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西藏秋水,每一瞬間都美到窒息!

河流在秋日散發出柔和沉靜的金光, 一種綿延的溫柔就包含在這光暈中, 讓人一下就會想起“秋水”這個詞。 古文有“望穿秋水”, 這個“秋水”代指“眼睛”。 想必古人早已讀懂了秋水的溫柔, 所以將眼睛比作秋水, 因為秋水柔和、澄澈、明淨, 它既不像春水氾濫, 也不如夏潮澎湃, 寧靜溫柔是它最大的特性。

圖/綠豆

拉薩河沐浴陽光些許溫柔

我在秋天來到拉薩。

秋日的夕陽勾勒出雪山、樹木、寺廟與經幡的剪影, 顯得神聖而深邃。 河流在秋日散發出柔和沉靜的金光, 一種綿延的溫柔就包含在這光暈中, 讓人一下子就會想起“秋水”這個詞。 我的秋水之旅從拉薩河開始, 一路向東, 穿過雅江, 去往然烏。

清晨, 驅車沿著拉薩河行駛, 透過車窗看出去, 清爽乾淨的氣息撲面而來, 頭腦裡邊的欲念煩躁都隨著窗外的景物一一流逝。 拉薩河是雅魯藏布江五大支流之一, 也是拉薩市的母親河。

河流在山谷間穿行, 與穿透了白雲的光線相遇, 透射出金色的光芒。 兩岸牛羊徜徉, 沿途的青稞垛間是一張張幸福滿滿的笑容。 車在河谷處停了下來, 我們打算順著拉薩河徒步前行, 更加深入地體驗拉薩河的秋色。

可橫屏觀看

(圖/李珩)

大河兩岸壯麗山巒上的清脆松柏經過秋日的潤澤已經變成了沉穩的深綠, 摻雜在松柏之中的白楊樹葉, 好像是在一夜之間就變得一片金黃。 白楊也許比松柏更加多情, 所以用這種熱烈而又跳躍的顏色, 向秋天表達自己的暗戀。 水鳥起起落落, 黃的、綠的、紅的樹葉倒映在水面上, 閃爍著五彩斑斕的光。 “碧雲天, 黃葉地”般的秋景在此地算是體現到了極致。

金黃色的楊樹林, 褐黃色的沙岸, 紋路分明的山脊, 這就是拉薩河的壯闊秋色(圖/李珩)

拉薩的秋天雨水稀少, 所以秋天的拉薩河不像夏天那樣夾雜了大量泥沙而渾濁不清。 沒有了夏季時分喧響的水聲和飛濺的浪花, 河面更加寬闊清澈, 流速似乎也緩慢了, 它以清澈平靜的面貌迎接清晨的陽光, 讓人感覺到秋日裡一種冷冷的暖。 藏族的天文曆算中寫, 初秋之水有八大功德:一甘, 二涼, 三軟, 四輕, 五清, 六不臭, 七飲時不傷喉, 八喝下不傷腹。 雖說此時的江河水是很冰涼的, 但西藏的男女老少都全家出動, 用涼水適當地沐浴,

潔淨身體, 也讓身體更具抵抗能力。

拉薩的秋日陽光帶著些許溫柔, 是一種恰到好處的溫暖, 坐在河畔上, 心就像緩緩流淌的拉薩河水一樣平靜明澈。

尼洋河畔秋風送來野花和艾草的芳香

從拉薩去往林芝巴宜縣, 汽車翻越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後, 一直向東, 就進入了尼洋河谷。 尼洋河是雅魯藏布江的一條支流, 河水在漂流了307公里後, 在林芝縣的則門附近匯入雅魯藏布江。 尼洋河水清澈、翠綠, 千年如一日地在河谷裡流淌。 寬闊之處的尼洋河河面的顏色幾乎都是幽藍, 隨後漸至碧綠, 兩岸的植被亦從墨綠過渡到金黃。 時值初秋, 沿河兩岸的彩林不時地從車窗掠過, 斑斕美景牽引著我的視線, 滿眼秀色, 整個人睡意全無。

尼洋河的水是深綠色的,而岸邊的植被則被秋天渲染成了一片金黃(圖/綠豆)

尼洋河發源于米拉山西側的措木梁拉,它由西向東流,宛如一條緞帶飄蕩在河谷。藏語稱湖為“措”,稱河為“曲”,所以藏族人也叫尼洋河為尼洋曲。路上停車休息,看見草地上有幾頭萌萌的黑豬,豬媽帶著豬仔,悠哉悠哉,一隻小豬仔不停地拱著鼻子邊的野花,隨後突然轉身,從兩朵花兒中穿過,憨態可掬。後來才知道,這是藏地特有的藏香豬,它們屬於高原放牧型品種,像牛羊一樣散養在廣袤的草原上,不受約束。

圖/綠豆

尼洋河水並不總是那麼平靜無波,在行駛了一段距離之後則可看到一處叫“中流砥柱”的景觀,那塊岩石像一枚帶紐的四方印章,矗立在尼洋河的激流中心,河水衝擊到這塊巨石上,濺起一片浪花,翻滾激蕩,奪路而去。走走停停看沿路風景,漸漸到達了尼洋河和雅魯藏布江的交匯處,如果說雅魯藏布江是剛勁的康巴漢子,那麼它的支流尼洋河就是溫柔的江南女子,這是我對這兩條江河的理解。尼洋河水匯入雅魯藏布江後,逆流而上,形成倒流奇觀,仿佛畫出了太極般的圖案,一清一濁,涇渭分明,緩緩流向遠方。

圖/綠豆

11月的陽光還是有些“發燙”,暖洋洋地潑灑在岸邊的高坡上。看那河灘上一排排被秋風染成黃色的柳葉,秋風不時送來野花和艾草的芳香,幾頭犛牛在水中悠閒地“洗澡”,野鴨時而在空中飛翔,時而在水面暢遊,聯想到藏香豬的萌態,在這個秋天的尼洋河沿岸,我忍不住眯著眼睛笑出聲來。

可橫屏觀看

圖/綠豆

雅魯藏布意料之外的多重美景

古文有“望穿秋水”,這個“秋水”代指“眼睛”。想必古人早已讀懂了秋水的溫柔,將眼睛比作秋水,就因為秋水柔和、澄澈、明淨。它既不像春水氾濫,也不如夏潮澎湃,寧靜溫柔是它的特性。

藍天白雲,遠山黃葉,無邊的秋色綿延伸展,融匯進靜謐的雅魯藏布江水之中(圖/中校)

秋天的雅魯藏布江即是如此,沒有了夏天的磅礴氣勢,帶著冷靜雅致的氣質。因為印象中的雅魯藏布江都是沸騰的熱鬧的,所以這樣的它簡直出乎我的意料。從高處俯瞰雅魯藏布江,江水安靜無息,碧藍晶瑩,猶如一面乾淨的鏡子映著藍天白雲,同時被映照著的,還有岸邊金黃色的楊樹林。金黃的楊樹林外長滿了一種不知名的水草,這種水草在秋天全部變成了火紅色,就像熊熊燃燒的火焰。火焰與尚未變黃的蒿草交相輝映,整個畫面散發出蒼老而沉靜的質感。

圖/中校

沿著雅魯藏布江前行,時值秋季,雅魯藏布江蜿蜒迤邐,呈現迷人的壯麗秋景。這條奔流於世界屋脊的如巨龍般的大河,從雪山冰峰間流出,奔向藏南谷地,造就了沿江奇絕秀麗的景致。高原的秋天和內地的節奏不太一樣,雖然來得遲,但卻來得迅猛,這一點在雅魯藏布江邊表現得最為明顯。也許幾日不見,便是完全另一番景象。依託雅魯藏布江充裕的水量,以及多年來的綠化工程,雅魯藏布江畔有了和雪域高原的蒼茫之景完全不同的畫面,兩岸綠樹成排,一到秋天,挺拔的楊樹和低垂的柳樹就率先換上金黃色的皮囊,層林盡染,是秋天的雅魯藏布江最值得一看的風景。

圖/中校

江邊的沙丘、沙壟、沙山、沙坡地等沙漠景觀一再與我們相遇。在澤當至桑耶寺途中,沙漠的長度與寬度更是令我們震驚,江河與沙石相伴而生,締造出多重美景。那一天,站在金秋的雅魯藏布江畔,任寒風吹拂,我卻始終不願離去,那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陽光、河流、森林、雪峰、秋葉,讓我如入夢幻之境,即便人已離開,但心卻留在了那裡。

圖/中校

然烏湖“金潭玉液”醉人心

位於國道318八宿境內的然烏湖是我們這次秋水之旅的最終目的地。

然烏湖是雅魯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頭,形成時間約在200年前,湖泊出口處附近山體發生崩坍,大量巨石碎岩堵塞河道,於是形成了這樣一個堰塞湖。然烏湖的形狀狹長,長度有20多公里,寬度卻是1~5公里。很多人對於然烏湖的靜和藍應該早有耳聞,我也同樣如此。

除此之外,我所中意的,還有然烏湖的秋色。

湖中央的湖心小島是然烏湖的標誌性景觀(圖/盧海林)

從雅魯藏布江奔赴昌都,前一天晚上到達湖邊的小鎮,就此住下,待第二天清晨前往然烏湖。清晨的陽光從雲層裡灑下,透過車窗向外望去,美景讓人驚歎,高山環繞著湖泊,皚皚白雪覆蓋住山尖,到了半山腰的部分,山體呈金黃色,周圍雲霧繚繞。山腳則是綠色,最底部的湖水清澈碧藍,從上到下,層次分明。湖周圍的色彩非常豐富,草地、樹林、秋葉以及白色的水禽和湖岸淺灘上五顏六色的卵石,繪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此刻的湖水倒映著湛藍的天空和金黃的樹木,一陣微風吹過,湖面泛起微微漣漪,鏡子裡平靜的倒影被擾動了,但水面卻模糊得恰到好處,如同虛化的光圈。

圖/盧海林

順著湖邊鋪滿石子的小路一路前行,大片的草甸,在深秋之季,早已泛黃。然烏鄉的村民們依湖而居,湖邊的平地就是他們的牧場和田埂。金黃色的平地上星羅棋佈地散落著一些牛羊群,繼續往裡走,就進入了安靜祥和的然烏村。行走於村落中,我開始萌生出留在這裡的奇想,奢望每天都能在這片湖邊與心愛的人一起漫步,並肩看日出日落,然後在這幅畫中慢慢變老……

圖/盧海林

陽光漸亮,撥開雲霧,淋漓盡致地照射大地,倒映在湖面上時,甚至有些刺眼。沿著湖畔往雪山腳下走去,可以看到無數的細流從雪山上流淌下來,從最開始的一條條細流,彙聚成幾條小河,最後以潺潺之態,向遠處流去。

圖/盧海林

湖泊、雪山、樹木、草甸、牛羊、村落,各種元素交織在一起,有景有人有味。湖水一片清澈碧藍,湖畔山嶽色彩斑斕,濃郁的秋色點燃了內心火焰,讓我想融入到無邊的秋色之中,讓靈魂被秋的靜與淨穿透,去觸摸那片溫暖和明亮。有位詩人在詩中把然烏湖比喻為“金潭玉液”,的確如此,然烏湖的秋日美景真像是醉人的美酒佳釀,醉了我的心。

從清晨到正午,從黃昏到深夜,從拉薩河到然烏湖,從尼洋河到雅魯藏布江,時間上的跨越,空間上的輾轉,最後達成這場秋水之旅。不管是江河還是湖泊,回望這趟旅程,秋水的溫柔早已留在了心頭。

巴松措(圖/綠豆)

Tips

1.從拉薩沿318國道去往林芝的路上,一路順著尼洋河前行,沿途即可以欣賞迷人的風景。

2.如果不是自駕,可以乘坐拉薩至八一鎮的班車,有600多公里,票價在150元左右,過米拉山口後,沿路即是尼洋河風光。

3.沿尼洋河行駛一段距離,可到達雅魯藏布江和尼洋河的交匯處,隨後即是雅魯藏布江沿岸。

4.林芝八一鎮到然烏湖有350公里左右,開車時間預計9個小時,這段路不自駕也可包車。

5.拉薩到林芝,以及林芝到昌都的然烏湖,距離都比較遠,如果自駕,最好多人輪換開車。

2018川進青出 藏地大穿越諮詢報名中,想去西藏的朋友點擊這裡

尼洋河的水是深綠色的,而岸邊的植被則被秋天渲染成了一片金黃(圖/綠豆)

尼洋河發源于米拉山西側的措木梁拉,它由西向東流,宛如一條緞帶飄蕩在河谷。藏語稱湖為“措”,稱河為“曲”,所以藏族人也叫尼洋河為尼洋曲。路上停車休息,看見草地上有幾頭萌萌的黑豬,豬媽帶著豬仔,悠哉悠哉,一隻小豬仔不停地拱著鼻子邊的野花,隨後突然轉身,從兩朵花兒中穿過,憨態可掬。後來才知道,這是藏地特有的藏香豬,它們屬於高原放牧型品種,像牛羊一樣散養在廣袤的草原上,不受約束。

圖/綠豆

尼洋河水並不總是那麼平靜無波,在行駛了一段距離之後則可看到一處叫“中流砥柱”的景觀,那塊岩石像一枚帶紐的四方印章,矗立在尼洋河的激流中心,河水衝擊到這塊巨石上,濺起一片浪花,翻滾激蕩,奪路而去。走走停停看沿路風景,漸漸到達了尼洋河和雅魯藏布江的交匯處,如果說雅魯藏布江是剛勁的康巴漢子,那麼它的支流尼洋河就是溫柔的江南女子,這是我對這兩條江河的理解。尼洋河水匯入雅魯藏布江後,逆流而上,形成倒流奇觀,仿佛畫出了太極般的圖案,一清一濁,涇渭分明,緩緩流向遠方。

圖/綠豆

11月的陽光還是有些“發燙”,暖洋洋地潑灑在岸邊的高坡上。看那河灘上一排排被秋風染成黃色的柳葉,秋風不時送來野花和艾草的芳香,幾頭犛牛在水中悠閒地“洗澡”,野鴨時而在空中飛翔,時而在水面暢遊,聯想到藏香豬的萌態,在這個秋天的尼洋河沿岸,我忍不住眯著眼睛笑出聲來。

可橫屏觀看

圖/綠豆

雅魯藏布意料之外的多重美景

古文有“望穿秋水”,這個“秋水”代指“眼睛”。想必古人早已讀懂了秋水的溫柔,將眼睛比作秋水,就因為秋水柔和、澄澈、明淨。它既不像春水氾濫,也不如夏潮澎湃,寧靜溫柔是它的特性。

藍天白雲,遠山黃葉,無邊的秋色綿延伸展,融匯進靜謐的雅魯藏布江水之中(圖/中校)

秋天的雅魯藏布江即是如此,沒有了夏天的磅礴氣勢,帶著冷靜雅致的氣質。因為印象中的雅魯藏布江都是沸騰的熱鬧的,所以這樣的它簡直出乎我的意料。從高處俯瞰雅魯藏布江,江水安靜無息,碧藍晶瑩,猶如一面乾淨的鏡子映著藍天白雲,同時被映照著的,還有岸邊金黃色的楊樹林。金黃的楊樹林外長滿了一種不知名的水草,這種水草在秋天全部變成了火紅色,就像熊熊燃燒的火焰。火焰與尚未變黃的蒿草交相輝映,整個畫面散發出蒼老而沉靜的質感。

圖/中校

沿著雅魯藏布江前行,時值秋季,雅魯藏布江蜿蜒迤邐,呈現迷人的壯麗秋景。這條奔流於世界屋脊的如巨龍般的大河,從雪山冰峰間流出,奔向藏南谷地,造就了沿江奇絕秀麗的景致。高原的秋天和內地的節奏不太一樣,雖然來得遲,但卻來得迅猛,這一點在雅魯藏布江邊表現得最為明顯。也許幾日不見,便是完全另一番景象。依託雅魯藏布江充裕的水量,以及多年來的綠化工程,雅魯藏布江畔有了和雪域高原的蒼茫之景完全不同的畫面,兩岸綠樹成排,一到秋天,挺拔的楊樹和低垂的柳樹就率先換上金黃色的皮囊,層林盡染,是秋天的雅魯藏布江最值得一看的風景。

圖/中校

江邊的沙丘、沙壟、沙山、沙坡地等沙漠景觀一再與我們相遇。在澤當至桑耶寺途中,沙漠的長度與寬度更是令我們震驚,江河與沙石相伴而生,締造出多重美景。那一天,站在金秋的雅魯藏布江畔,任寒風吹拂,我卻始終不願離去,那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陽光、河流、森林、雪峰、秋葉,讓我如入夢幻之境,即便人已離開,但心卻留在了那裡。

圖/中校

然烏湖“金潭玉液”醉人心

位於國道318八宿境內的然烏湖是我們這次秋水之旅的最終目的地。

然烏湖是雅魯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頭,形成時間約在200年前,湖泊出口處附近山體發生崩坍,大量巨石碎岩堵塞河道,於是形成了這樣一個堰塞湖。然烏湖的形狀狹長,長度有20多公里,寬度卻是1~5公里。很多人對於然烏湖的靜和藍應該早有耳聞,我也同樣如此。

除此之外,我所中意的,還有然烏湖的秋色。

湖中央的湖心小島是然烏湖的標誌性景觀(圖/盧海林)

從雅魯藏布江奔赴昌都,前一天晚上到達湖邊的小鎮,就此住下,待第二天清晨前往然烏湖。清晨的陽光從雲層裡灑下,透過車窗向外望去,美景讓人驚歎,高山環繞著湖泊,皚皚白雪覆蓋住山尖,到了半山腰的部分,山體呈金黃色,周圍雲霧繚繞。山腳則是綠色,最底部的湖水清澈碧藍,從上到下,層次分明。湖周圍的色彩非常豐富,草地、樹林、秋葉以及白色的水禽和湖岸淺灘上五顏六色的卵石,繪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此刻的湖水倒映著湛藍的天空和金黃的樹木,一陣微風吹過,湖面泛起微微漣漪,鏡子裡平靜的倒影被擾動了,但水面卻模糊得恰到好處,如同虛化的光圈。

圖/盧海林

順著湖邊鋪滿石子的小路一路前行,大片的草甸,在深秋之季,早已泛黃。然烏鄉的村民們依湖而居,湖邊的平地就是他們的牧場和田埂。金黃色的平地上星羅棋佈地散落著一些牛羊群,繼續往裡走,就進入了安靜祥和的然烏村。行走於村落中,我開始萌生出留在這裡的奇想,奢望每天都能在這片湖邊與心愛的人一起漫步,並肩看日出日落,然後在這幅畫中慢慢變老……

圖/盧海林

陽光漸亮,撥開雲霧,淋漓盡致地照射大地,倒映在湖面上時,甚至有些刺眼。沿著湖畔往雪山腳下走去,可以看到無數的細流從雪山上流淌下來,從最開始的一條條細流,彙聚成幾條小河,最後以潺潺之態,向遠處流去。

圖/盧海林

湖泊、雪山、樹木、草甸、牛羊、村落,各種元素交織在一起,有景有人有味。湖水一片清澈碧藍,湖畔山嶽色彩斑斕,濃郁的秋色點燃了內心火焰,讓我想融入到無邊的秋色之中,讓靈魂被秋的靜與淨穿透,去觸摸那片溫暖和明亮。有位詩人在詩中把然烏湖比喻為“金潭玉液”,的確如此,然烏湖的秋日美景真像是醉人的美酒佳釀,醉了我的心。

從清晨到正午,從黃昏到深夜,從拉薩河到然烏湖,從尼洋河到雅魯藏布江,時間上的跨越,空間上的輾轉,最後達成這場秋水之旅。不管是江河還是湖泊,回望這趟旅程,秋水的溫柔早已留在了心頭。

巴松措(圖/綠豆)

Tips

1.從拉薩沿318國道去往林芝的路上,一路順著尼洋河前行,沿途即可以欣賞迷人的風景。

2.如果不是自駕,可以乘坐拉薩至八一鎮的班車,有600多公里,票價在150元左右,過米拉山口後,沿路即是尼洋河風光。

3.沿尼洋河行駛一段距離,可到達雅魯藏布江和尼洋河的交匯處,隨後即是雅魯藏布江沿岸。

4.林芝八一鎮到然烏湖有350公里左右,開車時間預計9個小時,這段路不自駕也可包車。

5.拉薩到林芝,以及林芝到昌都的然烏湖,距離都比較遠,如果自駕,最好多人輪換開車。

2018川進青出 藏地大穿越諮詢報名中,想去西藏的朋友點擊這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