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瀾滄江峽谷中的白族神秘支系拉瑪人

雲南畫報新媒體中心發佈

蘭坪•黃柏村

碧羅雪山上的歌聲

文圖/大狗熊

黃柏村就在碧羅雪山的山腰上, 從瀾滄江邊到村腳是一塊從氣勢和面積都不亞于元陽梯田的梯田,

三四月間, 春苗暈染成一片鬱鬱蔥蔥的綠。 再往下就是深切的瀾滄江峽谷, 一條黃龍般逶迤而去, 遠處的群山被整日不散的煙雲籠罩著。 (黃柏村隸屬怒江州蘭坪縣營盤鎮, 地處營盤鎮西北邊, 距營盤鎮政府所在地28公里, 距蘭坪縣城81公里。 )

瀾滄江營盤段峽谷

到黃柏, 我們只有一個目的, 尋訪“傳說中的”拉瑪人。 拉瑪人系蘭坪白族拉瑪支系, 居住在瀾滄江兩岸。 由於居住地處於封閉的偏僻山區, 交通不便, 拉瑪人與外地交往甚少, 在這雪山縱橫、山高穀深、傳說彌漫的世界裡,

這裡的人與自然, 人與人相互滲透、交錯, 構成了令人眼花繚亂, 目不暇接的文化結構。

當地有銅礦, 許多人通過馱礦石取得好的收入

拉瑪人是一個歌唱的民族, 在朝暉裡, 陽光下, 遲暮中, 他們無所不歌。 小夥子和姑娘在游春、趕街或者上山勞動時, 可以以歌為媒, 通過對歌的形式進行繞山繞水式的盤問對答, 互相啟發激情, 披露心聲, 試探對方有無真情。 在娓婉柔情的試探和表白愛情的基礎上, 達到心心相印, 相互愛慕和瞭解。 就這樣通過頻繁的接觸和反復的幽會, 感情日益加深,

雙方就可以山盟海誓私訂終生了。

拉瑪村民都十分樸實熱忱,聽說我們仰慕拉瑪歌聲,姑娘小夥們特意為我們表演了《橋普概益》,這是一首用拉瑪人的樂器——橋普來伴奏的情歌。橋普是一種四弦琴,彈起來聽著像吉他的聲音。姑娘、小夥們邊彈、邊唱、邊跳,歌聲舒展、奔放、高亢、激昂,音域寬廣,節奏自由,優美動聽。拉瑪人平時十分含蓄,在眾人面前,是不會直接表露男女之間的熱烈愛情的。但在他們那千轉百啼的歌聲裡,即使不懂歌詞,也能聽出彼此濃濃的相思之情。

聽著如此直白的男女對唱,既有大峽谷的雄渾,又時時透著歡快與輕靈。我想起的卻是在山高水長的“三江並流”區,只有歌聲,能夠適應這樣的環境。人們相遇一次不容易,重逢一次更難,在那個沒有手機的時代,高山峽谷間唯有歌聲能打破遙遠的時空,唯有歌聲能穿透迷離的煙雲。

拉瑪村民都十分樸實熱忱,聽說我們仰慕拉瑪歌聲,姑娘小夥們特意為我們表演了《橋普概益》,這是一首用拉瑪人的樂器——橋普來伴奏的情歌。橋普是一種四弦琴,彈起來聽著像吉他的聲音。姑娘、小夥們邊彈、邊唱、邊跳,歌聲舒展、奔放、高亢、激昂,音域寬廣,節奏自由,優美動聽。拉瑪人平時十分含蓄,在眾人面前,是不會直接表露男女之間的熱烈愛情的。但在他們那千轉百啼的歌聲裡,即使不懂歌詞,也能聽出彼此濃濃的相思之情。

聽著如此直白的男女對唱,既有大峽谷的雄渾,又時時透著歡快與輕靈。我想起的卻是在山高水長的“三江並流”區,只有歌聲,能夠適應這樣的環境。人們相遇一次不容易,重逢一次更難,在那個沒有手機的時代,高山峽谷間唯有歌聲能打破遙遠的時空,唯有歌聲能穿透迷離的煙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