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每次出發都有可能一去不回!

一直以來, 艦載機在航空母艦上的起降, 都被形容為“刀尖上的舞蹈”。

由於在航空母艦上起降和陸地起降差別很大, 艦載機飛行試驗遠比陸基複雜得多。 因此, 艦載機在航母狹窄的空間內進行起降, 被稱為世界上風險最高的職業之一。

相關統計資料表明, 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風險係數是太空人的5倍、普通飛行員的20倍。 殲15戰鬥機作為遼寧艦的艦載飛機, 肩負訓練中國首批艦載機飛行員的重任, 一批批飛行員駕駛殲15進行日常訓練。

在訓練過程中, 多多少少會出現飛行事故, 這時候保飛機還是保飛行員, 就成了一個問題。

今年夏天, 殲15艦載戰鬥機的飛行員袁偉, 在日常訓練的過程中被一團黑壓壓的鴿子撞了個正著, 左發動機失火, 飛機迅速下墜。

危機時刻, 袁偉沒有選擇跳傘, 而是死死地踩著右方向舵, 想著一定要把飛機帶回來。 此時, 地面塔臺也形成一套航程最短、航時最短的安全著陸方案。

在戰機撞鳥起火後的12分鐘裡, 袁偉與塔臺合作完成上百次高難度操作, 創下載重超極限著陸, 低高度單發迫降成功的奇跡, 挽救了這架價值約3億人民幣的殲-15艦載機。

這次驚險的撞鳥事件, 已經不是殲15第一次事故了。 2016年4月, 飛行員曹先建駕駛殲-15戰機從陸基模擬訓練場起飛, 按計劃進行訓練。

飛機剛起飛至300米處, 操縱系統突發故障,

機頭急劇上揚, 推杆支援不住, 飛機往下掉的速度很快。 如果此時, 曹先建遵從生存本能逃生的話, 高度300米左右的時候, 就應該跳傘了。

可是他當時顧不上自己的安危, 而是竭盡全力加大油門, 將操縱杆推到底, 試圖把下墜的飛機重新拉起升空, 挽救這架戰機。

這也意味著, 曹先建錯過了最佳的逃生時機, 直至飛機墜毀前的最後2秒鐘, 他才拉動座椅上的彈射手柄。 然而, 因為高度不夠, 降落傘沒有完全打開, 曹先建重重摔到了海面上, 劫後餘生的曹先建多處爆裂性骨折。

軍事飛行一定是伴隨著犧牲出現的。 目前, 中國的艦載機事業處於從無到有, 從弱到強的發展階段, 無論裝備, 還是訓練方法或訓練模式都處於摸索期, 在訓練過程中發生事故屬於正常現象。

即使是全世界艦載機運用的領頭雁美國海軍,近年來的飛行事故也不在少數。從1949年到1988年,美海軍39年累計摔機上萬架超8000飛行員死亡。而我國空軍從成立到現在六十多年,也有兩千多位飛行員獻出了生命。

而關於保飛機還是保人的問題,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會選擇保住飛行員。二戰期間,甚至還在各國軍隊中流傳過這樣一個規矩:不管是軸心國還是同盟國,只要對方飛行員跳傘逃生,都不可以向他開槍。

當然,戰場之上這個規矩到底執行了多少我們不得而知,但這個約定出現的原因本身就值得好好的品味一下。不管對哪個國家而言,損失一個飛行員都是一件很肉疼的事情。

現代的戰鬥機,即使是最普通的那種,一架飛機的製造費用就高達幾千萬,要是更先進一點的,像美國的F22可能更是高達上億美元,而國家培養一個合格的飛行員所花的代價可遠遠不止這些。

據空軍招飛局南京選拔中心主任馬東介紹,一名合格的戰鬥機飛行員必須達到800個小時的飛行訓練時間,每小時的成本是40萬元。加上其它花費,培養一名戰鬥機飛行員至少需要3.4億元。

參加殲-15訓練的空兵部隊更是精英中的精英,當初這些飛行員入選該部隊的標準是要求飛過至少5個機種,飛行時間超過1000小時,三代戰機飛行時間超過500小時,基本都是海軍航空兵各飛行部隊的骨幹飛行員。

儘管飛行員極其珍貴,但飛行員本身,不到山窮水盡是不會放棄飛機的,這是飛行員的職責。航母戰鬥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說:“一個國家和民族要生存,不可沒有雄風銳氣;一支軍隊要打勝仗,不能沒有鐵骨血性。”

可以說,沒有艦載機飛行員義無反顧的飛行,就沒有我國航母事業的發展。

在訓練過程中發生事故屬於正常現象。

即使是全世界艦載機運用的領頭雁美國海軍,近年來的飛行事故也不在少數。從1949年到1988年,美海軍39年累計摔機上萬架超8000飛行員死亡。而我國空軍從成立到現在六十多年,也有兩千多位飛行員獻出了生命。

而關於保飛機還是保人的問題,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會選擇保住飛行員。二戰期間,甚至還在各國軍隊中流傳過這樣一個規矩:不管是軸心國還是同盟國,只要對方飛行員跳傘逃生,都不可以向他開槍。

當然,戰場之上這個規矩到底執行了多少我們不得而知,但這個約定出現的原因本身就值得好好的品味一下。不管對哪個國家而言,損失一個飛行員都是一件很肉疼的事情。

現代的戰鬥機,即使是最普通的那種,一架飛機的製造費用就高達幾千萬,要是更先進一點的,像美國的F22可能更是高達上億美元,而國家培養一個合格的飛行員所花的代價可遠遠不止這些。

據空軍招飛局南京選拔中心主任馬東介紹,一名合格的戰鬥機飛行員必須達到800個小時的飛行訓練時間,每小時的成本是40萬元。加上其它花費,培養一名戰鬥機飛行員至少需要3.4億元。

參加殲-15訓練的空兵部隊更是精英中的精英,當初這些飛行員入選該部隊的標準是要求飛過至少5個機種,飛行時間超過1000小時,三代戰機飛行時間超過500小時,基本都是海軍航空兵各飛行部隊的骨幹飛行員。

儘管飛行員極其珍貴,但飛行員本身,不到山窮水盡是不會放棄飛機的,這是飛行員的職責。航母戰鬥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說:“一個國家和民族要生存,不可沒有雄風銳氣;一支軍隊要打勝仗,不能沒有鐵骨血性。”

可以說,沒有艦載機飛行員義無反顧的飛行,就沒有我國航母事業的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