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改變航空領域,中國又一絕頂專案領先全球技術

導讀:當你沉浸在國產航母第一次下水, 量子衛星, 北斗三號系統, 國產打飛機成功起飛這一條條振奮人心的消息時候, 那麼我告訴你, 中國這個專案更將讓人激動。

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上首個在太空部署太陽能電站的國家。

據俄羅斯塔斯社11月3日報導, 中國在空間太陽能電站方面的研究已進入世界前列, 如能保持並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 中國有望成為世界首個建成有實用價值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國家, 中國在空間太陽能電站方面的研究已進入世界前列。

我們都知道, 與日益枯竭、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的化石能源相比, 空間太陽能是一種高效、持久、清潔的能源。 空間太陽能是一種高效、持久、清潔的能源, 與地面太陽能電站以及風電、水電相比, 空間太陽能電站不受晝夜、天氣、地區緯度等自然因素影響, 而且電力傳輸靈活, 能對偏遠地區、受災地區以及重要設施等進行定向供電或移動供電。

報導稱, 目前, 俄羅斯、美國和日本紛紛為該領域發展投入資金, 印度、韓國和歐洲航天部門也在開展相關研究, 俄羅斯、美國和日本紛紛為該領域發展投入資金。

中國自2008年開始在建立空間太陽能電站方面採取實際措施,

已在無線能量傳輸等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進展。 五院研究員王立表示:“不僅國內專家有此信心, 國際上也普遍認為, 中國有能力也有條件在該領域‘領跑’……除了技術, 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建設、運營還需要巨額的投資、廣闊的市場以及環境、政策等因素配合, 綜合多方因素, 各國紛紛把目光投向中國, 認為中國應該在該領域發揮重要的牽引作用。 ”

上世紀90年代, 美國發起國際空間站計畫, 包括俄羅斯、法國、日本等多國相繼加入, 美國卻以“防止太空技術擴散”為由把中國拒之門外, 憤慨之下, 中國決定自研!此次經歷, 催生中國自己的載人航太“三步走”計畫, 自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 迄今為止, 中國神舟號飛船一共進行11次發射!今年4月20日,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升空, 完成與天宮二號對接和推進劑補加試驗。 開展科學研究和太空實驗, 促進中國空間科學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且我們的空間站不帶“國際”, 就叫“中國空間站”——意思簡單明瞭, 中國單獨完成的空間站將由自己做主!

據筆者瞭解到, 國際空間站將於2024年退役。 中國空間站預計2020年左右建成。 如果“天宮二號”狀態良好, 延期“服役”, 太空或將首次出現兩個中國空間站交相輝映的畫面。 等到2024年國際空間站退役後, 中國成為唯一擁有在軌空間站的國家, 能夠極大程度上推動中國與世界各國在空間科學領域的合作。

空間站在科學研究、宇宙探索等方面意義重大,任何國家都不會輕言放棄。由於資金不足等問題,美俄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完全建成耗費10餘年,使用時間不到10年就面臨退役。目前,俄羅斯已經表示放棄獨立研發空間站,選擇併入中國空間站計畫。等到2024年國際空間站退役,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包括日本、巴西等國將無法繼續開展空間站計畫。厭倦了其他國家的虛與委蛇,從此中國決定單幹,既然今天你們對我愛理不理以後我讓你們高攀不起!

空間站在科學研究、宇宙探索等方面意義重大,任何國家都不會輕言放棄。由於資金不足等問題,美俄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完全建成耗費10餘年,使用時間不到10年就面臨退役。目前,俄羅斯已經表示放棄獨立研發空間站,選擇併入中國空間站計畫。等到2024年國際空間站退役,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包括日本、巴西等國將無法繼續開展空間站計畫。厭倦了其他國家的虛與委蛇,從此中國決定單幹,既然今天你們對我愛理不理以後我讓你們高攀不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