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一輩子不給其他人添麻煩,你一定活得很寂寞吧

想讓生活更夫婦, 自己更成長, 請關注我們頭條號哦

作者 | 秋木吟

編輯 | 曉得麼

好友小白的爸媽前段時間去西班牙旅遊, 小白微信問我要不要買護膚品, 她可以讓她爸媽幫忙在機場免稅店買。

收到她的資訊, 我幾乎是秒回:不用了, 我沒什麼要買的。

小白又問:那你的室友呢?問問她們要不要買什麼?

我根本沒問, 直接回答:

不用了, 她們也不想麻煩你。

隔了幾秒鐘, 她回我:

好氣哦。

看到這三個字, 我一頭霧水, 我為她考慮, 不想給她添麻煩, 為什麼她居然還生氣了。

我捧著手機, 百思不得其解, 琢磨著怎麼回復她。

正在這時, 小白又發來一條資訊:

我是你閨蜜, 你和我這麼客氣, 我覺得特別不爽。 很生分。

看到這句話, 我瞬間恍然大悟。

所以當我面對好朋友的好意詢問時, 也經常下意識地選擇拒絕, 掛在嘴邊的話就是:

我不想麻煩你。

這句話也許確實適用於陌生人或不熟的朋友, 可並不太適用於你的好朋友或親人。

如果我們總是輕易拒絕好閨蜜、好兄弟, 甚至父母和親人的好意, 非但不能體現我們的獨立自主, 反而會傷了他們的心。

《小時代》裡有一個情節讓我印象很深。 時代姐妹花畢業了, 南湘要找工作, 找“小職員”林蕭幫忙, 但沒去找“有權有勢”的顧裡。 這讓顧裡非常不爽, 不僅和南湘冷戰, 還和林蕭爆發了空前的爭吵。

林蕭只是一個小助理, 而顧裡是部門經理, 在全公司舉足輕重, 腰纏萬貫, 最重要的, 是她和林蕭一樣, 都是南湘最好的朋友, 南湘完全可以求助顧裡, 請她幫忙推薦一個好職位, 但她沒有。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念初中, 拋開劇中狗血的個人恩怨和大家的陰暗心理不談,

看到這個劇情時, 我覺得顧裡很傲嬌, 但是也能理解, 畢竟她才是能力更強的那個, 而南湘卻選擇了相對弱一些的林蕭, 當時的我認為, 顧裡的發脾氣, 是被輕視的難過。

但慢慢長大, 和更多的人相處後, 再看這個情節, 我悟出了另一層理由:

顧裡會生氣, 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失落, 是那種被好朋友忽視的失落和難過。

你有困難, 為什麼不向我開口呢?我願意幫你也完全可以幫你!為什麼你不說?是你沒把我當朋友, 還是你看不起我?

我的室友B曾經和室友A吵了一架, 原因是因為A沒讓B幫她拿快遞。

A在寢室裡氣衝衝地對B說,

“你有快遞要拿, 我也有快遞要拿, 你有事不方便去, 跟我說一聲就行了, 幹嘛不叫我幫你?

儘管理由聽起來十分幼稚, 但B的確生氣了, 還和A冷戰了一天。

看起來B很敏感, 這只是件小事, 值得這麼生氣嗎?可如果將她們的情景變成一個對話, 大概就能體會當時B的感受。

B:“我去拿快遞, 你有嗎?幫你一起拿唄。 ”

A:“有是有, 不過不用了, 我晚上自己拿。 ”

“……”

換作我, 我也會氣炸的:我只是好心想幫你而已,

只是順手的事啊, 你不讓我幫你, 是對我有什麼誤解嗎?

這些話聽起來似乎很矯情, 一件小事為什麼要上升到如此高度, 但實際上就因為是好朋友, 所以會更關心;關心則亂, 關心就更敏感, 我害怕你不喜歡我, 你不需要我, 你沒拿我當朋友, 所以我想不明白, 一想不明白我就會不自知地鑽牛角尖, 扎扎實實鬱悶很久, 如果你不理解, 不解釋的話, 我們可能連朋友都沒得做。

朋友和親人, 本來就是靠著互相添麻煩而存在的啊。

我毫不懷疑,如果室友A當時主動開口,室友B不僅不會嫌麻煩,還會覺得心裡美滋滋,畢竟能幫到朋友的感覺,從來都很好。

有一次晚上我在外面逛街,突然想買點飲料,想著順便幫室友帶一點,於是打電話給她們:

“我現在在商業街,你們要喝飲料嗎?沒事啦,幾瓶飲料又不重。”

室友點單後,我心情很好地跑去超市採購,因為室友A要喝的蜂蜜茶這裡沒有,於是我還專門跑到另一家超市去買。

當我拎著一袋子飲料回寢室,一一分給她們後,不得不說,我挺開心的,這樣的開心有一絲虛榮的味道,但又不同於買到名牌的得意洋洋,而是更心滿意足的踏實感。

林蕭曾經說過:顧裡的骨子裡,總有一種需要對所有人的人生負責的使命感,如果沒有做到,她就會覺得我們的生活不需要她了。

生活中大多數人,也許不像顧裡那麼“心懷大愛、責任感爆棚”,但有時大家在生活中給予他人的好意也非常純粹:

吃橘子剝個一半分給你,離開教室順手帶走你的垃圾,列印資料也正好給你打一份,去問實習多拿一份簡介給你……

這些都是不帶有任何目的的好意,我沒想著要討好你,也沒想著用這些“小恩小惠”維護你我之間的關係,更不是因為有事要麻煩你,所以先做好功課。

我只是將你當朋友,想對你好,僅此而已。

可你若總是拒絕,或總想著趕緊回報,好像生怕欠我似的,一副拒我於千里之外的模樣,將我的好心變了味兒,我也會不開心的。

無事獻殷勤,不一定就是“奸”和“盜”。

被灌了那麼多做人準則,我們現在活得很有“分寸”,時刻督促自己要自給自足,不能隨便麻煩別人,似乎凡事都儘量靠自己才是對的。

一談起什麼人最討厭,什麼人最不懂事,我們都能立刻描繪出人物畫像:

最討厭什麼朋友?看你去旅遊立馬求你代購的人。

最煩和什麼人聊天?明明可以自己問度娘但非要纏著問到底的人。

最害怕什麼麻煩?朋友給你的無窮無盡的麻煩。

久而久之,我們自己學會了很多本領,變得更強大和獨立,但好像也更冷漠了一些,不知不覺把最重要的人越推越遠。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小故事,每次一想起就很心酸:

爺爺沒讀過書,教不了孫子識字。但他每天最喜歡的就是背小孫子,小孫子總在爺爺背上樂呵呵地笑。有一天,爺爺發現自己背不動小孫子了,他突然坐在地上大哭,孩子般地叫喊:

沒用了,我對寶寶沒用了。

我一直覺得“沒用了”三個字,非常傷感。

孩子長大了,自力更生了,不用依靠父母了,這會讓很多爸媽感到自豪但也很難過。

和你相伴成長的朋友,突然有一天發現你有了男朋友,不再需要她的陪伴了,會為你開心,可也會為此失落。

因為親人和朋友都有著 “被需要”的訴求。

如果我和你相處,我總在積極釋放好意,但你總是一次又一次拒絕,我怎麼能不心情鬱悶,落落寡歡呢?

後來,我明白了小白的心理,怕她真的生氣,於是立刻拿起手機發給她許多產品,她很快回了“OK”的動畫表情。

再後來,她扛著一大包東西去學校給我,大聲嚷嚷:累死老娘了,請我吃飯!

我被狠狠宰了一頓。興高采烈的。

因為這才是好友的相處模式嘛。

我毫不懷疑,如果室友A當時主動開口,室友B不僅不會嫌麻煩,還會覺得心裡美滋滋,畢竟能幫到朋友的感覺,從來都很好。

有一次晚上我在外面逛街,突然想買點飲料,想著順便幫室友帶一點,於是打電話給她們:

“我現在在商業街,你們要喝飲料嗎?沒事啦,幾瓶飲料又不重。”

室友點單後,我心情很好地跑去超市採購,因為室友A要喝的蜂蜜茶這裡沒有,於是我還專門跑到另一家超市去買。

當我拎著一袋子飲料回寢室,一一分給她們後,不得不說,我挺開心的,這樣的開心有一絲虛榮的味道,但又不同於買到名牌的得意洋洋,而是更心滿意足的踏實感。

林蕭曾經說過:顧裡的骨子裡,總有一種需要對所有人的人生負責的使命感,如果沒有做到,她就會覺得我們的生活不需要她了。

生活中大多數人,也許不像顧裡那麼“心懷大愛、責任感爆棚”,但有時大家在生活中給予他人的好意也非常純粹:

吃橘子剝個一半分給你,離開教室順手帶走你的垃圾,列印資料也正好給你打一份,去問實習多拿一份簡介給你……

這些都是不帶有任何目的的好意,我沒想著要討好你,也沒想著用這些“小恩小惠”維護你我之間的關係,更不是因為有事要麻煩你,所以先做好功課。

我只是將你當朋友,想對你好,僅此而已。

可你若總是拒絕,或總想著趕緊回報,好像生怕欠我似的,一副拒我於千里之外的模樣,將我的好心變了味兒,我也會不開心的。

無事獻殷勤,不一定就是“奸”和“盜”。

被灌了那麼多做人準則,我們現在活得很有“分寸”,時刻督促自己要自給自足,不能隨便麻煩別人,似乎凡事都儘量靠自己才是對的。

一談起什麼人最討厭,什麼人最不懂事,我們都能立刻描繪出人物畫像:

最討厭什麼朋友?看你去旅遊立馬求你代購的人。

最煩和什麼人聊天?明明可以自己問度娘但非要纏著問到底的人。

最害怕什麼麻煩?朋友給你的無窮無盡的麻煩。

久而久之,我們自己學會了很多本領,變得更強大和獨立,但好像也更冷漠了一些,不知不覺把最重要的人越推越遠。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小故事,每次一想起就很心酸:

爺爺沒讀過書,教不了孫子識字。但他每天最喜歡的就是背小孫子,小孫子總在爺爺背上樂呵呵地笑。有一天,爺爺發現自己背不動小孫子了,他突然坐在地上大哭,孩子般地叫喊:

沒用了,我對寶寶沒用了。

我一直覺得“沒用了”三個字,非常傷感。

孩子長大了,自力更生了,不用依靠父母了,這會讓很多爸媽感到自豪但也很難過。

和你相伴成長的朋友,突然有一天發現你有了男朋友,不再需要她的陪伴了,會為你開心,可也會為此失落。

因為親人和朋友都有著 “被需要”的訴求。

如果我和你相處,我總在積極釋放好意,但你總是一次又一次拒絕,我怎麼能不心情鬱悶,落落寡歡呢?

後來,我明白了小白的心理,怕她真的生氣,於是立刻拿起手機發給她許多產品,她很快回了“OK”的動畫表情。

再後來,她扛著一大包東西去學校給我,大聲嚷嚷:累死老娘了,請我吃飯!

我被狠狠宰了一頓。興高采烈的。

因為這才是好友的相處模式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