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0分的父母,養不出100分的孩子!

今天在早餐店看到戲劇性的一幕。 一對打扮入時的夫妻帶著孩子去吃早餐, 男人和女人各點了一份麵條, 孩子指著隔壁桌上的水餃說要吃餃子。 “真不巧, 包好的餃子剛剛賣完!不過我們有現成的皮和餡兒可以馬上包, 就是要麻煩您多等幾分鐘了!”服務員是個年紀不大的小姑娘, 語氣誠懇, 滿臉熱情。 男人不耐煩地揮揮手:“趕緊去包!趕緊去包!”不一會兒, 兩碗麵條上來了, 孩子看著爸爸媽媽吃, 饞得直流口水, 一個勁的要自己的餃子。 孩子一邊吭吭唧唧, 一邊揮舞著兩隻小手不斷地拍打著桌子, 很快,

夫妻倆就坐立不安了。

男人朝著小姑娘大聲嚷嚷:“喂!我們的餃子好了沒有?”得到“還沒好”的回應, 男人皺著眉催說快點, 女人也跟著搖頭歎氣, 表示不滿。 隔了一兩分鐘, 女人也跟著問:“餃子還要多久啊?”服務員小姑娘耐心地解釋說要再等一會兒, 很快就好了。 男人突然就爆發了:“你們店是怎麼開的?早上那麼多人吃早餐, 就不知道多包一點餃子準備著嗎?”小姑娘訕訕地笑著, 一聲不吭。 男人窮追猛打地責難:“問你話呢服務員?你愛理不理的什麼態度啊?!”女人也跟著附和說:“服務太差勁了, 以後不來這裡吃早餐了!”夫妻倆平地炸雷般的高音把店裡所有客人的眼光都吸引過來了, 場面無比尷尬。 幸虧此時餃子爭氣地來了。 男人滅了火氣,

低頭繼續吃面, 女人也不再多說什麼。

不一會兒, 男人吃完面, 起身跟孩子說:“仔仔繼續跟媽媽吃早餐, 爸爸先上班去了啊!”女人溫柔地吩咐孩子:“仔仔, 跟爸爸拜拜!”孩子一聲不吭地吃著餃子, 沒聽見似的。 女人又提醒了一遍:“仔仔, 爸爸要上班去了, 跟爸爸說再見, 小朋友要懂禮貌哦!”孩子依然充耳不聞。 男人無奈地離開。 看著一對不懂禮貌的父母教導自己的孩子要懂禮貌, 真的是件很匪夷所思的事情。 就好像, 一個不會游泳的人, 站在岸邊指揮溺水者劃水自救。

“龍生龍, 鳳生鳳, 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沒教養的父母很難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就像我看到的這對夫妻, 吃個早餐覺得自己就是世界之王, 對服務人員呼來喝去,

平日裡估計也是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 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 自然會被潛移默化, 以自我為中心, 理所當然地認為全世界都該圍著他轉。 給了孩子一個粗俗的生長環境, 還想要求孩子懂“禮貌”, 聽起來很滑稽。 他們可能小看了孩子的模仿能力。 父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人, 言行舉止無時不刻地影響著孩子, 改變著孩子與這個世界的相處模式。 從孩子身上, 一定能看到父母的影子。 每每聽到有家長苦惱說孩子愛玩手機, 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家長沒有以身作則。 因為我是有過親身經歷的。 我原來是個手機不離手的人, 一兩個小時不刷朋友圈就感覺不自在。 漸漸地, 孩子對我的手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任何玩具都沒有手機有吸引力,
每天晚上睡覺前他都要拿我的手機看視頻或者玩湯姆貓。 我曾憂心忡忡擔心他的視力會因此受到影響, 多次強力制止他玩手機。 每次手機被奪, 孩子都委屈得淚水漣漣。 不過, 沒多久情況就發生了改變。 今年年初, 我開了個人公眾號, 因為文章輸出的需要, 我必須堅持閱讀, 原來玩手機的習慣變成了看書。 沙發上、餐桌上、床頭, 都擺著我的書, 孩子玩玩具的時候, 我就隨時拿著書進行碎片閱讀。

漸漸地, 孩子睡覺前不再找尋找手機, 而是去書櫃裡搬出他的繪本, 要我陪他一起閱讀。 從最開始的幾分鐘, 到現在的半小時, 親子閱讀成了我們睡前的必備功課。

無意間促成了孩子的一個好習慣, 讓我驚喜不已。

同時也讓我豁然開朗:所有的培養和管教, 都不如言傳身教。 有什麼樣的父母, 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

蔡元培曾在《中國人的修養》裡寫:家庭者, 人生最初之學校也。 一生之品性, 所謂百變不離其宗者, 大抵胚胎於家庭中。 家庭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學校,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師。 父母的人品修養、生活習慣和處事方式都會對孩子一生的發展產生最深遠的影響。 父母沉迷追劇和刷朋友圈, 孩子自然會跟著迷戀電視和手機;父母從不控制自己的脾氣, 孩子必定也是性情急躁;父母不斷地撒謊, 孩子就無法誠實;父母不好學, 孩子也很難成為一個愛學習的人……父母往往是孩子壞習慣的始作俑者。 孩子就像一面鏡子, 真實地反應著我們的各種缺陷。不及格的父母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這道理就好像:貧瘠的土壤裡開不出燦爛的花。要成就孩子,先成就自己。夫妻和睦,與人友善,才能教會孩子愛的能力;談吐得體,舉止得當,才能建立起孩子為人處事的規則。孩子的智商、情商和價值觀,都隱藏在我們的一言一行裡。

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個父母必修的功課。懂得自我教育、不斷成長的父母才是孩子一生中最貴的名校。我們常說“教育孩子”,其實是孩子在引領我們成長,只有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孩子才會帶給我們驚喜。50分的父母教不出100分的孩子。因為——我們在做,孩子在看。

真實地反應著我們的各種缺陷。不及格的父母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這道理就好像:貧瘠的土壤裡開不出燦爛的花。要成就孩子,先成就自己。夫妻和睦,與人友善,才能教會孩子愛的能力;談吐得體,舉止得當,才能建立起孩子為人處事的規則。孩子的智商、情商和價值觀,都隱藏在我們的一言一行裡。

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個父母必修的功課。懂得自我教育、不斷成長的父母才是孩子一生中最貴的名校。我們常說“教育孩子”,其實是孩子在引領我們成長,只有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孩子才會帶給我們驚喜。50分的父母教不出100分的孩子。因為——我們在做,孩子在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