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天,我們過節,標題你們定!

11月8日

對於這樣一群人是特別的

這群人

整日在外奔波

用鏡頭記錄新聞事實

用筆桿撰寫社會百態

他們是如此光鮮而又艱苦的一群人

「記者, 記著」

11月8日, 中國第18個記者節

屬於所有新聞人的節日

圈外人眼中:風光, 刺激, 神秘;

家人眼中:晨昏顛倒, 剩男剩女;

朋友眼中:總是很忙, 沒有檔期…

記者, 到底是怎樣的?

一枚記錄時代的符號,

一個揭示真實的理想,

一份守望社會的責任。

接下來跟小隴一起看看他們怎麼說~

↓↓

隴南日報社記者 許成兒

党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提法、新舉措, 學深、學透黨的十九大精神是一次難得的自我提升機會。 作為一名記者, 要不斷學習, 筆耕不輟, 深入田間地頭和基層, 用好手中的筆和鏡頭,

採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 謳歌真善美, 弘揚正能量, 展現新時代新風貌, 回應新時代新要求, 切實講好隴南故事, 呈現更多“見人見物見思想, 有聲有色有故事”的新聞作品。

隴南日報社記者 陳 多

此時的陳多正在成縣採訪。 他說, 很慶倖自己從事的是新聞工作,

雖然很多時候處在“戰鬥”狀態, 但有一種神聖的使命感, 特別是在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後, 感覺自己的方向更加明確, 道路更加寬廣了。 要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以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和實際行動學習好、領會好、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 講好隴南故事, 傳播隴南聲音。

隴南廣播電視臺記者 許 旭

還記得剛加入記者隊伍時, 前輩說的一句話——把每一次採訪都當做第一次。 十年職業生涯中, 我和身邊的同事們共同用攝像機, 用紙筆記錄下隴南發展的每一個關鍵點, 難忘記5.12地震後災民無助的眼神, 也記得鐵路初通時的激動, 更深懷隴南電商走向全國的驕傲。 黨的十九大後是中國新時代, 隴南大地也將迎來更多關鍵時刻, 身為見證者、參與者、記錄者, 我將始終牢記使命, 努力把每一次採訪當做第一次認真對待, 用最直接的感受傳遞鮮活脈動, 為隴南發展貢獻力量。

隴南廣播電視臺新聞部副主任 趙 龍

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前進號角,提出了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新要求,堅持正確的工作取向,為人民鼓與呼,這是檢驗我們新聞記者人生觀價值觀的一個尺規,只有做到以人民為中心,心系人民、謳歌人民,我們才有擁有無窮的工作動力和新聞源泉。今後我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講好隴南故事,傳播隴南聲音,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為建設幸福美好新隴南而努力奮鬥。

宕昌報導組組長 劉國慶

我在宕昌縣報導組工作崗位上從事新聞工作已17年有餘。雖然時間很長,但我依舊是這個行業的一名“小學生”。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加強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動力,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務,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到全縣新聞宣傳工作各項任務中去,堅持政治上、本領上、作風上“三個過硬”,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努力樹立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成縣委報導組組長 張平良

十幾年來,我走遍了成縣17個鄉鎮245個村莊,每逢大事件,都在現場。成縣這幾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是親歷者更是記錄者。

慶倖之餘,始終有一份動力激勵著自己。當前,我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忠實記錄全縣各級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壯舉,傾情歌頌成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嚮往,做一名無愧人民、無愧自我的新時代好記者。

西和縣廣播電視臺台長 王旭峰

以職業為節,是記者的光榮,也為了光榮之後,腳步更從容。然而,記者的光榮,並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這個偉大的時代,這個偉大的國度。党的甘露灑向大地,就已發出春耕的資訊,需要記者不誤時節,立即行動,永遠在路上。作為黨和人民的新聞工作者,我們將全面做好西和廣播電視新聞工作,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講述隴南好故事,傳播隴南好聲音,永遠在路上。

兩當報導組組長 馬晶

過去五年的輝煌成就振奮人心,未來“兩步走”的戰略部署讓人憧憬。如今,黨的十九大報告又為我們描繪了美好藍圖,心中充滿激動與振奮。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一名基層新聞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精神狀態的變化。今後我們將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好、傳達好,擼起袖子加油幹,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要求,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美好新兩當而不懈奮鬥。

徽縣報導組 高 瓊

今天是記者節,在這個承載著記者職業光榮與夢想的節日,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我將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大力弘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正確導向、堅持實事求是的新聞職業精神,把心思用在稿件上,把精力用在採訪上,把真勁用在創新上。用筆去描繪社會發展的美景,用鏡頭記錄金徽大地變化的每一刻,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不忘初心,牢記新聞工作者的使命。

康縣報導組 馮麗蓉

又到了黃葉飄飛的金秋時節,恰如一個人逐漸褪去青澀走向成熟。從事記者職業已經有6年的時間。這6年來,我與同事們共同見證了康縣城區的改革發展,目擊了康縣鄉村的日新月異,用心記錄著、關注著、感受著人民生活的變化。新聞宣傳工作,如同一葉風帆,為全縣的發展鼓勁;如同一個號手,吹響奮進的號角。

人生最好的年華與新聞為伍,感謝記者這一職業豐富了我的人生,感恩報社這一平臺給予我前行的動力,我將繼續堅守自己的職責,為社會傳遞正能量。

禮縣報導組 王書昉

在全國上下認真學習貫徹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關鍵時刻,迎來了全國第十八個記者節。我作為一名最基層的媒體工作者,將認真學習研讀黨的十九大報告內容,緊扣黨的十九大精神實質,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宣傳規劃,創新宣傳方式方法,積極發聲,勇於作為,傳遞黨的好聲音,講好禮縣故事,為全縣早日脫貧,與全國一道步入小康社會奠定政策宣傳理論基礎。

記者,記著

↓↓↓

他們做到了

不去看工資卡的餘額

是否還付得起各種貸款

不在意日漸稀疏的頭髮

是否還遮得住頭頂

不打擾因工作時差

還沒來得及親吻的寶寶

不理會為了包庇黑暗

而襲來的誘惑脅迫與暴力

是觀察者、記錄者

也是參與者、改造者

背負向真相掘進的使命

拿起筆桿、像機

每一筆都成了

歷史的追光

時代的注腳

前行的基石

記者

記著初心

記著擔當

記著堅守

記著作為

鏡頭裡、文字間

有天下風雲,有人間冷暖

有天地浩氣,有國家情懷。

新聞有溫度,文字有力量

心有所持,篤定前行。

在此隴報君祝

所有媒體人 節日快樂!

監製:張紅霞 責編:靳淑敏

編輯:馬麗紅 校審:張卓寧

隴南廣播電視臺新聞部副主任 趙 龍

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前進號角,提出了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新要求,堅持正確的工作取向,為人民鼓與呼,這是檢驗我們新聞記者人生觀價值觀的一個尺規,只有做到以人民為中心,心系人民、謳歌人民,我們才有擁有無窮的工作動力和新聞源泉。今後我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講好隴南故事,傳播隴南聲音,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為建設幸福美好新隴南而努力奮鬥。

宕昌報導組組長 劉國慶

我在宕昌縣報導組工作崗位上從事新聞工作已17年有餘。雖然時間很長,但我依舊是這個行業的一名“小學生”。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加強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動力,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務,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到全縣新聞宣傳工作各項任務中去,堅持政治上、本領上、作風上“三個過硬”,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努力樹立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成縣委報導組組長 張平良

十幾年來,我走遍了成縣17個鄉鎮245個村莊,每逢大事件,都在現場。成縣這幾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是親歷者更是記錄者。

慶倖之餘,始終有一份動力激勵著自己。當前,我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忠實記錄全縣各級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壯舉,傾情歌頌成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嚮往,做一名無愧人民、無愧自我的新時代好記者。

西和縣廣播電視臺台長 王旭峰

以職業為節,是記者的光榮,也為了光榮之後,腳步更從容。然而,記者的光榮,並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這個偉大的時代,這個偉大的國度。党的甘露灑向大地,就已發出春耕的資訊,需要記者不誤時節,立即行動,永遠在路上。作為黨和人民的新聞工作者,我們將全面做好西和廣播電視新聞工作,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講述隴南好故事,傳播隴南好聲音,永遠在路上。

兩當報導組組長 馬晶

過去五年的輝煌成就振奮人心,未來“兩步走”的戰略部署讓人憧憬。如今,黨的十九大報告又為我們描繪了美好藍圖,心中充滿激動與振奮。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一名基層新聞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精神狀態的變化。今後我們將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好、傳達好,擼起袖子加油幹,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要求,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美好新兩當而不懈奮鬥。

徽縣報導組 高 瓊

今天是記者節,在這個承載著記者職業光榮與夢想的節日,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我將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大力弘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正確導向、堅持實事求是的新聞職業精神,把心思用在稿件上,把精力用在採訪上,把真勁用在創新上。用筆去描繪社會發展的美景,用鏡頭記錄金徽大地變化的每一刻,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不忘初心,牢記新聞工作者的使命。

康縣報導組 馮麗蓉

又到了黃葉飄飛的金秋時節,恰如一個人逐漸褪去青澀走向成熟。從事記者職業已經有6年的時間。這6年來,我與同事們共同見證了康縣城區的改革發展,目擊了康縣鄉村的日新月異,用心記錄著、關注著、感受著人民生活的變化。新聞宣傳工作,如同一葉風帆,為全縣的發展鼓勁;如同一個號手,吹響奮進的號角。

人生最好的年華與新聞為伍,感謝記者這一職業豐富了我的人生,感恩報社這一平臺給予我前行的動力,我將繼續堅守自己的職責,為社會傳遞正能量。

禮縣報導組 王書昉

在全國上下認真學習貫徹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關鍵時刻,迎來了全國第十八個記者節。我作為一名最基層的媒體工作者,將認真學習研讀黨的十九大報告內容,緊扣黨的十九大精神實質,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宣傳規劃,創新宣傳方式方法,積極發聲,勇於作為,傳遞黨的好聲音,講好禮縣故事,為全縣早日脫貧,與全國一道步入小康社會奠定政策宣傳理論基礎。

記者,記著

↓↓↓

他們做到了

不去看工資卡的餘額

是否還付得起各種貸款

不在意日漸稀疏的頭髮

是否還遮得住頭頂

不打擾因工作時差

還沒來得及親吻的寶寶

不理會為了包庇黑暗

而襲來的誘惑脅迫與暴力

是觀察者、記錄者

也是參與者、改造者

背負向真相掘進的使命

拿起筆桿、像機

每一筆都成了

歷史的追光

時代的注腳

前行的基石

記者

記著初心

記著擔當

記著堅守

記著作為

鏡頭裡、文字間

有天下風雲,有人間冷暖

有天地浩氣,有國家情懷。

新聞有溫度,文字有力量

心有所持,篤定前行。

在此隴報君祝

所有媒體人 節日快樂!

監製:張紅霞 責編:靳淑敏

編輯:馬麗紅 校審:張卓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