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別讓生活離你遠去——從牙齒的不舒服所想到的

近日, 一位友人因牙齒接連多日不舒服去醫院檢查, 結果令其大驚失色:牙齦萎縮的曆害, 患了嚴重的牙周炎!如不抓緊治療的話, 牙齒會脫落, 且到時連假牙都無法安裝!

友人說, 牙齒不舒服(也不是疼, 就是難以言說的難受, 難受到總想將那個地方的牙齒敲掉)的那段日子令其生活大為失色, 剛知道結果的那一刻更是有一種“生無可戀”的感覺!

如果此後的日子都只能以米糊狀的食物度日, 對於一個准“吃貨”來說, 無異於晴天霹靂。

受其感染, 我也趕緊選了個專業口腔醫院去檢查下我那這幾十年來才洗過一次的牙。

我也突然想起五六年前自己也有過一段類似歷程:當時一吃熱點的或辣的東西有一處的牙齦就特別難受, 持續了有一周的樣子。 後面沒事了, 就不以為意了。

檢查結果顯而易見:下半全頜牙齦萎縮嚴重。 醫生說再過個三、五年牙齒健康惡化的問題就會顯現了。 我趕緊先洗了個牙, 拍了個照, 建了個檔。 並系統地向醫生詳細瞭解關於牙齒的保健。 以下是醫生說的相對靠譜的觀點:保持口腔衛生對於牙齒來說是最重要的, 而刷好牙就是最根本的保障(建議巴氏刷牙法);要至少半年定期做個牙齒檢查, 視情況是否洗牙;建議用牙線禁用牙籤;牙齒的好壞與年齡大小沒多大關係。

想想身邊的很多人都不注重牙齒保健。

現實中有多少人會定期去檢查牙齒或者洗牙呢?

就象我, 幾十年來, 此前從來沒有為牙齒而專門做過檢查, 只洗過一次牙, 而且是趕時髦洗的。 我想, 大部分人如果牙齒偶爾流血或不舒服, 一般都忍忍, 大不了吃點消炎藥, 能對付過去就過去了,

從不放在心上的。 可是大部分人實際上不會不知道美國人多麼重視牙齒保健, 也沒少聽過“牙好, 胃口就好”的廣告詞, 可是潛意識當中根本沒將牙的健康當作一回事, 根本不會將牙和病聯繫在一起, 所以, 對於早就遍地的牙科診所從來只是“望而卻步”, 根本想不出自己有什麼理由會踏進診所一步。

不單單是對自己的牙齒這樣, 實際上有很多事情, 我們都是這麼對待的:什麼是最重要的東西, 往往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這是我們大部分人每天都在犯的錯誤。 可以這麼說, 沒人敢說自己沒犯過類似的錯誤。

比如, 你每天在外應酬, 陪客戶, 或者和朋友、同事、同學這聚那聚的, 可是, 你忘了, 你的家人, 可能才是真正需要你陪的人。

陪他們聊會天, 陪他們吃個飯, 陪他們睡前講個故事, 或者只是陪他們看會電視, 卻可能給他們帶來無比的開心或滿足:因為這裡面有一種不一樣的情感因素, 這個“陪”的價值是無法衡量, 無法量化的。 打個比方, 家裡的老人隨時都有可能駕鶴西去, 而等哪一天你在外面接到老人離世的電話時, 你可會後悔今年居然不曾陪她看過一次她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或者你可會後悔為什麼沒有多陪她吃頓飯、陪她嘮個嗑?而假如你接到那通不幸的電話的前一個晚上, 你是在家裡和她在一起的話, 此時對你心理上的慰藉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

又比如, 你每天小心謹慎地經營著各種關係、人情, 算計著各種得失, 卻仍然難免為人所詬病、甚至為人所遺棄而憤憤不平時, 你卻忘記了有另外一個永遠不會將你當作失敗者, 不會看低你的地方, 那就是“家”!在這裡, 你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不管是作為父親、丈夫, 還是兒子!

不管你在單位混得如何不堪, 不管你在公司如何受到排擠, 不管你在外頭如何人微言輕,而一旦回到家裡,你的獨一無二的身份馬上讓你變得重要無比,任何人也替代不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沒有一個人是不重要的、是可有可無的。一位癡呆的弟弟說不定是姐姐唯一的情感依靠呢。有電視臺播發了一則新聞,說的是在上海拿著月薪1.5萬元的姐姐辭職回到鄉下老家照顧出車禍成了植物人的弟弟,並為了生活在當地磚廠做工,問她為什麼非要回來,她說只有弟弟這麼一個親人了,不放心雇請的護工(能象自己一樣精心照顧好弟弟),所以她願意在弟弟還在世的日子能給他自己所能給的呵護。

所以,請別小看了親人間的相互需要!即便你不需要他(她),他(她)卻可能無比地需要你!

因此,一位有使命感的社會學者說,他最希望看到的景象是萬家燈火,到了晚上飯點的時候,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男女主人都回家了。

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于奔波時,生活已離我們遠去。 ——約翰·列儂

別讓生活遠離你,否則,你來到這個世界上到底為的是什麼?

不管你在外頭如何人微言輕,而一旦回到家裡,你的獨一無二的身份馬上讓你變得重要無比,任何人也替代不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沒有一個人是不重要的、是可有可無的。一位癡呆的弟弟說不定是姐姐唯一的情感依靠呢。有電視臺播發了一則新聞,說的是在上海拿著月薪1.5萬元的姐姐辭職回到鄉下老家照顧出車禍成了植物人的弟弟,並為了生活在當地磚廠做工,問她為什麼非要回來,她說只有弟弟這麼一個親人了,不放心雇請的護工(能象自己一樣精心照顧好弟弟),所以她願意在弟弟還在世的日子能給他自己所能給的呵護。

所以,請別小看了親人間的相互需要!即便你不需要他(她),他(她)卻可能無比地需要你!

因此,一位有使命感的社會學者說,他最希望看到的景象是萬家燈火,到了晚上飯點的時候,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男女主人都回家了。

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于奔波時,生活已離我們遠去。 ——約翰·列儂

別讓生活遠離你,否則,你來到這個世界上到底為的是什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