁抱了她一下。

誰知道,楊媽媽又上手“打”,拍得楊麗萍縮著脖子直躲。

相對於美輪美奐的月亮宮,我卻更被這樣日常的場景感動。

當媽媽老了,當我也快老了,住在媽媽身邊,有空就去看看,聽她嘮叨被她關心——這是太夢寐以求的場景。

可是,太多的人,因為生計,不得不在遠離父母、家鄉的地方,掰著指頭數此生還能跟父母見幾面。

楊麗萍說,這樣的狀態很好,家人住在一起,又保持各自空間,在伸手可及的範圍內,能夠得著。

面朝大海,鄰母而居——她的身體和靈魂都安放在故鄉。

很多人羡慕楊麗萍的月亮宮。

也有人說,她有大house,但沒有孩子也沒意義。

不過是“砍柴的以為皇帝是金扁擔”的自我立場上的臆測罷了。

生活是自己的,她的是她的,你的是你的。

回歸到生活的本質,楊麗萍最值得讚賞的地方大概是“有按照自己的意願過生活的能力”吧。

楊麗萍是家中長女,從小父母離異,四個兄弟姐妹都跟著媽媽過。

小時候,她並沒有受過專業的舞蹈訓練。1971年,她憑著天賦和靈氣,從村寨被選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

而當時,她最現實的考慮是,每月30元的津貼可以幫著媽媽養家。

也曾經歷過非常困難的時期,為籌《雀之靈》的製作費錯過了舞蹈大賽的報名時間,蹲在門衛室外哭;為了養活劇團,去做不願意走的走穴商演;為了跳舞長期節食,不要孩子,也曾飽受爭議……

她如今被“封神”。這一路走得並不容易。

不過,她從來不擰巴,也不抱怨。

對於舞蹈,她成癡;對於生活和生命本身,她卻異常清醒。

她說她從小就不太受干擾,即使面對愛情也不會受傷害。

不會受傷害,不是她的自戀,也不是她的心狠,而是她真得活得太清醒。

她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應該”和“不應該”。

比如跳舞吧,她盡了最大的努力,那就不用去想結果,有那個自信“應該”獲得認可。比如愛情吧,有沒有問題自己心裡最清楚,既然有問題,“不應該”長久,那面對分離的結局也就能釋然。

她遵循著天賦與自然,然後拼著命努力,卻活成了“自由”的樣子。

是經濟上的充裕,也是精神上的獨立。

喜歡洱海,就有錢在洱海邊蓋一所房子。

要承擔家庭責任,就有能力養活一大家子人,給自家弟妹、外甥女創造好的條件,也能在自家旁邊給媽媽一個很好的家。

張愛玲說,“有了自己的房子,未婚女子就像是憑空小了幾歲,又有耐心慢慢地挑選愛人了。”

而楊麗萍靠著媽媽身邊,即使已經100歲了還會像是瞬間變成孩童,又可以撒嬌安睡和無理取鬧了。

這個清明假期,你和媽媽在一起嗎?

最近,“房價”一直牢牢佔據頭條。其實啊,最好的房子不是北上廣的學區房,也不是半山的大別墅,而是在自己最喜歡、覺得最舒適的地方,和最想在一起的人在一起。

廚房也有大大的落地窗,面朝洱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有花園、有大樹,有舞蹈,有詩和遠方。

除了出差,楊麗萍有大部分的時間都住在這裡。

在外人看來,房子和房子裡的每一件物什,連同這裡的主人——都是藝術。

而在楊麗萍眼中,這一切都是生活。

有一個很日常的場景,楊麗萍和魯豫無論是在月亮宮聊天還是走過街巷,都會引起很多遊客拍照和求握手。

魯豫問她會不會覺得被打擾,她說,沒事兒,要“共用”。

她是一個特別崇尚自然的人。

其實她人也自然。比如,不特意離群索居,也沒什麼明星包袱,願意“共用”。

魯豫問她,是不是內心沒有年齡感。

她說,並不是,還很反感人家說“楊老師你怎麼不老”。

我很驚訝,原以為她也和諸多女明星一樣怕老。

可她說,是人都會老,不用塑造假話或神話,人就是人。

節目裡最打動我的,不是那所美麗的房子。

而是楊麗萍帶著魯豫去看媽媽。

楊媽媽的院子,和楊麗萍家的“仙氣”完全不同。

大概是午後吧,陽光灑進來。

院子有些雜亂:一排排的籠子,裡面是咯咯直叫的雞;楊家姐妹小時候騎的自行車生滿了鏽;有很多“破銅爛鐵”堆在那裡。

“她就喜歡堆積”。楊麗萍一邊說一邊隔著玻璃偷看正在睡覺的楊媽媽。

楊媽媽一邊出門一邊穿衣服。楊麗萍走過去給她卷袖子。

她們的對話變成了這樣:

“飯你吃飽了?”

“吃飽了。”

“戴眼鏡幹什麼?”

“太陽太大了。”

“待會兒拿掉,戴眼鏡不好看。”

一如全天下所有的母女。媽媽總是碎碎念,關心女兒吃沒吃飯,還關心女兒好不好看。

楊麗萍說“你不去麗江了?”

楊媽媽說:“去不動了,沒有精神。”

楊麗萍調侃“挺精神的嘛!”

81歲的楊媽媽伸手就拍上了楊麗萍的背,假裝惱怒地“懲罰”這個“淘氣的小孩”。

要拍照,楊媽媽特意去拿一條新圍巾,楊麗萍給她系好。

在家裡,她的狀態很放鬆,動動胳膊動動腿,一點都不“端莊”。

合完影,楊媽媽立刻問“給你拿點兒飲料?”

“去拿吧。”

於是,楊媽媽搬出了冰箱裡所有的飲料……

走的時候,楊媽媽又在追著楊麗萍一邊轉圈一邊念叨吃飯的事情,楊麗萍搬出了更瘦的魯豫,說“她更瘦。”

嘮叨的楊媽媽再次上線:“再忙三餐飯也要吃,12點以後要睡覺。你看她,不吃不睡……剛吃一口飯,電話一來又跑了……”

“媽媽,你明天看我演出。”楊麗萍擁抱了她一下。

誰知道,楊媽媽又上手“打”,拍得楊麗萍縮著脖子直躲。

相對於美輪美奐的月亮宮,我卻更被這樣日常的場景感動。

當媽媽老了,當我也快老了,住在媽媽身邊,有空就去看看,聽她嘮叨被她關心——這是太夢寐以求的場景。

可是,太多的人,因為生計,不得不在遠離父母、家鄉的地方,掰著指頭數此生還能跟父母見幾面。

楊麗萍說,這樣的狀態很好,家人住在一起,又保持各自空間,在伸手可及的範圍內,能夠得著。

面朝大海,鄰母而居——她的身體和靈魂都安放在故鄉。

很多人羡慕楊麗萍的月亮宮。

也有人說,她有大house,但沒有孩子也沒意義。

不過是“砍柴的以為皇帝是金扁擔”的自我立場上的臆測罷了。

生活是自己的,她的是她的,你的是你的。

回歸到生活的本質,楊麗萍最值得讚賞的地方大概是“有按照自己的意願過生活的能力”吧。

楊麗萍是家中長女,從小父母離異,四個兄弟姐妹都跟著媽媽過。

小時候,她並沒有受過專業的舞蹈訓練。1971年,她憑著天賦和靈氣,從村寨被選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

而當時,她最現實的考慮是,每月30元的津貼可以幫著媽媽養家。

也曾經歷過非常困難的時期,為籌《雀之靈》的製作費錯過了舞蹈大賽的報名時間,蹲在門衛室外哭;為了養活劇團,去做不願意走的走穴商演;為了跳舞長期節食,不要孩子,也曾飽受爭議……

她如今被“封神”。這一路走得並不容易。

不過,她從來不擰巴,也不抱怨。

對於舞蹈,她成癡;對於生活和生命本身,她卻異常清醒。

她說她從小就不太受干擾,即使面對愛情也不會受傷害。

不會受傷害,不是她的自戀,也不是她的心狠,而是她真得活得太清醒。

她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應該”和“不應該”。

比如跳舞吧,她盡了最大的努力,那就不用去想結果,有那個自信“應該”獲得認可。比如愛情吧,有沒有問題自己心裡最清楚,既然有問題,“不應該”長久,那面對分離的結局也就能釋然。

她遵循著天賦與自然,然後拼著命努力,卻活成了“自由”的樣子。

是經濟上的充裕,也是精神上的獨立。

喜歡洱海,就有錢在洱海邊蓋一所房子。

要承擔家庭責任,就有能力養活一大家子人,給自家弟妹、外甥女創造好的條件,也能在自家旁邊給媽媽一個很好的家。

張愛玲說,“有了自己的房子,未婚女子就像是憑空小了幾歲,又有耐心慢慢地挑選愛人了。”

而楊麗萍靠著媽媽身邊,即使已經100歲了還會像是瞬間變成孩童,又可以撒嬌安睡和無理取鬧了。

這個清明假期,你和媽媽在一起嗎?

最近,“房價”一直牢牢佔據頭條。其實啊,最好的房子不是北上廣的學區房,也不是半山的大別墅,而是在自己最喜歡、覺得最舒適的地方,和最想在一起的人在一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