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定了!青島各區市街長全名單!區長、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都在列!看看你家的街長是誰?

點擊上方“青島市人民檢察院” 可以訂閱

7日, 記者從青島市城管辦獲悉, 目前我市各區市“街長”已經全部確定, 在此公佈市南區、市北區、高新區、即墨區、平度市部分街長名單(其他區市名單已於今年10月底公佈, 全市詳細名單已在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網站登載)。 下一步, 青島市城管辦將陸續出臺各項配套措施, 確保“街長制”落實落細落小落地。 歡迎廣大市民共同參與城市管理, 監督全市“街長制”全面落實。

青島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第一批“街長”公示(部分)

點擊可查看大圖

商販占道經營妨礙交通、

井蓋缺了沒人管、

社區門前亂停車惹人煩……

生活在大城市裡,

有幾個人沒遇上過這些煩心事?

有時候因為各區各街道辦責任劃分不清,

一個無人打掃的垃圾桶

也可能蔓延成一片衛生死角。

不過, 在如今的青島市,

這些問題都不叫事兒。

今年9月以來, 青島全面實行“街長制”, 首批走馬上任的900多名街長, 將把城市精細管理標準和責任落實到“最後一米”“最後一人”。 從提出建議到出臺方案, 青島只用了不到兩個月, 這背後的故事, 還要從今年7月份青島市政協舉行的一次提案督辦活動說起。

城市街道“包乾到人”,街長每天都要上路巡查

11月7日,“政協工作齊魯行”採訪團在青島市政協展開採訪,在介紹提案辦理工作情況時,不久前在全市推行的“街長制”引起了記者們的興趣。大夥兒對市長、區長、鎮長等都很熟悉,這“街長”聽起來倒是挺新鮮。街長具體管些啥,又由誰來當呢?

“據我所知,青島推行的‘街長制”在省內甚至全國,都是走在前面的。”青島市城管執法支隊執法協調與督查處副處長彭海峰告訴大眾網記者,以前有地市推行過“路長”制度,相比之下,“街長”管的範圍更廣,責任劃分更明晰,制度也更為嚴謹。在青島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今年9月印發的《關於全面實行“街長制”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實施方案》中,各個街道被“包乾到人”。具體來說,由各區(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所轄行政區域總街長,分管城市管理工作的負責同志擔任副總街長;實施“個人承包”,區(市)級負責同志分別擔任行政區域內主幹道的街長,街道(鎮)負責同志擔任行政區域內次幹道及其他道路的街長。主幹道街長每週對責任路段及社區樓院檢查不少於2次;次幹道及其他道路街長每天對責任路段及社區樓院檢查不少於1次,著力建立起查找問題、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

“街長制”出爐時間表,從提建議到出臺方案不足倆月

說起這套創新管理模式方案的出臺,其最初的想法並非誕生在研究室裡,而是在青島市政協的一次提案督辦活動中。今年7月26日,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帶隊就市政協僑聯界提交的“關於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提案進行協商督辦,在現場視察並聽取市城管局介紹的城市管理綜合情況後,楊軍提出,能不能借鑒“河長制”“灣長制”的責任管理模式,在有條件的街區探索建立“街長制”呢?

打鐵趁熱,這個建議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同,市城管局很快成立專門的辦理工作領導小組,經過近兩個月的深入考察落實和緊張工作,9月22日,這份在全市推進“街長制”的方案終於出爐了。

雖然叫作“街長”,要操心的事可遠遠不止街道和馬路。根據實施方案,街長要檢查的內容包括:市容秩序,比如有無占路經營、跨門經營、露天燒烤和游商浮販等;廣告亮化,如有無“一店多招”,有無佔用公共設施、樹木、綠地等設置的戶外廣告等;市政設施,例如有無路面坑窪鼓包破皮裂縫,有無人行道板缺失破損鬆動,有無檢查井缺失破損沉陷凸起響動及冒溢等;停車秩序,如有無亂停亂放,有無共用單車影響市容和交通秩序等等。總之,你能想到的各類與城市管理有關的大小問題,幾乎都能從街長那裡找個說法。

2600名街長上崗,明年春節前要讓市民看到真變化

截至今年10月底,第一批負責2600條道路的926名街長已經確定,很快將上崗開展工作。“街長制”的具體工作成效還有待觀察,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有了街長,一些以往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難”問題,解決起來會更容易。

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紀委書記邵紅玉給記者舉了個例子,比如在區與區、街道與街道的管理交叉或重疊區域,這幾個垃圾箱裝滿了該由哪一方清理,那條小路上的石板碎了該由哪一方維修,難免出現責任劃分不清的情況。有了“街長制”,每條街道都有街長專門負責,亂停車、亂堆垃圾這類問題都能找街長解決,城市管理的死角就會越來越少。“街長就是要深入到城市的最一線、最基層,走進大街小巷,走到市民身邊去。”邵紅玉說,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及時發現問題,匯總問題,儘快解決問題。

記者瞭解到,根據實施方案,街長將負責牽頭全面摸排梳理責任道路及其兩側社區樓院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摸清底數,建立基礎資料“一本賬”,設立問題清單,逐一實施銷號管理,逐個解決廣大市民反映突出、社會影響大的重點問題,推動城市環境品質明顯改善,確保在2018年春節前,讓市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市容環境的變化。

一座好的城市,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正如青島市政協委員在有關加強城市管理的提案中所建議,只有精細化管理城市,拿出“繡花”一樣的功夫,繪好城市藍圖,青島這座城市的發展才能既有“面子”又有“裡子”,既有“內涵”又有“顏值”。

青島這座城市的發展既有“面子”又有“裡子”,

既有“內涵”又有“顏值”。

為我們美麗的家鄉點

一起期待越來越好!

城市街道“包乾到人”,街長每天都要上路巡查

11月7日,“政協工作齊魯行”採訪團在青島市政協展開採訪,在介紹提案辦理工作情況時,不久前在全市推行的“街長制”引起了記者們的興趣。大夥兒對市長、區長、鎮長等都很熟悉,這“街長”聽起來倒是挺新鮮。街長具體管些啥,又由誰來當呢?

“據我所知,青島推行的‘街長制”在省內甚至全國,都是走在前面的。”青島市城管執法支隊執法協調與督查處副處長彭海峰告訴大眾網記者,以前有地市推行過“路長”制度,相比之下,“街長”管的範圍更廣,責任劃分更明晰,制度也更為嚴謹。在青島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今年9月印發的《關於全面實行“街長制”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實施方案》中,各個街道被“包乾到人”。具體來說,由各區(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所轄行政區域總街長,分管城市管理工作的負責同志擔任副總街長;實施“個人承包”,區(市)級負責同志分別擔任行政區域內主幹道的街長,街道(鎮)負責同志擔任行政區域內次幹道及其他道路的街長。主幹道街長每週對責任路段及社區樓院檢查不少於2次;次幹道及其他道路街長每天對責任路段及社區樓院檢查不少於1次,著力建立起查找問題、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

“街長制”出爐時間表,從提建議到出臺方案不足倆月

說起這套創新管理模式方案的出臺,其最初的想法並非誕生在研究室裡,而是在青島市政協的一次提案督辦活動中。今年7月26日,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帶隊就市政協僑聯界提交的“關於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提案進行協商督辦,在現場視察並聽取市城管局介紹的城市管理綜合情況後,楊軍提出,能不能借鑒“河長制”“灣長制”的責任管理模式,在有條件的街區探索建立“街長制”呢?

打鐵趁熱,這個建議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同,市城管局很快成立專門的辦理工作領導小組,經過近兩個月的深入考察落實和緊張工作,9月22日,這份在全市推進“街長制”的方案終於出爐了。

雖然叫作“街長”,要操心的事可遠遠不止街道和馬路。根據實施方案,街長要檢查的內容包括:市容秩序,比如有無占路經營、跨門經營、露天燒烤和游商浮販等;廣告亮化,如有無“一店多招”,有無佔用公共設施、樹木、綠地等設置的戶外廣告等;市政設施,例如有無路面坑窪鼓包破皮裂縫,有無人行道板缺失破損鬆動,有無檢查井缺失破損沉陷凸起響動及冒溢等;停車秩序,如有無亂停亂放,有無共用單車影響市容和交通秩序等等。總之,你能想到的各類與城市管理有關的大小問題,幾乎都能從街長那裡找個說法。

2600名街長上崗,明年春節前要讓市民看到真變化

截至今年10月底,第一批負責2600條道路的926名街長已經確定,很快將上崗開展工作。“街長制”的具體工作成效還有待觀察,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有了街長,一些以往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難”問題,解決起來會更容易。

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紀委書記邵紅玉給記者舉了個例子,比如在區與區、街道與街道的管理交叉或重疊區域,這幾個垃圾箱裝滿了該由哪一方清理,那條小路上的石板碎了該由哪一方維修,難免出現責任劃分不清的情況。有了“街長制”,每條街道都有街長專門負責,亂停車、亂堆垃圾這類問題都能找街長解決,城市管理的死角就會越來越少。“街長就是要深入到城市的最一線、最基層,走進大街小巷,走到市民身邊去。”邵紅玉說,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及時發現問題,匯總問題,儘快解決問題。

記者瞭解到,根據實施方案,街長將負責牽頭全面摸排梳理責任道路及其兩側社區樓院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摸清底數,建立基礎資料“一本賬”,設立問題清單,逐一實施銷號管理,逐個解決廣大市民反映突出、社會影響大的重點問題,推動城市環境品質明顯改善,確保在2018年春節前,讓市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市容環境的變化。

一座好的城市,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正如青島市政協委員在有關加強城市管理的提案中所建議,只有精細化管理城市,拿出“繡花”一樣的功夫,繪好城市藍圖,青島這座城市的發展才能既有“面子”又有“裡子”,既有“內涵”又有“顏值”。

青島這座城市的發展既有“面子”又有“裡子”,

既有“內涵”又有“顏值”。

為我們美麗的家鄉點

一起期待越來越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