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胃病,也是記者的“職業病”《中國媒體人胃健康抽樣調查報告》在京發佈

由於工作環境複雜多變, 經常飲食不規律, 胃病也成為廣大記者的“職業病”。

作者|孫凡

來源|中國縣域衛生

11月8日第18個記者節當日, 一場特殊的發佈會在北京舉行——由健康時報社主辦、安翰醫療承辦的“關愛媒體人胃健康公益行動”正式啟動, 活動聯合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四地的三甲醫院多名權威專家團共同發佈了《中國媒體人胃健康抽樣調查報告》。

啟動儀式現場

報告顯示, 近四成媒體人胃糜爛

在“關愛媒體人胃健康公益活動”籌備期, 已有近300名媒體人接受了膠囊胃鏡檢查。 檢查結束後, 解放軍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令狐恩強教授、劉婧教授、李貞教授, 廣州南方醫院消化科主任劉思德教授, 武漢協和醫院消化科主任侯曉華等, 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四地的三甲醫院的權威專家組成的專家顧問團, 對檢查資料進行了匯總分析, 形成了《中國媒體人胃健康抽樣調查報告》,

並在啟動儀式現場進行公佈。

報告資料顯示, 282名受檢媒體人中, 39.36%的媒體人胃部糜爛, 結合媒體人填報的《媒體人健康生活習慣調查問卷》可以發現, 壓力過大、三餐不規律成主因。 另外, 有22.34%的媒體人出現了明確的胃部病變, 急需接受診療, 其中5.32%的人患有胃潰瘍, 8.51%的人患有胃息肉, 粘膜異常隆起6.38%, 胃出血等其他占2.13%。 媒體人胃健康狀況著實堪憂!

對此, 專家提示, 媒體人工作壓力大, 且長期保持不良生活方式, 屬於胃病高危人群, 大部分媒體人在面對胃部不適時大多持忽視態度, 導致胃病高發。 專家建議, 每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 以及時發現隱患, 儘早治療。

發佈《中國媒體人胃健康抽樣調查報告》

新技術三大突破助力基層醫院發展

據瞭解, 醫學專家針對媒體人群發佈胃健康資料尚屬首次。 此次媒體人胃健康資料的獲取, 是通過我國自主創新的高科技產品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來完成的。

目前, 該技術已經在國內近1000家醫療機構投入使用。

對於該技術如何推動基層醫療機構發展, 安翰醫療董事長吉朋松表示, 我國基層醫院面臨的一大難題是相關專科人才較缺乏, 該技術的推廣將有助於基層醫療人才資源不足的問題;與傳統的胃鏡檢查相比, 膠囊機器人實現了三大突破, 未來將依靠醫聯體覆蓋, 讓網路變得更加完美, 讓服務更加無縫。

第一大突破是實現專家經驗診斷和實際操作分離, 例如, 拍X光, 拍片與看片需要2個醫生完成, 而圖像操作員可以通過膠囊機器人比較方便自如地獲取患者資訊。

第二個突破是實現異地診療, 過去要做一個胃病患者不見面不能做, 如今可以就近選擇一家醫療機構進行資料獲取, 然後請後臺專家查看。

第三個突破是通過同一平臺從大城市到農村,

可以把消化道胃部檢查結果統一化管理, 不僅可以將病灶檢查出來, 而且可以把沒有生病的圖片也拍出來以便於以後使用。 因為消化道疾病大多是慢性疾病, 很多病人是由息肉經過一段時間轉歸為腫瘤的, 如果說堅持經常性地在敏感人群裡一兩年查一次, 有助於發現早期疾病, 老百姓的健康品質也會得到提高。

~~END~~

越縣域, 越懂縣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