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下面這些場景是不是很熟悉?換種方式“訓”孩子,效果將事半功倍

生活中, 每天帶孩子的重複性接送工作, 作為孩子家長難免會覺得單一而乏味。 加之, 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個性或者是缺點, 所以家長們有時也會變得缺乏耐性, 會忍不住的“訓”孩子, 以教育為主要目的, 不排除有些家長發洩個人情緒。

有時, 我們習慣了一種方式教育孩子, 雖然不見成效。 其實, 偶爾變換一種方式, 可能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看下面這些場景, 是不是在你家常有上演。

場景一

離早上出門上學的時間只剩五分鐘了, 而孩子還光著腳丫子, 站在床邊慢悠悠的穿著衣服。 你已經按捺不住焦急催促的那顆心了。

“你怎麼穿衣服總是這麼慢?看看現在都幾點了, 襪子鞋子還沒有穿好, 照你這速度, 今天能準時到學校才怪了!”

換種表達方式:“你衣服已經穿好了, 早餐也吃過了, 就剩襪子和鞋子了, 穿完我們就準備出門上學了。 ”

建議:家長不停的語言催促,

只會讓孩子認為你認可他的慢的方式, 對他的行為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 雖然這個時候, 真的沒有值得讚賞的地方, 但是, 積極的描敘他完成的部分, 就是對他最好的肯定。 可以給孩子鼓勵, 讓他有動力加快自己行動的速度。

場景二

你去廚房做飯的一會工夫,

發現孩子又在梳粧檯前, 搗騰你的化妝品。 看著自己好不容易搶到的某品牌口紅, 已經斷成兩截, 你頓時怒火中燒。

“跟你說過多數次了, 沒事不要碰我的化妝品, 你就是聽不進去, 你沒有長耳朵。 ”

換種表達方式:“我知道你愛美, 喜歡口紅, 但是我的口紅小孩子不適合用。 如果你想要, 我下次可以給你買一支小孩子專用的食品級色素口紅。 現在, 你可以去給你的芭比打扮下吧。 ”

建議:既然事情已經發生, 發火發怒都已無事於補。 家長需要限制孩子的行為, 要他們認可的方法就是接納他們的感受。 讓孩子知道你是在回應他的感受, 他會樂意接受你的提議。

場景三

好不容易週末, 想著可以輕鬆點。 這會正在跟閨蜜聊電話, 有點事情說。 孩子就過來了, 不停的進行干擾項, 說有事找你說。 是不是又變的很惱火而煩躁。

“講個電話都不得安寧, 馬上就講完了, 你安靜一會。 ”

換個表達方式:“我想先把電話講完。 你可以先去做點其他的事情, 或者把想跟我說的事情寫出來。

建議:家長這時候的任何抱怨甚至是惱怒, 只會使孩子情緒變得變本加厲。 想要孩子合作的時候, 先要做到維護孩子的自尊, 表達你的想法, 然後他才會樂意接受。

場景四

到時間檢查孩子的作業了, 他卻告訴你, 作業還沒有做完, 還咬著筆頭在那磨蹭。 而且,他今天還看電視了。是不是又要變得急躁了。

“這都什麼時候了,還沒做完,不知道你都在幹嘛,還有心情看電視。要是不看電視,作業早該完成了吧,拖拉的毛病總是不改。”

換種表達方式:“讓我看……,嗯,這些題是有的複雜。但看你已經只剩兩道題了,說明你已經很努力去做了。 ”

建議:家長過多的指責,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變得沮喪。換一個角度對孩子進行肯定,會帶給孩子堅持不懈的勇氣,他會變的更加努力上進。

這時作業才做完,好朋友過來喊孩子出去玩。他迫不及待的收拾了下就準備跑出去了。而作業本就掉地上了,你看著又來氣了。

“回來,做的半天的作業就不要了,就知道玩。 ”

其實,這時候,你只要簡單的三個字“作業本”,提醒他就可以了。再多的話,對於這個時候的孩子而言,都是多餘的。他的心早飛了,多說的話,只能使自己變的神叨叨。

我們這代人,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很多是發自於“愛”,卻止於“言”,最後以“代溝”結束。以平等和平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把教育負擔轉化成一種技巧,昇華成一種樂趣,將收穫一個內心活潑的孩子。

大家好!我是idan的青蛙媽媽,80後全職媽媽,分享獨自帶娃的心路歷程以及家庭情感經歷等。喜歡我的文字的朋友,歡迎評論、 關注、分享經驗。謝謝!

而且,他今天還看電視了。是不是又要變得急躁了。

“這都什麼時候了,還沒做完,不知道你都在幹嘛,還有心情看電視。要是不看電視,作業早該完成了吧,拖拉的毛病總是不改。”

換種表達方式:“讓我看……,嗯,這些題是有的複雜。但看你已經只剩兩道題了,說明你已經很努力去做了。 ”

建議:家長過多的指責,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變得沮喪。換一個角度對孩子進行肯定,會帶給孩子堅持不懈的勇氣,他會變的更加努力上進。

這時作業才做完,好朋友過來喊孩子出去玩。他迫不及待的收拾了下就準備跑出去了。而作業本就掉地上了,你看著又來氣了。

“回來,做的半天的作業就不要了,就知道玩。 ”

其實,這時候,你只要簡單的三個字“作業本”,提醒他就可以了。再多的話,對於這個時候的孩子而言,都是多餘的。他的心早飛了,多說的話,只能使自己變的神叨叨。

我們這代人,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很多是發自於“愛”,卻止於“言”,最後以“代溝”結束。以平等和平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把教育負擔轉化成一種技巧,昇華成一種樂趣,將收穫一個內心活潑的孩子。

大家好!我是idan的青蛙媽媽,80後全職媽媽,分享獨自帶娃的心路歷程以及家庭情感經歷等。喜歡我的文字的朋友,歡迎評論、 關注、分享經驗。謝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