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懷瑾: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財富!

“知足者富”, 到什麼程度才算有錢?恐怕世界上的人定不出一個標準。 有了一千萬, 心想再多五百萬多好, 這就是不知足。 我經常發現, 也許是窮人的發現, 任何人所住的房子, 永遠是少了一間, 穿衣服永遠覺得少一件, 雖然衣櫥裡有很多高貴的衣服, 要穿的時候, 總覺得少一套非常滿意的;嚴格地說起來, 真正的財富, 是“知足者富”。 如果一個人三天沒有飯吃, 撿到一個饅頭, 一半還發了黴, 啃一口沒有發黴的一邊, 喝一口水咽下去, 那個比什麼財富都好。 人到了那個時候, 才懂得人生, 才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財富。

不知足就是永遠跟著欲望跑, 而欲望是永無止境的, 所以人永遠生活在痛苦之中。 ……

從哲學的觀點看, 有時候覺得人生非常可笑, 很多非常虛假的東西。 像名叫張三或李四的, 只是一個代號, 可是他名叫張三以後, 你要罵一聲“張三混蛋”, 那他非要與你打架不可。 事實上, 那個虛名, 與他本身毫不相干, 連人的身體也是不相干的, 人最後死的時候, 身體也不會跟著走啊!

利也同樣是假的, 不過一般人不瞭解, 只想到沒有錢如何吃飯!拿這個理由來孜孜為利。 古人有兩句名詩:“名利本為浮世重, 世間能有幾人拋。 ”名利在世界上是最嚴重的, 世界上能有幾個人拋去不顧呢?

“名與身孰親”, 他要我們瞭解名就是假的, 比起身體來, 當然愛自己的身體。 如果有人對你說, 你最好不要出名, 你出名我殺了你;那你寧可不出名, 因為還是身體重要。

“身與貨孰多”, 身體與物品比較, 你手裡拿了五百萬鈔票, 遇到強盜, 用刀逼著你說:“把你的錢放下給我, 不給我就殺了你。 ”這時你一定放下那五百萬元,

因為身體重要。 人對於生命當然看得更重要。 ……

說到人的生命, 一個當帝王的, 天下都屬於自己的, 但是與自己生命相比的話, 沒有了生命, 有天下又有何用?如果現在有人說, 現在的天下還是屬於漢高祖的, 那漢高祖做鬼也會打你兩個耳光, 說, 不要騙我了, 與我根本不相干了嘛!可是活在人世間的人看不開, 偏偏看重連城之璧玉。 藺相如見秦昭王拼命護璧, 因為那塊璧的價值, 可以買到現在法國、德國連起來那麼大的土地。 “天下由來輕兩臂”, 這是莊子用老子的重點加以發揮。 天下固然重, 權位固然重, 如果沒有生命的話, 權位有什麼用?天下有什麼用?可是, 就實際情形看來, 還是天下重要, 所謂“世間何故重連城”, 人世間為了財富,

為了虛名, 忙碌一生, 連命都拼進去, 這又何苦來哉?!

老子更進一步告訴我們, 懂了這個道理——生命的重要, 那麼, “是故甚愛必大費, 多藏必厚亡”, 你對一樣東西愛得發瘋了, 最後你所愛的丟得更多, 就是“愛別離苦”, 這是佛說的“八苦”之一。 “多藏必厚亡”, 你藏的東西不管多麼多,

最後都是為別人所藏。

報紙上曾有兩則新聞, 說宜蘭有一個人, 一輩子討飯, 死了以後, 在床下找出五六十萬元來, 這正是“多藏必厚亡”。 同樣的, 美國有一個人也是如此, 平常討飯過日子, 死的時候遺留了一百多萬。 這樣的人生, 不知道他是否也算看得很透;也許上帝的意旨要他這麼做, 真是不可思議啊!

因此老子教我們瞭解一個人生的道理, 人生什麼才是福氣。 “知足不辱”, 真正的福氣沒有標準, 福氣只有一個自我的標準, 自我的滿足。 今天天氣很熱, 一杯霜淇淋下肚, 涼麵半碗, 然後坐在樹蔭底下, 把上身衣服脫光了, 一把扇子搖兩下, 好舒服!那個時候比冷氣、電風扇什麼的都痛快。 那是人生知足的享受, 所以要把握現實。現實的享受就是真享受,如果坐在這裡,腦子什麼都不想,人很清醒,既無歡喜也無痛苦,就是定境最舒服的享受。

不知足,是說人的欲望永遠沒有停止,不會滿足,所以永遠在煩惱痛苦中。老子所講的“辱”,與佛家講的“煩惱”是同一個意義。

“知止不殆”,人生在恰到好處時,要曉得刹車止步,如果不刹車止步,車子滾下坡,整個完了。人生的歷程就是這樣,要在恰到好處時知止。所以老子說,“功成、名遂、身退”,這句話意味無窮,所以知止才不會有危險。這是告訴我們知止、知足的重要,也不要被虛名所騙,更不要被情感得失矇騙自己,這樣才可以長久。

……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人類最大的罪惡就是想佔有,英雄要佔有天下,也就是佔有權力;男人想佔有女人,女人想佔有男人;人想佔有錢,錢反正不說話,隨你們辦,這就是“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要人類社會真正和平,必須人人反省,人人都能夠知足。雖然老子寫了五千言,孔子和釋迦牟尼佛,以及幾千年來的聖人,還有黃帝等幾個上古的聖人,都在教化人應該知足,可是人就是不知足。

——《老子他說(續集)》

在明、清之間,有一本閒書名叫《解人頤》,這個書名就說明了,只是使人破顏一笑,鬆弛板起的面孔,咧開嘴來笑一笑的意思。這本書裡許多記載,的確有令人發出會心微笑之處。……這本《解人頤》中,有一篇很有哲學意味、描述人類欲望無止境的白話詩:

終日奔波只為饑,

方才一飽便思衣。

衣食兩般皆具足,

又想嬌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

恨無田地少根基。

買到田園多廣闊,

出入無船少馬騎。

槽頭扣了騾和馬,

歎無官職被人欺。

縣丞主薄還嫌小,

又要朝中掛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術,

更想登天跨鶴飛。)

若要世人心裡足,

除是南柯一夢西。

這其中“作了皇帝求仙術,更想登天跨鶴飛”兩句是我隨便湊上去的。……這篇七言韻文的白話詩,可說道盡了人類欲望無窮,欲壑難填的心理狀態。

——《孟子旁通》

文章摘自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以要把握現實。現實的享受就是真享受,如果坐在這裡,腦子什麼都不想,人很清醒,既無歡喜也無痛苦,就是定境最舒服的享受。

不知足,是說人的欲望永遠沒有停止,不會滿足,所以永遠在煩惱痛苦中。老子所講的“辱”,與佛家講的“煩惱”是同一個意義。

“知止不殆”,人生在恰到好處時,要曉得刹車止步,如果不刹車止步,車子滾下坡,整個完了。人生的歷程就是這樣,要在恰到好處時知止。所以老子說,“功成、名遂、身退”,這句話意味無窮,所以知止才不會有危險。這是告訴我們知止、知足的重要,也不要被虛名所騙,更不要被情感得失矇騙自己,這樣才可以長久。

……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人類最大的罪惡就是想佔有,英雄要佔有天下,也就是佔有權力;男人想佔有女人,女人想佔有男人;人想佔有錢,錢反正不說話,隨你們辦,這就是“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要人類社會真正和平,必須人人反省,人人都能夠知足。雖然老子寫了五千言,孔子和釋迦牟尼佛,以及幾千年來的聖人,還有黃帝等幾個上古的聖人,都在教化人應該知足,可是人就是不知足。

——《老子他說(續集)》

在明、清之間,有一本閒書名叫《解人頤》,這個書名就說明了,只是使人破顏一笑,鬆弛板起的面孔,咧開嘴來笑一笑的意思。這本書裡許多記載,的確有令人發出會心微笑之處。……這本《解人頤》中,有一篇很有哲學意味、描述人類欲望無止境的白話詩:

終日奔波只為饑,

方才一飽便思衣。

衣食兩般皆具足,

又想嬌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

恨無田地少根基。

買到田園多廣闊,

出入無船少馬騎。

槽頭扣了騾和馬,

歎無官職被人欺。

縣丞主薄還嫌小,

又要朝中掛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術,

更想登天跨鶴飛。)

若要世人心裡足,

除是南柯一夢西。

這其中“作了皇帝求仙術,更想登天跨鶴飛”兩句是我隨便湊上去的。……這篇七言韻文的白話詩,可說道盡了人類欲望無窮,欲壑難填的心理狀態。

——《孟子旁通》

文章摘自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