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部隊談92式手槍

按照院校優先原則, 我們配發的95式步槍和92式手槍早於部隊。 92式手槍有兩個口徑, 戰場實用性很好, 從我們使用情況來看, 5.8毫米口徑的精度更好, 9毫米口徑的手槍可能是槍彈問題, 精度稍微差一點。

瞄準點不一致, 影響射彈命中

這一問題不只是92式手槍的問題, 在54式、64式、77式手槍上都存在, 只是92式9毫米手槍較為突出, 相對來說, 5.8毫米的彈道高還統一。 在我院裝備的92式9毫米手槍中, 在25米距離上, 彈道高有歸0的, 有高達35釐米的。 瞄準點不一致, 給組織訓練和作戰帶來困擾。 首先, 在組織訓練過程中, 每一次實彈射擊前, 都要組織選槍、試槍、校槍, 增加了工作量和彈藥器材消耗量;其次, 在作戰中, 由於瞄準點不統一, 大幅降低武器的通用性, 當緊急情況下拿到的是它人的槍時, 瞄準點不一致, 難以達到一槍斃敵的目的。

不管在武器製造中校槍這一步有多難, 各型號的手槍都應當有統一的彈道高, 即使不那麼精確, 也不能差距太大。 作為武器使用者, 我們覺得統一彈道高並不困難, 我們用小銼、沙紙、發藍水就能將槍修正到自己所需要的彈道高, 我們一上午可以銼10支槍, 研製方應更容易做到。 手槍的有效射擊距離一般為50米,

在25米距離上彈道高最好在0~10釐米之間, 這樣既給校槍師傅一個許可偏差量, 也便於在50米內直接瞄準目標中央射擊。

分解容易結合難

武器能否快速分解結合,是衡量武器結構是否簡單的一個指標。 92式手槍分解比較容易(最快的只需要9秒鐘), 而結合卻經常遇到麻煩, 問題出在往套筒座上裝套筒時, 推套筒接近套筒座末端部位時推不動, 要用通條從握把內壓住擊針保險銷才能結合好, 有時半分鐘也對不上。 因為這一問題的存在, 我院在手槍分解結合考核中, 難以確定結合時優秀、良好、及格的時間段, 影響了操作訓練和武器的聲譽。 這也是92式手槍較為突出的一個問題。

我們認為結合難的主要原因是發射機的結構不夠合理,

擊針保險銷向下突出所致。 54式手槍服役50多年, 從未出現過類似問題, 總是那麼流暢、容易, 閉上眼睛瞬間就能結合好, 而 92式手槍部件也多, 我們閉上眼睛無法結合好。

為什麼我們不在繼承54式手槍的優點上改進呢?54式手槍的結構、安全性、殺傷性能、精度都很不錯。 像蘇聯、美國都是在繼承中創新, 如俄羅斯從AK47到AK74, 只改進不實用的東西, 有些部件繼續沿用。 美國的M16、M24也是如此。

準星缺口太寬, 不利於高精度射擊

92式9毫米手槍為加裝螢光點而加寬了準星缺口, 這樣不利於瞄準, 加之螢光點太醒目, 分散了射手注意力, 兩者共存對射擊精度的影響更嚴重。 從我們對92式手槍和54式手槍進行精度射擊的情況看, 92式手槍的射擊精度比54式手槍差。

比如我們進行30發慢射, 使用54式手槍一般都在290環左右, 而使用92式手槍卻很難打到285環。

建議將92式9毫米手槍的準星缺口寬度改為與原54式手槍一致, 即缺口寬度為2毫米, 準星寬度為1.5毫米。 而螢光點在夜間沒有“螢光”, 反而影響白天射擊, 我們實際使用中,一般用炭素筆將螢光點塗黑,建議取消。

彈匣裝不到位和套筒前進不到位

我們在組織實彈射擊過程中,經常出現射手報告槍打不響的情況,最初認為是沒有拉套筒所致,但多次觀察發現,是彈匣未裝到位。原因是射手裝彈匣時先感覺到很輕鬆,快要裝到位時阻力增大,誤認為已經裝到位就不再繼續用力。有時彈匣裝到位了,第一發子彈也打響了,但第二發子彈卻入不了膛,套筒前進不到位,在進行手槍速射時表現得最為突出。

我們分析原因主要是彈匣卡簧彈力大所致,建議在使用說明書中增加“裝彈匣時應適當用力”的說明。而套筒前進不到位主要是機件過髒和複進簧張力不足所致,建議增大複進簧力,加強武器的保養與維護。

我們實際使用中,一般用炭素筆將螢光點塗黑,建議取消。

彈匣裝不到位和套筒前進不到位

我們在組織實彈射擊過程中,經常出現射手報告槍打不響的情況,最初認為是沒有拉套筒所致,但多次觀察發現,是彈匣未裝到位。原因是射手裝彈匣時先感覺到很輕鬆,快要裝到位時阻力增大,誤認為已經裝到位就不再繼續用力。有時彈匣裝到位了,第一發子彈也打響了,但第二發子彈卻入不了膛,套筒前進不到位,在進行手槍速射時表現得最為突出。

我們分析原因主要是彈匣卡簧彈力大所致,建議在使用說明書中增加“裝彈匣時應適當用力”的說明。而套筒前進不到位主要是機件過髒和複進簧張力不足所致,建議增大複進簧力,加強武器的保養與維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