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天,我們決定把頭條留給自己!來看看你熟悉的廈門衛視記者們,今天他們這樣過節~

今天是第18個中國記者節

你認識的記者們都是什麼樣的呢?

鏡頭前的他們光鮮亮麗

△廈門衛視記者戴小楠出鏡見證廈門自貿片區揭牌

△廈門衛視記者楊絮、蘇朝曦在馬來西亞駐外採訪

新聞發生的時候

他們沖在前面

一拿起話筒

他們就立刻進入狀態!!

△廈門衛視記者侯又華在廈門會晤新聞中心做4G連線

廈門衛視記者梁含雪赴上海獨家專訪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卡馬特

但鏡頭的背後呢?

這是別人眼中的採訪

↓↓

這是記者們實際的感受

↓↓

為了一個好的拍攝角度

記者隨時隨地要“降低高度”好嗎?

↓↓

△廈門衛視記者馬躍:為了採訪者更美, “長腿妹”也是拼了!

每天, 記者要面對各種挑戰

△臺灣民眾抗議當局展現憤怒,廈門衛視駐台記者吳平凡為了解說現場,身手矯捷地跟著民眾爬上圍牆、翻過柵欄。

還要處理不同的突發狀況

△廈門衛視記者馬薇在高雄駐站趕制新聞中,眼看著機房大門要被風吹掉了,迅速加入了機房抗颱風的部隊。

冷冷的冰雨往臉上胡亂地拍

△廈門衛視記者蘇暢“追風”連線三連拍,雨雨雨,不停拍。

有時候是造型別致的大哥

告訴我可愛嗎?

△廈門衛視記者梁智凱風雨中為自己打call

有時候是為了趕時間

背著行李去趕場

△廈門衛視記者楊昆福在馬來西亞吉隆玻員警總部採訪全球聚焦的朝鮮籍男子遇害案。

全世界不!受!控!制!

△廈門衛視記者馬薇在臺灣華視的採訪車上奔赴颱風第一線,眼看著車玻璃被吹掉了。

But 機智的記者們依然能夠一個馬步向前

hold住全場

廈門衛視記者張濤體驗同安溯溪

向觀眾示範俯身喝水法

也是拼了!

△廈門衛視記者蘇暢:不是記者會武功,是不紮好馬步,怕被颱風吹走!帽子別走!

風裡雨裡,我們等你!

新聞在哪裡,我們去哪裡!

記者,留給大家的是新鮮熱乎的資訊

留給自己的是笑中帶淚的光陰~

廈門衛視記者侯又華參加“走進金磚國家”南非採訪活動,八天採訪行程飛了八趟航班,行程兩萬多公里。疲憊至極的她見縫插針補覺,機場小椅子成了她“五星級”大床!

廈門衛視記者梁含雪為了實地體驗印度“外掛”老火車,用盡洪荒之力擠進了車廂,還拿起手機不忘出現場,印度朋友都被驚呆了。來來來,咱們也來體驗一把,為何印度人這麼喜歡“外掛”?

廈門衛視記者林懿琳參與《走進金磚國家》報導,在巴西聖保羅採訪閩南同鄉,意外被五個小毛賊盯上,還好兩位荷槍實彈的員警“出手相救”,記者此次採訪也讓廈門廣電集團成為完整記錄25街的首家華人媒體。

既然當記者這麼艱辛

為什麼你還願意當記者呢?

因為那份依然跳動的榮光

△廈門衛視記者楊絮:說是要給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的學生們上課,其實是要展現我出鏡的美。

選擇記者,就是選擇“記著”

我們傾聽家國進步的心跳

更為了公平、正義、良知和溫熱的希望

△廈門衛視駐京記者李曉萍在人民大會堂出鏡報導全國兩會。

對於生活,我們的體驗很多

感悟很長

△廈門衛視記者朱敘原:記者很辛苦的好嗎?現在流行體驗式報導,我們只能一言不合就潛水。

工作是我們看世界的獨特方式

△廈門衛視記者白昀豔體驗除夕年夜飯

△廈門衛視記者王凱雲探秘制壺工藝

△廈門衛視記者熊曉璿體驗畫坊

我們為了城市凝聚的力量

我們為了守望相助的扶幫

△廈門衛視記者郭彩容全程見證廈門地鐵建設

其實,記者與所有人都一樣

他們平凡而偉大,美麗而匆忙

螢屏之外的廈門衛視記者們

能歌善舞

五朵小花走進社區用文藝演出推介頻道

與觀眾熱情互動

我(記)們(者)替您奔赴“戰場”

展現生命的微光

△廈門衛視記者陳文國:記者採訪現場“不擇手段”、花招百出,一秒換裝酷炫炸上天,單手“智擒”氣彈槍,只需要一棵樹的瞬間...

感謝他們將真善美頌揚

△廈門衛視記者吳平凡參與廈洽會報導。

△廈門衛視記者梁含雪在廈門會晤新聞中心採訪俄羅斯記者,老外帥哥點贊廈門,還主動要求合影。

感謝他們不曾退場

△廈門衛視記者王舒錫在北京出鏡報導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記者節,感謝有你

向所有新聞工作者致敬!

△臺灣民眾抗議當局展現憤怒,廈門衛視駐台記者吳平凡為了解說現場,身手矯捷地跟著民眾爬上圍牆、翻過柵欄。

還要處理不同的突發狀況

△廈門衛視記者馬薇在高雄駐站趕制新聞中,眼看著機房大門要被風吹掉了,迅速加入了機房抗颱風的部隊。

冷冷的冰雨往臉上胡亂地拍

△廈門衛視記者蘇暢“追風”連線三連拍,雨雨雨,不停拍。

有時候是造型別致的大哥

告訴我可愛嗎?

△廈門衛視記者梁智凱風雨中為自己打call

有時候是為了趕時間

背著行李去趕場

△廈門衛視記者楊昆福在馬來西亞吉隆玻員警總部採訪全球聚焦的朝鮮籍男子遇害案。

全世界不!受!控!制!

△廈門衛視記者馬薇在臺灣華視的採訪車上奔赴颱風第一線,眼看著車玻璃被吹掉了。

But 機智的記者們依然能夠一個馬步向前

hold住全場

廈門衛視記者張濤體驗同安溯溪

向觀眾示範俯身喝水法

也是拼了!

△廈門衛視記者蘇暢:不是記者會武功,是不紮好馬步,怕被颱風吹走!帽子別走!

風裡雨裡,我們等你!

新聞在哪裡,我們去哪裡!

記者,留給大家的是新鮮熱乎的資訊

留給自己的是笑中帶淚的光陰~

廈門衛視記者侯又華參加“走進金磚國家”南非採訪活動,八天採訪行程飛了八趟航班,行程兩萬多公里。疲憊至極的她見縫插針補覺,機場小椅子成了她“五星級”大床!

廈門衛視記者梁含雪為了實地體驗印度“外掛”老火車,用盡洪荒之力擠進了車廂,還拿起手機不忘出現場,印度朋友都被驚呆了。來來來,咱們也來體驗一把,為何印度人這麼喜歡“外掛”?

廈門衛視記者林懿琳參與《走進金磚國家》報導,在巴西聖保羅採訪閩南同鄉,意外被五個小毛賊盯上,還好兩位荷槍實彈的員警“出手相救”,記者此次採訪也讓廈門廣電集團成為完整記錄25街的首家華人媒體。

既然當記者這麼艱辛

為什麼你還願意當記者呢?

因為那份依然跳動的榮光

△廈門衛視記者楊絮:說是要給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的學生們上課,其實是要展現我出鏡的美。

選擇記者,就是選擇“記著”

我們傾聽家國進步的心跳

更為了公平、正義、良知和溫熱的希望

△廈門衛視駐京記者李曉萍在人民大會堂出鏡報導全國兩會。

對於生活,我們的體驗很多

感悟很長

△廈門衛視記者朱敘原:記者很辛苦的好嗎?現在流行體驗式報導,我們只能一言不合就潛水。

工作是我們看世界的獨特方式

△廈門衛視記者白昀豔體驗除夕年夜飯

△廈門衛視記者王凱雲探秘制壺工藝

△廈門衛視記者熊曉璿體驗畫坊

我們為了城市凝聚的力量

我們為了守望相助的扶幫

△廈門衛視記者郭彩容全程見證廈門地鐵建設

其實,記者與所有人都一樣

他們平凡而偉大,美麗而匆忙

螢屏之外的廈門衛視記者們

能歌善舞

五朵小花走進社區用文藝演出推介頻道

與觀眾熱情互動

我(記)們(者)替您奔赴“戰場”

展現生命的微光

△廈門衛視記者陳文國:記者採訪現場“不擇手段”、花招百出,一秒換裝酷炫炸上天,單手“智擒”氣彈槍,只需要一棵樹的瞬間...

感謝他們將真善美頌揚

△廈門衛視記者吳平凡參與廈洽會報導。

△廈門衛視記者梁含雪在廈門會晤新聞中心採訪俄羅斯記者,老外帥哥點贊廈門,還主動要求合影。

感謝他們不曾退場

△廈門衛視記者王舒錫在北京出鏡報導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記者節,感謝有你

向所有新聞工作者致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