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滴滴給成都人的出行進化論——從“好打車”到“不再堵”

司機出門, 打開手機捎帶一下順路的乘客;乘客出行, 看看周圍有沒有順路的順風車……這似乎已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從2012年進入成都第一筆手機叫車訂單, 到如今世界領先的一站式出行平臺。 誕生五年的滴滴給城市交通帶來更大的變化, 在計程車、專快車、順風車基礎上, 上線小巴、公交、代駕、租車、共用單車等業務, 提供全面出行服務;通過資料共融平臺, 推導出路口的全量交通資料, 力圖建立了智慧交通系統, 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滴滴一次又一次進化著成都人的出行方式和體驗。

可能你在疑惑, 未來的交通究竟怎樣?全球化的滴滴或許已經給出了部分答案。 11月2日, 滴滴創始人程維在美國宣佈, 滴滴聯合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 , 滴滴將通過資料融合共用、雲計算技術合作等方式, 重點助力成都的智慧交通發展, 讓城市交通更加暢通、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這也意味著, 在其他城市治堵卓有成效的滴滴智慧信號燈, 西南地區的首個專案落戶成都, 幫助緩解蓉城道路擁堵。

“滴滴現在每日新增軌跡原始資料高達70TB以上, 每天能夠處理路徑規劃請求200億+次, 高峰期平臺每分鐘接收超過3萬乘車需求。 ”章文嵩說:“滴滴浮動車就成為‘行走的感測器’, 而滴滴‘智慧信號燈’打破了原有的交通流資訊採集模式, 運用移動互聯網資料來優化調整信號燈配時, 這為解決城市道路擁堵提供了新的思路。 ”

展望·滴滴創始人程維:2020年前推廣超過100萬輛新能源汽車

滴滴“搶跑”佈局新能源汽車服務體系

未來的交通出行會如何?程維給出了自己的設想:30年後市區交通會突破到三維,

汽車會飛起來, 並建立一套全新的交通規則。 這樣的話交通資源會無數倍地增加, 完全解決擁堵問題, 城鎮化會進一大步。

程維在11月2日美國的演講中介紹, 滴滴計畫通過建設面向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服務體系, 來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與其他汽車企業打造新能源汽車不同, 滴滴的新能源戰略仍然圍繞共用經濟。

程維計畫, 2020年之前滴滴將率先在平臺推廣超過100萬輛新能源汽車, 通過開放合作實現全國範圍的“樁聯網”, 為滴滴平臺上26萬新能源汽車司機提供充電服務, 並在未來將新能源汽車配套支援服務向家庭和社會開放。 為實現以上計畫, 滴滴正在搭建新能源汽車充換電體系“小桔充電”。

程維坦言, 在過去一百多年, 汽車的發明是交通領域最偉大的創新, 每個家庭都渴望擁有一輛汽車。 但隨著城鎮化的進程加快, 汽車越來越多, 也出現很多問題。 人、車、路, 三者之間在特定時間段的供需差距很大, 使得這些汽車只有5%的時間在使用, 但城市卻在為95%閒置的汽車建造大量的停車場。

在程維看來, 智慧化和共用會推動全球交通行業可持續發展。 “我們相信未來不需要每個人都擁有汽車, 汽車可以因為互聯網和智慧調度的出現被共用使用, 從而減少擁堵, 促進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 ”

不過, 目前新能源汽車配套充電設施不完善, 這使新能源汽車發展受限。 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 截至2017年4月, 我國公共充電樁數量已經突破17萬。

雖然目前充電樁的數量大大增加, 但充電標準不統一、充電樁不能通用的尷尬境況也在影響著純電動汽車的出行。 滴滴發力新能源基礎設施將利好於推行新能源車的普及。

在獨立互聯網分析師張旭看來, 目前滴滴已經先後將計程車、網約車、順風車、租車、代駕、公交等一系列交通工具線上化, 交通互聯網已經形成, 自然會向出行周邊市場佈局, 讓滴滴實現可持續發展。

“今天全球每3次線上用車服務, 就有2次發生在中國, 而且包括順風車、共用單車、智慧紅綠燈等很多的創新都源自於中國。 ”程維堅信, 在未來10年, 中國會是全球交通科技和模式創新的重要中心, 滴滴也將積極助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從而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的變革,引領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建設。

從而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的變革,引領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建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