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夜享」“朋友,你這氣質一看就是幹新聞的”

點擊上方可收聽主播丹妮的夜讀音訊

今天, 是中國第18個記者節, 祝所有媒體同仁:

提到“記者”, 你想到的第一個關鍵字是什麼?

圈外人眼中:風光, 刺激, 神秘;

家人眼中:晨昏顛倒, 剩男剩女;

朋友眼中:總是很忙, 沒有檔期……

他們自己說

“我見過淩晨123456點的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杭州西安成都重慶石家莊……”

2000年, 國務院正式批復中國記協《關於確定“記者節”具體日期的請示》, 同意將中國記協的成立日11月8日定為記者節。

記者節像護士節、教師節一樣, 是中國僅有的三個行業性節日之一。

記者, 以他們的職業精神和專業素質, 講述了一個又一個中國故事。

在突發事件、災難和戰爭現場, 總有他們不懼危險沖向前線的身影;

當公眾利益受到損害,

總有他們深入調查尋求真相;

在偏遠貧困地區也總有他們不畏艱難, 報導基層最真實的一面……

然而調查顯示, 國內9成以上的媒體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

2016年以來, 全球已經至少有80名記者及媒體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害, 平均每四天就有一名記者因向公眾提供新聞與資訊而喪生。

單單在過去兩年, 就有213名記者遇難。 1993年以來, 1400名記者在新聞崗位上殉職。

致敬, 堅守↓↓

△2014年8月3日16時30分, 雲南魯甸發生6.5級地震。

堅守,

為了國家和社會盡職瞭望,

為了尚未被遮蔽的真相,

為了災難關頭無助的目光,

為了經受不公弱小無力的肩膀。

相信,

生活的角落裡, 總有一些人和事,

值得記錄和書寫, 值得流淚與歌唱,

儘管, 追尋真相的道路不平坦,

或許還要面對困厄、危險與恐懼。

△2015年8月12日,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堅守,

因為相信,

無論何時,

有些火種,

永遠埋在每個人的心底,

關於公平與正義,關於良知與希望。

一根筆,一支話筒,一台攝像機,

蘊藏著改變的力量。

❖ 記者往往不僅僅是一種工作,更像是一種生活狀態。記者們每天都睜大著眼睛,時刻觀察著不斷變化的世界,用自己的所有思想和知識來組合文字,並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向所有人們傳遞著與他們息息相關的資訊,哪怕是在社會的最角落和最底層。

❖ 記者是社會大船的瞭望者。觀察著變革浪潮的起伏洶湧,記者是社會的無冕之王,掌握著社會的公共話語權,但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記者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付出更多的心力和時間。記者,這份工作不簡單,不容易。

❖ 記者是時代的記錄者。在當下,隨著網路的發展,人們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似乎人人都可以做記者,但是我想一個好的記者,一個真正的新聞人,遠遠不止於傳播資訊,他們的使命更在於監督和維護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轉,以及讓正義和道德的明燈時刻照亮人類文明前行的道路。

發現美好,鞭撻不公,書寫真相,

永遠不會過時。

親愛的同行,幸好有你!

一起戳大拇指,為我們點zan吧!

△2015年8月12日,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堅守,

因為相信,

無論何時,

有些火種,

永遠埋在每個人的心底,

關於公平與正義,關於良知與希望。

一根筆,一支話筒,一台攝像機,

蘊藏著改變的力量。

❖ 記者往往不僅僅是一種工作,更像是一種生活狀態。記者們每天都睜大著眼睛,時刻觀察著不斷變化的世界,用自己的所有思想和知識來組合文字,並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向所有人們傳遞著與他們息息相關的資訊,哪怕是在社會的最角落和最底層。

❖ 記者是社會大船的瞭望者。觀察著變革浪潮的起伏洶湧,記者是社會的無冕之王,掌握著社會的公共話語權,但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記者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付出更多的心力和時間。記者,這份工作不簡單,不容易。

❖ 記者是時代的記錄者。在當下,隨著網路的發展,人們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似乎人人都可以做記者,但是我想一個好的記者,一個真正的新聞人,遠遠不止於傳播資訊,他們的使命更在於監督和維護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轉,以及讓正義和道德的明燈時刻照亮人類文明前行的道路。

發現美好,鞭撻不公,書寫真相,

永遠不會過時。

親愛的同行,幸好有你!

一起戳大拇指,為我們點zan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