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類又發現了一片新大陸,比火星更富饒!卻正在被毀滅!

這片神奇的新大陸

有奇特的環境、怪異的生物

甚至隨時會發射“小炮彈”

到底是什麼模樣

一起往下看吧~

——十八米潛水

新大陸是什麼模樣?

探測儀器。

當人類得知這片大陸的存在, 就一直想方設法前往, 但受設備、技術等因素影響, 一直進展不大, 我們對其的瞭解, 還不如對火星瞭解的多, 直到近期曝光的一些探測畫面, 才揭開這裡的神秘面紗。

幸好現今測量設備的掃描圖可以用圖片和影像的形式展示,

否則也看不到如此立體、真實的景象。 下面是探測器傳送回來的畫面:

設備降落後, 揚起一片“沙”。

其表面雖然也是坑坑窪窪的, 但質地較軟。

某些地帶的巨大裂縫很深邃。

這裡似乎充滿了黑暗、荒蕪。

探測一共用了一千多個小時。

在沒有深入探索之前, 光看憑這片荒蕪之景, 讓人類一直誤解這裡沒有任何生物或植物可以生存, 然而, 通過探測畫面, 才發現, 這裡的富饒不是火星能比的!

這是關閉照明設備之後的景象。

據瞭解,這種生物已經存活了上萬年。

這像不像科幻片中的生物。

在探測器底部拍攝到的畫面。

突然間從鏡頭面前晃過的生物。

有些生物非常善於隱藏。

探測期間,因為新大陸的環境問題,設備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意外狀況,這些都有專人進行解決,然而一些小的意外,卻不能提前避開,比如路過某些區域,會有“小炮彈”發射而來,雖然沒有造成設備故障,但工作人員卻被嚇壞了,不過,後來證實,這些“炮彈”中富含大量的甲烷氣體,無攻擊性。

突然出現的“炮彈”。

就像連鎖反應一般,接連出現。

發射前毫無預兆。

發射後“沙子”會慢慢降落,地表毫無痕跡。

新大陸到底在哪?

這片新大陸的面積占地球表面積的70%,而且就一直在我們“腳下”,這就是海底世界(不可思議吧)!

感覺被前面對於“新大陸”的形容騙了?它確實是早就存在於我們的“已知範圍”,但我們並不瞭解它!就像前面小18介紹的,人類對於海底世界的探索,真的不如對火星探索的多、瞭解的多。

就算我們一直知道它的存在那又如何?上面介紹的大部分畫面,絕對是人類第一次拍攝到!這樣,還敢說這片大陸,不新嗎?

第一次探測到,深海中的珊瑚比淺海區還要多。

第一次知道,深海裡會下雪。

第一次發現深海水母,是濾食性生物的主要口糧。

這次探測是人類第一次潛入水下千米的海底世界,也是第一次如此詳盡真實的捕捉到海底畫面。

發現的動物,在外形上和“正常”海洋生物有很大區別,比如,腦部透明的魚、左右眼形狀各異的魚,長腳會行走的魚等等。

甚至,到現在都無法解釋,有些生物為何能夠在水下千米,如此高壓的地方生存。

腦部透明的大鰭後肛魚。

左右眼形狀各異的魷魚。

長腳會行走的單棘躄魚。

這個是章魚的一種,被翻譯為烙餅魚。

新大陸正在逐漸破滅?

遺憾的是,當我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瞭解海底世界時,就發現,這裡,正在逐漸毀滅,罪魁禍首正是人類。

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撈行為,海洋表層水裡的魚類數量驟然減少,拖網漁船開始大量捕撈深海處的魚類,在這裡生長了數千年的無數礁脈已被徹底損壞了。

被損壞的礁脈。

這才是一片荒蕪。

究竟被損毀的面積有多大,還沒有具體資料。

久而久之,海床上的有機物也會逐漸腐爛,並產生甲烷氣體,這就是之前我們看到的“小炮彈”,這些“炮彈”炸開之後,還會噴發出一種很鹹的液體——鹽鹵水,比海水重5倍。

在墨西哥灣海底,聚集了一個深15米的鹽鹵水池,海中生物如果長時間呆在這種超濃鹽水池中,則會中毒休克死亡,死後身體也不會腐爛。至於其他地方有沒有這種鹽鹵水池,還在進一步探索中。

動物都想進去覓食。

進去容易,出來難。

死亡後,屍體無法腐爛。

遇害動物屍體都堆積在岸邊

如何解救新大陸?

過度捕撈這件事情,作為潛水夫真的沒有太多實權去解決和治理,但在潛水和日常生活中,卻可以做很多解救海洋的事情:

|| 潛水期間:

遇見海洋垃圾,請隨手帶走,這也是身為潛水夫值得自豪的事情(前提是保證自身安全),另外PADI還有一門名為Project AWARE® 環保計畫的課程,培訓潛水夫對海洋垃圾“稱重”、“分類”、“記錄”、“處理”、“回饋”等知識。

另外,不要到海洋中隨便觸摸/捕撈海洋生物,也不要為了好玩,戳戳河豚或把海星撈出水面。

|| 日常生活:

首先,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提高消耗品的重複使用率,例如,去超市購物時常常使用的塑膠袋,可以用布袋/非塑膠容器替換,再不濟舊塑膠袋也要重複多次使用,盡可能的延長其使用壽命。

其次,儘量把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雖然目前國內的垃圾分類機制並不是很完善,但我們還是要有這方面的意識。

此外,作為潛水夫,去海島潛水度假時,少自駕,多坐公共交通工具,能步行抵達絕不打車(平時生活中也儘量如此)。

END

不得不說,這次探索是一項偉大的壯舉,也是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中第二集的主要內容,想觀看的童鞋可前往騰訊視頻平臺,快速回顧第一集的內容,請看往期文章:

BBC高分記錄片被瘋狂打call的海洋生物系列一:“痞子、戲子、廚子”

BBC高分記錄片被瘋狂打call的海洋生物系列二:“醫生、殺手、夜行俠”

最後想說的是:

作為潛水夫來說

見過了太多在海中漂浮的瓶子、塑膠袋、漁網

也見過太多因為海洋垃圾而死亡的生物

不管你是不是潛水夫,是不是愛大海

海洋保護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從現在開始,我們一起堅持環境保護吧!

往期回顧

魚簽丨《藍色星球2》小主角,會使用工具的豬齒魚

潛報丨《藍色星球2》趣評:老大爺還出來工作?我們憑啥不努力!

去哪兒|臺灣綠島潛水,大藍水中的明珠

視界|海洋中那些傻傻分不清的呆萌“汪星人”

十八米潛水為您提供“有識、有趣”的潛水資訊和“真實、詳盡”的潛水旅行線路,多彩的海洋生物,奇妙的海底世界,願今後每一次潛水旅行,都能有我們的陪伴~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18mdive

這是關閉照明設備之後的景象。

據瞭解,這種生物已經存活了上萬年。

這像不像科幻片中的生物。

在探測器底部拍攝到的畫面。

突然間從鏡頭面前晃過的生物。

有些生物非常善於隱藏。

探測期間,因為新大陸的環境問題,設備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意外狀況,這些都有專人進行解決,然而一些小的意外,卻不能提前避開,比如路過某些區域,會有“小炮彈”發射而來,雖然沒有造成設備故障,但工作人員卻被嚇壞了,不過,後來證實,這些“炮彈”中富含大量的甲烷氣體,無攻擊性。

突然出現的“炮彈”。

就像連鎖反應一般,接連出現。

發射前毫無預兆。

發射後“沙子”會慢慢降落,地表毫無痕跡。

新大陸到底在哪?

這片新大陸的面積占地球表面積的70%,而且就一直在我們“腳下”,這就是海底世界(不可思議吧)!

感覺被前面對於“新大陸”的形容騙了?它確實是早就存在於我們的“已知範圍”,但我們並不瞭解它!就像前面小18介紹的,人類對於海底世界的探索,真的不如對火星探索的多、瞭解的多。

就算我們一直知道它的存在那又如何?上面介紹的大部分畫面,絕對是人類第一次拍攝到!這樣,還敢說這片大陸,不新嗎?

第一次探測到,深海中的珊瑚比淺海區還要多。

第一次知道,深海裡會下雪。

第一次發現深海水母,是濾食性生物的主要口糧。

這次探測是人類第一次潛入水下千米的海底世界,也是第一次如此詳盡真實的捕捉到海底畫面。

發現的動物,在外形上和“正常”海洋生物有很大區別,比如,腦部透明的魚、左右眼形狀各異的魚,長腳會行走的魚等等。

甚至,到現在都無法解釋,有些生物為何能夠在水下千米,如此高壓的地方生存。

腦部透明的大鰭後肛魚。

左右眼形狀各異的魷魚。

長腳會行走的單棘躄魚。

這個是章魚的一種,被翻譯為烙餅魚。

新大陸正在逐漸破滅?

遺憾的是,當我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瞭解海底世界時,就發現,這裡,正在逐漸毀滅,罪魁禍首正是人類。

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撈行為,海洋表層水裡的魚類數量驟然減少,拖網漁船開始大量捕撈深海處的魚類,在這裡生長了數千年的無數礁脈已被徹底損壞了。

被損壞的礁脈。

這才是一片荒蕪。

究竟被損毀的面積有多大,還沒有具體資料。

久而久之,海床上的有機物也會逐漸腐爛,並產生甲烷氣體,這就是之前我們看到的“小炮彈”,這些“炮彈”炸開之後,還會噴發出一種很鹹的液體——鹽鹵水,比海水重5倍。

在墨西哥灣海底,聚集了一個深15米的鹽鹵水池,海中生物如果長時間呆在這種超濃鹽水池中,則會中毒休克死亡,死後身體也不會腐爛。至於其他地方有沒有這種鹽鹵水池,還在進一步探索中。

動物都想進去覓食。

進去容易,出來難。

死亡後,屍體無法腐爛。

遇害動物屍體都堆積在岸邊

如何解救新大陸?

過度捕撈這件事情,作為潛水夫真的沒有太多實權去解決和治理,但在潛水和日常生活中,卻可以做很多解救海洋的事情:

|| 潛水期間:

遇見海洋垃圾,請隨手帶走,這也是身為潛水夫值得自豪的事情(前提是保證自身安全),另外PADI還有一門名為Project AWARE® 環保計畫的課程,培訓潛水夫對海洋垃圾“稱重”、“分類”、“記錄”、“處理”、“回饋”等知識。

另外,不要到海洋中隨便觸摸/捕撈海洋生物,也不要為了好玩,戳戳河豚或把海星撈出水面。

|| 日常生活:

首先,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提高消耗品的重複使用率,例如,去超市購物時常常使用的塑膠袋,可以用布袋/非塑膠容器替換,再不濟舊塑膠袋也要重複多次使用,盡可能的延長其使用壽命。

其次,儘量把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雖然目前國內的垃圾分類機制並不是很完善,但我們還是要有這方面的意識。

此外,作為潛水夫,去海島潛水度假時,少自駕,多坐公共交通工具,能步行抵達絕不打車(平時生活中也儘量如此)。

END

不得不說,這次探索是一項偉大的壯舉,也是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中第二集的主要內容,想觀看的童鞋可前往騰訊視頻平臺,快速回顧第一集的內容,請看往期文章:

BBC高分記錄片被瘋狂打call的海洋生物系列一:“痞子、戲子、廚子”

BBC高分記錄片被瘋狂打call的海洋生物系列二:“醫生、殺手、夜行俠”

最後想說的是:

作為潛水夫來說

見過了太多在海中漂浮的瓶子、塑膠袋、漁網

也見過太多因為海洋垃圾而死亡的生物

不管你是不是潛水夫,是不是愛大海

海洋保護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從現在開始,我們一起堅持環境保護吧!

往期回顧

魚簽丨《藍色星球2》小主角,會使用工具的豬齒魚

潛報丨《藍色星球2》趣評:老大爺還出來工作?我們憑啥不努力!

去哪兒|臺灣綠島潛水,大藍水中的明珠

視界|海洋中那些傻傻分不清的呆萌“汪星人”

十八米潛水為您提供“有識、有趣”的潛水資訊和“真實、詳盡”的潛水旅行線路,多彩的海洋生物,奇妙的海底世界,願今後每一次潛水旅行,都能有我們的陪伴~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18mdive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