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建湖開發區優化人才引育機制

中國江蘇網11月9日鹽城訊 今年以來, 鹽城市建湖經濟開發區緊緊圍繞新特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 不斷優化人才引進培育機制, 佈局“人才鏈”, 打造“創新鏈”, 著力引進具有國際視野和能力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 引才、聚才、用才、育才工作取得新成效。

堅持人才引進與產業引進相結合, 引進一批優質產業項目。 在專案前期招引過程中, 提升人才、科技項評判分值權重, 關注引進人才是否有在國內外大型研究機構和公司的工作經驗, 綜合評判專案投資與人才、產品科技含量、發明專利、專有技術及產業行業的知名品牌、行業名次等,

形成重點突出、科學全面的評價體系。 總投資26.8億元的般若LED封裝項目的投資者, 美籍客商嚴先生和深圳客商盧先生均為LED封裝行業的領軍人物, 實現強強聯合後, 致力在建湖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LED封裝線製造基地。

堅持人才引進與企業轉型相結合, 集聚一批創新創業人才。 推進企業研究院建設, 鼓勵企業自行設立具有較高層次、較高水準的研發機構。 積極引導企業建立獨立研發中心, 做到以點帶面, 典型引路, 提高企業獨立建設研發中心的積極性。 日月公司聚力產品升級、企業轉型, 與東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院校建立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係, 建成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設計中心等研發創新平臺,

先後開發了LED平板燈、泛光燈、超薄筒燈等系列新產品, 獲得49項國內國際專利, 拿到美國UL\DLC, 歐盟的TUV\GS等資格認證, 產品遠銷美國、歐盟、南美等國家和地區。

堅持人才引進與載體建設相結合, 創造人才創新創業環境。 大力提升三創載體孵化功能, 梯次配置孵化器、加速器、中試用房, 幫助孵化器、眾創空間和入駐企業營造更優質的創業環境。 目前, 區內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產學研聯合體20多個、研發機構12個, 擁有院士工作站2家、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家、中國馳名商標8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9家、國家級企業技術(工程)中心2家、國家創新示範企業1家。 (王亞 徐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